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基础知识G2概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创作状况
“现代主义”电影成就辉煌: 《孩子王》(陈凯歌,1987)、《红高粱》 (张艺谋,1987)、《晚钟》(吴子牛, 1989)《菊豆》(张艺谋,1990)、《大红 灯笼高高挂》(张艺谋,1991)、《边走边 唱》(陈凯歌,1991)、《心香》(孙周, 1992)、《霸王别姬》(陈凯歌,1993) 标示了这一阶段“现代主义”电影的成就。
三、韩国电影 20世纪90年代以后,引起世界关注。伴随着“汉江奇迹” 的出现,让世人遭遇“韩流”的冲击。 1.林权泽。韩国电影的教父。代表作《再见图们江》、《春香 传》、《醉画仙》等。 2.李沧东。作家型导演。透过一个个凄婉惨伤的故事,表达一 种绝望而悲情的人性的挣扎。代表作品为《绿洲》、《薄荷 糖》、《绿鱼》等。 3.金基德。作品酷爱表现性、暴力和死亡等主题,代表作品有 《漂流欲室》、《冬去春又来》、《撒玛利亚女孩》、《空 房间》等。 4.许秦豪。作品细腻、唯美、精致,同时自然、亲切、动人。 代表作品《八月照相馆》、《春逝》、《外出》、《好雨时 节》等。 5.郭在容。野蛮潮流的制造者。代表作品《我的野蛮女友》、 《假如爱有天意》。
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女演员
《黑籍冤魂》剧照
1914年,张石川、管海峰等人创办了中 国人自己的影片公司“幻仙影片公司”, 拍摄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
1918年, 商务印书馆成立了“商务活动影 印部”(1926年改名为“国光影片公司”),拍 摄的影片有: 风光片:《南京名胜》等 时事片:《第五届远东运动会》等 教育片:《盲童教育》等) 戏曲片:《春香闹学》、《天女散花》 风光片开创了我国纪录片制作的先河。
5.大岛渚,往往通过对性与暴力的描写深入讨论人性。 代表作品为《感官王国》、《青春残酷物语》。 6.岩井俊二,日本新电影运动旗手。电影画面唯美。 代表作品《情书》、《四月物语》、《燕尾蝶》等。 7.北野武,日本电影暴力美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花火》、《大佬》、《那年,宁静的海》、《座 头市》等。 8.今村昌平,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风格,对日本社会 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作品有《赤桥下的暖流》、 《楢山节考》、《鳗鱼》等。
1923年,郑正 秋、张石川编导 《孤儿救祖记》, 及《劳工之爱情》、 《玉梨魂》、《上 海一妇人》、《盲 孤女》等影片,奠 定了中国现实主义 电影的基础。
《孤儿救祖记》剧照
20年代中期 开始,中国电 影形成了“明 星影片公司”、 “天一影片公 司”和“联华 影业制片印刷 有限公司”三 足鼎立的局面。
20年代中后期一批进步的戏剧家欧阳
予倩、田汉、洪深、史东山、孙瑜等陆续
进入影坛。
三十年代的重要作品:
《狂流》、《春蚕》、《女 性的呐喊》、《民族生 存》、《铁板红泪录》、 《盐潮》、《三个摩登女 性》、《上海二十四小 时》、《姐妹花》、《到 西北去》、《桃李劫》、 《风云儿女》、《中国海 的怒潮》、《十字街头》、 《马路天使》等等。
3、“文革”十年“英雄主义”电影的畸形状 态(1966—1976)
从1966年至1970年各故事片生产厂全部停产,整 整4年没有拍摄过一部故事片。
从1970年开始,八个 “革命样板戏”移植到银幕。
从1973年到1976年,共摄制了76部故事片灯记》 《沙家浜》 《海港》 《奇袭白虎团》 《红色娘子军》(舞剧) 《白毛女》 《沙家浜》(交响音乐)
第二章 中国电影史略
一、“现实主义”电影 1、中国电影的问世与“现实主义”电影的初步发展 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
(1905年5月)
1908年,意大利人雷玛斯在上海建了第一家“虹口大戏院”。 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联合编导了中国 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 张 石 川
郑 正 秋
虹口大戏院
1913年,《庄 子试妻》,编导 黎民伟。 黎民伟的妻 子严姗姗扮演 “扇坟”中的侍 女角色,成为中 国电影史上的第 一位女演员。
2、“英雄主义”电影的曲折发展(1960—
1966)
故事片产量下降,1960年46部,1961年18 部,1962年23部,1963年29部,1964年25 部,1965年24部,1966年只有10部。 从艺术品位上来看,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塑造 正面英雄的典型化程度方面倒退。 1963年到1964年前后,质量有所好转,出现了 《早春二月》、《小兵张嘎》等影片。
三、“现代主义”电影
1、1979年是中国电影的“复兴年”。 2、从1980年到1984年,有531部故事片问世, 基本走向:
现实主义在不断深化中出现某些新的特点, 如《天云山传奇》等影片。 不断探索创新的“现代主义”电影,如 《城南 旧事》、《黄土地》、《猎场扎撒》等。 商业电影获得很大发展。如 《少林寺》、 《摇滚青年》等。
(七)英国的希区柯克 著名的悬念大师,代表作品《蝴蝶梦》、《后窗》、《精神 病患者》等。 (八)瑞典的伯格曼 20世纪50至60年代是伯格曼的黄金时代,从1961到1963年, 连续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代表作有《第七封印》、 《野草莓》等。 (九)西班牙的阿尔莫多瓦 影片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和艺术风格,常常带有荒诞、幽默 的色彩。代表作有《捆着我,绑着我》、《对她说》等。 (十)波兰的基耶斯洛夫斯基 哲学气质相当浓厚的电影大师。主要作品有《维罗妮卡的双 重生活》、《十诫》、《三色》等。
指北京电影学院85班——王小帅、张元、刘 冰鉴、唐大年、娄烨、路学长、胡雪杨(包括 87班的管虎、李欣)这个群体,随后这个群体 中又汇入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张扬、施润玖和 金琛等人,这份名单里也包括后来电影学院 93级的贾樟柯。
代表导演和代表作品
章明(1961) 《巫山云雨》 姜文(1962) 《阳光灿烂的日子》 张元(1963) 《妈妈》 路学长(1964)《长大成人》 娄烨(1965)《苏州河》 王小帅(1966)《十七岁的单车》 贾樟柯(1970)《小武》
电影基础知识
第一章 外国电影史略
一、西方电影
(一)电影的诞生 1.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把他们 制作的影片《火车进站》在巴黎的卡普新路十四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公 开放映。 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其他影片还有:《工厂大门》、《水浇园丁》、 《婴儿的午餐》等。 坚持“从现实中捕捉自然景观”的拍摄原则,确立了电影纪实主义 风格,卢米埃尔兄弟也被视为西方纪实主义电影的鼻祖。
二、日本电影 1.日本电影史上的三次高峰:20世纪30年代、50年 代与90年代。 2.黑泽明,1951年的《罗生门》让世界对日本电影 刮目相看。代表性的作品《七武士》、《乱》。 3.沟口健二,深受欧洲电影影响,注重长镜头的运 用。代表作品为《雨月物语》。 4.小津安二郎,具有浓厚的日本民族风格,以现代 日本家庭生活为题材。代表作有《晚春》、《秋刀 鱼的滋味》。
《火车大劫案》(1903年)是西部片的鼻 祖。
2.大卫•格里菲斯 格里菲斯发明了现代的剪辑观念。 代表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 年),投资10万美元,时长3个小时, 1500个镜头。 格里菲斯的滑铁卢《党同伐异》(1916 年)。《圣• 巴戴姆教堂的屠杀》、《巴 比伦的陷落》、《母与法》、《基督受 难》四个故事组成。
5.苏联蒙太奇学派 (1)库里肖夫,库里肖夫效应。 (2)爱森斯坦。提出了“杂耍蒙太奇”的概 念,指将随意拍摄的镜头按照一定的方式组 合在一起可以产生新的意义。代表作为《战 舰波将金号》。 (3)普多夫金:认为蒙太奇是电影叙事的基 础,代表作品是改编自高尔基的《母亲》。
6.纪录片。美国的弗拉哈迪被公认为“纪录片 之父”和第一位伟大的写实主义者。代表作 品为《北方的纳努克》,是世界电影史上真 正意义的纪录片。
重大历史题材影片和人物传记片有相当大的收获。
《开天辟地》、《重庆谈判》、《大决战》、《大转 折》、《百色起义》、《南昌起义》、《长征》等历史 巨片,以及《周恩来》、《焦裕禄》、《毛泽东和他的 儿子》、《毛泽东的故事》、《蒋筑英》、《孔繁森》、 《孙中山》等影片
四、“第六代”电影导演的崛起
关于“第六代”最原始的界定,最早仅仅是
“第六代”作品特点
在题材选取上,关注当下都市、边缘人物,小偷、 妓女、无业青年这些边缘人频繁在影片中亮相。 在叙事策略上,他们常常在剧中人物身上融入自己 的经历,或多或少带有自传色彩。 在影像风格上,他们强调真实的光线、色彩和声音, 大量运用长镜头,形成纪实风格。 注重以电影为媒介来考察当代都市普通/边缘人的生 活状态,新一代青年在历史转型时期的迷茫、困惑 和无所适从在他们的镜头下被真实地记录下来。
2.乔治•梅里爱 被称作世界上第一位真正的电影艺术 家,发明了“叠印”、“模型”、停机 再拍等技巧,搭建了世界上第一座摄影 棚,遵循“舞台即银幕”的创作原则。 代表性作品为《月球旅行记》。
(二)电影的发展
1.埃德温•鲍特。代表影片《一个美国消防 队员的生活》、《火车大劫案》。 《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1902年) 第一次用时空转换的运动关系进行电影叙事, 并成功使用重复蒙太奇。
(五)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 1.新浪潮:反对“优质电影”开始,围绕 《电影手册》开展创作。代表人物为特吕弗 《四百下》以及戈达尔的《筋疲力尽》。 2.左岸派:阿伦•雷乃《广岛之恋》、杜拉斯 等。 作家电影
(六)新好莱坞电影运动 1.时间范围大致从1967年—1976年。 2.新好莱坞电影诞生的标志为1967年阿瑟•佩恩拍的 《邦妮与克莱德》。 3.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犯罪片:科波拉《教父》,斯科塞斯《出租车 司机》。 (2)越战片:科波拉《现代启示录》等。 (3)科幻片: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卢卡斯的 《星球大战》等 (4)家庭伦理剧:《金色池塘》、《美国丽人》等。
二、“英雄主义”电影
1、新中国头十年“英雄主义”电影的萌芽(1949—1959)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1953年拍出了 第一部 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 北影在1956年拍出了 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 福》;1959年又拍出了第一部宽银幕彩色电影《风从 东方来》。 八一电影制片厂1957年,《柳堡的故事》突破 禁区。
(三)有声片、彩色片时代 1.1927年,第一部有声片出现:《爵士歌王》。 2.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 出现。 3.美国经典好莱坞时代对于整个世界电影市场的 影响。 4.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对经典好莱坞的解 构。
(四)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开始于1945年,口号为“还我普通人”和 “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开山之作为罗 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德•西卡是新现实主义最具有代表性的导演 之一。《偷自行车的人》 德•桑蒂斯的《罗马11时》。
3、抗战电影和战后现实主义电影高峰
“中国电影制片厂”:抗战电影《保卫我们的土 地》等 上海租界“孤岛”:古装片《木兰从军》等 荷兰纪录电影大师约里斯•伊文思:纪录片《四 万万人民》 “延安电影团” :《延安与八路军》、《白求恩 大夫》等纪录片 “联华影艺社”: 《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 江春水向东流》等
3.卓别林和默片时代的喜剧 卓别林代表了美国喜剧电影的最 高成就。有人把他的电影概括为“带 泪的微笑”。其影片有着博大的人道 主义立场。 代表性的作品为《淘金记》、 《摩登时代》、《城市之光》、《大 独裁者》等。
4.欧洲先锋电影运动 (1)法国印象派。20世纪20年代德吕克及其友人所创立 的一个电影学派,其目的在于振兴法国电影。以人物的内心 活动作为影片主要的叙事核心,崇尚自然和追求现实生活真 实的感受。 代表性的作品有: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日》、爱浦斯 坦的《红色旅店》等。 (2)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强调以夸张、变形甚至怪诞的 形式去表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代表作是罗伯特•维内的 《卡里加里博士》 (3)法国超现实主义。主张“无主题”的影片创作,迷 恋于电影技术和手段的研究。第一部作品是谢尔曼•杜拉克 的《贝壳与僧侣》,代表性的作品是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 鲁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