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黄石历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黄石历史

一、悠久灿烂的原始文化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先民们就生活繁衍在黄石地区这块肥沃的土地上。通过艰苦漫长的劳动进化,他们不仅创造了自身,而且创造高度灿烂在原始文明,这极大程度的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原始文化,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前进。

截止目前为止,经过考古发掘,在黄石市所辖的大冶市、阳新县境内共有16处发现古生物化石,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16处新时器时代遗址。这些考古发现充分说明我们黄石地区有着辉煌的原始文化。

1971年冬天,在大冶章山石龙头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活的遗址。经考古工作者鉴定,确认它距今约三四十万年以前,与闻名于世的北京人相当。在遗址中,清理出大量犀牛、鬣狗、剑齿象、虎、大熊猫、野猪、野牛、鹿等动物的化石,还发现了88件石器。制作这些石器的原料是石英石和燧石,是当地原始人从长江边或别的山头捡来的。加工的方法主要用锤击法。石器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刃口较厚,适于砍伐树木,敲砸兽骨的砍砸器,另一类是刃口较薄而锋利,适于切割的刮削器。就其技术水平和文化发展阶段而论,仍属旧石器时代初期。

大冶章山石龙头文化遗址的发现,使我们对南方旧石器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为了解和研究远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它的发现,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把它编入了考古教科书,世界上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的通讯社对它做了报道。它的发现说明,我们黄石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我们就是它的传人.

除旧石器时期的遗址外,我们黄石地区的大冶市还发现了8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它们是上罗村遗址、蟹子地遗址、香炉山遗址、李和遗址、杨桥遗址、毛铺遗址、王家呦遗址和李家湾遗址。阳新县境内也先后发现猪婆岭遗址、铺垴遗址、岳家垄遗址、一把瓢遗址、观音垴遗址、和尚垴遗址、金盆垴遗址和半壁山遗址等8处新石器时代或起源于新时期时代的遗址。其中,观音垴遗址、和尚垴

遗址和金盆垴遗址三处遗址从新石器时代延续至商周,半壁山遗址从新石器时代延续到东周。从这些原始遗址中,出土石刀、石斧、石铲、陶纺轮、陶网坠、商代青铜钱等珍贵文物千余件。据考古鉴定,猪婆岭遗址、铺垴遗址、岳家垄遗址和一把飘遗址均在距今一万年左右,已经处于氏族公社时期。

1951年,阳新县在开辟军垦农场的时候,民工们在场部后山的猪婆岭发现了大量石器、陶器残片。1954年,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组织了一批考古专家对猪婆岭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发掘,陆续采集到大量陶片,这是阳新县境内发现的遗留的历史文物最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那时候,我们的祖先已从原始人群过度到氏族公社时期。他们都按一定血统居住在一起,组成比较固定的集团。一个氏族公社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他们共同劳动,一起同大自然做斗争。劳动成果、土地、房屋、牲畜都属公有。没有剥削,没有阶级,人人平等。在生产和生活中妇女居于主导地位,人们都按母系的血统确定亲属关系。他们在打制石器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了磨制和钻孔的技术,用石刀、石斧切割兽皮、兽肉,砍伐树木,用石锛开荒垦地,开始有了原始的农业,并走向定居生活。他们也开始制作陶器,掌握了原始的制陶技术。由于生产力低下,他们除从事原始的农业和狩猎外,还常常三五成群结队到附近的河湖川泽撒网捕鱼,以补食物之不足。在同自然作斗争的漫长岁月里,不仅改造了客观世界,也改造了自身,从而使自己从原始人进化到现代人。

练习:

1、在黄石市所辖的大冶市、阳新县境内共有处发现古生物化石,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具体指。16处新时器时代遗址。分别是大冶市、阳新县各发现了8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

2、石龙头文化遗址发现于年,位于大冶,属于遗址,距今约三、四十万年以前,与闻名于世的相当。

3、在石龙头文化遗址遗址中,发现了件石器。加工的方法主要用。

石器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器,另一类是器。就其技术水平和文化发展阶段而论,仍属旧石器时代初期。

4、据考古鉴定,、、、、均在距今一万年左右,已经处于氏族公社时期。

5、猪婆岭遗址发现于年,位于阳新县,这是阳新县境内发现的遗留的历史文物最为丰富的时代遗址。那时候,我们的祖先已从原始人群过度到氏族公社时期。他们在石器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了和钻孔的技术,开始有了原始的,并走向生活,掌握了原始的制陶技术。

二、三楚第一山——东方山

我市西南下陆地区的东方山,峰峦叠嶂,浓荫蔽天,主峰高达453.2米,方圆几十里。山有八大景:灵泉桌锡、禅关月涌、青松倒插、白莲频开、铁牛懒卧、石船高撑、仙履日宣、道洞云停。历代文人游览至此,题诗作赋者,不可胜数。南宋状元王十朋路过此地,专门为山上寺庙赋诗一首:“大冶迢迢接武昌,西征逾月到东方。白莲智印仙桃湖,仙佛同归一道场。”清代大学士大冶人余国柱曾作东方八大景诗,园庆和尚读后喜赋:“一从桌锡道场开,月涌禅关照佛台。山实有灵松倒插,池因无垢藕先栽。铁牛长卧兜宫净,石船不移梵影排。灵迹宁随曼倩去,道人洞口来望师。”

东方山不仅风景雄奇秀丽,而且是香火冠鄂东名刹弘化寺的所在地。故而山因寺名,寺因山壮,二者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弘化寺原名宝峰寺,最早建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开山和尚法号“智印”。智印和尚俗姓王,湖南人,生于786年六月初一。七岁时,被母亲送至桃源洞莲花寺出家。804年,他奉师之命来湖北传教,临行时,师傅授以口诀“过东方则止,见白云则住”。次年,他来到东方山下,见山势雄伟,林木苍翠,久久不忍离去。当地两位老人陆回、薛河告诉他山名后,他惊悟师言,于是在山上搭草庵诵经拜佛,凿井而饮。807年秋,唐宪宗宣召他进京做法事。事毕,皇帝赐他紫衣金钵,并赐法号“智印”。

818年秋,因病而逝。

宝峰寺建造时,耗费白银三百万两,占地四千平方米,殿堂楼阁,鳞次栉比。山门“宝峰招提”(即宝峰寺)为唐宪宗亲自书写,门内为放生池,另有月宫桥、文昌阁、武圣宫、大雄宝殿、讲经宫、多宝塔、月宫楼、明心宫、见性宫等建筑。当时有五百多僧尼,拥有众多田地和山场。

843年,因唐武宗灭佛,宝峰寺遭破坏。宋真宗时(1011年),寺庙恢复,宋真宗亲书寺名“宝宁寺”。元朝皇帝孛儿只斤铁木耳,亲自召见方丈,并书寺名“化禅寺”。到明宪宗朱见深(1466年)时,亲书寺名为“弘化寺”。除清朝乾隆帝时因避讳改“弘”为“宏”外,“弘化寺”名一直延用至今。1063年的一场大火,将全寺焚为一片瓦砾。三年后,大冶文科进士胡基,用全部家财修复了部分建筑,富绅张儒泗也捐清理白莲池,建山门。1718年,一场大火又将寺院烧成平地。五年后,又重新恢复,驸马张伯还建了一座“第一名山坊”。大学士余国柱建了一座“度生龙象坊”并在朝南匾额上书“三楚第一山”。1860年,太平军在此与清军激战,寺庙又毁。同冶七年(1868年)。弘化寺再度修复。寺内有佛像千余尊,其中三米高的铜佛一尊,铜铁合铸大佛俩尊,俩吨重的铸钟四口,还有从暹罗(泰国)送来的金玉石佛像一尊,另外还有大量佛教经典。这些珍贵文物,解放后一直保存完好。但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再度重修和扩建弘化寺,同时,大力开发东方山的旅游资源。

现在,东方山已成为人们游览观光的胜地。

练习:

1.弘化寺位于地区的山,原名,最早建于唐宪宗时。开山和尚法号“”。山门“宝峰招提”(即宝峰寺)为唐宪宗亲自书写。后来,宋真宗亲书寺名“”。元朝皇帝孛儿只斤铁木耳书寺名“”。到明宪宗朱见深亲书寺名为“”。除清朝乾隆帝时因避讳改“弘”为“宏”外,“弘化寺”名一直延用至今。

2.今存的东方山弘化寺建于。“三楚第一山”的匾额是书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