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通论论文:从复活看列夫托尔斯泰文本写作的宗教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编号:

中国政法大学

西方文明通论

读书报告

题目: 从《复活》看列夫﹒托尔斯泰小说文本写作的宗教情结

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

专业:法学

班级:2011级8班

姓名:石蕾

学号:2011201376

从《复活》看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文本写作的宗教情结

“满纸谎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当无数国人兴致盎然地感慨于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石头记》之时,又有谁能遥想到在那个被我们称为“匈奴”的蛮夷之国在曹生后100余年间会有一个身高仅有155厘米、总以大胡子形象示人的男人耗时十年(1889-1899)、六易其稿亦仅为写一册三部40万余字的长篇小说《复活》(曹版《红楼梦》前80回约61万字),而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所透露出来的关于小说结构、内容、意念等等方面的美学思想在今日依旧熠熠生辉。

一、列夫﹒托尔斯泰其人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下文以“托老”二字简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小说家、评论家和哲学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以其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闻名于世,并曾被列宁赞扬为是一个“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创造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作品的天才艺术家(《列宁全集》15 卷, 180 页) ”。

托老出身显贵,自小衣食无忧(虽其2岁丧母、9岁丧父,自幼由姑母抚养长大),自幼阅读各类宗教作品并受到极大影响并为其创作初步奠基;在入读喀山大学后迷恋于阅读卢梭作品并深受其影响并由此产生帮助平民尤其是庄园内农民的想法,只可惜并不受到农民的信任而被迫中止其计划。而后,托老参军并参与了多次小型战役,也正是在这些战役中,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开启了他的创作之源。

有人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托老当之无愧。

二、《复活》故事情节梗概

同小仲马的《茶花女》相类似,长篇小说《复活》取材于19世纪俄国社会的真实案例,体现了托老自身对当时俄国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俄国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小说主要叙述了贵族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聂赫留朵夫公爵在参与审理一件命案时意外从被告人玛丝洛娃的眼神里认出原来她是他曾热恋过的姑妈家的婢女卡秋莎,而过去种种就此再次印入脑海,久久难以散去。

十年前,当聂赫留朵夫还是一个大学生时,他在暑假来到姑妈庄园里写论文并在那里结识了姑妈家的婢女卡秋莎。当时的聂赫留朵夫善良、热情、充满理想、热衷于西方进步思想,在与卡秋莎的接触中与卡秋莎双双坠入爱河,两人在一起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三年后,聂赫留朵夫大学毕业并加入了近卫军团,在路过姑妈庄园时再次遇到了卡秋莎。但是这次,在复活节的庄严气氛中,聂赫留朵夫为世俗观念和情欲所控而在临行前占有了卡秋莎并在最后抛弃了她。

这次审判深深触痛了聂赫留朵夫的神经,他被世俗所隐藏起来的所有的善良、理想和良知似乎突然又复活了。他意识到卡秋莎的悲剧全然来源于自己的罪

恶;他开始厌烦所谓的上层社会的虚伪,开始反省自己的种种龌龊行径,他希望能够竭尽所能来帮助卡秋莎以弥补自己所犯下的罪孽,开始希望能够得到自身灵魂的净化和解脱。为了改变现在的生活,他将自己的土地分散给农民,开始努力帮助喀秋莎改善处境,不断为争取卡秋莎的上诉奔走却仍功亏于一窥;无奈之下,他随卡秋莎去了西伯利亚以证明自己的决心。最终,卡秋莎原谅并重新爱上了聂赫留朵夫,但也为了聂赫留朵夫的幸福而选择了与革命者西蒙松结为伉俪。

结局虽不圆满却实现了男女主人公双方在精神和道德上的双重复活,在批判黑暗的俄国旧社会和腐败的俄国官僚政治制度的同时,表现了作者自身思想的觉醒。聂赫留朵夫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本阶级罪恶的忏悔,以及在忏悔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深刻的矛盾和彷徨,既概括了当时一部分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也正是托老自身矛盾思想的反映。而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亦正是一个从受欺凌的地位中逐步觉醒并走向新生的下层妇女的形象;但是这种形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普通作家借以传达自身深刻的同情心的载体,而成为了托老批判这个腐朽的社会,为美好的新社会、新未来摇旗呐喊的一个武器,坚定又有力。

三、圣经式的U型叙事结构与宗教思想

(一)圣经式“U”型叙述结构

虽说在《复活》一书出版后,因小说对当时的法律、法庭、监狱等给予了无情的抨击而遭到了当局和教会的深刻迫害,托老甚至因此被革除教籍,但这丝毫不能否定宗教对托老文学创作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或者可以这么说,圣经和宗教对托老的影响之大入木三分、深入骨髓。而这一点在《复活》的结构上显现得尤为明显,并主要表现为一个先起后落的“U”型结构。

弗莱在《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中指出“《士师记》记叙了以色列反复背叛和回归的神话情节.并以此为背景讲了一系列传统部族英雄的故事。这个内容给我们一个大体上是U形的叙事结构:背叛之后是落人灾难与奴役.随之是悔悟。然后通过解救又上升到差不多相当于上一次开始下降时的高度”。1《复活》一书在全书的结构上遵循的亦是这个结构,无论是聂赫留朵夫或是玛丝洛娃都经历了一个“纯洁一堕落一觉醒一复活”的“U”型结构的生命历程。最初的涅赫留朵夫善良、纯洁、有着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素养,“为道德的要求所做的牺牲,在他就是最高的精神快乐”;他在感情上认真负责,“如果他梦见女人,那个女人就一定是他的妻子”。但在随后世俗生活的折磨和浸灌中,聂赫留朵夫逐渐迷失自我,沦为一个肮脏、卑劣的世俗之人并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深渊,“兽性的人在他身上占着上风,完全压倒了精神的人”,曾经所有的理想和坚持在社会风气的折磨下日渐萎靡并被他最终放弃达到“U”型结构的底端直到十年后在法庭上再次遇到曾经的爱人—卡秋莎,直到他听到那句“我什么罪也没犯过”方才唤醒了他麻木的心,他决定纠正这个冤案,“不管要我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要承认一切.对一切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这时,他的生命历程才从底端开始向上行走并在他竭力帮助卡秋莎恢复自我、获得新生后也收获了自我的新生。这一点在卡秋莎身上亦表现明显,从最终的懵懂单纯到被聂赫留朵夫抛弃后的堕落再到聂赫留朵夫帮助下的逐渐觉醒迎来新生并在最后终于获得新生实现了自我精神和道德上的双重复活。

1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9文学》,何成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P2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