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五是动员全 党全国全社 会力量,全 力推进扶贫 攻坚。
6
六是加大对腐 败和非法收入 打击力度,同 时强化了对居 民收入和财产 的监管。
经济发展呈现新的发展特征

经济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从1992年经济增速 大幅提高,1992-2002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0.2% ,从2003年以后,经济增长持续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
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 入推进,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以后, 国家对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更加重视,采 取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的政策,使得我国的非公有经济进入 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国民经济 结构不合理
农业基础薄弱,轻 工业和重工业比例 ,服务业发展严重 滞后。
人民生活普遍 较为贫穷
1978 年职工平均工资只有 615 元,低于1957 年624 元的水平,城镇居民可支配 收入仅为 343. 40元。在农 村,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多年 没有调整,1978 年农民人均 纯收入仅为133. 60 元。按 照当年标准,1978 年全国农 村绝对贫困人口约为 2. 5 亿 人,大约占全部人口的四分 之一。
03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历程
第一阶段 1949--1978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前,受 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主要实行 单一“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仅有两种分配方式, “工资”制和“工分”制。
单一“按劳分配”制度的影响
经济发展处于 较低水平
1978 年我国的国民 生产总值为 3650. 20 亿元,总量位居 世界第十位,仅占 全世界经济总量的 1. 8%。1978 年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仅 为382 元,属于低 收入国家。
提高居民收入在 两
国民收入分配中 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 提
初次分配中的比 高

1
一是加强收 入分配相关 制度建设。
2
3
4
二是坚持就 业优先战略 , 强化劳动 者权益保护 ,保障劳有 所得。
三是完善生 产要素按贡 献分配机制 ,加强市场 秩序规范, 促进公平竞 争。
四是不断改 革完善税收 、社会保障 等再分配调 节机制建设 。
建立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方面,明确规定,企业职工工资和奖金同企业经济效益挂钩; 在企业内部,扩大职工工资的差距,拉开档次,充分体现“多劳 多得、少劳少得”;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同本人肩负的责任和 劳绩密切联系起来。
城 市
wk.baidu.com
第三阶段 1992--2002
党的十四大至党的十六大召开之 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 革目标的确立,不断探索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 ,明确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 素分配结合起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 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同 时,收入差距开始逐步加大。
第五阶段 2012--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后,注重提高增加 居民收入的同时,将重视公平放在更 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让人民共享发展 成果的阶段。
两 努力实现居民收

入增长和经济发 展同步
同 劳动报酬增长和
步 劳动生产率提高
同步
党的十八 大指出
第二阶段 1978--1992
改革开放开始至党的十四大 之前,随着市场调节机制的逐步 引入,在收入分配方面,主要是 以打破平均主义为突破口,推进 落实按劳分配,逐步确立以按劳 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 充的分配制度。
农村和城市改革
农 村
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第一次获得了经济“剩 余索取权”。这种分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和创造性,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消费水平、生活水平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 的阶段。相应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进入了一个 新的时期,即建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的分配制度。
另外,在公平和效率的选择上, 党的十四届 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再分配调节机制方面

不断完善税收调节制度
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第四阶段 2002--2012
党的十六大至党的十八大之前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 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 合的分配政策也逐步完善,明确了生 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更加重视收 入分配差距问题,逐步强调公平问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