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作文之改造传统农业读书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造传统农业读书笔记

【篇一: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读后感】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读后感

上学期学校提倡教师的读书活动,作为一名从事农业经济专业的教

师几经抉择,我又拿起了舒尔茨教授的名著《改造传统农业》,这

本书是舒尔茨融早起的农业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理论于一体,专门研

究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的一部独树一帜的专注,是农业经济学的经

典专著,是从事农业经济专业的必读书目。其实早在攻读学位期间,在导师的强烈推荐下,我第一次学习了这本书,但是在当时对舒尔

茨教授的部分理论依然存在着难以理解等方面的困惑,所以利用这

个假期又重温了此书,他的很多理论如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和人力资

源理论,以及这些理论的独到精深与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对我的启

发颇大。今天在这里我将从三个方面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个是本书

的结构,另外是做一个简单的章节梳理,最后是对中国的启示。

一、《改造传统农业》的结构组成

如何将“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传统农业改造成“经济发展的重

要源泉”的现代农业是舒尔茨本书的主要研究目的。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条理清楚的进行分析。从目录上来看,本书由序言和十二个章节构成。按照大体框架来说,个人觉得可以

将其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提出什么是传统农业,提出改造传统农业

和本书总体的一个研究方向,该部分为本书的前两章,即问题的提

出和传统农业的特征;二是为什么要改造传统农业,即本书的

第三章到第六章,包括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零值农业

劳动学说、收入流价格理论的含义和传统农业收入流的价格;在第

三部分是如何改造传统农业,主要观点是向传统农业的投资方向及

意义,从第七章到第十二章,含有投资有利性问题的引言、农场规模、控制和刺激、隐蔽在“技术变化”中的生产要素、新的有利的生

产要素的供给者、农民作为新要素的需求者和向农民投资。

二、内容梳理

1.改造传统农业的提出和总体研究方向(什么是传统农业)

在第一章“问题的提出”里,舒尔茨没有按照以前学者从文化特征、

制度结构、或生产要素的技术特征角度去定义传统农业,而是从经

济概念的角度去定义传统农业,认为“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

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以称之为传统农业”。书中的主要目的是如何

配置并添加生产要素来促进农业的增长,从而达到农业可以促进国

家经济增长并发展的一种研究目的。

第二章里“传统农业的特征”,通过解释受传统农业束缚的农民的生

产行为来分析通过投资来改造这种类型的农业是否有利。舒尔茨认

为传统农业有三个主要特征: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农民对持有

和获得收入来源的生产要素的偏好

和动机保持不变;以及这两种状况保持不变的持续时间足以使获得

作为收入来源的农业要素的边际偏好和动机同作为一种对持久收入

流投资的这些来源的边际生产力以及同接近于零的纯储蓄达到一种

均衡状态。传统农业本质上是一种生产方式长期没有发生变动、基

本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长期停滞的小农经济。

2.改造传统农业的原因

在分析为什么要改造传统农业时,舒尔茨的主要观点是农业是一个

国家非常重要的经济部门,但是传统农业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

动力,所以要使经济得到发展,必须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第五章和第六章是论述改造传统农业的原因。一般学者认为,传统

农业落后是因为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和隐蔽失业问题存在。而舒

尔茨却不这样认为。据此,舒尔茨提出了收入“流价格理论”来分析

传统农业落后的根源。他把收入比作一个流量概念,认为它是由每

单位时间既定数量的收入流所组成,收入流数量的增加就等于经济

增长。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收入流的价格?

因此在第六章“传统农业收入流的价格”中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

了收入流的价格。通过分析,舒尔茨得出了一个结论:在传统农业中,社会所依靠的生产要素是昂贵的经济增长源泉。既然如此,那

解决的切入点就是想方设法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一个比较廉价的经济

增长源泉。舒尔茨认为这就需要寻找一些廉价的新生产要素的投入,改变收入流来源较高的均衡价格,来获得收入流的增长。

3.如何改造传统农业

找出了传统农业社会停滞落后得根源,针对这个问题,也找到了解

决的办法。那么,具体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呢?《改造传统农业》

一书中第七章至第十二章是舒尔茨提出的一些改造传统农业的具体

措施。他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建立一套适于改造传统农业

的制度;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为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对农

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在第八章,舒尔茨从农场规模、控制和刺激三方面分析了不同的制度方式对农业发展的不同影响和作用。从规模方面讲,舒尔茨认为农场规模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不是决定性或者关键性的。他更加注重的是农场中生产要素的效率,而不是农场的规模。专业化、控制生产决策的所在地、做出决策信息状态、对传统农业改造的速度以及指导并奖励农产品的生产者的刺激中固有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制度保障:国家应提供制度保障去刺激农民增加农业投资,而不是仅仅提供政策性支持。再者舒尔茨强调了农民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的需求者的重要性。通过

受教育的农民和未受教育的农民的生产和收入情况的比较,他得出了有适当技术或受过一定教育的农民的收入流有很大的提高。故而他要求要向农民投资,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从而获得技术上的提高,也就是舒尔茨在前面讲的生产要素质的提高。

三、对中国的启示

尽管舒尔茨提倡的以经济刺激为基础的市场方式, 通过农产品和要素价格变动来刺激农民 ,以资本主义家庭农场方式改造传统农业的模式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大农场制度基础之上的 ,并不适合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但是他的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农业所处的阶段及应采取的对策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1、我国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及特征

舒尔茨将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农业部门划分为传统型、现代型和过渡型三种类型。根据舒尔茨的划分 ,正处于“过渡型”阶段的农业部门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中呈现主流态势。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在增长方式上, 农业发展从以传统投入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化。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在对农业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中, 劳动力和土地的贡献份额在下降, 而资本和技术的贡献份额在增加。农业的发展已主要依靠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二是农业发展的制度创新已从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确立农户的独立经营主体地位, 转向培育农村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制度创新对农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有效率的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确立农户的经营主体地位,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大的制度创新,也是 20世纪 70、80年代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在走向市场时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农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