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特征]
1.种皮外表皮 石细胞表 面观多角 或长多角 3 形,孔沟 细。 2.种皮石细胞 呈类多角 形、不规 1 则形,纹 孔较大而 密。 3.果皮外表皮 细胞表面 观类多角 形,有油 细胞散在。
北五味子粉末
角质线纹 油细胞
果皮表皮细胞
果皮表皮细胞
种皮内层石细胞
种皮外层石细胞
化学成分 1 种子含活性成分木脂素类,约为5%,有
5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五味子的水、稀醇浸 出液,对血压有调整作用,对循环衰竭者有升 压作用。五味子与人参、麦冬制成的"生脉注射 液"有抗休克作用。 6 对应激性溃疡预防作用(大鼠):在水浸应 激法中,醇乙100ml/kg(口服),对溃疡的产 生具有50%的抑制作用,五味子素50mg和 120mg/kg抑制作用分别为44%和74%。 7 其他:五味子素、醇乙能抑制大鼠胃的自发 运动和减少其紧张度。前者还能使胆汗分泌增 加,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液总酸度的倾向。 此外五味子素还有镇痉、解热及肌肉松弛的作 用。
[性状]
北五味子:果实呈暗红色皱 缩球形或扁球形,种子1~2 粒,肾形,有光泽;种皮硬 脆,富油质。果肉味酸;种 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
南五味子:粒较小,表面 棕红色或暗棕色,干瘪,皱 缩,果肉常紧贴于种子上。
北五味子
北五味子种子
南五味子种子
北五味子 南五味子
[伪品]
翼梗五味子果实
类球形。直径3-7mm。 表面棕紫色或黄褐色, 皱缩,有时微具白霜。 果肉薄, 种子1-2粒, 棕黄色,球状肾形、表 面具明显的多数细小 的乳头状突起。气微、 味略酸。
性味 性温,味酸。 五味? 功能主治 收敛,滋补,生津,止泻。用于肺 虚咳嗽、津亏口渴、自汗、盗汗、慢性腹泻。 用量用法 2~6g,研末服每次1~3g。 使用注意 本品酸涩收敛,凡表邪未解,内有实 热,咳嗽初起,麻疹初发均不宜用
鲈鱼五味子汤 主治: 肝脾虚弱,失 眠健忘,高血压,肥胖症。 制成二子酒饮用 原料:菟丝子100 g,五味子50 g,低度 白酒100 ml。 五味子花粉 五味子茶: 五味子茶: 五味子酒
叶柄幼时红色,叶片广椭圆形, 边缘有短小疏齿。
花单性异株,
单生或簇生于 叶腋,花被片 6 ~ 9 ,长圆形, 乳白色,内侧 微带淡红色, 芳香;雄花雄 蕊 4 ~ 6 ;雌蕊 群椭圆形,果 熟时成穗状聚 合果。 浆果球形,肉 质,深红色。
【别名】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壮味,五味, 南五味子,南五味,北五味子,北五味,华中五味子, 面藤子,血藤子。 【商品名】北五味子,又名辽五味子,辽五味,北五 味。为北五味子的成熟果实。主产于黑龙江、辽宁、 吉林、河北等地。为传统正品,品质优良。 南五味子:又名南五味、山五味子、西五味、西 五味子、川五味、川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红铃子。 为植物南五味子的成熟果实。主产于山西、陕西、云 南、四川等地。为五味子副品,品质较次。 均以粒大肉厚、色紫红、有油性者为佳。 【处方名】五味,五味子,辽五味,北五味子,北五 味,辽五味子等。
[异名] 峨嵋五味子 。 [产地] 陕西、 四川、 山西、 湖 北等地。 [性状]其果粒較小, 紅色, 皮发 泡, 肉較薄,品质较差。 2.五味子属( Schisandra )多 种植物果实均含木脂素类成分, 可供药用。 3.南五味子属(Kadsura)某 些植物的果实亦有药用价值

习题: 1.五味子的商品药材有哪两种?分述其 来源、 主产地及鉴别特征。 2.五味子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南五味子 果实呈不规则形,较小,直径2~ 5mm;表面暗红色或棕褐色,果皮肉质较 薄,无光泽,内含种子1~2粒。种子肾形, 较北五味子种子略小,表面黄棕色,略呈 颗粒状。品质较差 化学成分 种子含五味子甲素 A(schizandrin A)、五味子酯甲、乙、丙、 丁、(schisantherin A,B,C,D,E)等。 性味 性温,味酸。 功能主治 收敛,滋补,生津,止泻。用 于肺虚咳嗽、津亏口渴、自汗、盗汗、慢 性腹泻。 西五味子 木兰科植物翼梗五味子S. henryi Clark 或华中五味子果实
[种子表面]
[真伪鉴别]
不规则球形。直径48 mm,表面棕褐色, 皱缩,无光泽,内表面 灰褐色。每果有种子 2-4粒,呈卵形。腹面 具2沟,棕褐色,略光 滑,质柔软、不易碎。 气微, 味酸、微甜。
山葡萄果实
切面 1. 外果皮为 1列方形或长方形细胞,壁 稍厚,外被角质层,散有油细胞; 2. 中果皮薄壁细胞 10 余列,壁薄,内 侧的细胞较外侧者形大,含淀粉粒,散 有小型外韧型维管束; 3. 内果皮为1 列小方形薄壁细胞,排列 整齐。 4. 种皮最外层为1 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 壁厚,纹孔及孔沟细密; 5. 种皮下为数列类圆形、三角形或多角 形石细胞,纹孔较大;
[附注]
1.华中五味子为木兰科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ts.的果实。 称“南五 味子”,功效同五味子,药典亦收载。 植物形态 落叶木质藤本。枝细长,红褐色,有 皮孔。叶椭圆形、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 11cm,宽3~7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近圆 形,边缘有疏锯齿。花单性,异株,单生或1~2 朵生于叶腋,橙黄色;花梗纤细,长2~4cm; 花被片5~9;雄蕊10~15,雄蕊柱倒卵形;紫 蕊群近球形,心皮30~50。聚合果长6~9cm; 浆果近球形,长6~9mm,红色,肉质。花期 5~7月,果期8~10月。 生于向阳空旷地及灌丛中。主产河南、陕西、甘 肃。 性状
R6 OH H H OH OH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五味子种子乙醇提 取物可抑制较高级的神经中枢神经,但对脊髓 可能有兴奋作用。 2 对肝脏作用:有降SGPT作用。两种五味子临 床都用于治疗肝炎。血清谷-丙转氨酶 ? 3 镇咳祛痰作用:。 4 强壮作用:五味子具有"适应原"样作用。增强 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能延长大鼠 的游泳时间。能对抗睾丸酮减轻大鼠肾上腺重 量的作用,以及阻止氢化考的松引起的肾上腺 内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能提高小鼠或大鼠烫伤 或烧伤的存活时间,减轻烧伤局部的水肿。
五味子
五味子属(Schisandra)
: 北五味子S.chinensis(Turcz.) Bai 华中五味子 S . Sphenanthera-Rehd . et Wils. 南五味子属 (Kadsura) :南五味子、冷 饭团。 八角属(Illicium) :八角(大茴香)等。
叶于幼枝上互生,于老茎上簇生,
6. 石细胞层下为数列薄壁细胞,种脊 部位有维管束; 7. 油细胞层为 1列长方形细胞,含棕黄 色油滴;再下为 3~5 列小形细胞; 8. 种皮内表皮为1 列小细胞,壁稍厚, 9. 胚乳细胞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
五味子外果皮: 外果皮为1列类方形细胞,每隔3~4个细胞 即有1个油细胞,长方形,壁稍厚,内含淡 黄色油滴。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垂 周壁略呈念珠状增厚,表面具角质线纹, 油细胞类圆形,直径约50μm。
外果皮 油细胞 中果皮

内果皮
种皮表皮石细胞
油细胞 种皮内表皮细胞 胚乳
粉末:暗紫色。 1. 种皮表皮石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或 长多角形,直径18~ 50 μm,壁厚, 孔沟极细密,胞腔内含深棕色物。 2. 种皮内层石细胞呈多角形、类圆形 或不规则形,直径约至83μm,壁稍厚, 纹孔较大。 3. 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垂 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表面有角质线 纹;表皮中散有油细胞。 4. 中果皮细胞皱缩,含暗棕色物,并 含淀粉粒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尚未脱落时采摘, 拣去果枝及杂质,晒干。 产销: 主产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 销全国各地并出口。
北五味子性状 :
果实呈不规则球形,粘韧,直径5~8mm。 表面紫红色或暗红色,油润,有网状皱纹。 种子1~2粒,肾形,长4~5mm,宽3~ 4mm, 表面棕黄色,有光泽。 果皮气微,味酸、微甜,种子破碎后,有 香气,味辛辣而微苦、咸而辛。 以色红、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泽者为 佳。 [显微特征] 北五味子 纵切面,中央肾形种 子。 果实纵切面:
五味子甲素A(schizandrin A)、五味子酯甲、 乙、丙、丁、(schisantherin A,B,C,D,E) 等。 2 五味子果实含挥发油约2% 。油中主要成 分为柠檬醛、α-依兰烯、α-恰米烯、β-恰米 烯和恰米烯。 3 另含多种有机酸。尚含糖类、精氨酸、维 生素C等。
[化学成分]
1.含木脂素约5%,
主要有五味子素 (schizandrin)、 去氧五味子素等; 2.其次含脂肪油约
33%,有机酸9.1%。
R3 R4 R6 R5 H 3CO CH3 R2 R1 CH3
R1 R2 R3 R4 R5 五味子素 OCH3 OCH3 OCH3 OCH3 OCH3 去氧五味子素 OCH3 OCH3 OCH3 OCH3 OCH3 γ- 五味子素 OCH3 OCH3 OCH2 O OCH3 五味子酚 OCH3 OCH3 OCH3 OCH3 H 五味子醇 OH OCH3 OH OCH3 OCH3

[显微特征]
外果皮1列表皮细胞,外被角 质层,间有油细胞;中果皮薄 壁细胞散有小型外韧型维管束; 内果皮1列小细胞。种皮外表 皮1列栅栏状石细胞;其下为 3~4列较大的石细胞;再下为 数列薄壁细胞,种脊部位有维 管束;油细胞1列,长方形, 含棕黄色挥发油;种皮内表皮 1列小细胞,壁稍厚。胚乳细 胞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 北五味子果实横切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