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宗教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宗教观
摘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分必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一是要把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二是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搭建现实平台。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大学生;宗教观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259-02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的稳定与发展,同时更关系到未来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显得十分必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构成、价值性质、价值评价标准体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作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支撑范畴,是价值体系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
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从三个层面具体凝练、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其特点:第一,鲜明时代性与亲民性。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体
系框架当中最本质、最具有决定作用的部分,它影响并决定着所有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性与亲民性表现在:在对人类以往精神文明成果的高度凝练基础上,体现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的同时,集中体现在对时代要求与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的关照,24个字,12对范畴,无不彰显了这一特点。第二,深厚民族性。核心价值观必须深深扎根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结合新时代要求创造性地提出的。它凝结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勤俭廉政”“仁义礼智信”等精华,符合现级阶段基本国情,展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改革开放实践的高度自觉和自信,既具有鲜明的中国实践特色,更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第三,精神引领的进步性。核心价值观必须体现崇高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反映社会主义现阶段时代的要求和人民大众的需要,更应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这种核心价值观必然包含高尚和值得人们为之奋斗,不惜为之献身的内在合理性,引领人们为实现中国梦坚忍不拔、百折不回、奋勇前行。
二、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一)新时期新阶段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时期新阶段,特别是信息化、微电子时代,西方文明以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形式渗透进来,反映在高校,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充斥,使一些大学生程度不同地出现理想信念淡化、功利主义在先,遇事自我为中心、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这些行为必然弱化国家和民族层面的传统价值观、冲击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种背景下,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十分必要。
(二)高校的历史使命要求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教育
高校是国家人才的资源库,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社会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理应担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教育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宗教观。
(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目前高校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有效发挥对大学生思
想引导的作用的状况。高校思政教育一直存在方法、手段、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说教生硬灌输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对新时期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重视不够,特别是对学生信仰教育的接受规律的研究缺乏关注。
三、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宗教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正确对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是做好高校宗教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不可小觑的方面。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
1.引导大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从三个层面具体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三个倡导”。从三个层面构架起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厦,既有政党国家顶层设计的引领,也有社会制度层面及机制保障,更有广大民众积极参与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每个公民,包括大学生息息相关,大学生只有深刻领会了其内涵,才能高度认同并积极投身其中践行。
2.在高校深入开展无神论宣传和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占领高校思想阵地
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宗教不甚了解,认为宗教很神秘,也有年轻人出于猎奇心理或逆反心理而选择宗教。作为一种有神论,宗教信仰是唯心主义的表现,在大学生中,要强化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逐步使大学生确立无神论的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占领高校思想阵地。在高校,通过开办宗教知识讲座、公共选修课等形式,全面了解宗教的起源,认识宗教的本质,纠正大学生对宗教认识的偏差,逐渐消除宗教的神秘感。从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出发,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复杂情况,识别真假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