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主治医师(中医全学)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2015年主治医师(中医全学)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2015年主治医师(中医全学)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2015年主治医师(中医全学)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年真题等。试题量:19117道。

考试

学科

单元细目要点考试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一、阴阳五

行学说

( 一) 阴阳学

说在中医学中的

应用

1. 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

变化

1

2.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

1

( 二) 五行学

说在中医学中的

应用

1.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

影响

1

2. 指导疾病的诊断 1

3. 指导疾病的治疗 1

二、藏象

( 一 ) 心

1. 主要生理功能 1

2. 与形、窍、志、液、

时的关系

1 ( 二 ) 肺

1. 主要生理功能 1

2. 与形、窍、志、液、

时的关系

1 ( 三 ) 脾

1. 主要生理功能 1

2. 与形、窍、志、液、

时的关系

1 ( 四 ) 肝

1. 主要生理功能 1

2. 与形、窍、志、液、

时的关系

1 ( 五 ) 肾

1. 主要生理功能 1

2. 与形、窍、志、液、

时的关系

1

( 六 ) 胆胆的生理功能 1

( 七 ) 胃胃的生理功能 1

( 八 ) 小肠小肠的生理功能 1

( 九 ) 大肠大肠的生理功能 1

( 十 ) 膀胱膀胱的生理功能 1

( 十一 ) 三焦三焦的生理功能 1

( 十二 ) 脑脑的生理功能 1

( 十三) 女子

1.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1

2. 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

关系

1

三、气血津液( 一 ) 气

1. 气的生成 1

2. 气的生理功能 1

3. 气的运动 1

4. 气的分类 1 ( 二 ) 血

1. 血的生成 1

2. 血的功能 1 ( 三 ) 津液

1. 津液的生成、输布与

排泄

1

2. 津液的功能 1 ( 四) 气与血

的关系

1. 气为血帅 1

2. 血为气母 1

( 五) 气与津

液的关系

1. 气能生津 1

2. 气能行津 1

3. 气能摄津 1

4. 津能生气 1

5. 津能载气 1 ( 六) 血与津

液之间的关系

津血同源 1

四、经络( 一) 经络的

组成

经络系统的组成 1

( 二) 十二经

1. 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

规律

1

2.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

3.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1

4.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1

( 三) 奇经八

1. 奇经八脉的特点 1

2. 督脉的循行部位及基

本功能

1

3. 任脉的循行部位及基

本功能

1

4. 冲脉的循行部位及基

本功能

1

5. 带脉的循行部位及基

本功能

1

( 四) 经络的

生理功能

1. 沟通联系作用 1

2. 运输渗灌作用 1

3. 感应传导作用 1

4. 调节作用 1

五、病因( 一 ) 六淫1. 六淫共同的致病特点 1

2. 六淫各自的性质与致

病特点

1

( 二 ) 疠气 1. 疠气的致病特点 1

2. 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

1 ( 三) 七情内

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 1

( 四 ) 痰饮1. 痰饮的形成 1

2. 痰饮的致病特点 1

( 五 ) 瘀血1. 瘀血的形成 1

2. 瘀血的致病特点 1

3. 瘀血的病证特点 1

( 六) 饮食劳逸1. 饮食不节 1

2. 饮食不洁 1

3. 饮食偏嗜 1

4. 劳逸失宜 1

六、发病( 一) 发病的

基本原理

1.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

的内在因素

1

2.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

1

( 二) 影响发

病的主要因素

1. 环境与发病 1

2. 体质与发病 1

3. 精神状态与发病 1

( 三) 发病类

1. 感邪即发 1

2. 徐发 1

3. 伏发 1

4. 继发 1

5. 复发 1

6. 合病与并病 1

七、病机( 一) 邪正盛

1. 实的病机 1

2. 虚的病机 1

3. 虚中夹实 1

4. 实中夹虚 1

5. 真虚假实 1

6. 真实假虚 1

( 二) 阴阳失

1. 阴阳偏胜 1

2. 阴阳偏衰 1

3. 阴阳互损 1

4. 阴阳格拒 1

5. 阴阳亡失 1 ( 三) 气的失

1. 气虚 1

2. 气机失调 1 ( 四) 血的失

1. 血虚 1

2. 血行失常 1 ( 五) 内生内生“ 五邪” 的形 1

“ 五邪”成和特点

八、防治原则( 一 ) 预防

1. 未病先防 1

2. 既病防变 1 ( 二 ) 治则

1. 正治与反治 1

2. 治标与治本 1

3. 扶正与祛邪 1

4. 调整阴阳 1

5. 三因制宜 1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一、全科医

( 一) 全科医

1. 全科医学的要素 1

2. 基本特征 1

( 二) 全科医

疗及全科医生

1. 基本特征 1

2. 与专科医疗的区别 1

3. 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 1

( 三) 中医全

科医学

1. 中医全科医学 1

2. 中医全科医疗 1

3. 中医全科医生 1

二、中医全

科医学的服

务模式、方

( 一) 服务模

1. 以个人为中心的服务 1

2. 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 1

3. 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 1

( 二) 服务方

1. 评估方法 1

2. 常用工具 1

三、中医全

科医学的预

防保健

( 一) 治未病

理论与养生方法

1. 治未病理论 1

2. 养生方法 1

( 二) 预防保

健与健康教育

1. 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1

2. 全科医学的健康教育 1

四、全科医

疗中的医患

关系与沟通

医患关系及其基

1. 医患关系的模式 1

2. 医患关系的沟通技巧 1

五、中医全

科医疗中的

法律问题

相关法律制度及

法律问题

1. 中医全科医疗的相关

法律制度

1

2. 常见法律问题 1

六、社区中

医药卫生服

社区中医药服务

与用药

1. 基本原则与目标 1

2. 基本内容 1

3. 合理用药 1

预防医学概论一、绪论

医学模式、健康

1. 预防医学要素 1

2. 医学模式与健康观 1

3. 三级预防的策略 1

二、社区卫

生服务

概述

1. 社区卫生服务特点 1

2. 社区卫生服务内容 1

3. 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

务中的作用

1 三、流行病( 一 ) 概述 1. 流行病学特点 1

学与循证医学研究方法

2. 流行病学方法 1 ( 二 ) 疾病的分布

1. 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

1 2. 疾病流行强度的相关术语

1 3. 疾病的三间分布 1 ( 三 )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 现况研究

1 2. 病例对照研究 1 3. 队列研究 1 4. 社区干预试验

1

5. 诊断试验与筛检试验 1

( 四 ) 循证医学要素 循证医学要素 1 四、环境、饮食与健康

( 一 ) 环境与健康

1. 生活环境与健康 1

2. 生产环境与健康 1

3. 社会、心理、行为与健康

1

( 二 ) 饮食与健康

1. 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 1

2. 社区居民营养状况监测与评价

1 3. 社区居民饮食干预与评价

1

4. 食品安全与食物中毒 1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一 ) 健康教育

1. 健康教育要素 1

2. 健康教育内容

1 3. 健康教育原则 1 4. 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1 5. 社区健康教育 1 ( 二 ) 健康促进

1. 健康促进要素

1 2. 健康促进原则 1 3. 健康促进规划的设计实施与效果评价 1 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 一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及评价

1 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原则及内容 1 3. 社区内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1 4. 社区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与社区干预

1 ( 二 ) 伤害与

1. 伤害的基本要素

1

残疾 2. 伤害的特点 1

3. 伤害预防的一般策略 1

4. 伤害的社区预防 1

5. 残疾的基本要素 1

6. 残疾的分类 1

7. 残疾的预防与社区干

1

七、其他疾病与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一) 社区临

床预防服务

1. 社区临床预防服务的

内容

1

2. 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

价及干预

1

( 二) 社区健

康管理

1. 社区健康管理的基本

步骤

1

2. 社区健康管理模式 1

( 三) 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相关要素

1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防治

1

( 四) 卫生信

息管理

1. 卫生信息的内容 1

2. 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

信息

1

3. 妇幼保健信息 1

中药学一、中药的

产地与炮制

( 一 ) 产地主要的道地药材 1

( 二 ) 炮制炮制的目的 1

二、药性理

( 一 ) 四气

1.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

1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

导意义

1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1

( 三) 升降浮

1.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1

2. 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

1

3.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药

的指导意义

1 ( 四 ) 归经

1. 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

1

2. 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

的指导意义

1 ( 五 ) 毒性

1. 如何正确对待中药的

毒性

1

2. 引起中药中毒的主要

原因

1

三、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一) 中药的

配伍

1. 配伍的意义 1

2. 配伍的内容 1

( 二) 用药禁

1. 配伍禁忌 1

2. 证候禁忌 1

3. 妊娠用药禁忌 1

4.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1

四、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一 ) 剂量确定剂量的因素 1 ( 二 ) 用法特殊煎法 1

五、解表药( 一 ) 概述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 二) 发散风

寒药

麻黄、桂枝、紫苏、生姜、

香薷、荆芥、防风、羌活、

白芷、细辛、藁本、苍耳

子、辛夷的功效、应用、

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1

( 三) 发散风

热药

薄荷、牛蒡子、蝉蜕、桑

叶、菊花、蔓荆子、柴胡、

升麻、葛根、淡豆豉的功

效、应用、用法用量、使

用注意

1

六、清热药( 一 ) 概述清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 二) 清热泻

火药

石膏、知母、芦根、天花

粉、淡竹叶、竹叶、栀子、

夏枯草、决明子的功效、

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

1

( 三) 清热燥

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

草、苦参的功效、应用、

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1

( 四) 清热解

毒药

金银花、连翘、穿心莲、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

土茯苓、鱼腥草、射干、

山豆根、马勃、白头翁、

马齿苋、鸦胆子的功效、

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

1

( 五) 清热凉

血药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

赤芍、紫草的功效、应用、

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1

( 六) 清虚热

青蒿、地骨皮、银柴胡、

胡黄连的功效、应用、用

法用量、使用注意

1

七、泻下药( 一 ) 概述泻下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 二 ) 攻下药

大黄、芒硝、番泻叶、芦

荟的功效、应用、用法用

量、使用注意

1 ( 三 ) 润下药

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1

( 四) 峻下逐

水药

甘遂、牵牛子、巴豆的功

效、应用、用法用量、使

用注意

1

八、祛风湿药( 一 ) 概述

祛风湿药的使用注意事

1

( 二) 祛风寒

湿药

独活、威灵仙、川乌、蕲

蛇、木瓜的功效、应用、

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1

( 三) 祛风湿

热药

秦艽、防己的功效、应用、

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1

( 四) 祛风湿

强筋骨药

五加皮、桑寄生、狗脊的

功效、应用、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1

九、化湿药( 一 ) 概述化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 二) 具体药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

砂仁、白豆蔻的功效、应

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1

十、利水渗湿药( 一 ) 概述

利水渗湿药的使用注意

事项

1

( 二) 利水消

肿药

茯苓、薏苡仁、猪苓、泽

泻的功效、应用、用法用

量、使用注意

1

( 三) 利尿通

淋药

车前子、滑石、海金沙、

石韦、萆薢的功效、应用、

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1

( 四) 利湿退

黄药

茵陈、金钱草、虎杖的功

效、应用、用法用量、使

用注意

1

十一、温里药( 一 ) 概述温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 二) 具体药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

萸、小茴香、丁香、高良

姜、花椒的功效、应用、

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1

十二、理气药( 一 ) 概述理气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 二) 具体药陈皮、青皮、枳实、木香、 1

物沉香、川楝子、乌药、香

附、薤白、柿蒂的功效、

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

十三、消食药具体药物

山楂、神曲、麦芽、莱菔

子、鸡内金的功效、应用、

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1

十四、驱虫药( 一 ) 概述驱虫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 二) 具体药

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的

功效、应用、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1

十五、止血药( 一 ) 概述止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 二) 凉血止

血药

小蓟、大蓟、地榆、槐花、

侧柏叶、白茅根的功效、

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

1

( 三) 化瘀止

血药

三七、茜草、蒲黄的功效、

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

1

( 四) 收敛止

血药

白及、仙鹤草、血余炭的

功效、应用、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1

( 五) 温经止

血药

艾叶、炮姜的功效、应用、

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1

十六、活血化瘀药( 一 ) 概述

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注意

事项

1

( 二) 活血止

痛药

川芎、延胡索、郁金、姜

黄、乳香、没药的功效、

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

1

( 三) 活血调

经药

丹参、红花、桃仁、益母

草、牛膝、鸡血藤的功效、

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

1

( 四) 活血疗

伤药

土鳖虫、马钱子、骨碎补

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1

( 五) 破血消

癥药

莪术、三棱、水蛭的功效、

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

1

十七、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 ) 概述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使用

注意事项

1 ( 二) 温化寒半夏、天南星、白芥子、 1

痰药旋覆花、白前的功效、应

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 三) 清化热痰药川贝母、浙贝母、瓜蒌、

竹茹、天竺黄、前胡、桔

梗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1

( 四) 止咳平喘药苦杏仁、紫苏子、百部、

紫菀、款冬花、枇杷叶、

桑白皮、葶苈子、白果的

功效、应用、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1

十八、安神药( 一 ) 概述安神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 二) 重镇安

神药

朱砂、磁石、龙骨的功效、

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

1

( 三) 养心安

神药

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

远志的功效、应用、用法

用量、使用注意

1

十九、平肝息风药( 一 ) 概述

平肝息风药的使用注意

事项

1

( 二) 平抑肝

阳药

石决明、珍珠母、牡蛎、

代赭石、刺蒺藜的功效、

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

1

( 三) 息风止

痉药

羚羊角、牛黄、钩藤、天

麻、地龙、全蝎、蜈蚣、

僵蚕的功效、应用、用法

用量、使用注意

1

二十、开窍药( 一 ) 概述开窍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 二) 具体药

麝香、冰片、苏合香、石

菖蒲的功效、应用、用法

用量、使用注意

1

二十一、补虚药( 一 ) 概述补虚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 二 ) 补气药

人参、西洋参、党参、黄

芪、白术、山药、甘草、

大枣、蜂蜜的功效、应用、

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1 ( 三 ) 补阳药

鹿茸、淫羊藿、巴戟天、

杜仲、续断、肉苁蓉、补

骨脂、益智仁、菟丝子的

功效、应用、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1

二十一、补( 四 ) 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阿 1

虚药胶、何首乌的功效、应用、

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 五 ) 补阴药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

枸杞子、女贞子、龟甲、

鳖甲的功效、应用、用法

用量、使用注意

1

二十二、收涩药( 一 ) 概述收涩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 二) 固表止

汗药

麻黄根、浮小麦的功效、

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

1

( 三) 敛肺涩

肠药

五味子、乌梅、五倍子、

肉豆蔻的功效、应用、用

法用量、使用注意

1

( 四) 固精缩

尿止带药

山茱萸、金樱子、莲子、

芡实的功效、应用、用法

用量、使用注意

1

二十三、攻毒杀虫止痒药( 一 ) 概述

攻毒杀虫止痒药的使用

注意事项

1

( 二) 具体药

雄黄、硫黄、蛇床子的功

效、应用、用法用量、使

用注意

1

方剂学一、概述

( 一) 方剂与

治法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1

2. 常用治法 1

( 二) 方剂的

组成与变化

1. 方剂配伍的目的 1

2. 方剂的组方原则 1

3. 方剂的变化形式 1

( 三) 常用剂

常用剂型的特点及临床

意义

1 二、解表剂

( 一 ) 概述

1.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 1

2. 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

1

( 二) 辛温解

1. 桂枝汤的组方原理、

加减化裁及其与麻黄汤

的鉴别应用

1

2. 九味羌活汤的组方原

理及加减化裁

1

3. 小青龙汤的组方原理

及加减化裁

1

( 三) 辛凉解

1. 银翘散的组方原理、

加减化裁及其与桑菊饮

的鉴别应用

1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 四) 扶正解表败毒散的组方原理及加

减化裁

1

三、泻下剂( 一 ) 概述

1.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 1

2. 泻下剂的应用注意事

1 ( 二 ) 寒下

1. 大承气汤的组方原理

及其与小承气汤、调胃承

气汤的鉴别应用

1 ( 二 ) 寒下

2. 大黄牡丹汤的组方原

1 ( 三 ) 温下温脾汤的组方原理 1 ( 四 ) 润下

麻子仁丸的组方原理及

其与剂川煎的鉴别应用

1 ( 五 ) 逐水

十枣汤的组方原理及应

用注意事项

1 ( 六) 攻补兼

黄龙汤的组方原理 1

四、和解剂( 一 ) 概述

1. 和解剂的适用范围 1

2. 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

1

( 二) 和解少

1. 小柴胡汤的组方原

理、加减化裁及其与大柴

胡汤的鉴别应用

1

2. 蒿芩清胆汤的组方原

理及其与小柴胡汤的鉴

别应用

1

1. 四逆散的组方原理及

加减化裁

1

( 三) 调和肝

2. 逍遥散的组方原理、

加减化裁及其与四逆散

的鉴别应用

1

( 四) 调和肠

半夏泻心汤的组方原理

及加减化裁

1

五、清热剂( 一 ) 概述

1. 清热剂的适用范围 1

2. 清热剂的应用注意事

1

( 二) 清气分

1. 白虎汤的组方原理及

加减化裁

1

2. 竹叶石膏汤的组方原

理及其与白虎汤的鉴别

1

应用

( 三) 清营凉

清营汤的组方原理 1

( 四) 清热解毒1. 黄连解毒汤的组方原

理及加减化裁

1 2. 仙方活命饮的组方原

1 1. 龙胆泻肝汤的组方原

1 2. 清胃散的组方原理及

加减化裁

1

( 五) 清脏腑

3. 苇茎汤的组方原理 1

4. 葛根黄芩黄连汤的组

方原理

1

5. 芍药汤的组方原理及

其与白头翁汤的鉴别应

1 ( 六 ) 清虚热青蒿鳖甲汤的组方原理 1

六、祛暑剂( 一 ) 概述

1. 祛暑剂的适用范围 1

2. 祛暑剂的应用注意事

1 ( 二) 祛暑利

湿

六一散的组方原理及加

减化裁

1

( 三) 清暑益

清暑益气汤的组方原理

及其与竹叶石膏汤的鉴

别应用

1

七、温里剂( 一 ) 概述

1. 温里剂的适用范围 1

2. 温里剂的应用注意事

1 ( 二) 温中祛

1. 理中丸的组方原理及

加减化裁

1

( 二) 温中祛

2. 小建中汤的组方原

理、加减化裁及其与理中

丸的鉴别应用

1

( 三) 回阳救

四逆汤的组方原理及加

减化裁

1

( 四) 温经散

1. 当归四逆汤的组方原

理及加减化裁

1

2. 阳和汤的组方原理及

其与仙方活命饮的鉴别

应用

1

八、补益剂( 一 ) 概述

1. 补益剂的适用范围及

配伍规律

1

2. 补益剂的应用注意事

1 ( 二 ) 补气

1. 四君子汤的组方原理

及加减化裁

1

2. 参苓白术散的组方原

理及其与四君子汤的鉴

别应用

1

3. 补中益气汤的组方原

1

4. 生脉散的组方原理及

其与竹叶石膏汤的鉴别

应用

1

5. 玉屏风散的组方原理

及其与桂枝汤的鉴别应

1 ( 三 ) 补血

1. 四物汤的组方原理及

加减化裁

1

2. 当归补血汤的组方原

1

3. 归脾汤的组方原理及

加减化裁

1 ( 四) 气血双

炙甘草汤的组方原理及

其与生脉散的鉴别应用

1 ( 五 ) 补阴

1. 六味地黄丸的组方原

理、加减化裁及其与大补

阴丸的鉴别应用

1

2. 一贯煎的组方原理及

其与逍遥散的鉴别应用

1 ( 六 ) 补阳

肾气丸的组方原理及加

减化裁

1 ( 七) 阴阳双

地黄饮子的组方原理 1

九、固涩剂( 一 ) 概述

1. 固涩剂的适用范围 1

2. 固涩剂的应用注意事

1 ( 二) 固表止

牡蛎散的组方原理 1 ( 三) 涩肠固

真人养脏汤的组方原理 1 ( 四) 涩精止桑螵蛸散的组方原理 1

( 五) 固崩止

固冲汤的组方原理 1

十、安神剂( 一 ) 概述

1. 安神剂的适用范围 1

2. 安神剂的应用注意事

1 ( 二) 重镇安

朱砂安神丸的组方原理 1

( 三) 滋养安

1. 酸枣仁汤的组方原理 1

2. 天王补心丹的组方原

1

十一、开窍剂( 一 ) 概述

1. 开窍剂的适用范围 1

2. 开窍剂的应用注意事

1 ( 二 ) 凉开

安宫牛黄丸与紫雪、至宝

丹的鉴别应用

1 ( 三 ) 温开苏合香丸的组方原理 1

十二、理气剂( 一 ) 概述

1. 理气剂的适用范围 1

2. 理气剂的应用注意事

1 ( 二 ) 行气

1. 越鞠丸的组方原理 1

2. 枳实薤白桂枝汤的组

方原理

1

3. 半夏厚朴汤的组方原

1

4. 天台乌药散的组方原

1 ( 三 ) 降气

1. 苏子降气汤的组方原

1

2. 定喘汤的组方原理 1

3. 旋覆代赭汤的组方原

1

十三、理血剂( 一 ) 概述

1. 理血剂的适用范围及

配伍规律

1

2. 理血剂的应用注意事

1

( 二) 活血祛

1. 桃核承气汤的组方原

1

2. 血府逐瘀汤的组方原

理及加减化裁

1

3. 补阳还五汤的组方原

1

4. 复元活血汤的组方原

理及其与血府逐瘀汤的

鉴别应用

1

5. 生化汤的组方原理及

其与温经汤的鉴别应用

1

6. 失笑散的组方原理及

其与金钤子散的鉴别应

1

7. 桂枝茯苓丸的组方原

1

( 三 ) 止血1. 咳血方的组方原理 1

2. 小蓟饮子的组方原理 1

3. 黄土汤的组方原理及

其与归脾汤的鉴别应用

1

十四、治风剂( 一 ) 概述

1. 治风剂的适用范围 1

2. 治风剂的应用注意事

1

( 二) 疏散外

1. 川芎茶调散的组方原

理及其与九味羌活汤的

鉴别应用

1

2. 大秦艽汤的组方原理 1

3. 消风散的组方原理 1

( 三) 平息内

1. 羚角钩藤汤的组方原

1

2. 镇肝熄风汤的组方原

理及其与天麻钩藤饮的

鉴别应用

1

十五、治燥剂( 一 ) 概述

1. 治燥剂的适用范围 1

2. 治燥剂的应用注意事

1 ( 二) 轻宣外

1. 杏苏散的组方原理 1

2. 桑杏汤的组方原理 1

( 三) 滋阴润

1. 麦门冬汤的组方原理

及其与炙甘草汤的鉴别

应用

1

2. 百合固金汤的组方原

理及其与咳血方的鉴别

应用

1

十六、祛湿剂( 一 ) 概述

1. 祛湿剂的适用范围 1

2. 祛湿剂的应用注意事

1 ( 二) 燥湿和 1. 平胃散的组方原理及 1

胃加减化裁

2. 藿香正气散的组方原

1

( 三) 清热祛湿1. 茵陈蒿汤的组方原理

及加减化裁

1

2. 八正散的组方原理 1

3. 三仁汤的组方原理及

其与甘露消毒丹的鉴别

应用

1

( 四) 利水渗湿五苓散的组方原理、加减

化裁及其与猪苓汤的鉴

别应用

1

( 五) 温化寒湿1. 苓桂术甘汤的组方原

1 2. 真武汤的组方原理及

加减化裁

1 3. 实脾散的组方原理及

其与真武汤的鉴别应用

1

( 六) 祛风胜湿独活寄生汤的组方原理

及加减化裁

1

十七、祛痰剂( 一 ) 概述

1. 祛痰剂的适用范围及

配伍规律

1

2. 祛痰剂的应用注意事

1

( 二) 燥湿化

1. 二陈汤的组方原理及

加减化裁

1

2. 温胆汤的组方原理及

加减化裁

1 ( 三) 清热化

清气化痰丸的组方原理 1 ( 四) 润燥化

贝母瓜蒌散的组方原理 1 ( 五) 温化寒

三子养亲汤的组方原理 1

( 六) 治风化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方

原理及其与天麻钩藤饮

的鉴别应用

1

十八、消食剂( 一 ) 概述

1. 消食剂的适用范围 1

2. 消食剂的应用注意事

1 ( 二) 消食化

保和丸的组方原理 1

( 三) 健脾消食健脾丸的组方原理及其

与参苓白术散的鉴别应

1

十九、驱虫

乌梅丸的组方原理 1

注:

1 .组方原理指据证审机、立法遣药、合理配伍的逻辑联系。

2 .加减化裁主要是指《大纲细则》中涉及的常用加减、附方。

3 .鉴别应用指两首或两首以上方剂在主治、组成、配伍、功用等方面的对比分析。

4 .凡大纲中涉及的方剂,考生均应掌握其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开创单机版,手机版,网页版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更多题型,题库请到《天宇考王》官网下载:https://www.360docs.net/doc/da11528909.html,

中医诊断学三基本

《中医诊断学》 1.中医诊断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1)整体审察:人体局部与整体、内脏与官窍、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体内外环境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和谐统一,便可能发生疾病。因此,在对疾病进行诊察时,不要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要从整体上综合审察。 (2)诊法合参:由于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临床表现可体现于多个方面,因而为详尽地获取临床资料,必须把望、闻、问、切四诊从不同角度收集到的病理信息进行综合,互参互校,四诊之间只能相互补充,不可相互取代。四诊合参,方可为正确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3)病证结合:中医对每一疾病的诊断,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候辨识两方面。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高度病理概括,而证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所作的病理概括。故辨病有利于从疾病全过程、特征上认识疾病的本质,辨证则重在从疾病当前的表现中判断病位与性质,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所以中医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 2.问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否、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就诊日期、病史陈述者、发病季节等。 (2)主诉:是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如“发热恶寒三天”。主诉一般不使用病证名称。如“发热恶寒三天”,不能记为“感冒三天”。若病情复杂,其主诉中包括前后不同时间出现的几组主要症状,则应按其出现的顺序排列,如“心慌、气喘四年,下肢浮肿十天”等。 (3)现病史:是指主诉所述的疾病,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的全过程。包括发病情况、演变过程、诊治经过和现在症状四个部分。 (4)既往史:是指除主诉所述疾病以外的患病或健康情况。包括问过去一般健康情况、传染病史和预防接种史及其他病史。 (5)个人史:是指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情况。主要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及经历地;工作性质、劳逸起居;性情、饮食习惯;婚姻生育史等。 (6)家族史:是指询问病人直系亲属的健康和患病情况。主要询问与病人长期生活相处的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等的情况。 3.恶寒、恶风、畏寒各自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有哪些? (1)恶寒:以无风自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不缓解为特征。多为寒邪外袭,腠理密闭,卫阳遏郁而不达,皮毛失其温煦所致。恶寒常见于外感病初期,是表证的主要症状之一。 (2)恶风:以遇风觉冷,避风可缓为特征,较恶寒为轻,一般为外感风邪所致。因风性开泄,腠理疏松,故微有冷感而避风可缓。在内伤病中,也可见恶风,多为肺卫气虚,卫表不固所致。由于恶风主要以腠理不固密为病理基础,故常与汗出同时存在。 (3)畏寒:以经常自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以缓解为特征。多属阳气虚于内,机体失却阳气的温煦,故时感怕冷,而加衣被可防止阳气耗散,近火取暖可资助阳气,故畏寒可缓。 4.临床常见的寒热类型有哪些? (1)恶寒发热:即恶寒与发热并见。其原因是由于外邪袭表,卫阳抗邪,正邪相争于肌表,致卫阳之气不得宣发,肌表失却温煦则恶寒,卫阳郁遏则发热。寒与热并见有轻重的区别。恶寒重发热轻者,主表寒证,是外感寒邪所致。发热重恶寒轻者,主表热证,是外感热邪所致。发热轻而恶风者,主太阳中风证,是外感风邪所致。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中医学基础学习知识(相互学习知识重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五脏:肝、心、脾、肺、肾 整体观念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学基本特点官窍:目、口、鼻、耳、舌 形体:皮、肉、筋、骨、脉 辨证论治1)病、症、证 2)辨证论治辨证 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1)人是有机的整体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以外知内;治疗上整体调整;结构上不可分割;2)人与自然相统一: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地域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症:症状或体征。指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可变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随其对立面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分阴阳 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对制约——阴阳相互抑制、约束 阴阳的相互关系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用——阴阳相互促进 消长平衡:阴阳相互消长、阴阳协调平衡 阴阳相互消长: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 阴阳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条件:“极”、“重”“甚” .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的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本义:描述树木枝曲干直的生长状态。引申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本义:火苗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引申义:温热,升腾。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本义: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土爰稼穑本义:土主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引申义: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本义:金有顺从变革的特性。①金属的器物可随人的意向改变形状②革土生金。 引申义:沉降,收敛,肃杀。

中医诊断学

二、中医诊断学 (一)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四诊、辨证、辨病、病案书写。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3.中医诊断的基本法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病与辨证相 结合。 4.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二)望诊 1.望诊的概念和原理。 2.望神: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及神乱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3.望色:常色和病色的概念,面部的脏腑分属部位,五色的主病,望色十法的内容。 4.望形体:强、弱、胖、瘦及常见畸形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5.望姿态: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6.望头面五官:头面与发、目、鼻、耳、口与唇,齿龈及咽喉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7.望躯体:颈项、胸胁、腹、背部、腰部及四肢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8.望二阴:前阴、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9.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白(疒咅)、痈、疽、疔、疖等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10.望排出物: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色、质、量变化的内容与临床意义。 11.望小儿食指络脉:望食指络脉的方法及常见食指络脉变化的临床意义。 12.望舌:舌诊的原理;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舌诊的内容,正常舌象的特征及其生理变异,望舌体(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及舌下络脉)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舌苔(苔质、苔色)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临床意义,危重舌象诊法。 (三)闻诊 1.听声音: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欠和肠鸣等声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嗅气味:病体与病室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 (四)问诊 1.问诊的一般内容:问一般情况、问生活史、问家族病史、问既往病史、问起病及现在症状。 2.问现在症状 (1)问寒热:寒、热的基本概念,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概念、表现类型及临床意义。 (2)问汗 表证辨汗:无汗与有汗的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里证辨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黄汗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局部辨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3)问疼痛 问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走窜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重痛、疫痛、掣痛和空痛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问疼痛的部位: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背痛、腰痛、四肢痛和周身疼痛的类型及其表现。 (4)问头身胸腹不适: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和乏力等症状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5)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痛、目眩、目昏和雀盲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6)问睡眠:失眠的概念及常见原因,嗜睡的概念及常见原因。

2015年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大纲——专业知识

2015年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大纲——专业知识 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年真题等。试题量:5959道。 考试学科单元细目要点 考试 科目 中医诊断学一、问诊 ( 一 ) 问诊的内容 1. 一般情况 2 2. 主诉 2 3. 现病史 2 4. 既往史 2 5. 个人生活史 2 6. 家族史 2 ( 二 ) 问寒热 1. 问寒热的含义 2 2. 寒热症状的常见类型、临床表 现及意义 2 ( 三 ) 问汗 异常汗出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 及意义 2 ( 四 ) 问疼痛 1. 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 2 2. 疼痛的部位及其临床意义 2 ( 五 ) 问头身胸腹 头晕、胸闷、心悸的临床表现及 意义 2 ( 六 ) 问耳目 1. 耳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 目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 七 ) 问睡眠失眠、嗜睡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 八 ) 问饮食口味 1. 口渴与饮水异常的临床表现 及意义 2 2. 食欲与食量异常的临床表现 及意义 2 3. 口味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 九 ) 问二便 1. 大便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 小便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 十 ) 问经带 1. 月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 带下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二、望诊 ( 一 ) 望神 1. 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临 床表现、相关鉴别及临床意义 2 2. 神乱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 二 ) 望面色 1. 常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 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意义 2 3. 五色主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及 意义 2 4. 望色十法的含义及具体内容 2

慕课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知识点作业

各知识点测试汇总 绪论 1.1概述 一、单选题 1.提出“独取寸口”的医书是() A《脉经》 B《肘后备急方》 C《难经》 D《黄帝内经》 2..下列不属于诊法的是() A 望色 B 诊舌 C 诊病 D 按腹 答案:1. C 2. C 二、多选题 1.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A 诊法 B 辨证 C 诊病 D 病历 2.“证”是对疾病特定阶段的病理性概括,其主要内容包括() A 病位 B 病因 C 病机 D 病性 答案:1.ABCD 2. AD 1.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一、多选题 属于中医诊断基本原理的是() A 审症求因 B 见微知著 C 以常衡变 D 整体审察 二、判断题 “因发知受”的“发”是指发病。() 三、填空题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秉承中医学的特点。 答案:多选题:BC 判断题:╳ 填空题:整体观念 1.3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中医诊断基本原则的是() A 四诊合参 B 以常衡变 C 病证结合 D 整体审察 2.创立“诊籍”的医家是()

A 张仲景 B 李时珍 C 淳于意 D 扁鹊 3.下列哪项不属于体征() A 口臭 B喉中痰鸣 C 腹痛 D 脉滑()答案:1. B 2. C 3.C

一、望诊 1.1望诊的内容、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望神的重点临床意义 1.望诊的内容包括()ABCDE A.全身望诊 B.局部望诊 C.望舌 D.望排出物 2.望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ABCD A.以常衡变 B.动态观察 C.充分暴露 D.综合判断 3.望神重点观察的内容是()ABCD A.神情 B.目光 C.色泽 D.体态 1.2 得神与少神、失神、假神的辨析 1.得神的表现提示()A A.精充充盛,体健神旺,或虽病正气未伤,属病轻 B.正气不足,神气不旺,属虚证或体弱 C.正气大伤,精气亏虚,或邪气亢盛,功能障碍,属病重 D.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属病危 2.下列各项,属神气不足表现的是()B A.两目晦暗 B.精神不振 C.面色无华 D.肌肉瘦削 3.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口出异声,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多属于()C A.狂病 B.癫病 C.痫病 D.中风 1.3 望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4 望诊的临床意义与注意事项,常色与病色 1.我国正常人的面色特点是()。AC A.红黄隐隐 B.暴露浮现 C.明润含蓄 D.晦暗枯槁 2.病色可分为()AB A.善色 B.恶色 C.主色 D.客色 3.病色的特点是()BD A.红黄隐隐 B.暴露浮现 C.明润含蓄 D.晦暗枯槁 1.5 望色之赤色、黄色、青色 1.小儿惊风多见()C A.面色淡青或青黑 B.面色与口唇青紫 C.眉间、鼻柱、唇周发青 D.面色青黄而无华 2.满面通红多属()A

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

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 一、望诊属于中医诊断方法之一 望诊,是指医生通过视觉观察病人的全省和局部的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排泄物的形、色、量等具体情况,从而了解病人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并判断其是否患病以及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望诊又可分为望神、望五官、望、躯体、望皮肤、望二阴、望排出物等局部望诊。总的来说,望诊已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中医诊断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诊断学中,望诊是四诊的重要部分,位居四诊之首。 1、视觉是人的众多感觉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通过视觉,人们可以获取丰富的感官治疗,从而为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医生通过望诊,能够获得关于病人和病情的较为丰富和全面的资料,从而准确判断疾病的具体情况并相应地施以治疗。所以,医家有言:望而知之谓之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望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2、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在发生疾病时也呈现出一定的整体性。人身体的某一部分或器官发生病变时,就可能会影响并表现出为整个身体出现问题;而全身发生的某种病变,也可能突出表现为在某个局部或特定器官。人体内部的某一脏腑发生病变,可能会表现为人体外部发生改变;人体的外部出现疾病,也可能会引发内部脏腑出现问题。人身体上的疾病,有可能会引发精神上的某种问题;而精神上的疾病,也可能会影响并表现为身体出现一定的病变。所以,人是神、色、形、态、五官等外在的情况,通常体现着身体的健康状况,尤其是面部和舌部,与五脏六腑指甲更是具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能够表现出这些脏腑的病变情况。因此,医生通过望诊,过程病人的神、色、形、态、五官等外在整体情况,往往就能够了解病人是否出现疾病以及病变部位、病程程度等具体的病变情况,从而确定疾病的性质并加以相应的治疗。 二、望诊的主要内容与全省望诊 (一)望诊的内容 望诊包括全省望诊和局部望诊。全省望诊,是指通过对病人外表的神态、气色、面色、肤色、形态、姿态等整体情况进行概括的诊查,来从总体上大致了解疾病性质及病情程度的一种诊断方法。局部望诊,是指在全身望诊之后,再深入、细致地诊查病人的头部,面部、五官、躯体、皮肤、二阴、排出物等,从而详尽地了解病变原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等具体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 全身望诊和局部望诊具有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补充的作用,因此医生在望诊时,应当将全身望诊和局部望诊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判断和掌握病情,并为以后的对症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全身望诊 全身望诊主要包括望神、望色、望形体、望姿态等具体内容 1、望神是指通过观察患者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来诊察其是否患有疾病以及发病原因、发病部位、疾病性质等的一种重要的望诊方法。医生在望神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表情神态、身形体态、言谈举止、动作反应、呼吸饮食等,尤其是应重点观察眼神目光 2、望色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和全身皮肤的颜色、光泽,从而推断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一般来说,通过观察面色和皮肤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出疾病发生的脏腑以及疾病的性质,通过观察脸和皮肤光泽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脏腑内精气的盛衰情况、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后的痊愈情况。因为人体在发生病变时,面部的变化较为明显,所以下面将主要介绍面色的主要内容 (1)面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中医理论认为,面部的色泽和部位,都与特定的脏腑相对应,因此通过对面部各个部位及色泽的观察,可以推断脏腑的病变情况。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docx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题 1.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理论,研究 诊察病情 , 判断病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和技能的学科。 2.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 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3.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4.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 潮汐之有定时。 5.气虚发热——长期低热,烦劳则甚,兼 见少气自汗,倦怠乏力,因脾虚气陷,郁而 发热。 6.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 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7.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8.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 见于阴虚内热证。 9.战汗——病势沉重时,先见全身战栗抖 动,而后汗出者,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 转折点。 10.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 饥,是胃火炽盛所致。 11.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 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12.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 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13.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 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统称癃闭。 14.崩漏——不在经期,突然阴道大量出血, 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者。 15.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 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6.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 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7.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18.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 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19.戴阳——久病重病,面色苍白,但时泛 红如妆者,是阴盛格阳之假热证候。 20.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 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21.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 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22.瘿瘤——颈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 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多因肝 郁气结痰凝所致。 23.瘰疬——颈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 累累如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虚,虚 火灼痰,结于颈项。

2009年中医主治医师考试大纲(针灸学 推拿(按摩)学)

全国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中医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指南 针灸学推拿(按摩)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目录针灸学、推拿(按摩)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 3 中医诊断学 22 中药学 35 方剂学 56 内经 71 内经(针灸推拿加试部分) 74 伤寒论 75 温病学 80 金匮要略 89

医古文 96 诊断学基础 100 传染病学 118 医学心理学 131 医学伦理学 137 卫生法规 143 针灸学 149 推拿(按摩)学 170 针灸学、推拿(按摩)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中医基础理论199 中医诊断学 311 中药学 387 方剂学 523 内经 607 伤寒论 653

温病学 681 金匮要略 733 医古文 761 诊断学基础 841 传染病学 935 医学心理学 991 医学伦理学 1073 卫生法规 1119 针灸学 1183 推拿(按摩)学 1327 针灸学 推拿(按摩)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细目一:理论体系的形成 要点: 1.形成的基础与方法 2.理论体系的确立 细目二:理论体系的发展 要点: 1.魏晋隋唐时期 2.宋金元时期 3.明清时期 4.近代与现代 第二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症、证、病的概念 1-1 症状的概念 1-2 证候的概念 1-3 疾病的概念 2.辨证论治的概念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3-1 同病异治 3-2 异病同治 第三单元精气学说 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要点: 1.精的概念 2.气的概念 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第一章导论 人类最早形成的三大传统医学:中医学,古巴比伦学,印度医学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等)的影响古代自然科学(天文、历法、气象、农业、数学等)的渗透古代医疗经验(针灸、汤液等治疗)的积累 ? ? ? ? 中医理论体系 主导思想:整体观念 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 生理病理学基础: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 诊治特点:辨证论治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黄帝形神一体观 ⑵病理的整体性: 病脏及他脏病脏及系统 ⑶诊治的整体性: 司外揣上病下取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形—神—自然—社会 (二)恒动观念 中医学认为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在不停运动。 1.生理上的恒动观: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处于永恒无休止的运动中(如气血的循环);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多学科知识交互渗透的产物。中医学的科学范畴: 2.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的病理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如外感风寒束表的感冒,失治误治,入里化热)(三)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病---疾病的名称,如感冒病、水肿病。症----症状和体征,是具体的疾病表现。

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证----又称证型,是疾病发展过程中 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证包括: ①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等) 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 病、证、症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1.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 2.有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的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并不是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而是对物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的概括。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2.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现象范围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五行的概念 “五” :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行” :一指行列、次序,,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二)五行的特性 1 木曰曲直---生长、生发、条达。 2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 3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4 金曰从革---潜降、肃杀、收敛。 5 水曰润下---滋润、向下、寒凉、静藏。 2.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 (四)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完整word版,《中医诊断学》知识精华汇总,推荐文档

1.中医诊断学:即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 .病: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即该疾病的代名词。 3.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4. 症:是人体发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种异常现象。其中病人自觉的痛苦与不适称为症状;通过检查而发现的病情征象称为体征。中医统称为症状。 5. 病、证、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病”和“证” 是从不同侧面对疾病本质的抽象概括。“病”是对该病种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结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所作的判断。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证,相同的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症”是病、证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中医诊病既重视疾病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矛盾,又要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立法依据和选方用药原则。所以中医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只强调辨证而忽视辩病,或只辨病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 .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并确定病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3 .辨证: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4. 病案:又称医案,古称诊籍,现称病历,是临床诊疗过程的书面记录。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1 .司外揣内:源自《内经·灵枢·外揣》。即医生诊断疾病是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症状、体征等),推测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 2.见微知著:出自《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即通过微小的、局部的外在变化,测知整体的、脏腑的内在病情。 3 .知常达变:即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四、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1. 整体审察:即在认识疾病时,不能只注意病变局部或病人个体,而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内外结合,全面诊察分析病情,综合识别判断病证。表现在各种诊法的综合运用及对病情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方剂学复习知识点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方剂学复习知识点 方剂学在中医师承考试以及中医确有专长考试中都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为此复习好这一部分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方剂学复习的一部分知识点,希望可以正在准备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的考生可以认真复习。 (一)方剂与治法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2.常用治法 (1)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汗法不以汗出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出汗,使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正气调和。

汗法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凡是腠理闭塞,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热不解的病证,皆可使用汗法治疗。由于病情有寒热,邪气有兼夹,体质有强弱,故汗法又可分为辛温发汗、辛凉发汗,或与补法、下法、消法等配合使用。 使用汗法要注意:辨清病邪的性质;中病即止,慎勿过量;兼顾兼夹病证;不宜久煎。 (2)吐法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位居上,病势急暴,内蓄实邪,体质壮实之证。 使用吐法要注意:因吐法易伤胃气,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吐后应调养脾胃。 (3)下法: 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均可使用。由于病情有寒热,正气有虚实,病邪有兼夹,所以下法又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之别,并可与其他治法结合运用。 使用下法要注意:辨清病情之属性;中病即止,顾护正气。 (4)和法: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和法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且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全面兼顾,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营卫失和等证。和法的分类较多,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等。 (5)温法: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里寒证有部位浅深、程度轻重的差别,故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的区别。 使用温法要注意:"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内经》);"真热假寒"证,不可误用。 (6)清法: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等里热病证。由于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热壅成毒以及热在某一脏腑之分,故清法之中又有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等不同。 使用清法要注意:不可滥用,注意顾护正气;"真寒假热"证,不可误用。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一、中医药基本知识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2.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4.五行与五脏的关系: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5.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 6.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7.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8.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9.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10.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1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 华在爪,在窍为目。 12.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 13.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14.气、血、津液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气能 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摂津、津能载气,津血同源。 15.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16.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7.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 18.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 19.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20.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 21.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 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22.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23.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 动血,火易致肿疡。 24.奇经八脉是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25.中医“治未病”包括哪几个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 答案参照《中医基础理论》,主编:印会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二、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 1.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 2.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 3.四物汤:生地黄、川芎、当归、芍药

中医诊断学.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1.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身热不扬:形容受湿邪阻遏的一种热象,其特点是体表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则觉灼手。 3.司外揣内: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可以推测内在的病理变化,认识内在的病理本质,从而可解释显现于外的征象。 4.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5.以常衡变:通过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进而认识到疾病的本质。 6.辨证: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基础上进行诊断的辩证思维。 7.假神: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以极度衰竭,而突然出现某些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8.善色:指患者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 9.主色:指人生来就有,终生基本不变的面色,属个体素质,往往与种族和遗传有关。 10.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寒湿郁阻 11.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湿热熏蒸 12.解颅:囟门迟闭。 13.囟填:囟门高突。 14.诊断:从医学角度对人们的精神和体质状态作出的判断。 15.诊病: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做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 16.掣痛:指疼痛伴有掣牵引之感。 17.白蓓:皮肤出现白色小疱疹,晶莹如粟,高出皮肤,擦破流水,多发于颈胸部,四肢偶见,面部不发,多因外感湿热郁于肌表,汗出不彻而发,多见于湿温病。 18.滑苔:舌苔湿润而滑,伸舌欲滴者。 19.腻苔:苔质致密,颗粒细腻,舌边苔薄,舌中苔厚,刮之难去,如油腻覆盖舌面。 20.腐苔: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舌边舌中皆厚,刮之易去,如豆腐渣堆积舌面。 21.剥苔: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脱。 22.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情危重。 23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者---热扰神明(实证) 24.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 ---心气大伤(虚证) 25.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等 方面的病理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26.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实证:病邪壅塞肺气,气机不利 虚证: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 哮:呼吸急促,喉间有哮鸣音,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27.症: 28.主诉:病人就诊时所陈述的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29.现病史:指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诊治经过。 30.潮热:患者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有定时者。 31.寒热往来 : 恶寒发热交替而作,邪正分争在半表半里 32.自汗:经常清醒状态下汗出较多,活动尤甚者。 33.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阴虚或气阴两虚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方剂考试大纲

方剂学 第一单元总论 细目一:方剂学发展简史 要点:历代有代表性医籍的成书年代、作者、载方量及其在方剂学发展史中的意义。 细目二:方剂与治法 要点: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常用治法2-1 八法的涵义2-2 八法的适用范围2-3 八法的使用注意事项 细目三: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1.方剂配伍的目的 2.方剂的基本结构2-1 君臣佐使的涵义 3.方剂的变化形式3-1 各种变化形式的涵义3-2 各种变化形式对功能的影响 细目四:常用剂型要点:1.汤、丸、散、膏、酒、丹剂的特点2.汤、丸、散、膏、酒、丹剂的临床意义细目五:煎服法要点:1.煎法2.服法2-1 服药时间2-2 服药方法 第二单元解表剂 细目一:概述要点:1.解表剂的适用范围2.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辛温解表要点:1.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香苏散的组成 2.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香苏散的功用 3.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香苏散的主治证候 4.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的配伍意义 5.麻黄汤与大青龙汤的鉴别 6.桂枝汤的用法 7.麻黄汤与桂枝汤的鉴别 8.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 细目三:辛凉解表要点:1.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的组成 2.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的功用 3.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的主治证候 4.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的配伍意义 5.银翘散与桑菊饮的鉴别 6.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 细目四:扶正解表 要点:1.败毒散、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葳蕤汤的组成 2.败毒散、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葳蕤汤的功用 3.败毒散、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葳蕤汤的主治证候 4.败毒散的配伍意义 第三单元泻下剂 细目一:概述要点:1.泻下剂的适用范围 2.泻下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寒下要点:1.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组成 2.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功用 3.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主治证候 4.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配伍意义 5.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的鉴别 细目三:温下要点:1.温脾汤、大黄附子汤的组成 2.温脾汤、大黄附子汤的功用 3.温脾汤、大黄附子汤的主治证候 4.温脾汤的配伍意义 细目四:润下要点:1.麻子仁丸、济川煎的组成 2.麻子仁丸、济川煎的功用 3.麻子仁丸、济川煎的主治证候 4.麻子仁丸、济川煎的配伍意义 细目五:逐水要点:1.十枣汤的组成 2.十枣汤的功用 3.十枣汤的主治证候 4.十枣汤的用法 5.十枣汤的配伍意义 6.十枣汤的使用注意事项 细目六:攻补兼施要点:1.黄龙汤的组成 2.黄龙汤的功用3.黄龙汤的主治证候 4.黄龙汤的配伍意义第四单元和解剂 细目一:概述要点:1.和解剂的适用范围 2.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和解少阳要点:1.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的组成 2.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的功用 3.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的主治证候 4.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的配伍意义 5.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的鉴别 6.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的鉴别细目三:调和肝脾要点:1.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的组成 2.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的功用 3.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的主治证候 4.逍遥散、痛泻要方的配伍意义 5.逍遥散与加味逍遥散的鉴别 6.逍遥散与黑逍遥散的鉴别 细目四:调和肠胃 要点:1.半夏泻心汤的组成 2.半夏泻心汤的功用3.半夏泻心汤的主治证候 4.半夏泻心汤的配伍意义 5.半夏泻心汤与生姜泻心汤的鉴别 6.半夏泻心汤与甘草泻心汤的鉴别 第五单元清热剂 细目一:概述要点:1.清热剂的适用范围 2.清热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习题集

D 消长平衡 E 阴阳自和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选择题 (一) A 1 型题 1.阴阳的最初涵义是指( ) A .日月 B.动静 C.天地 D.昼夜 E .寒热 2.“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体现了阴阳的什么特性( ) A 相关性 B 普遍性 C 可分性 D 转化性 E 规定性 3 《内经》认为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 体现阴阳下列的哪一特性( ) A 相关性 B 普遍性 C 可分性 D 转化性 E 规定性 4 “阴阳互藏” 关系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 ) A 相关性 B 普遍性 C 可分性 D 转化性 E 规定性 5.中医学将人体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确定为阳,这一认识体现了阴 阳的哪一特性( ) D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E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14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是阴阳哪一关系在病理方面的体现( ) A 对立制约 B 互根互用 C 互相转化 A 对立制约 B 互根互用 C 消长平衡 D 相互转化 E 相互交感 12 “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 ”此语主要说明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A 对立制约 B 互根互用 C 消长平衡 D 相互交感 E 相互转化 13 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阴阳互根的关系( ) 11 “阳不胜其阴,阴不胜其阳”的病机体现了阴阳的什么关系( ) A 阳在外,阴之使也 B 独阴不胜,孤阳不长 C 阴在内,阳之守也 A .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6.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段是( ) A .上午 B .前半夜 D.后半夜 E .以上都不是 7.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段是( ) A .上午 B .前半夜 D.后半夜 E 以上都不是 8 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段是( A 下午 D 上午 ) B 后半夜 E 以上都不是 9 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段是( ) A 上午 B 前半夜 D 后半夜 E 以上都不是 10 “寒者热之”的治病方法是阴阳哪一关系的具体应用( A 对立制约 B 互根互用 D 相互转化 E 相互交感 D 转化性 C 下午 C 下午 C 前半夜 C 下午 ) C 消长平衡 E 规定性

中医诊断学考试知识点汇总(2020年整理).pdf

中医诊断学考试知识点汇总 中医诊断学是考试中容易得分和对学习其他临床科目有很大帮助的学科,就此,对中医诊断学在考试中常出现考点的内容进行了汇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重点内容,重点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望诊: 一、望神中四种神态常考的是少神、假神及得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假神尤为常考查的内容。 1.得神的临床表现:精神良好,神志清楚,反应灵敏,两目精彩,面色红润,呼吸平稳,肌肉不削,动作自如等。反映脏腑精气充足,生命活动正常,为健康的表现。 2.少神的临床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等。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弱。常见于素体虚弱者,或病情较轻,或病后恢复期。 3.假神的临床表现: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突然精神转佳,神志清楚;或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或久病面色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久病懒言少语,却突然言语不休,想见亲人,或久病本无食欲,而突然欲进饮食或食量突然增加

等。提示脏腑精气衰竭,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多见于临终之前。古人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二、望面色中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意义是重点中的重点。考频率尤为高。 1.青色 青色主血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 (1)面色淡青,多为虚寒证。 (2)面色青黑,多为实寒证、剧痛,或肝病迁延日久。 (3)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阳虚衰,心血瘀阻,或肺气壅塞。 (4)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冷脉微,多属心阳暴脱证。 2.赤色 赤色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 (1)满面通红者,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火热炽盛的实热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