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址”如何再开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遗址”如何再开发

小 巴


书名:工业遗址的再开发利用:建筑师、规划师、开发商和决策者实用指南 作者:【美】卡罗尔·贝伦斯 译者:吴小菁 出版者: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小 巴

近现代以来的城市化,从来就是工业化的副产品。在几十年前,人们简直无法想象,没有工厂,怎么能建立起一个城市呢?而今,不仅新兴城市的中心规划图中不再将位置留给传统的制造业,而且传统城市也在掀起“去工业化”浪潮。

在欧美,在日韩,在我国的一些沿海大城市,人们因制造业的外迁而发出欢呼。离开的只是产能,留下的却是厂房。这些厂房被称为“工业遗址”,拆毁重建的成本太过惊人,但也难以直接利用;如果搁置不管,不仅意味着城市空间的浪费,而且无法排除环境污染等威胁。欧美一些国家在对城市工业遗址的再开发利用方面,走在了全球前列。

工厂外迁与城市更新

在美国纽约哈德逊河沿岸,曾经的码头如今已成为打高尔夫球的人练习击球和摩托车骑手的活动场地;伦敦废弃的发电厂被改成艺术展示中心;在奥马哈(股神巴菲特居住的美国城市),阁楼和工作室里住进了摇滚乐歌手……在许多的美国和欧洲城市,曾经的工厂变成了公园、艺术中心、博物馆、住宅、写字楼。

但这并不能说明,工业遗址再开发利用的难度被降低了。是的,成功的案例通常有三个再开发方向:文化项目,住宅或商业地产,公园——具体项目究竟该按照什么方向进行改造利用,应当由谁主导开发、拍板决定改造设计方案,该如何消除公众质疑批评,需要从哪里筹资,等等,都是让城市管理者、规划师、开发商和建筑师头痛的问题。

《工业遗址的再开发利用:建筑师、规划师、开发商和决策者实用指南》一书作者是任职于美国纽约市“帝国州立开发公司”的卡罗尔·贝伦斯。她曾作为建筑师和开发商代表,管理过美国纽约州北部偏远地区的混合用途社区等多个城市更新项目的开发、销售,对欧美许多国家、城市再开发利用工业遗址的情况做过系统深入的调研。书中回顾了工业遗产重新开发利用的理念演变、实践过程、操作方法,介绍了文化、混合用途、公园等3种主要再开发用途的大量实例,在分析实例时颇为翔实地介绍了相关背景、社会讨论和决策过程、再开发实施情况和成效。这些经验对于正在推进制造业外迁、工业遗址再开发、城市更新的我国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显然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

有趣的是,工业遗址得以再开发利用的基础在于,影响延续至今的工业(建

筑)美学。近现代以来,工业兴市、材料和美学对建筑师、建筑学,以及每一时期的艺术风格都有影响。“特别在美国,工业建筑展示了一种通过未装饰的平滑表面而在外部表现的简单风格”,这为20世纪后半叶的再开发利用重新赋予这些建筑以别样用途、意义保留了空间。

政府主导工业遗址再开发的项目,在欧美国家的城市会遇到来自商界、设计师、公众等方面的阻力。为削减阻力,这些国家的城市当局会通过周密的公共规划工具,包括专家研讨会议、公众建议书、竞标、特别工作组发起的听证会、网络讨论等,实现专业人士和公众对项目的广泛参与。这一过程会耗费相当长的时间,比如法国巴黎市政府对雷阿勒区食品批发市场的改造(拟改造为公园、购物中心等),光是公众咨询环节,就从1970年代拖到了2004年,该项目预计将于2016年完成改造建设。

工业遗址所有者,或通过收购获得地块产权的开发商发起的再开发项目,推进难度通常低于政府项目,但仍面临规划阶段的公众参与,项目的成功还有赖于政府在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这方面典型的案例是意大利汽车巨头菲亚特1982-1996年对原菲亚特灵格托汽车厂旧址的改造,成功建成了一个新型的多用途综合体,囊括了会议中心、展览厅、音乐厅、剧院、零售商场、写字楼等功能建筑。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社区居民、社会自治组织也参与了对工业遗址的再开发利用改造。美国纽约市政府、“高铁线之友”就合作将高架铁道改造为公园,项目讨论获得了纽约市民的积极参与。

卡罗尔·贝伦斯在书中指出,无论工业遗址再开发利用的开发商(驱动者)是谁,公共部门都有必要通过规划、资金支持、特定的就业和产业扶持政策,来协助获得了公众支持的再开发项目走向成功。她特意举出了美国纽约市官方与开发企业、社会组织、普通民众等多方密切合作,使得原先的布鲁克林区工业区转型为“绿点制造和设计中心”的具体案例。

同样,在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政府还应积极担负起相应的环境治理和开发职责,特别要重视工业污染地区的持续治理(以其恢复与其他区域同等的竞争力为目标);也可借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文顿达尔自治镇“酸性矿水排泄与艺术”案例,鼓励景观建筑师将解决环境退化、重建生态系统的区域作为展示项目,设置为一种特殊的环境保护主题旅游项目。

仍以美国为例,为促进工业遗址再开发,其联邦政府出台了“翻新的税收抵免计划”(适用于1936年前建造的建筑改造)、“新市场税收抵免”计划(鼓励开发商改造低收入社区);美国州和地方

政府还为再开发项目出台了街区补贴、融资计划安排、贷款担保等扶持政策。

工业遗址的多种用途

工业遗址再开发的3种主要用途是,文化、混合用途、公园。先来看第一种“文化”。“艺术和旅游这两个伴随经济开发的强大产业经常携手拯救废弃的工业建筑和遗址,并未衰落的区域注入活力”。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是由原有的铁路车站遗址改建而成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市是将工业荒地改造为了博物馆,美国马萨诸塞当代艺术博物馆由电厂改造而成。在欧洲,多个工业国家的工业遗址被整合开发,形成了10条工业遗址主题路线。

当然,可以改造为文化用途的工业遗址,数量毕竟有限。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占用大量土地和空间的工业遗址,更多的是被用来开发住宅、商业设施或混合用途开发。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东部港区在1980年代,就被改用为居住和文化用途。

一些本身带有工业美学强烈特征的工业遗址,则更多地被开发为公园和开放空间。近代以来,公园就被视为城市关怀保障公众健康、安全、民主权利的象征。最近几十年来,在法国、美国许多城市,原本被政府或开发商规划为其他用途的工业遗址,因招致公众强烈反对,不得不改建为公园,客观上促进了城市公共绿地、公共空间的延展,与后现代逆工业化的返璞归真情怀相合,受到了市民欢迎,并推动了更多城市加入到改建工业遗址为公园的潮流中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