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水资源总量计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m Rgm ugm QCS Qsm Egm Qgm
ugm—河床潜流;QCS—山前侧向流出量;Qsm—未计入河 川径流的山前泉水出露量;Egm—山区潜水蒸发量;Qgm— 实际开采净消耗量
第二节 水资源总量计算
在北方地区,由于河流封冻期较长,10月份以后河川
径流基本由地下水补给,其变化较为稳定,因此稳定 封冻期的河川基流量,可以近似用实测河川径流量来 代替。
Wp Rp Qp Drgp
Rp—河川径流量;Qp—地下水资源量;Drgp—重复计算量
降水入渗补给量是平原区地下水的重要来源,据统计分
析,我国北方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量占平原区地下水总 补给量的53%,而其他各项之和占47%。
第二节 水资源总量计算
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较少的地区(我国南方),降水入
河川径流量加上由上游山丘区或相邻地区侧向渗入的 水量,再加上上游山丘区来水所补给的地表水体补给 量和平原区水入渗补给量的一部分构成的。
第二节 水资源总量计算
三、多种地貌类型混合区
在多数水资源分区内,往往存在两种以上地貌类型区。
在计算全区地下水资源量时,应先扣除山丘区地下水 和平原区地下水之间的重复量。
将河川径流量R划分为地表径流量Rs和河川基流Rg,
将总蒸散发量E划分为地表蒸散发量Es和潜水蒸发量 Eg,则:
P ( Rs Rg ) ( Es Eg ) Ug
第一节 水资源总量的概念
在没有外区来水的情况下,区域内地下水的降水入渗
补给量Up应等于河川基流量、潜水蒸发量和地下水潜 流量之和:
第一节 水资源总量的概念
在一个区域内,如果把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作为
一个系统,则天然条件下的总补给量为降水量、总排 泄量为河川径流量、总蒸散发量和地下潜流量之和, 则区域水量平衡方程为:
P R E Ug U
在多年平均情况下,蓄水变量可忽略不计,则:
P R E Ug
这个重复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山前侧渗量;二是山
丘区河川基流对平原区地下水的补给量。
要扣除的是山丘区的基流,并不是山丘区的河川径流,
基流仅是河川径流的一部分。一般计算采用河川径流 乘以山丘区补给系数:
QSJB KQBBP K (1 2)QBB
第二节 水资源总量计算
区域水资源总量代表在当前自然条件下可用的水资源
第二节 水资源总量计算
第二节 水资源总量计算
平原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水量有降水形
成的河川基流量和地表水体渗流补给量:
Drgp Rgp QBBP 1QSP 2QBB
Wp=Rp+QP-Drgp =Rp+Qsp(1-θ1)+QBB(1- θ2)+QCS
说明平原区本身的水资源总量是由平原区本身产生的
第一节 水资源总量的概念
水资源主要指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用水密切相关而
又能不断更新的淡水,包括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河流水、湖泊水 地下水:储存于地下含水层中的水量
土壤水:存在于包气带中的水量
第一节 水资源总量的概念
大气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之间存在着一定
的转化关系,这种关系在国外称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 相互作用或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水资源总量计算
平原区的地表水体补给量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上
游山丘区;另一部分来自平原区河川径流:
QBBP 2QBB
QBBm (1 2)QBB
QBB—平原区地下水中的地表水体补给量;QBBP—地
表水体补给量中来自平原区河川径流补给量;QBBm— 地表水体补给量中来自上游山丘区的补给量; θ2— QBBP占QBB的比例
把地下水补给量作为地下水资源量,由于地表水、地 下水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河川径流量中包括了一部 分地下水排泄量,而地下水补给量中又有一部分来自 于地表水体的入渗,故不能将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 资源量直接相加,而应扣除相互转化的重复水量。
W RQ D
W—水资源总量;R—地表水资源量;Q—地下水资源
在冬季降水量较小的情况下,凌汛水量主要是冬春季
被拦蓄在河槽里的地下径流因气温升高而急剧释放形 成的,故可将凌汛水量近似作为河川基流量。
第二节 水资源总量计算
二、单一平原区 类型区为:北方一般平原区、沙漠区、内陆闭合盆地平 原区、山间盆地平原区、山间河谷平原区、黄土高原台 塬阶地区。 平原区计算公式为:
量;D—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水量
第二节 水资源总量计算
一、单一山丘区 这种类型的地区一般包括:一般山丘区、岩溶山区、黄土 高原丘陵沟壑区。水资源总量计算公式为:
W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 Qm Rgm
Wm—山丘区水资源总量;Rm—山丘区河川径流量;Qm—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河川基流与山前侧向流出量) Rgm—山丘区河川基流量 由于直接计算山丘地下水补给量的资料尚不充分,可用排 泄量近似作为补给量来计算Qm:
Up Rg Eg Ug
将上式代入区域内地下水平衡方程:
P Rs Es Up
将区域内水资源总量W定义为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
地下的产水量,则:
W Rs Up P Es
W R Ug Eg
第二节 水资源总量计算
在水量评价中,我们把河川径流量作为地表水资源量,
渗补给中有一部分要排入河道,成为平原区河川基流, 及称为平原区河川径流的重复量,此部分水量:
Rgp Qsp Rgm / Qp 1Qsp
式中,Rgp—降水入渗补给中排入河道的水量;Qsp—
降水入渗补给量;Qp—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θ1—平 原区河川基流占平原区总补给量的比例;Rgm—平原区 河道的基流量,可通过分割基流或由总补给量减去潜 水蒸发量求得
的最大潜力,由于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其中有 相当一部分是在显示条件下不能予以充分利用的。当 然,在以上水资源总量的计算中,也没有考虑通过专 门的认为措施可更多地使降水转化为可用水量的情况。
第三节 水资源平衡分析
水量平衡分析的目的是研究不同地区水文要素的数量
及其相互的对比关系,利用水文、气象以及其他自然 因素的地带性规律,检查水资源计算成果的合理性。
P RE R RS R g E ES Eg W R Eg
根据上述水量平衡方程,可对各流域片的水文要素进
行分析,并求得R/P、W/P、Rg/R、Eg/E、(Rg+Eg)/W等 比值,进而进行水量平衡对比分析。
第三节 水资源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