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情境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情境教学
【摘要】本文为了优化课堂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二次开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通过创设悬念式情境、游戏情境、实验式情境、直观形象的情境、现场情境、坡度式问题情境、生活中的情境、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思想和掌握数学技能、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悬念式情境游戏情境实验式情境直观形象的情境现场情境坡度式问题情境生活中的情境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3-018-03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
发,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不断创新。下面,就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谈谈自己的浅显认识。
一、创设悬念式情境,激发学生乐学情绪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结合教学实际,制造悬念,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期待情境,则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引发求知动机。
案例1:二项式定理应用
今天以后的22010天是星期几?
(这样的问题唤起了学生对二项式定理应用的浓厚兴趣。)
案例2:立体几何的第一课“平面”的引入
“通过预习大家对平面的一些基本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现实生活中有平面吗?可以说有,因为黑板面、桌面、平静的水面都给人以平面的感觉。也可以说它没有,因为它是从这些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是想象的产物,可以说是个虚拟的概念,这就是智慧的力量。从‘有’的原型出发,创造了一个‘没有’的东西,而这个‘没有’的东西却在立体几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学科中也有着广泛应用,为什么这个‘没有’
的东西比‘有’的东西更有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案例1和案例2通过在学生的认识冲突中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情境,以激起不断探求的兴趣,既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愉悦,又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当然设置悬念的方法还有许多种。设置悬念的目的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鉴别各种易混淆的概念和方法。因此设置悬念的基本原则是:出其不意。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好奇心是激发求知欲的最好催化剂;对于数学来说它潜藏着许多能引发人们好奇心、求知欲的内容。教师的任务是在两者之间寻找恰当的联结方式和表现方式,并把它们传递给学生。
二、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数学
教育近代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乌辛斯基也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学习有趣味感、新鲜感。
案例3:“二分法”的引入
在央视由著名节目主持人李泳主持的“非常6+1”中有一个栏目叫“竞猜价格”,你知道如何才能最快速度猜准价格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议论,趁机我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同桌同学相互合作猜生日,看那一组能用“最少的次数”猜出对方同学的生日?你共用了多少次?
通过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增强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创设实验式的情境
一个教学实验就是一个完整的情境,因此教师要善于设计鲜明的、有趣的、可操作的实验,以便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学生通过这种可见的实验情境,满怀激情地展开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进而达到对概念和基本观点的本质认识。
案例4: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这节课时,我让学生准备一张厚纸板、一支铅笔、一条绳子和两枚图钉做以下的实验:
⑴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都固定在图板的同一个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这时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圆)
⑵如果把细绳的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分别固定在图板的两个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椭圆)
思考:移动的笔尖(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是什么?
(绳长应当大于F1、F2之间的距离。由于绳长固定,所以 M 到两个定点的距离和也固定。)
在动手过程中,学生不但发现了圆与椭圆的联系,而且通过观察,自己归纳出了椭圆的蕴涵条件。而后,我又让学生继续实验:
⑶ 在绳长(设为 2 a )不变的条件下,改变两个图钉之间的距离(设为2 c),画出的椭圆有何变化?
⑷ 当两个图钉之间的距离等于绳长时,画出的图形是什么?
⑸当两图钉固定,能使绳长小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吗?能画出图形吗?
思考:从(3)、(4)、(5)这几个实验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通过实验以及与同学间的交流,学生很容易自己得出结论:当 2 a > 2 c 时,是椭圆,并且当两定点间的距离越小,椭圆越圆,特别地当两点重合时,是圆,两定点间的距离越大,椭圆越扁;当 2 a = 2 c 时是线段;当 2 a 2)时,三角形会是锐角三角形,并着手去考虑如何去证明这个猜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学生结论,创设一种学生愿意主动去经历的活动,激发探索热情,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想验证,这种自主发现式活动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再创造”的过程,这种学习方
式不仅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而且培养了数学探究能力。
总之,情境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根据教材的特点营造、渲染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究中去,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