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D原子层沉积综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
19
试验进展
极化、阻抗测试:用0.1mol/L的硫酸钠溶液 做电解质。电化学工作站红色连接工作电极 ,绿色连接对电极,白色连接参比电极。打 开电化学工作站软件,点击程序AC impedance 将low frequency数值设为0.1,进 行阻抗测试。阻抗测试结束,点击程序Tafel plot,设置电压从-1到1,进行极化测试。测 完两个样品电解质溶液换一次。
片抛光后分别用乙醇、丙酮、乙醇、去离子水超 声500s。用氮气吹干
以三甲基铝和水为前驱体。在沉积温度为150°
下在铜片上分别沉积循环次数为 10/50/100/200/500/1000/5000的氧化铝
沉积结束,将沉积后的铜片用导电胶与导线连接
,放入烘箱70°,加热2h。导电胶凝固后,用
环氧树脂封装,凝固12h,准备做极化、阻抗测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谢谢
28
14
ALD 技术的发展
( 1) 具有更快的沉积速率和较低的沉积时间 ( 2) 降低了薄膜生长所需的温度 。 ( 3) 单体可选择性强 (4) 可以生长出优异的金属薄膜和金属氮化 物 ,例如 Ti ,Ta 和 TaN 等 ,而 T-ALD 很难做 到。
15
ALD 技术的发展
EC-ALD:将表面限制反应推广到化合物中不 同元素的单 ALD , 利用欠电位沉积形成化合 物组分元素的原子层 ,再由组分元素的单原子 层相继交替沉积从而沉积形成化合物薄膜
1960年代,前苏联科学W.B.Aleskowskii首次报道了 利用TiCl4和GeCl4前躯体进行ALD生长的工艺。
19世纪 70年代就由芬兰人 T. Suntola 和 J. Anston 取得了该技术的专利。
限制:复杂的表面化学反应 生长速率慢 发展:90年代中期,集成电路尺寸向纳米级发展
1反应源必须要有足够高的蒸汽压以保证其能够充 分的覆盖或填充基体材料的表面(反应源的蒸汽压 大约在O.ltorr)
2反应源必须有足够好的化学稳定性,不能发生自分 解,或腐烛溶解衬底材料或淀积形成的薄膜。
3反应源还必须有一定的反应活性,能够迅速地在材 料表面进行化学吸附,保证较短的时间内与材料表面 达到饱和吸附或与材料表面基团快速有效的反应。
ALD原子层沉积综述及实验进展
1
ALD原子层沉积综述及实验进展
ALD发展过程简介 ALD反应过程 ALD的自限制性及其特点 ALD的前驱体 ALD 技术的发展 ALD技术的应用 试验过程
2
ALD发展过程简介
原子层淀积(ALD)是一种基于表面气相化学反应的 薄膜淀积技术。也称为原子层外延(ALE)技术。
沉积速率慢逐步得到解决
3
ALD反应过程 (1)第一种反应前体以脉冲的方 式进入反应腔并化学吸附在衬底 表面;
(2) 待表面吸附饱和后, 用惰性 气体将多余的反应前体吹洗出反 应腔;
(3) 接着第二种反应前体以脉冲的方式 进入反应腔 ,并与上一次化学吸附在表
面上的前体发生反应;
(4) 待反应完全后再用惰性气体 将多余的反应前体及其副产物吹
17
实验进展
逐步掌握ALD仪器结构、仪器操作、工作原 理
总结使用ALD仪器方法、注意事项 在以上基础上,在纯铜片上原子层沉积不同
厚度氧化铝,进行抗腐蚀性能的测试 为实验室师兄们的样品进行沉积氧化铝,探
究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
18
实验进展
铜片的预处理:纯铜片依次用500/1000/2000目 的砂纸打磨,打磨好后在抛光机上进行抛光。铜
8
ALD的前驱体
ALD的反应源主要可以分成两大类:无机物和 金属有机物。
无机物反应源包括单质和卤化物等; 金属有机物ຫໍສະໝຸດ Baidu应源包括金属烷基,金属环戊二
烯基(cyclopentadienyls),金属β-2酮(3-二酮 (P-diketonates 基),金属酰胺,金属脒基 (amidinates)等化合物。
9
ALD的前驱体
10
ALD的前驱体
11
ALD的前驱体
12
ALD 技术的发展
1 T-ALD热处理原子层沉积法 2 PE-ALD等离子体增强工艺是等离子体辅助
和 ALD技术的结合 3 EC-ALD将电化学沉积和ALD技术相结合
13
ALD 技术的发展
PE-ALD在沉积温度下互不发生反应的互补反 应 源在同一时间被引入到反应室, 然后反应源关 闭并净化反应室, 接着施加一个直接的等离子 脉冲, 这个等离子体环境产生高活性自由基并 与吸附于衬底的反应物反应。关闭等离子可 迅速清除活性自由基源,反应室中一直流过的 清洁气体将清除过剩自由基和反应副产物
洗出反应腔 。
4
ALD的自限制性
化学吸附自限制CS-ALD
顺次反应自限制RS-ALD
5
ALD的自限制特征
1较宽的温度窗口
6
ALD的自限制特征
2自饱和性 3较大阶梯覆盖率 4纳米级膜层厚度 5较低的生长温度 6较慢的生长速率
7
ALD的前驱体
反应源的选择对ALD生长的薄膜质量起着关键的作 用。
16
ALD技术的应用
ALD技术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1高k材料 2IC互连技 术
ALD 技术在纳米材料方面的应用 中空纳米管,纳米孔道尺寸的控制 ,高的高宽比纳米图 形,纳米颗粒和纳米管的涂层,量子点涂层 光子晶体等
ALD 技术在光学薄膜方面的应用:由于 ALD 精确控 制膜厚的特性和大面积均匀性 ,可以使厚度变化在 1 %以内 ,并且同一批基板特性相同, 这样可以提高 减反射效率和抗激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