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的起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中国戏剧史上,昆曲的兴起是一件大事。

这是中国剧坛上唯一由文人与艺人紧密联合发展出的一个剧种。

文人的剧本,富于文采,典丽工整,而艺人的参与,使得文武场的穿插、场子的冷热、角色行当的劳逸、剧情的推展,都得到适当的考虑。

如果昆曲没有各方面的成就,是不可能独霸中国剧坛两百余年,更谈不上能给京戏以及其他许多地方剧种以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戏剧到了金元时代逐渐成熟,在北方由一人弹唱的「弦索调」,转变成代言体的「杂剧」,由许多角色扮演故事。

杂剧的体制规律严谨,曲牌、宫调完全遵守元曲的规定,以文字见长。

每本四折,每折由末或旦一人主唱,其他角色只是在旁搭配,因此不易生动,不过略具戏剧规模而已。

但是留下大量剧本,对以后的戏剧影响很大。

在南方的「戏文」起源于宋代南迁前后,以宋词配合村坊小曲形成了一种地方小戏,是以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格局为主,不按宫调,不讲规律,在明代以前只是在坊间流传。

明初时,南戏文经由文人的改革后开始复兴,逐渐吸收北杂剧的格律,形成体制,最后演变成「传奇」。

传奇的长度没有限制,人人可以主唱,除了独唱外,还有轮唱、合唱,丰富了剧情及音乐,突出了角色,使中国戏剧进入了成熟时期。

昆曲发源在江苏昆山,最早是以地方小调形态出现的。

「昆山腔」的名称存在,根据记载应可追溯到元末,也就是公元一千三百年左右。

明初时成为南戏文的四大声腔之一,当时不及「海盐腔」普遍。

昆山腔的兴起,必须归功于明代中叶的音乐家魏良辅及戏曲家梁辰鱼。

魏良辅精通音律,深研唱腔中的各种技法,与其他专精之士,把当时流行的昆山腔逐步发展成婉转缅邈的「水磨调」,成为文人散曲吟唱的词曲音乐的主流,因此称为昆曲。

后来经由梁辰鱼应用到他所着的《浣纱记》传奇中,由于曲情的变化,角色戏剧性的要求,使得曲乐戏剧化,曲调由简而繁,因此昆曲由文人清唱演变成戏剧的声腔。

昆曲在融合了戏文的民间音乐风格与杂剧的文学丰采以后,成为一种既华丽又典雅的歌剧声乐,至此以后传奇大都采用昆山腔演唱,终于成为全国性的戏剧。

奠定了从明嘉靖年间到清乾隆年间,前后两百七十多年的昆曲全盛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