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的文化建设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的文化建设研究
2007年1月19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召开了“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恳谈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纵论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引起与会人士和香港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与强烈共鸣,这次我就以这次探讨为基准进行文化发展的社会实践研究。
大家知道,河南又称“中州”、“中原”,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古有九州,河南称“豫州”,因居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又因境内平原多,故又称“中原”。中原是一个以河南为中心相对的区域性概念。一个是大概念,就是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一个是中概念,主要指黄河中游地区,包括河南、陕西、山西、安徽、山东一部分,湖北一小部分;小概念,特指河南。我们现在讲的中原崛起,就是小概念,指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加快实现崛起。现在我要讲的中原文化就是指河南文化。
下面,我就中原历史文化的主要内容、显著特点和重要作用向大家做一扼要介绍。
一、中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她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她又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民族传统
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1史前文化
中原的史前文化,时间久远、内容丰富、领域广泛。8000
年前左右的裴李岗文化,在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了数百件磨制
石器和陶器,在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房址53座,窑穴370座、陶窑13座,以及灰坑、墓葬、瓮棺葬等,出土
文物近5000件,特别是出土的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
的骨笛,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出土的酿酒遗物,被美国人配方
复制后,生产出来了9000年前的古酒,引起世界轰动。7000
年前的仰韶文化,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和磨光石器,充分反映了
新石器时代我们先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
时期,河南也发现了相当丰富的陶器动物浮雕及鼎、罐、壶等
文化遗存。
2政治文化
历史上的中原大地长期是政治角逐、政权更迭、政体演变“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大舞台,发生了难以数计的重大政治事件和政治活动,积累了大量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经验,形成了非常
丰富的政治文化。黄帝是公认的先祖,开创了初始的政权制度,建立了国家治理的雏形。从尧、舜、禹的禅让制到夏、商、周
的世袭制,完成了部落联盟向奴隶制国家的转变。之后,国家
与国家之间的纷争、交往与联盟等政治行为,不断地推动政体
的发展,开启了封建社会的先河,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封建制度。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有开封、洛阳、安阳、郑州四个。中国
自古“逐鹿中原”、“问鼎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就是由此而来。
3英雄文化
河南是一片仰慕英雄、产生英雄的土地,也是热爱英雄、
造就英雄的热土。中原儿女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的英雄谱,如
灿烂画卷,光耀神州。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
移山等歌颂英雄的神话传说,都产生流传在河南。历史上第一
次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是河南登封人。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
花木兰,是河南虞城人,其义举令世人赞叹不已,甚至美国人
也将其英雄故事搬上银幕,全球传播。河南邓州人、唐代名将
张巡在抵御叛军中,坚守睢阳,“守一城,捍天下”,被后人奉为神灵。宋代的包拯权知开封府,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惩恶扬善,成为世人景仰、万代传颂的“包青天”。南宋爱国将领岳飞是河南汤阴人,其“精忠报国”的壮志、“还我河山”的呐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豪情,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抵御外侮、报效祖国。这些英雄们,历来都是人们尊崇、歌颂的对象。这是一种不寻常的文化现象。
4农耕文化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
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
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
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
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
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
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
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
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
5民俗文化
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斑斓多姿,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
方面。西周时期在中原形成的婚仪“六礼”,逐步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固定婚俗,并延续至今。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
时风俗,如春节祭灶、守岁、吃饺子、拜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三月祭祖扫墓,五月端午节插艾叶,七月七观星,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中原
民俗还创造了民间的生活形态和艺术品,太昊陵庙会、洛阳花会、信阳茶叶节、马街书会、开封夜市等古代的民间节会至今
不衰,开封的盘鼓和汴绣、朱仙镇木版年画、南阳玉雕、濮阳
和周口的杂技等民间艺术享誉中外。中原因其“中天下而立”,民俗文化广泛影响了周边地区乃至华夏和世界华人族群。
6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又称功夫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鲜明特色。中原武
术文化技冠天下,德播神州。“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形象地表明了少林武术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传奇,帮助戚继光抗倭立功的光辉业绩,使少林寺遐迩
闻名,成为中华武术的荟萃之所、流播之处、发扬光大之地,
使“少林”成为中国武术的品牌,成为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品牌。河南温县陈家沟人创立的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又一
重要流派,以刚柔并济为特征,以强身健体、修心养性为主旨,已推广到五大洲,成为上亿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原文化的显著特点
从中原历史文化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中原文化的确源远
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光辉灿烂。概括起来,有以下五
个主要特点:
第一,根源性。就是说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
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从“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五帝”、“河图洛书”等神话传说,到早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考古学文化,都发生在河南。夏、商、周三代,被视为中华文明的
根源,同样发端于河南。作为东方文明轴心时代标志的儒道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