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一

《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一
《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一

起跑线教育1对1辅导讲义

1 1 1 1

1

学案解方程

x-74

5=4

2

7

3

4-0.6+x=1

1

20 8-x=7.5-3

2

3

24

9 +X=6.54

1

6-X=2

3

5 X-(

1

5 +0.5)=1

71

6-X=2

3

4 X+1

5

6 =6

2

5 13

1

4-X=5

7

16 +2

1

2

X+25

14 =4.375 X-0.45=6

1

4 3

3

4-(0.83+X)=1.4

(211 +12 )-X -211 =14 378 -(X+318 )=316 5x - 3x= 3.2

家庭作业

解方程

72+ x = 211197- x= 274 x - 125= 247

X -87=8752+X =23

3X =4

X ÷0.4=0.1617+x=2345-x=14

x-16=38 X -3120= 3120 6.75+3X= 1834

X -929=415X -(2120 +5.75)=715 237 +X+425 =12

X -(412 +0.75)=2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测试卷(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测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x+3=y+5,那么x()y。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确定2.果园有梨树96棵,比板栗树的1.5倍还多12棵,板栗树有多少棵?用方程解,设板栗树有Χ棵,正确的列式是()。 A. 1.5x-12=96 B. 1.5x+12=96 C. 1.5x=96 D. 12x-1.5=96 3.当a()时,a2和2a的值相等. A. 等于2 B. 大于1 C. 小于1 4.明明今年a岁,妈妈今年b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是明明的10倍,再过3年,爸爸比妈妈大()岁。 A. 10a-b B. 10b-a C. 3b-a 5.与a2表示的意义一样的是() A. a×a B. a+a C. 2a D. a+2 6.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a,十位上的数字是b,这个两位数可用()表示。 A. ab B. 10a+b C. 10b+a D. b+a 7.方程1.2x+3=5.4的解是()。 A. 0.2 B. 0.7 C. 2 D. 20 8.方程6x+2=20与mx-12.4=2有相同的解,m的值是() A. 3 B. 4.8 C. 14.4 D. 18 9.当a值为()时,3a=a+10。 A. 10 B. 15 C. 5 10.方程(0.5+x)+x=9.8÷2的解是()。 A. 2.2 B. 4.4 C. x=4.4 D. x=2.2 11.x=8是下面哪个方程的解()。 A. 4÷x=0.5 B. x÷4=0.5 C. 4x=0.5 D. 6-x=2 12.甲数是a,比乙数的4倍少b,乙数是()。 A. a÷4-b B. (a-b)÷4 C. (a+b)÷4 D. 4a-b 二、填空题 13.王大伯家的果园里有桃树x棵,梨树比桃树的2倍还多15棵。有梨树________棵树。14.含有________的等式是方程。 15.根据等式的性质,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或合适的数: 如果2(x﹣16)=8,那么2(x﹣16)________ ________=8÷2. 16.如果x=y,则x÷________=y÷8,5x﹣3=________﹣3. 17.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________岁。 18.当x=4时,x2=________,2x=________。 如果x2和3x正好相等,则x=________。 19.三个相邻的偶数,中间的一个数是m,那么另外两个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20.水果店的苹果比梨的3倍少16千克,如果梨有x千克,那么苹果有________千克,当

《简易方程》单元测试题

《简易方程》单元测试题 一、“对号入座”填一填。 1、一件上衣95元,一条裤子比上衣更便宜x元,一条裤子( )元。 2、如果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c,它的边长是( )。 3、柳树a棵,比杨树多50棵,杨树()棵。 4、修路队x天修2.4千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 )千米。 5、果园里有梨树X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的2倍多10棵。果园里有苹果树()棵。 6、五(2)班有学生a人,今天请假3人,今天出席()人。 7、山羊X只,绵羊的只数是山羊的3倍。山羊和绵羊共()只。 8、小红今年a岁,她的妈妈比她大25岁,她的妈妈今年()岁。当小红15岁时,她的妈妈()岁。 9、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和h分别表示底和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10、x的15倍与17的差,列式为()。 二、“火眼金睛”辨真伪。 1、a2 与a·a都表示两个a相乘。() 2、x=3是方程x+5=8的解。() 3、“比x的2倍少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2x-2。() 4、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5、因为100-25x,含有未知数x,所以它是方程。() 三、“精挑细选”找答案。 1、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 A、25x B、15-3=12 C、6x+1=6 D、4x+7<9 2、x=3是下面方程()的解。

A、2x+9=15 B、3x=4.5 C、18.8÷x=4 D、3x÷2=18 3、当a=4,b=5,c=6时,bc-ac的值是( )。 A、1 B、10 C、6 D、4 4、五年级种树60棵,比四年级种的2倍少4棵。四年级种树()。 A、26棵 B、32棵 C、19棵 D、28棵 5、a的一半与4.5的和用式子表示是()。 A、2a+4.5 B、a÷2+4.5 C、a÷2—4.5 D、2÷a+4.5 四、“神机妙算”显身手 1、解方程(前两题各3分,后两题各4分,共14分) 52-X=1591÷X=1.3 4X+1.2×5=24.4 8X—5X=27 2、列方程解下面各题(每题5分,共15分) a、x的5倍减去2.5除5的商,差得38,求x. b、某数的一半减去18是6.5,求这个数。 c、120减去x的5倍的差等于46,求x。 五、解决问题我能行(1—5题每题5分,6题6分,共31分) 1、食堂买了8千克黄瓜,付出15元,找回1.4元,每千克黄瓜是多少钱?

简易方程-练习题(答案)

5.1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一、请你填一填。 1.一只手有5个手指,两只手有10个手指,n只手有()个手指。 2.四(1)班有学生a人,其中男生有27人,女生有()人。 3.商店运进n盒彩笔,共计20元,每盒彩笔()元。 4.明明比红红大2岁,今年红红a岁了,今年明明()岁。 5.7×x 或x ×7可以写成()或(),也可以简写成()。 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 x页y页 (1)两本字典一共有()页。 (2)《现代汉语词典》比《新华字典》多()页。 2.某小学买来54本语文练习本和60本数学练习本。 X 元y元 买语文练习本花了多少元? 买数学练习本花了多少元? 各买一本花多少元? 三、红红有a本课外书,亮亮比红红少7本,亮亮有()本,他们俩一共有()本。答案:

二、1.(1) x+y (2)y-x 2. 54x 60y x+y 三、a-7 2a-7 5.2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一、填一填。 1.a+a+a可以写成()。 2.b·b可以写成(),读作b的()。 3.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c=(),s=() 4.长方形的长是x,宽是y,则c=(),s=()。 二、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8+□=41+□59+62=□+59 □+72=72+48 314+288+412=314+(□+□)(18+34)+66=18+(□+□)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21+236+79 682+144+318 376+246+254 283+170+230+117 1.厨房的周长是(),面积是()。 2.餐厅的周长是(),面积是()。 3.整个平面图的周长是(),面积是()。x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简易方程》单元教学反思 《简易方程》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知识,也是这册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很多时候,遇到稍复杂的题,列算式解决时,解题思路常常迂回曲折,很难理解,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解题思路往往直截了当,降低了思维难度,它让学生从一个简单的思路——找相等关系来解题。所以说,这个单元的知识如何教好,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块,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起步。在教学这一部分知识时,老师要注重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也就是说要加强对学生的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所以,在这里一定要向学生强调并反复练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让学生明白以往学习的所有数量关系在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中都能用到。体会到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数量关系和以前是一样的,只是现在用符号来代替数字了。 第二块,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问题。新教材对于解方程的安排是变动非常大的。以前我们是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而现在的教材编排时是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当然,在教材上并没有归纳出等式的性质,毕竟,在学生的小学阶段,只要让学生明白,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和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等式的性质。从学生的学习上来看,我觉得学生是

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方法的,特别是比较简单的方程,学生只要明白了要把谁抵消,怎么抵消,基本上问题不大。 对于,列方程解决问题方面,刚开始学生根本不会写相等关系,但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大部分学生都能写相等关系了。对于相等关系我要求不高,只要写得有理就可以,如果实在觉得表述太长的可以出现一个数字表述。普通方程学生解起来问题不大,比多比少的方程,学生错误率还是满多的,我要求学生圈出多、少关键字,谁和谁比划出来,写上谁大谁小,我一般讲两种方法。第一种,大的减小的等于相差数,第二种顺着来写方程。一般我要学生用第2种方法做,因为第一种方程容易碰到,未知数在减数的位置上这样的情况,学生很容易解错方程。而且在教解方程时,我没有教用算术方法做,因为去年教五年级时候,我算术方法和方程解法都教了,测验时候,好多同学嫌方程写起来麻烦,都用算术方法解,可对于算术方法是一知半解,失分很多。我这样,只教方程,学生碰到这类解决问题都用方程做了,正确率提高了不少。 虽然在平时的练习和这次单元测试中,还有部分孩子们掌握情况不是很令人满意,但是,我们都在努力了,同时这个单元的学习也给了我不少启示:一,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解方程,简单的不会解,稍复杂的方程更加不会了,所以每一步都要扎实的进行;二,课堂上并不是你讲的内容多就成功,而是看这一堂课孩子们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是不是每个孩子都参与了,是不是每个孩子都理解了。

《简易方程》单元教学分析说课材料

《简易方程》单元教 学分析

《简易方程》单元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发展符号意识,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作用,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易方程,初步体会化归思想。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数学建模的初步体验。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的编排体系如下表。

两节教材各部分内容内在的逻辑联系是: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方程的基础,“方程的意义”与“等式的性质”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实际问题与方程”是“解方程”的应用。 2.教材编排特点。 (1)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编排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即根据数量关系的陈述写出代数式,这是进一步学习代数的基本技能。对小学生来说,起初会有一些困惑。为了突破难点,保证基础,教材加强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除了原有的两个例题,例l、例2之外,还增加了例4、例5,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并相应增加了一个练习。同时,还加强了代入求值的教学,使学生不断看到,用含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量,当用一个合适的数代替字母并求值,就得到了一个具体的数。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感悟、适应字母代数的特点。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基础,而不是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 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生对以天平为直观形象载体的等式性质,感到新奇、有趣,乐意接受,也容易理解。这是改革能够成功的必要条件,实践

《简易方程》单元测试及答案

《简易方程》单元测试 一、对号入座,填一填。 1.用字母a、b、c表示乘法分配律是(),表示乘法结合律是()。 2.五(2)班有学生x人,今天请假3人,到校()人。 3.4个a相加的和比2个b连乘的积多()。 4.一枝钢笔的价钱为m元,买8枝这样的钢笔应付()元;再买一枝圆珠笔n元,一共要付()元。 5.在等式的两边同乘一个()且不为0的数,等式依然成立。 6.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那么正方形的周长是(),面积是()。 7.甲仓库存粮y吨,乙仓库存粮是甲仓库的6倍,那么6y表示(),(y+6y)表示()。 8.如果2x+6=24,那么6x+2=()。 9.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当a=11,b=6时,S=()。 10.篮球比赛中,投中一个得2分,罚中一个得1分。一次在一场比赛中,著名运动员易建联共投中a 个2分球,并且罚中3个1分球,那么易建联在这次比赛中,共得到()分。 二、择优录取,选一选。 1.下面三组中,两个式子相等的是()。 ①62=6×2 ②0.1×1=0.12 ③0.92=0.9×0.9 2.下面式子中,()是方程。 ①5.2x=0 ②5.2x—0.5 ③5.2x>0.5 3.已知方程x+6.7=1 4.9,那么()÷x=16.4。 ①43.2 ②16.4 ③134.48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80米,长比宽多30米,长是多少米?用方程解,设长是x,正确的方程是()。 ①x+x+30=180÷2 ②x+x—30=80 ③(x+x—30)×2=80 5.要使等式x×1=8÷2=c÷x成立,那么x=(),c=()。 ①8 ②4 ③16 三、我当包公,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

简易方程知识点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a×a可以写作a·a (或2a) ,2a读作a的平方,表示两个a相乘。 2a表示a+a 2、数字和字母相乘,省略乘号时要把数字写在前面。(如b×4写作4b ) 3、等式的性质: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方程两边同时加、减、乘、除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4、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如2+3=5是等式,但不是方程。此类题如乐园第1页,第一题。注意:X=3此类也是方程。 5、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每天坚持练习) (1)一定要写‘解’字。 (2)等号要对齐。 (3)两边乘除相同数的时候,这个数不要为0. 典型例子:3.8x-x=0.56 3.8-x=0.56 7x+3x+26=74 2x-4×2.5=3.6 6、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7、列方程解应用题 总结几种情况: (1)比字句。(如课本20页第7题,根据比字句找出关系式,列方程) (2)找总量。(如课本19页第3、4题,根据总量找关系式,列方程) (3)相遇问题(如课本21页第9题,根据总路程列方程)。 (4)根据公式列方程(如15页第3题,根据公式列方程)。 (5)根据不变量列方程。(如:如果每个房间住6人,有20人没床位;如果每房间住8人,正好住满。有多少房间?根据两种方案的不变量“总人数”列方程)。 请根据几种情况,找题练习。 注意:问题为两个未知量时,一般根据有关倍数的句子,写设。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值,如x=3,不加单位名称。解方程是一个过程。 如30-3x=21,这类-x或÷x的方程的解法小学阶段没有学习,因此,列方程时,尽量不要列成此类。

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和此前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同册教材相比,做了很大的修订。其中关于“简易方程”单元,修订的最为明显。不仅编排的章节做了调整,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解方程时,为了和中学的知识相一致,引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而过去我们教学解方程时,一直是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作为依据的,据了解,用这种思路进行教学,学生掌握的越牢固,对中学代数的起步教学负迁移就越明显。同时,用这个依据进行教学,在教学解“稍复杂的方程”时,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 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后,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作为解方程的依据,在解形如x+a=b和x-a=b这样的简易方程时,就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同时减去或加上a ”的方法来解,解形如ax=b和x÷a=b这样的简易方程时,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同时除以或乘上a ”的方法来解,这显然比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作为依据解方程思路更加统一。实际教学时,学生果然理解起来变得容易了,解题的正确率也大大提高了。不过,用这种思路解方程,我们不得不回避形如a-x=b这样的方程,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负数,还要回避形如a÷x=b这样的方程,因为它要先去掉分母,对小

学生来说会比较困难。这可以被看作在小学学习解方程时,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作为解方程的依据之不足。 关于“稍复杂的方程”一节,教材在编排上做了大胆的革新。过去,一般是先学习如何解稍复杂的方程,再学习如何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实际问题。现行教材认为,解方程属于计算,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属于应用,计算与应用具有天然联系的属性,所以,在本节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直接由实际问题引出较复杂的方程,然后在现实背景下求解方程并检验。教材认为这样处理有助于学生理解解方程的过程,也有利于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这样的安排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学效果也比较差,学习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都没有较好地掌握本节知识。原因有三:第一,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设未知数找等式列出方程是教学的难点;第二,解较复杂的方程(形如:ax±b=c,ax±bx=c等)本身也是教学难点。第三,列方程解题时的全新书写规范,学生不习惯。本着“难点分散”的原则,我认为,应像传统教材那样,分散进行教学,宜先学会解稍复杂的方程,再学习如何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事实上,分开教学的安排并不会割裂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也不会削弱学生的应用意识。

《简易方程》单元教材分析

《简易方程》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教学方程的知识。包括方程的概念、解方程的方法以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三大块具体内容。 方程是小学数学代数初步知识的主要内容。数学学习从算术范围跨入代数范围,是一次十分重要的飞跃。算术用数字符号表示数量关系,代数用字母符号表示相等关系,两者有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一方面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在初学方程阶段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全单元编排十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教材编排的几个特点。第一,在一步计算的方程和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等内容上,教学安排比较细,编排的例题多,推进的步子小。这是因为学生从习惯了的算术思考转变到代数思考,是很不容易的过程,他们克服思维定势,适应新的思维方式需要一段时间。这期间的教学适当缓慢些,符合学生的现实,有利于他们转变思维习惯。第二,编排两道例题教学等式的两条性质,还编排两道例题教学解一步计算的方程。可见,用等式性质解方程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方法。当然,用四则计算中的各部分关系,也可以解方程,但不能因它而淡化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第三,把解一步计算的方程和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分开编排,先教学解方程,再教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对初学方程的学生来说,解方程和列方程是两个知识点,都很重要且都有些困难。分别教学,便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利于学生稳步掌握基础知识。第四,把解两、三步计算的方程和列方程解决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合并着教学。例8~例10表面上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其实既在教学列方程的相等关系和技巧,也在教学解方程的思路与方法。这样的编排,能较好地体现数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一方面分析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抽象成方程,形成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具有现实意义,能使这个过程成为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发展的有效载体。再说,学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单元测试卷word版本

简易方程 单元测试 班级________小组名_______姓名_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一、填空(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式子)(每空1分共8分)。 1、修路队x天修2.4千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 )千米。 2、小明有a张邮票,比小华少3张,小华有邮票( )张。 3、如果每千克苹果的单价是a元,买b千克,要( )元。 4、五(1)班有学生a人,今天请假3人,今天出勤()人。 5、柳树a棵,比杨树多50棵,杨树()棵。 6、果园里有梨树X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的2倍多10棵。果园里有苹果树()棵。 7、一个足球的价钱比一个皮球价钱的7倍少 1.4元,一个皮球X元。一个足球 ()元。 8、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和h分别表示底和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1、a2 与a﹒a都表示两个a相乘。() 2、“比x的2倍少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2x-2。() 3、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4、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 ) 5、4x+5×8=72,这个方程的解是28。 ( ) 三、选择正确答案并把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 A、25x B、15-3=12 C、6x+1=6 D、4x+7<9 2、x=3是下面方程()的解。 A、2x+9=15 B、3x=4.5 C、18.8÷x=4 D、3x÷2=18 3、当a=4,b=5,c=6时,bc-ac的值是( )。 A、1 B、10 C、6 D、4 4、五年级种树60棵,比四年级种的2倍少4棵。四年级种树()。 A、26棵 B、32棵 C、19棵 D、28棵 5、a的一半与4.5的和用式子表示是()。 A、2a+4.5 B、a÷2+4.5 C、a÷2—4.5 D、2÷a+4.5 四、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每小题1分共5分)。 1、比x的2倍少3的数。 _____ 2、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8千米,t小时行多少千米?_ ____ 3、李庄m公顷的麦田,共收a千克的小麦,平均每公顷产小麦多少千克? 4、a与b的差除以4的商。 __ ___ 5、办公桌每张单价a元,办公椅每把单价b元,买m套办公桌椅共付多少元? _ _

简易方程练习题

《简易方程》五年_班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a x 3=( ) 4.5 X x=( )7 X a X b=( ) b X 3X a=() x X x X 2=( ) 3 x a+ 2 X b=( )(a + b) X 2=( )5 X c X d=() 二、根据运算定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字母和数。 ①a x (b x c)=( X ) X c ②(a + 8) X b=a X+ ③(a + b) + c= :(b + ) ④ a + 3.5 + b=a ++ 3.5 ⑤ 3(a + b)=3 + 3 ⑥(x + y) X 10= X+ X 三、在括号里填上“=”或者“疋 (7)买20支钢笔共付c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是 ___________ 元。 (8)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x吨。一天上午运了6车,下午运了5车。这一天共运土()吨,上午比下午多运土()吨。 (9)商场上午卖出电视机10台,下午又卖了7台,每台电视机A元。全天共卖电视机一共收入()元,上午比下午卖电视机少收入()元。 1:掌握书上例题类型的方程 72 ( )7X 7 1.8 X 1.8 () 1.8 2 x ?x = x2 m + m( )m 2 四、判断 4 2 =4X 2 () a X b=ab ( ) 7X 7=7" () 5+x=5x ( ) 2 a x a=a () a X b X 3=ab3 ( ) 2 / c X 2=c () b X b读作2b ( ) (1) 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 程。( ) (2)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3)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回事。( ) (4) X2不可能等于2X。( ) (5) 10=4X-8不是方程。( ) (6) 等式都是方程。( ) (7) 方程都是等式。( ) (8) X=0是方程5X=5的解。( ) (9) 9.3-1.3=10-2 曰、坐十是等 式。( ) 五、(1)甲数是3.5,比乙数多a,乙数是_________ ,甲、乙两数的和是___________ x + 3.86=5.46 x=57.3 2x + 0.82 = 8.2 2.6 5—0.9x = 2.75 17.89 —x=12.89 x —3.25=16.75 3 + 0.5x =7 80x- 4= 12 2x + 0.4x=48 6x=18 35x + 13x=9.6 40.8 + 6 —2x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a元买了单价为1.8元的西瓜2千克,应找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x少5的数与a相乘的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的5倍减去4.8的差是。(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与b的和的一半是。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堂买来a千克大米,吃了b千克,还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克。 0.52 X 5— 4x=0.6 2.4 X 3=12.4 0.7(x + 0.9)=42 1.3x +

五年级数学上册四走进动物园__简易方程教学反思青岛版六三制.doc

《简易方程》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长期以来,在小学教学解简易方程,是依据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这种方法到了中学又要另起炉灶,重新开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人教版教材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使学生摆脱算术思维方法中的局限性,有利于加强中小学的知识衔接。... 长期以来,在小学教学解简易方程,是依据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这种方法到了中学又要另起炉灶,重新开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人教版教材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使学生摆脱算术思维方法中的局限性,有利于加强中小学的知识衔接。 学生在合作操作中,已经对解方程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认识,能够大概地说出解方程的过程和依据,而又一次让同学之间同桌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体现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理解并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为什么要减去3”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还有针对性地指导了书写的规范性和检验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共同探讨,显示了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练习中学生加深了对“方程的解”的认识,抓住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这一依据去解方程。不同层次的练习照顾了学生之间学习水平的差异,3X=8.4对等式的性质进行了拓展,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最后交流学习的收获促进了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感受天平的平衡现象,悟出等式的性质变化。 在学习中,我以多媒体中天平的平衡来呈现等式的性质,学生能直观形象的理解性质,平衡的条件是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少相同的重量,才能保持平衡。但具体到方程中应用起来学生感觉活动是获取真知的有效途径,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可以很顺利地得出结果:天平的两侧都加上相同的质量,天平仍平衡。 二、等式性质(狐假虎威》教学反思)解方程——初步感悟它的妙用

(完整)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单元测试题.doc

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测试题 姓名 一、填空题( 18 分) 1、小明身高138 厘米,比哥哥矮a 厘米,哥哥身高()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a 米, 它的周长是 ( ) 米, 面积是 ( ) 平方米。 3、一堆煤有a 吨,每车运 b 吨,运了 5 车后,还剩()吨。 4、在自然数中,与数 a 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它们三个数的和是()。 5、当 5x=11 时, x=(),4x=()。 6、 2.8 比()的 5 倍少 1.2 。 7、已知x 4 是方程 ax 18 6 的解,a的值是(), 6a =()。 8、小丽买了 5 个笔记本 , 每个 x 元, 付出了 20 元, 应找回()元。 9、某班有学生 40 名。女生有 40- b 名,这里的 b 表示()。 10、当 a=10 时, b=15 时, 3a=(), b÷ a=()。 11、解 1.7x =8.5 时,需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x=()。 二、判断( 10 分) 1、方程 9x-3x=4.2 的解是 x=0.7 。() 2、一批货物 a 吨,运走 b 吨,还剩 a-b 吨。() 3、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能看到 2 个面。() 4、如果盒里有 8 个白球 ,2 个黄球 , 小明先摸一个 , 一定是白球。() 5、同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一定相等。() 三、选择题:(10 分) 1、下面()说法是正确的。 ①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② a 2一定大于 a 。 ③方程 4÷x=0.2 的解是 20。 2、爸爸今年a 岁,比妈妈大 3 岁,表示妈妈明年岁数的式子是()。 【① a 3 ② a 3 ③ a 3 1 】 (a b) c ab ac 表示()。 3、 【①乘法结合率②乘法交换率③乘法分配率】4、下面各式不属于方程的是()。 【①3a> 2b ②x 3 1 ③8 2b 13】 5、已知△ A、 9、 8 +△+○=19 △+○ =12,那么:△ B 、7、6 C、7、5 =()○ =()。 四、计算( 35 分) 1、口算:(5 分) 0.34 ×5= 16×0.01 = 1.78 ÷0.3 = 0.27 ÷0.003 = 0.01 ÷0.1 = 1.8 ×20= 3a+a= x -0.4x= 5d - 2d= 3.6 ÷0.4=

完整简易方程知识点梳理

简易方程知识点梳理 一、字母表示数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22读作的平方,表示两个相乘。 2 (或表示) ,+ 2、×可以写作·aaaaaaaaaaa3、数字和字母相乘,省略乘号时要把数字写在前面。(如b×4写作4b ) 4、用字母表示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5、用字母表示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对应练习 1.排球队共有队员a人,女队员有7人,男队员有( )人。 2.1千克大米的价钱是1.50元,买x千克大米应付( )元。 3.省略乘号,写出下面的式子。 3×a 9×x a×4 y×5 a×3x 4、服装店的阿姨们加工了50件衣服,每件衣服用布bm,当b=1.38时,用布的总数是______米 ⒌a与b的和的5倍是() 6、一辆9路公共汽车上原有22名乘客,在新华大街站下去a人,又上去b人。现在车上有____名乘客,当a=8,b=12时,车上有____名乘客。 7、比m的3倍多9的数是______,比n除以5的商少7的数是______ ⒏当a=2,b=5时,那么8a-2b=()。 2表示()。表示(),x厘米,⒐正方形的边长为x4x10.有x吨水泥,运走10车,每车a吨。仓库还剩水泥()吨。 11、施工队修一条长4.5千米的路,平均每天修0.24千米。修了y天后,还剩____千米,当y=5时,还剩___千米。 二、方程的定义及解方程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解方程原理:等式的性质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5、方程两边同时加、减、乘、除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6、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 )两边乘除相同数的时候,这个数不要为3)等号要对齐(2)一定要写‘解'字(1(. 7、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关注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方程的概念或等式的性质时,既要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又要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进行必要的抽象概括。 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在本单元中,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都是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教材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共性着眼,精心筛选,设计了不少生动而富有意义的现实题材,如人在地球上与月球上的举重质量的关系,标准体重与身高的关系。教学时,应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从本地、本校的特色出发,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题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本单元的教材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就书写习惯来说,无论是含有字母式子的书写,还是解方程的书写,都要从一开始就强化书写规范,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从解数学题的检验来看,解方程的检验,方法易学,操作简便,而且最容易显示检验的效果,因而是培养学生检验习惯的一个重要契机,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并加以把握。 1 用字母表示数..........................................................6课时 2 解简易方程............................................................7课时

(易错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47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不正确的方程是()。 A. 70×4+4x=470 B. 4x=470-70 C. (70+x)×4=470 2.下面式子中,()是方程 A. 5+3=8 B. 6x C. y+7=11 3.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从两端修一条长77千米的公路,10天后,还剩15千米,已知乙队每天修2.2千米,甲队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设甲队平均每天修x千米,所列方程是()。 A. 10×(2.2+x)+15=77 B. 2.2×10+10x=77 C. 77+15-10x=2.2×10 D. 77-15-10x=2.2 4.买a千克苹果,每千克5元;又买b千克香蕉,每千克4元.那么5a+4b表示()A. 买苹果和香蕉共付多少元 B. 苹果和香蕉共重多少千克 C. 每千克苹果和每千克香蕉一共多少元 D. 苹果比香蕉多多少千克 5.方程1.2x+3=5.4的解是()。 A. 0.2 B. 0.7 C. 2 D. 20 6.55比x的8倍少5,下列方程不正确的是()。 A. 8x=55+5 B. 8x-55=5 C. 55-8x=5 7.方程6x+2=20与mx-12.4=2有相同的解,m的值是() A. 3 B. 4.8 C. 14.4 D. 18 8.甲数是a,乙数比甲数的2倍少b,求乙数的式子是()。 A. a×2-b B. a÷2-b C. (a+b)÷2 D. (a-b)÷2 9.x=8是下面哪个方程的解()。 A. 4÷x=0.5 B. x÷4=0.5 C. 4x=0.5 D. 6-x=2 10.如果x=y,根据等式的性质,经过变换后,下列等式错误的是()。 A. x-8=y-6+2 B. x×2×3=6y C. x+8=y+10-2 D. x÷b=y÷b(b≠0)11.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正确的是()。 A. x加上14等于70。x-14=70 B. x除以1.2等于6。x+1.2=6 C. x的7倍等于4.9。7x=4.9 12.下列式子中()是方程。 A. 3x-2 B. 13+5.8=18.8 C. 6x-2.4=5.6 D. 5x+8>20 二、填空题 13.方程21x=126时,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左右两边应同时________21。14.根据等式的性质,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或合适的数: 如果2(x﹣16)=8,那么2(x﹣16)________ ________=8÷2. 15.x=4是下列方程()的解. A. 5x﹣2x=120 B. 2x+4x=24 C. 2.5x+1.5x=10 16.如果x=y,则x÷________=y÷8,5x﹣3=________﹣3. 17.五(1)班有女生21人,男生比女生多a人,男生有________人,全班学生有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测试卷分析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测试卷分析 一、考试质量情况 本次考试,我班级共有35名学生参加考试,平均分为64分,25人及格,有10人不及格,90分以上的有4人。从考试结果来看,我班大部分学生适应能力较差,解题、分析思路模糊,部分学生无法正确理解题目意思。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容乐观,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 二、测试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三、测试重点难点: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难点:利用简易方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四、典型错例分析: (一)填空题 错例归纳 1.用字母表示数 2.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a,周长是(),面积是()。 4.图书馆有故事书 x 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 5 倍。这两种书一共有()本。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 乙数是 x,甲数比乙数的 4 倍少 1.2,甲数是()。 A.4x+1.2 B.4x-1.2 C.(x+1.2)÷4 D.(x-1.2)÷4 错因分析:没有理清字母所代表的数与其他已知数的关系而出错。 错例纠正: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解方程 2.5÷x=5 (2.3+x)×2=14.8 6x-2.4x=54 2.一个数的 4 倍加上它的 5 倍得 135,求这个数。 错因分析:对稍复杂方程中先把某一部分看做整体这种意识不深,对 a÷x=c 或 ax-bx=c 这两种方程的解法不熟练。 错例纠正:这样的方程先利用等式的性质或者乘法分配律把方程简化再解就比较简单了。 错例归纳 3:用字母表示的式子 (四)结合题意,说说下面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意义并再写出几个有意义的式子。 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t 小时后两车相遇。 3 已知 A、B 两地间的距离是 x 千米,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90 千米,慢

简易方程练习题

1、用字母表示数(一)班级姓名 一、填空: 1、学校有图书4000本,又买来a本,现在一共有()本。 2、学校有学生a人,其中男生b人,女生有()人。 3、李师傅每小时生产x个零件,10小时生产()个。 4、食堂买来大米400千克,每天吃a千克,吃了几天后还剩b千 克,已吃了()天。 5、姐姐今年a岁,比妹妹年龄的2倍少2岁,妹妹今年()岁。 6、甲数是x,比乙数少y,甲乙两数之和是(),两 数之差是() 二、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1、a+18=□+□a×15=□×□ 2、m××=□×(□×□) 3、(a+b)×C=□×□+□×□ 4、m-a-b=□-(□+□) 三、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a×12=b×b=a×b=x×y×7= 5×x=2×c×c=7x×5=2×a×b=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5+x=5x() 2、x+x=x2() 3、a×3=3a() 4、y2=y×2() 5、2a+3b=5ab() 6、2a+3a=5a() 7、5×a×b=5ab() 8、a×7+a=8a()

用字母表示数(二) 一、口算。 32=()×=()6÷=()=()÷=()=() 二、说一说下面每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1)、一天中午的气温是32℃,下午比中午的气温降低了x℃。 32-x表示:_____________ (2)、五(2)班有40人订阅《少年文艺》杂志,每本单价b元。 40b表示:__________ (3)、一个足球单价a元,一个篮球b元。 6a+4b表示:__________ (4)、张师傅每小时加工x个零件,朱师傅每小时加工15个零件 x-15表示:________________ 5x表示:_____________ (x-15)×3表示:__________ 三、先写出图形的计算面积的公式,再把数字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1)、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12分米,高是8分米,求面积 (2)、一个三角形底是厘米,高是底的2倍,求面积 (3)、一个梯形上底是15厘米,下底是9厘米,高8厘米,求m2+n2面积 用字母表示数(三) 一、填空。 (1)、小花今年12岁,比小兰大a岁,小兰今年()岁。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五年级上 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精选 3 篇)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1 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的知识要体现与初中更加的接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中进行了一次新的改革。 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据天平的原理来进行解答,也就是说要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一方法虽然说让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质的东西。老教材中解方程的教学是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决的,学生只要掌握了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这些关系式,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方程都可以用这些关系式去解。 而我们新教材却完全不是这种方法,它是利用天平的平衡原理得到等式的基本性质,即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和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等式不变进行解方程的新教材如果能把天平的规律教学得到位,这样就能把等式性质掌握好,等式性质掌握的好了解起方程来也有规律可循了。于是,我在教学时充分地利用天平实物以及课件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天平的平衡规律,从而顺利地揭示出了等式的性质。 这样在解简易方程时学生很容易掌握方法。知道未知数加(或减)一个数时,只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或加)同一个数,未知数乘(或除)一个数时,只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或乘)同一个数即可。一般不会出现运算符号弄错的现象了。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2 长期以来,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时,方程变形的依据总是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到了中学又要另起炉灶,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来教学解方程。小学的思路及其算法掌握得越牢固,对中学代数起步教学的负迁移就越明显。因此,现在根据《标准》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就较为彻底地避免了同一内容两种思路、两种算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