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浅谈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的复习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方法指导提升应试能力

——浅谈古诗文阅读的复习策略

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语文成绩是高三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当高考的脚步越来越紧的时候,高三师生应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紧张的复习任务从而达成三个目标呢?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在此,我谨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选择高考语文阅读三大板块(社会科学说明文阅读,古诗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之一的古诗文阅读这一专题,谈谈我的复习策略.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底子薄,且不太重视语文学习,通过一轮复习,在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不能顺利读通文言语段,答题时语言表达欠准确,语文答题的规范意识不强。由于见不多,识不广,导致古诗鉴赏拓展创新没有依托。错点比较分散,且每个学生的错点也不集中……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往往会走入一个误区:以为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进行强化训练就能提升阅读解题能力,结果是“试题一套套做,答题一道道错”。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往往事倍功半,令他们备受打击,古诗文阅读成了“蜀道难”。为扭转现状,我尽自己所能、借鉴其他教师的做法,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引领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教给他们摸清命题规律的方法,总结答题技巧。

我把古诗文阅读分成文言文阅读和古诗鉴赏两个子专题.要求学生认真“研究”历届高考试题——决不能满足于做一遍,要仔细分析比较,看历年命题的内容有何变化,包括考试的范围、能力层级、常见题型、近几年的出题趋势、

选材特点等,试着摸清命题规律,学习规范答题.经过教师点拨,学生静下心来比较之后,发现文言文阅读,选文仍以《二十四史》为重点,且来源已显多元化态势。人物传记占绝对优势,选文内容丰富多彩,涉及仁爱、友情、亲情、纳谏、治世,战功、政绩等,具有明显重视传统文化倾向。而古诗鉴赏阅读,选材上以唐宋为主,但不局限于唐宋。考题内容依然围绕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展开,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出题,具体的考查点有意境主旨、意象诗眼、修辞手法、表现技巧、作品风格、情感体味、比较异同等,考查了诗歌鉴赏的方方面面。

为了使学生能尽快提高阅读水平,我要求学生尽早明确答题规则,总结答题方法,掌握答题技巧,这是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最佳途径。

就文言文阅读来说,我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增加知识储备,善用参照信息,务求读懂阅读文本

正确应答试题是建立在大致读懂阅读文本的基础之上的。要做到大致读懂文本,就必须增加知识储备,还要善于利用相关的可参照信息。比如说命题大多取材于史传文献,要读懂史传文字首先就必须有足够的相关古代文史、文化常识储备,否则在阅读中就会举步维艰。就说2009年安徽卷《游东山记》,选用的是明代“台阁体”三杨之一的杨士奇的游记体散文,涉及的人物有十来位。而2009年高考上海卷文言文试题延续了近几年来形成的命题风格,立足于中学课本,文言文阅读第一篇,人物传记仍是主流,选自于清朝徐沁的《明画录》,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史传文,通过郡守对沈周态度的变化反应了郡守对沈周身份认识的加深,突出沈周的人格魅力,同时展现其性格特征,内容积极向上.

善于利用试卷上的可参照信息也有利于读懂文本。试卷上的可参照信息很多,比如文本出处、注解等,还有客观题所列选项当中的正确项,也是可以利用的可参照信息。这里仅以出处为例说说。2009全国卷(1)标明出处(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2009安徽卷标明(明)(选自《东里集》,有删节)。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信息,都在告诉考生阅读文本的内容说的是哪个朝代的事情,这对于正确理解文本所述人物关系、事件原委等,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考生对此理应给予足够重视,充分利用.当然,利用这些可参照信息与有关常识掌握得如何密不可分。比如说,2008年全国卷(1)和(2)的《宋史》和《宋书》,此宋非彼宋.一个是赵宋,即唐宋元明清之宋。联系文本提到的徽宗、钦宗以及宣和、绍兴两个年号可知,廖刚所处时代当是北宋末南宋初。一个是刘宋,即南朝宋齐梁陈之宋,就是考生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见识过的“寄奴曾住”的那个时代,要早于赵宋500多年.文本中的高祖即宋武帝刘裕,小字寄奴;太祖即宋文帝,就是那个“赢得仓皇北顾"的刘义隆。文本中说王昙首“七年

卒”,自然是宋文帝元嘉七年(刘义隆仅此一个年号),可知王昙首所处时代应是东晋末刘裕起事至建立刘宋政权之初。以上这些就是命题人标注出处所要告诉考生的背景。假如考生能够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善于利用这样的可参照信息,对读懂文本自然大有裨益.

二、整合储存信息,树立猜读观念

作为现代人,除非古文专家,文言阅读谁也无法做到像阅读白话文那样每个字都一看就明白。即使白话文,有时也要凭借上下文进行猜读。文言阅读有不少时候要根据已知进行猜读。所以,在平时学生每做完一道文言整体阅读题,讲评之后,我都要求学生尽量合卷回忆复述,随着练习量的加大,头脑中储存的知识越丰富,已知的东西就越多,大脑对信息的整合就越快,越准确。那么,猜读就越容易越精确.

三、注重融会贯通,讲究字斟句酌,提高翻译文字水平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一主观题型自2002年在全国卷出现以后,赋分逐步增加到10分并稳定至今,其他省市自主命题卷的赋分也大致相当,都约占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数的一半。应对翻译题,当然要以读懂文本为前提,但是读懂并不见得能够翻译好,因为其中还有一个语言转化问题。因而应该注重对文意的融会贯通,养成字斟句酌的习惯,提高翻译文字的水平.从全国卷评分标准的变化趋势看,对翻译的要求越来越明晰,即要求考生在“译出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准确把握关键的实、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并体现在译文之中。例如全国卷(Ⅰ)翻译题的第2句“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评分标准规定“译出大意给2分;第二

‘君’字、第二‘兄’字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这句话的翻译共占4分,从分数分配比例可以看出对译文要求的各有侧重.首先是对全句大意的把握要对,这就要求考生能够根据上下文意正确理解该句的意思并译出,也就是说要用现代汉语把自己的理解准确地转化成书面语言,书写在答卷上。这个过程应是字斟句酌的过程,而不是草率写就的过程。再就是要慎重对待句中的关键词语,比如此句中的“第二‘君'字、第二‘兄’字”,这两个实词无疑是准确把握全句意思的关键所在,它们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以之为君”和“以之为兄”的意思。这两处若看不出来,全句意思自然翻译不对;而看得出来也未必能够翻译得恰到好处,所以这两处各占分数的四分之一.因此考生在这里同样面对把自己的理解准确地转化成书面语言并书写出来的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才会“译出”:“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对待他就可以了。”注意译文中的“时”和“用……礼”,它们是哪里来的?它们就是融会贯通的结果,翻译文字的水平就隐于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