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02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些资料

100802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些资料
100802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些资料

第二章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認知負荷與教材內容編排設計、閱讀理解方面的相關理論及研究,以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以及實徵研究結果討論之依據。本章共分為四節:首先探討認知負荷理論及其相關研究,瞭解認知負荷理論的意涵、相關研究及其與教材內容編排的關係;其次藉由閱讀理解理論的探究,瞭解閱讀的歷程與閱讀理解的模式,並且討論前導組織與段落大意對於閱讀理解的影響,最後依據上述認知觀點來探析教科書內容編排的層面,設計本研究的教科書課文內容,進行實驗研究。

第一節認知負荷理論及其相關研究本節首先介紹認知負荷理論,瞭解認知負荷理論的定義、來源、基本假定、教學設計原則以及國內外相關研究,並且提出認知負荷理論對本研究的啟示,據此建構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壹、認知負荷理論

認知負荷理論源自歐美的人體工學(ergonomics)與人因科學(human factor)等領域,從心理、生理與認知層面,探討工作與任務對執行者的影響與適合性(黃克文,1996);早期應用於軍事訓練與各種企業上,稱為「心智工作負荷」(mental workload),直至Sweller (1988)將此觀念引入教育界,學界始聚焦於探討教學法、學習內容對於學習者概念獲得與認知層面的影響(黃柏勳,2004),藉以研究改善學習者學習歷程的心智活動,進而提高其學習成效。

一、認知負荷的定義、來源、類型與基本假定

(一)認知負荷的定義

茲將國內外不同領域的學者或研究者對認知負荷之看法,分述如下:

Sweller(1988)認為「認知負荷」,是將一特定工作加諸於學習的認知系統時,所產生的負荷量。

Jex(1988)視認知負荷為學習者面對學習內容時,置身於一個相關脈絡中,欲表現符合適當任務行為時,所意識到「任務要求」與「自身認知能力」之間,心智負荷差異的評估。

Paas(1992)則指出認知負荷是一種多向度的構念,它有兩種成分:一是「心智負荷」(mental load),二是「心智努力」(mental effort);因此Paas認為,若個體對於學習內容所知覺的困難度越大,或者在心智上越需努力,則認知負荷就會越大。

黃克文(1996)指出認知負荷是學習者在接收、處理與運用訊息過程中,因訊息內容、學習環境、傳輸環境與互動方式等因素,超越了學習者所知覺的認知能力,在當時的「心理」或「生理」上引起了負擔、重擔、苦惱與憂慮,甚至失敗、挫折的後設概念。

宋曜廷(2000)則認為認知負荷乃指執行某種作業過程中,因作業特性所需的認知能量(capacity)或認知資源(resources)而造成認知系統(特別是運作記憶)的負載狀態。

陳密桃(2003)指出「認知負荷」係指個體在執行某種工作、作業或任務的過程中,個體所感受到的心智負荷與心智努力的負載狀態,且就訊息處理理論而言,「認知負荷」係指運作記憶的負荷(working memory load)。

高維華(2004)亦提出認知負荷是所有在及時要求下強加工作記憶的智力活動。

綜合上述觀點,可瞭解「認知負荷」是個體於面對訊息時所產生的「負荷量」,以及所需的「認知能量」,而它也象徵著心智負荷與心智努力的「交互作用」、訊息難度與掌握訊息程度上的落差區間,以及因負擔而產生的情緒性的後設概念。

(二)認知負荷的來源

認知負荷的來源是多重的,Paas和 van Merri?nboer (1994)於教學效能評量研究中,指出認知負荷為一多向度的構念,包含任務(環境)特性(task/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學習者特性(subject characteristics)、任務與學習者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s)三者所構成的「因果要素」(causal factor),以及「評估要素」(assessment factor)。Pass和van Merri?nboer將上述多向度的構念,構成影響認知負荷的結構圖,如圖2-1所示:

因果要素 評估因子

圖2-1 認知負荷構念圖

資料來源:Pass & van Merri?nboer, 1994:123.

由圖2-1可知:認知負荷的影響來自於許多向度,包含了外在任務(環境)的特性(如任務結構複雜度、時間壓力等)、學習者特性(如先備知識、認知能力等),以及兩者間的交互作用。而用來評估認知負荷的向度包括心智負荷、心智努力及工作成就,其中心智負

荷指因任務或環境要求而產生之負荷;心智努力是學習者真正用於完成任務所付出的負荷總量;而工作成就是指學習者的表現(郭秀緞,2006;Paas & van Merri?nboer, 1994)。

Marcus等人(1996)於探討認知負荷與理解的教學研究中,指出教學過程中影響認知負荷的三個因素,分別為學習者先備經驗(prior experience)、教材的特性(nature of the material)及教材的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material),茲分述如下:

1.學習者先備經驗

個體若能將新訊息與既有的基模(schema)(先備經驗)作整合,將可降低工作記憶的負荷量,因而提高工作記憶對於新訊息的理解,而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效能;反之,若缺少先備經驗,使新訊息形成獨立的單位,則佔用了工作記憶,而降低對訊息的瞭解,甚至理解失敗,因此,先備經驗(基模)的有無,可說是認知負荷的首要來源,亦為降低認知負荷的的重要因素。

2.教材的特性

教材要素(elements)的關連性為造成認知負荷的另一原因,因教材內在要素互動性的高低,影響學習者於教材學習時所產生的認知負荷,若教材內在要素互動性低時,學習者不需要將大量的教材內容要素同時置入工作記憶區中來思考,因此產生較低的認知負荷;反之,若教材內在要素互動性高時,便可能形成較高的認知負荷。

3.教材的組織

依照不同訊息或學習材料的特性,運用不同的組織方式呈現教材,以加強教材的組織性,統整學習者的先備知識基模,降低教材內在要素互動關聯性,藉此減低認知負荷之產生。

此外Gerjets和Scheiter(2003)亦發現教學目標和處理策略是教學設計與認知負荷之間的中介因素,其主要理論架構如圖2-2所示:

圖2-2 Gerjets和Scheiter修正的認知負荷理論概念架構圖

資料來源:引自陳密桃,2003:35

由圖2-2可知「學習者活動」包含學習者目標結構和處理策略,而教師目標結構同時影響學習者活動,以及外在和有效認知負荷之歷程,且「專門知能」亦影響處理策略。經由Gerjets和Scheiter的發現,將擴充認知負荷理論的架構(陳密桃,2003),掌握更多認知負荷可能的來源,以及影響認知負荷產生的因素。

綜觀上述有關認知負荷來源的看法,可將認知負荷的來源大致分為:

1.外在環境:工作任務結構、易變動因子、穩定因子,以及多重

因子交互作用下的新因子。

2.學習內容:包含學習材料要素關聯度,教材內容的統整與組織

之結構,教材的呈現方式等層面。

3.學習者本身認知能量:包含學習者的先備經驗、認知能力、認

知(思維)型態等。

4.因素間的交互作用:各面向間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因素,如學

習者特性與教材內在要素的關聯性。

5.中介因素:教師目標結構與處理策略。

(三)認知負荷的類型

Sweller等人(1998)認為教學設計要使個體達到基模的建構與自動化,需藉由工作記憶的運作,而在此過程中將產生下列三種類型的認知負荷:

1.內在認知負荷

內在認知負荷主要是受到教材內在要素關聯程度,以及學習者本身所具備的先備經驗兩者交互作用之影響,因此教材本身內在要素和學習者的先備經驗將影響學習者的學習。

2.外在認知負荷

教材的呈現與組織方式不同,將造成訊息接收者不同程度的負荷,此種負荷即稱為「外在認知負荷」,又因外在認知負荷是外加的,因此可藉由訊息的組織與呈現等方面來減低認知負荷,其為多媒體或教材設計者所致力研究的重點之ㄧ。

3.有效認知負荷

係指藉由教學設計來吸引學童專注於學習內容的認知過程或基模建構,可透過有效認知負荷來輔助學習時基模的建構,可視為外在認知負荷的一環;但必須注意其會增加學習者的負荷感,因此必須於內外在認知負荷相加總量未超出學習者負荷範圍時,始可引入有效認知負荷。

而Xie和Salvendy(2000)提出認知負荷的歸類,藉此更為瞭解認知負荷的估算,他們將認知負荷分為:瞬間負荷(instantaneous load)、高峰負荷(peak load)、累積負荷(accumulated load),以及平均負荷(average load),如圖2-3所示。

瞬間負荷

高峰負荷

平均負荷

累積負荷

時間

圖2-3 心智負荷歸類架構圖

資料來源:Xie & Salvendy, 2000:85

圖2-3中,瞬間負荷,意指工作記憶運作中每一時刻的動態負荷狀況;高峰負荷,亦即從事任務瞬間認知負荷的最大值;累積負荷,也就是從事任務過程中經驗所累積的負荷量;平均負荷,為每一單位平均的負荷量。

Paas,Tuovinen, Tabbers和van Gerven(2003)以Xie和Salvendy (2000)的架構,融入自由空間的概念,並且指出內在認知負荷與外在認知負荷的區域,以及有效認知負荷在整體負荷中所在的區域,而使整體架構更為完整,如圖2-4所示。

由圖2-4中可發現,整體負荷中包含了內在負荷、外在負荷和有

效負荷,且整體負荷和平均負荷會隨著時間增長而減少,此意味著個體在接收問題後,在工作記憶中所產生的負荷,會因為分析、理解等思考,逐漸降低對問題所產生的負荷。

歸結而言,認知負荷類型包含以個體與教材內在互動而產生的內在認知負荷,外在環境、刺激所形成的外在認知負荷,以及對個體學習與處理訊息有所助益的有效認知負荷三個主要的類型。其後,更發展出以負荷整體、累積和平均觀點來界定的負荷類型;而各種認知負荷的類型,亦代表著個體自身,以及其與外在環境、訊息交互作用下,心智努力和負荷的狀態。

累積負荷空間限制瞬間負荷 內在負荷累積負荷 自由空間 外在負荷有效 負荷 自由空間 平均負荷 平均 負荷 整體負荷 問題1 問題2時間 高峰 負荷 圖2-4認知負荷定義與歸類架構圖

資料來源:Paas, Tuovinen, Tabbers, & van Gerven, 2003:65-66

(四)認知負荷的基本假定

認知負荷理論對人類認知架構(cognitive architecture)有其假定(宋曜廷,2000;吳金聰,2006;郭秀緞,2006;Mousavi, Low, & Sweller, 1995; Sweller, van Merri?nboer, & Paas, 1998),茲分述如下:

1.工作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

人類的工作記憶容量是有限制的,若待處理的訊息很多或教材內在要素互動性高,則需耗費許多工作記憶,因而產生較大的認知負荷,導致學習困難。

2.長期記憶的容量是無限的

人類長期記憶容量是無限的,而長期記憶所儲存的內容是生手(naive)與專家(expert)最大的差別,專家常可立即提取長期記憶中的知識,並且加以運用,而生手學習者則只能於工作記憶中搜尋所需的知識,因而耗費大量的工作記憶容量,而造成過度的認知負荷。

3.知識與技能以基模的型態儲存於長期記憶中

知識經由簡單到複雜,粗糙至精緻的過程而儲存入長期記憶中,其主要功能有二,一是在長期記憶中提供組織與儲存訊息的功能,二是在工作記憶中處理新訊息,降低工作記憶運作所產生的負荷。

4.基模運作的自動化是基模建構過程的要素

在長期記憶中的基模是一種敘述性的知識,於面對訊息處理時,基模運作的自動化,將可節省許多工作記憶的空間,所以不至於產生認知負荷,由此可知,基模的自動化是基模建構過程中很重要的步驟。

從認知負荷的基本假定中可瞭解,工作記憶運作過程中,需自長期記憶中提取相關的既有知識基模,進行整合的工作。因此,若無法從長期記憶中有效提取相關既有知識基模處理新訊息,可能會消耗過多的工作記憶之認知資源,將產生不同類型的認知負荷。

二、認知負荷的特性

欲進一步瞭解認知負荷的涵義,吾人可由認知負荷的特性,或可略知梗概,茲歸納國內研究者(郭秀緞,2006;陳密桃,2003;黃克文,1996;黃柏勳,2003)對認知負荷的看法,提出下列八項特性:(一)假設性

認知負荷是當學習者置身於學習脈絡中,因學習要求、學習環境、學習方式等,加諸於學習者之心理與情緒上,所決定而來的概念。此假設性可能與事實有很大的差異,主要受制於學習內容與學習者本身的因素(認知能力的個別差異)。

(二)互動性

認知負荷是個體在認知過程中,與認知對象接觸後始產生的,亦即個體本其內在條件,以記憶、概念、策略去面對外在條件,兩者間於交互作用的互動過程中,才產生認知負荷。

(三)波動性

因為認知負荷有假設性的本質,所以認知負荷會隨著影響學習成就的內在因素(如情意、情緒變化、練習時間等),以及外在因素(如壓力、期望、懲罰等)等的波動,因而影響認知負荷。

(四)個別性

同一任務或學習內容,對不同個體而言,將形成不同程度的認知負荷,亦即個體學習與認知能力的個別差異,會影響個體產生不同程度的認知負荷。

(五)多方位性

由於認知負荷的來源是多向度,由此可見認知負荷的複雜性與多面向性(multi-faced)。因此,其來源、作用、機制以及表現,皆為多向度的。

(六)感知性

Pass和van Merri?nboer(1994)認為學習者有能力去內省(introspect)本身的認知過程,並記錄所耗費之心智努力的數量多寡。Moroney, Biers和Eggemeier (1995)也認為,使用主觀的後設測量,可以較為容易,且非強制的得到認知負荷的數據,進而加以分析。(七)有限性

有限性是指個體的認知負荷有一定的限制,並非無所限制,一旦接收的訊息超過個體的認知能力,則形成「過度」的負荷,使個體無法辨識訊息的意涵,導致訊息處理失敗,反之,未超過個體的認知能力,則可有效處理訊息。

(八)可操控性

可操控性是指認知負荷可藉由對工作任務、學習材料(學習內容)以及學習者本身等的認知負荷來源的操控或改善,可降低個體的認知負荷。

依據各先進研究者對於認知負荷特性的彙整,可知認知負荷的產生與感受到的程度,會因個體本身的認知架構、外在環境而具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性與差異性。但也因為它的可操控性,個體可透過學習或各種策略的運用,進而掌握和管理自我的認知負荷。

三、認知負荷理論的教學設計原則

Sweller等人(1998)歸納認知負荷理論在各學科領域的研究結果,提出七項的教學設計原則,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目標開放效應(goal free effect)

傳統的目標導向教學,侷限學童的想法與解題目標,容易造成極大的認知負荷,因此,應該採用開放目標的方式,給予學童自由思考的空間,使學童不受教師目標的限制,可多重表達思考的心理歷程,因而可降低外在認知負荷。

(二)示例效應(worked example effect)

教師在教導有關程序性知識時,若呈現適當的例子,將可協助學童對於問題狀態理解,藉此建構學童解決問題的初步架構,建立學童解題的基模,以減少學童面對問題與解題時產生的認知負荷。

(三)完整解題效應(completion problem effect)

承上示例效應所述,提供學童適當的例子可協助他們建構問題解決的基模,但如何對於問題進行精緻化的處理,並且減少示例與題目同時置入工作記憶時所佔的記憶運作空間(Sweller et al., 1998)。

van Merri?nboer和Krammer(1990)以此效應進行研究,嘗試將完整的示例修改為一半解題,另一半由學童解題,藉此提供學童對問題進行較為精緻化的研讀與判斷,引導學童於外在認知負荷減低的狀況下學習。

(四)分心效應(split-attention effect)

指當學童面對許多訊息時,必須將這些訊息整合始可達成學習目標,因此這些訊息方式的呈現空間若不一致,可能使學童分心並分散其注意力,以致增加其認知負荷(Sweller et al., 1998)。以Yeung, Jin 和Sweller(1998)所進行的實驗為例,其設計兩種不同的句中生字註解的位置,如圖2-5、2-6所示,結果發現整合註解的設計,分別提升五年級受試者對句子的理解,以及八年級受試者對字彙的學習,而分散註解組的學童,其理解測驗的得分顯著低於整合註解組,且未提升學童對字彙的學習。

整合形式(The Integrated Format)

字彙位置示例

漫無目的地走動一直缺水的乾燥氣候

它一直閒蕩,直到迫在眉梢的乾旱來臨,它才感到害怕。因為它不想生活

生活困難的狀態

在困境中,所以它便開始挖更深水池。

圖2-5 整合註解之例

資料來源:Yeung et al., 1998:5

分散形式(The Separated Format)

字彙位置示例

它一直漫無目的地閒蕩,直到迫在眉梢的乾旱來臨,它才感到害怕。因為它不想生活在困境中,所以它便開始挖更深水池。

閒蕩漫無目的地走動

乾旱一直缺水的乾燥氣候

困境生活困難的狀態

圖2-6 注意力分散之例

資料來源:Yeung et al., 1998:5

(五)冗餘效應(redundancy effect)

當學習者面對多元且可獨立呈現的訊息時,若將這些大量的訊息同步置入學習者的工作記憶當中,將會增加學習者的認知負荷。(六)模態效應(modality effect)

Baddeley(1976)提出工作記憶的系統,包含主要的中央執行(central executive)系統,以及語音迴路(articulatory)系統與視覺空間掃描(visuo-spatial sketchpad)系統等兩大輔助系統。因此,當學習者面對訊息時若以單一管道來處理訊息,將可能造成學習者認知負荷的增加,若以多重方式呈現訊息,將可啟動學習者工作記憶運作的系統,共同處理多方訊息,分擔工作記憶對於訊息處理的負荷量。

(七)變化效應(variability effect)

教師進行教學時可以多元的教學方式呈現訊息,營造有變化的學習情境,使學習者運用多元的訊息處理管道,建立其學習基模。然而,雖然變換問題情境可能在表面上造成認知負荷,但有助於引起學習者的注意力,更投入學習與作業,因此在學習遷移上的效果將更為明顯(宋曜廷,2000;郭秀緞,2006;Sweller et al., 1998)。

認知負荷的教學設計原則,主要是根據認知負荷可能產生的情形,運用在教學設計上的原則。因此,教學者於教學過程中需注意教學策略、教科書內容設計與編排、以及教學方式等,以了解自我教學過程中,可能對於學童產生認知負荷的情形,亦可根據上述歸納的各項效應來檢視並調整自我的教學設計。

四、認知負荷的測量

認知負荷是訊息進入工作記憶運作時所產生的負荷總量,而如何測量這些所謂的「負荷量」,便成為研究者所面臨的一大挑戰;由認知負荷的測量,可了解學習者在處理新訊息時所遇到的困難,進而從中探求教學的改進,對於認知負荷理論而言,更提升其教育層面的應用價值。

認知負荷測量項目主要從「任務(工作)向度」及「學習者向度」兩方面著手,前者是測量為因應工作任務需求而產生的負荷量,稱之為「心智負荷」,其主要與任務工作的內在要素有關,而後者是測量個體執行任務時所付出的資源和能量,是為「心智努力」。有關兩者的測量方法分別說明如下(郭秀緞,2006;陳密桃,2003;Sweller et al., 1998):

(一)主觀衡量法(subjective techniques)

主觀衡量法是基於受試者有能力回顧學習認知的過程,能自我反省,而將自己感知的負荷量化,通常以評定量表(rating scale)為測量工具進行測量,而所對應的指標是「極少」和「極多」的心智努力。依據認知負荷理論與測量方式為基礎,認知負荷量表的編製涵蓋許多層面,可能包含數值(numeric)、多樣式的描述符號(alternative description)等,而最後再依據所要測量的向度選定單向度量表或多向度量表(Hart & Staveland, 1988)。此外,就編製量表整體而言,應注重量表工具在於敏感度、診斷性、選擇性/效度、侵入性、信度、實施需求以及樣本接受度等層面的符合度,以做為量表工具選擇及採用的依據(Rubio, Dìaz, Martin, & Puente, 2004)。

就單向度量表而言,Paas和van Merri?nboer (1994)修正Bralfisch, Borg和Dornic(1972)「個體所知覺到的任務困難度」量表,而成單向度九點量表,以1-9的數值代表所感受到的困難度,數字越大則

代表困難度越高;此外尚有Marcus,Cooper和Sweller(1996)以七點量表作為「心智努力」的自我評定的測量。而就多向度量表而言,國外以Hart 和 Staveland (1988)所編製的「NASA-TLX評定量表」(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Task Load Index)與Reid和Nygren(1988)所設計的「SWAT評定量表」(Subjective Workload Assessment Technique)為主;前者包含心理要求(mental demand)、生理要求(physical demand)、時間要求(temporal demand)、表現(performance)、努力(effort)與挫折水平(frustration level)等六向度為主;後者以時間負荷(time load)、心智努力負荷(mental effort load ),以及心理壓力負荷(psychological stress load)等三向度為主。而國內宋曜廷(2000)以七點量表方式評定受試者對自己「所投入的心智努力」和「感受到的閱讀材料困難度」等兩向度,此外,周惠文和周賢彬(2004)修改宋曜廷的量表,將其運用於多媒體資訊組合方式與認知負荷相關的研究上;另一方面,大陸張智君(1994)、張智君與朱祖祥(1995)亦以過去學者研究為基礎,設計相關實驗研究,歸納出四個心理負荷向度,分別為:任務複雜性、任務壓力、心智努力與疲勞、緊張水平等。

綜合上述,認知負荷的測量內容項目中,包含了單向度與多向度的層面的使用;測量方式以量表或量尺為主,而量尺類型涵蓋了兩極量表、低中高分層量表、以及一般問卷使用的七點及九點量表,而在所測量的內容項目中,亦可依據研究者之研究目的及用途,設計所需的內容項目,以此測量出受試者的認知負荷量。然而,隨著認知負荷估算與研究技術、器材的進步尚將可運用精密儀器結合生理狀態與心理主觀測量,使認知負荷運作的過程與測量更為精確與效益。

(二)生理衡量法(physiology techniques)

生理衡量法是假設認知負荷的改變會反映在生理的變化上,所以利用血壓、心跳、腦部活動、和眼睛活動等生理的測量,可獲知認知負荷情況。

(三)任務與績效衡量法(task-and performance-based techniques)此法是藉由客觀的任務困難度和學習成效來推論學習者的心智努力程度,如學習成績、學習者所花費的時間、學習錯誤率、學習速度等。

上述三種測量方式在1990年代初期以「任務與績效衡量」為主,其後「主觀衡量法」和「生理衡量法」逐漸受到重視,而Paas和 van Merri?nboer更進一步比較主觀測量法和生理測量法,發現主觀測量法在認知負荷的測量上較生理測量法佳(宋曜廷,2000;翁嘉鴻,2001;陳密桃,2003;黃克文,1996)。Paas, Tuovinen, Tabbers和 van Merri?nboer(2003)亦曾歸納從1988年到2002年有關認知負荷的測量方法,發現自1990年代後期以來,大致以七點量表或九點量表的「主觀測量法」為主。

就認知負荷量表的發展與研究而論,係由個體外在表現、個體內在感受以及生理反應來進行評量,而評量方式係以量表與相關儀器的使用為主,且量表相對於其他調查研究量表而言題數大量減少,旨在避免受試者在填答過程中因過多題目所產生的認知負荷。然而,各種型式的評定量表與測量儀器的運用,皆旨在更為客觀、具體的瞭解個體認知負荷產生的狀態,以提供相關領域的參考與應用。

貳、認知負荷的相關研究

認知負荷理論主要是以工作記憶容量與認知資源有限的觀點,提供相關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原則,藉以降低學習者的認知負荷,或提升其有效認知負荷,促進學習者學習成效。因此,近年來國外研究於此範疇的研究十分蓬勃,與教學和教材有關的研究,大致上著重於教材的呈現方式、教材內在要素互動性高低對於學習方面的影響,以及理論的發展趨勢等層面,其餘則偏重於數學、生物、自然科學的教學,及其在多媒體、資訊科技上之運用;而國內的研究主要也是在多媒體、資訊與數學解題上之運用。以下分別說明:認知負荷理論與本研究中主要探討的「教材內容編排」層面的相關研究,以及理論研究趨勢。

一、認知負荷理論在教材內容編排上之相關研究

Sweller等人(1998)歸納過去探討認知負荷理論的研究,指出:當學習者面對多重且需經整合始可理解的訊息來源時,若這些訊息的呈現和安排的空間分佈上又屬於分散式的狀況下,則會使學習者的注意力分散,增加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負荷,進而影響了學習效果。換言之,在此情況下,教科書內容的編寫須以整合且規則性的方式來安排,藉以減少「分心效應」對於學習者的影響。而Carson, Chandler和 Sweller(2003)則是以認知負荷的觀點來探討自然科學的教材,其研究結果發現:若教材中有許多要素同時置於其中,學童將較難習得教材中的知識,尤其是難度與內在要素互動性較高的教材,因此強調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及教材編排時,必須重視認知負荷產生的狀況。

在教材呈現方式的研究中,Pollock, Chandler, 和Sweller(2002)經研究後強調,具有高內在要素互動性的教材,應以步驟化的方式有次序地呈現教材,所以教材內容的編排亦須注意其課文編輯的層次,

循序漸進地提供讀者有效的閱讀訊息。而Kester, Lehnen, van Gerven 和 Kirschner(2006)以基模表徵的概念,呈現課文內容相關的組織架構,並結合電腦的運用以進行研究,其研究結果發現,在與課文內容相關組織結構的呈現下,實驗組的認知負荷顯著低於控制組,也就是說,若能提供讀者教材課文中重要概念的相關組織結構,協助讀者建構內容基模表徵,將有助於降低讀者在接收課文內容的認知負荷。

國內認知負荷理論的相關研究,大致以多媒體的運用為主,數學解題與教學策略次之,如周慧文、周賢彬(2004)以高中一年級學童為研究樣本,探討個體認知型態結合多媒體資訊組合方式對於認知負荷和學習成效之影響,其研究發現:認知型態、多媒體資訊組合方式與學習成效有關,然對於認知負荷則未達顯著影響;而與教材內容編排設計的相關研究,如:郭秀緞(2006)以認知負荷理論探討數學問題設計與後設認知策略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數學解題的影響,但其在數學問題設計上,係以認知負荷的「冗餘效應」來探討不同內在要素的數學問題對於學童認知負荷的影響;而宋曜廷(2000)則探討先前知識、文章結構和多媒體呈現方式對文章學習的影響,其從實驗過程中,探討文章結構連貫性的高低,對受試者所感受到的認知負荷情形,研究結果發現高連貫性的文章對於高先備知識者不會產生較高的認知負荷,也就是說文章連貫性較佳者,較可能減少讀者認知負荷的產生。

綜合上述相關研究可知,教材內容的內在要素互動性,可能會因與學童本身認知能力的交互作用而形成內在認知負荷;而教學設計、教材內容的編排方式與設計、教材的呈現方式等,也可能形成學童的外在認知負荷和有效認知負荷,且有效認知負荷則會對於學童的學習有所助益,換言之,教材內容的編排方式與設計需考量學童的認知能力以及減少學童對其所產生的認知負荷。

二、認知負荷的研究趨勢

Bannert(2002)認為探討管理認知負荷的研究為現今認知負荷理論發展的趨勢,因此在他的研究中提及認知負荷的內外在管理。就外在管理的層面而言,分為傳統的降低認知負荷取向、操控內在認知負荷、以及提升有效認知負荷的現今趨勢;而在內在管理方面,其認為個體必須了解導致自我認知負荷產生的原因,進而尋求因應的策略,所以Bannert以雙管齊下的方式,檢視、克服、掌握自我的認知負荷狀態。而在認知負荷理論的運用上,除了教學設計、教學策略的研究外,已有相關研究運用多媒體與相關科技的結合,探討受試者進行閱讀作業時,所答題的正確率、閱讀速度、閱讀效率,以及個體心率變異性、瞳孔直徑變化率、眨眼率等生理反應,更進一步地探討閱讀歷程中認知負荷的情形(彭曉武、王正倫、楊磊,2006)。

因此,認知負荷理論的未來研究趨向,除以提升有效認知負荷以及協助個體掌握、管理自我認知負荷外,其研究方法與延伸範疇,更可結合科技儀器進行探索,使認知負荷的產生狀態與測量更為具體化,亦可使認知負荷理論在教育、學術上的應用更為廣泛。

參、對本研究的啟示

學習發生於人類認知結構之中,而透過實驗及研究後,Miller (1956)提出工作記憶的有限性(容量與時間),據此Sweller(1988)從人類工作記憶、心智努力和內容要素的連結作為形成個人知識基礎的認知結構,並進一步探討訊息處理的歷程中,工作記憶運作的狀態,因而發現:在工作記憶運作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學習者本身認知能力、先備知識、外在的環境與教學設計產生的差異,而影響學習者將訊息置入長期記憶的基模與學習的成效,這也證明了工作記憶運作的過程中「認知負荷」的存在,及其對於個體學習的重要性與影響。因此,當個體開始接觸訊息之初,即依個體認知程度、教材內容,作

认知心理学试题库

认知心理学试题库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 2()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会效应”。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 3“Brown-Peterson 方法”是研究()的方法。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 4“爬…电杆…修…电灯…电…工,供电局”,这样的句子更可能是 A.Broca失语病人产生的B.Wernicke失语病人产生的C.注意性失读病人产生的D.深层诵读困难病人产生的 5“气氛效应”是指()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A.前提 B.结论 C.心理模型 D.问题表征 6 Gholson等人研究发现,二年级小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是 A.假设检验 B.刺激偏好 C.维量检验 D.位置交替 7 Levine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的( )方法。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 8 Neisser于( )年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1879 B.1956 C.1967 D.1970 9 Posner和Raichle(1994)发现,当人们被动地听词时,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 A.枕皮层 B.额皮层 C.顶皮层 D.颞皮层 10 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 )时,其反应时最短。 A.60 B.90 C.180 D.360 11 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 A.部分报告法 B.全部报告法 C.双向分离法 D.锐敏度实验法 12 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其中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 A.减法反应时实验 B.开窗实验 C.加法反应时实验 D.扫描实验

认知心理学复习提纲(知识点)

一、单选题 1()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 答案:D 2“Brown-Peterson 方法”是研究()的方法。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 答案:C 3“气氛效应”是指()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A.前提 B.结论 C.心理模型 D.问题表征 答案:A 4Levine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的( )方法。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 答案:D 5 Neisser于( )年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1879 B.1956 C.1967 D.1970 答案:C 6 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 )时,其反应时最短。 A.60 B.90 C.180 D.360 答案:D 7 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 A.部分报告法 B.全部报告法 C.双向分离法 D.锐敏度实验法 答案:A 8 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其中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 A.减法反应时实验 B.开窗实验 C.加法反应时实验 D.扫描实验 答案:A 9 布鲁纳(Bruner)等人关于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发现,被试在形成概念时,多数人采用总体假设,应用()策略居多。

A.保守性聚焦 B.同时性扫描 C.博奕性聚焦 D.继时性扫描 答案:A 10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组块。 A. 3 B. 4-5 C. 7±2 D. 9-20 答案:C 11当读者知觉一个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认构成单词的字母的各个特征,如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结合来确认字母,再将字母结合起来而形成单词,这样一种知觉的加工方式叫做 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 答案:A 12 根据( ),感觉各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 答案:C 13根据(),只有一个感觉通道的信息可以进入高级分析水平。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 答案:B 14根据Selfridge的观点,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其中,负责识别一个模式(如字母)的是 A.特征鬼 B.映像鬼 C.决策鬼 D.认知鬼 答案:D 15根据Selfridge的观点,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其中第四层为 A.特征鬼 B.认知鬼 C.决策鬼 D.图像鬼 答案:C 16关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双重模型由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Atkinson和Juola B.Sternberg C.Hamilton D.WiC.kelgren 答案:A 17减法反应时实验是由心理学家( )最先设计出来的研究范式。 A.唐德斯(Donders) B.斯滕伯格(Sternberg) C.波斯纳(Posner) D.汉密尔顿(Hamilton) 答案:A 18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这种启发式策略叫做 A.逆向工作 B.简化计划 C.手段-目的分析 D.算法

认知心理学学生练习

1.按照特征整合理论(B) A特征登记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B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C特征登记和整合都需要注意D特征登记和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 2.早期的关于注意的实验,所采用的流行的实验范式D A事件相关电位测量技术B跨通道启动技术C眼动记录技术D双耳分听技术3.大量研究表明,非追随耳中的信息能够加工到语义水平,这方面的证据支持A A过滤器理论B衰减作用理论C晚期选择理论D特征整合理论 4. 下面属于程序性记忆的是( C) A.猫能捉老鼠B.后天晚上开会 C关于如何打网球的知识D.两天前在动物园看见过大象 5、心理旋转实验的结果表明心理旋转的速度大约为每秒C A.50度 B.60度C。53度D。80度 6、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A A部分报告法B全部报告法 C 双向分离法D锐敏度实验法 7、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时,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A A 减法反应时实验 B 开窗实验 C 加法反应时实验 D 扫描实验 8、当读者知觉一个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认构成单词的字母的各个特征,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结合确认字母,再将字母结合起来而形成单词,这种知觉加工叫做:A A 自下而上加工B局部加工C整体加工D自上而下加工 9. 根据( C ),感觉各输入通道的信息均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 A 衰减模型B过滤器模型C反应选择模型D知觉选择模型 10、根据Selfridge的观点,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其中,负责识别一个模式(如字母)的是:A A.特征鬼B映像鬼C决策鬼D认知鬼 11、减法反应时实验是由心理学家( A )最先设计出来的实验范式。 A 唐德斯(Donders) B 斯滕伯格Sternberg C 波斯纳Posner D 汉密尔顿(Hammilton) 12.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这种启发式策略叫做:C A 逆向工作B简化工作C 手段-目的的分析D 算法 13、双重记忆模型中的双重记忆是指:C A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B 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 C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D 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 14. 双作业任务可以用来研究:A A 工作记忆 B 命题检验 C 短时记忆D概念形成 15.。下面的四种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研究中,不能安全地用于人类研究的是(D) A.PET扫描技术B.fMRI技术C.ERP技术D.单细胞记录技术 16、ord将短SOA条件下,被试对第二个刺激反应的延迟,称作( A ) A.心理不应期B.负启动C.负启动反转D.返回抑制 17、特征比较模型的证据主要来自:D

认知心理学复习提纲(经典实验)

Sternberg的记忆扫描(memory scanning)实验(连榕P87)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检索)是指把记忆项目从短时记忆中回忆出来。关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问题,Sternberg用记忆扫描实验进行了研究。他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每次实验中,首先给被试呈现一系列的记忆项目,如1――6个数字、字母等。(低于短时记忆的记忆广度)每个项目的呈现时间为秒,呈现完毕后2秒,进行测验。测验项目一半是原记忆项目中的项目,一半不是原项目,前者让被试做“是”反应,后者让被试做“否”反应。 在这个实验中,反应时(从呈现测试刺激到被试作出“是”或“否”的反应时间)为提取的心理历程提供了一个客观指标。Sternberg认为被试的反应时由三个阶段构成,第一个阶段是编码阶段,被试把测验项目表征在工作记忆中;第二个阶段是比较阶段,把记忆项目从工作记忆中提取出来与测试项目进行比较;第三阶段是反应阶段,在比较的基础上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这三个阶段所获得时间的总和就是反应时。另外,Sternberg把识记项目的数量作为唯一的实验变量,并认为记忆项目的多少对比较阶段影响很大,而对编码阶段和反应阶段影响较小。 1平行扫描与系列扫描的假设 Sternberg推断,考察被试者反应时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被试在被试在短时记忆中比较信息的方式。即平行扫描还是系列扫描。 平行扫描是指被试能在同一时间内把测验项目与记忆项目同时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所有的记忆项目被一次检查完毕,因此记忆项目的多少对反应时没有影响。 系列扫描是指被试把测验项目同记忆项目一个一个的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随记忆项目的增加,反应时也会增加。 按Sternberg的看法,系列扫描又分两种方式,一是完全的系列扫描,一是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 在完全的系列扫描情况下,无论是“是”反应,还是“否”反应,测验项目要与记忆项目中的每一个项目进行比较,而提取和比较每一个记忆项目都需要时间。因此,随记忆项目的增加,反应时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增长。 在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情况下,一种可能是,被试在发现某个记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2017.01

第一章绪论 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 感受器→加工器→记忆系统→加工器→效应器 二、对认知心理学的实质的理解: 实质: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关心的是人脑的心理功能、而不考虑它的物质基础。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 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快速的信息加工 观察法:“出声思考”形式的观察法: 较慢的加工 计算机模拟:两者皆宜(适用于快速/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 (一)反应时实验: 1、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的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1868) 实验逻辑: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应用: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断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复杂任务-简单任务=复杂部分的认知过程 减法反应时小结: 1. 前提:认知过程是系列加工的。 2. 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3. 对于一些复杂的认知过程,要明确区分出不同的加工阶段还存在一些困难。 2、相加因素法实验 该方法是减法反应时实验的延伸,最初由斯腾伯格(Sternberg,1966-1969)发展出来。 斯腾伯格认为: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每个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总和, 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因素,那么单独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实验逻辑: 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某一个特定的加工阶段。 相反,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存在交互作用),那么这两个因素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 应用: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分离出不同的加工阶段。 相加因素法实验小结: 1. 如减法反应时的前提,认知过程必须是系列加工的。 2. 能否应用可相加的和相互作用的效应来确认加工阶段的不同,有研究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3、开窗实验 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 字母转换实验: 一种比较典型的“开窗”实验方法。它可以较清晰地反应在进行字母转换的信息加工过程中,信息加工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而且计算出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开窗实验的特点: 1)当前的认知活动包含了不同的认知阶段,这些阶段是系列进行的。 2)每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都可以通过外显的指标显示出来。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一、填空 1.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塞)尔Neisser出版了名为《认知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产生。 2.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认识的本质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自动加工过程和控制加工过程,并提出了信息加工的时序性、认知资源的有限性和心理资源分配的观点。 3.联结主义取向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的是以平行加工(并行)的方式进行的。 4.随着外界物理刺激强度的增加,神经系统内的动作电位的频率也有所增加这种现象叫频率编码。 5.在差别感觉阈限研究中表明,最小可觉差与刺激强度之比在中等刺激强度时是有意义的。 6.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信息加工水平,其最高的加工水平是对这个刺激信息的意义进行精细加工或语义加工,即从刺激信息中抽取出意义的过程。 7.认知心理学把人所从事的某些典型活动,按先后次序所作的有组织的认知称为脚本。 8 .在短时记忆中,输入的刺激信息主要是以听觉代码形式来对信息进行编码的。 9 .认知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心智的多学科、跨学科的合作性研究,由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人类学、神经科学和哲学六个领域的学科组成。 10. 在进行自由回忆训练时,几乎所有的单词都是按种类回忆起来而不是按词表中呈现的顺序来回忆,这种现象叫做词汇类聚现象。 11 .内隐联想测验方法是格林沃尔德在1998年最早提出来的。 12 .言语触接是指字或词汇符号必须转换成语音信息,然后借助于语音信息,才能接触到心理词典中该字或词汇的语义信息,它的词形到词义之间存在着语音的媒介作用。 13 .认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认知相当于认识。狭义的认知相当于记忆。 14.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范式有两个一个是信息加工范式,另一个是联结主义范式。 15.斯腾伯格认为,短时记忆中对刺激信息的加工处理是以完全系列扫描的方式进行的。 16.英国心理学家布劳德本特最早提出了注意的过滤器理论。 17.问题解决空间包括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和使问题从一种状态向另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整理解读

1.认知心理学经典研究方法 (1)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1868)提出的目的是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在这种实验里,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在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该过程所需的时间。 (2)开窗实验:通过特定的技术将被试各信息加工阶段所用时间直接进行测量。“开窗”实验的目的是采开“开窗”技术,将大脑进行信息加工过程及其所使用时间直接地测量出来。使用研究者可以清楚感知该过程。字母转换实验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开窗”实验方法。它可以较清晰地反应在进行字母转换的信息加工过程中,信息加工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而且计算出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3)相加因素法实验(S. Sternberg, 1969)如果可以确定一个信息加工过程有某一独立过程,那么,当加工过程包含该过程时,可以看到信息加工总时间的显著变化,如果该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加工过程,那么当加工过程包含该过程时,加工总时间不会发生显著化变化。使用相应因素法实验可以证实信息加工过程是否包含一个假定的环节。 2.知觉的两种加工方式 (1)自下而上加工(又称数据驱动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2)自上而下加工(又称概念驱动加工)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形成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从调整感受器直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 3.启动效应的定义 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是指先前加工的刺激对后来加工同样的刺激或有关联的刺激产生的促进作用。它是个体不自觉地产生的,因而具有无意识的特征,可以归入前意识信息加工的范畴。启动效应分为直接启动和间接启动。 4.注意的模式识别(特征整合理论) Treisman和Gelade(1980)提出特征整合理论,认为事物由客体和特征构成的。一个客体通常可以由多个维量构成,特征便是这些维量的特定的值,而客体则是多维量特征的结合。在认知过程中,人对特征的加工是自动进行的,以平行加工的方式进行;而对客体的辩认则需要集中性注意的参与,以系列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集中性注意的作用类似黏胶,使一些特征得以结合为一个单一的客体。 注:(1)集中性注意是指同时向被试呈现两个或更多刺激,而只要求对其中一个作出反应的情况。对它的研究可弄清楚人类怎样有效地选择某些输入刺激,而不是另外一些刺激,以及研究选择过程的性质和未被注意刺激的情况。 (2)分配性注意是指同时呈现至少两个刺激,且要求注意所有输入刺激,并做出反应的情况。对它的研究可提供关于个体加工局限性的有价值信息,并有助于理解注意机制以及注意容量。 5.鬼域模型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塞尔弗里奇在1959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识别模式有四个阶段和层次。这四个阶段分别由一群有不同功能的“映像鬼”、“特征鬼”、“认知鬼”、“决策鬼”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模式识别:将刺激模式与头脑中已有的表征相匹配,从而达到一个确认的模式的过程,或者说运用记忆中已经贮存的信息对当前出现的刺激模式做出有效 解释的过程。 2.自下而上加工:从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即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的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直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也称数据驱动加工或资料驱动加工。 3.自上而下加工: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是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和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的水平。也成概 念驱动加工。 4.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主要研究认知或认知过程,研究范围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 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 5.控制加工:需要注意资源才能进行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受人意识控制,但能灵活用于变化的环境。又称注意性加工。 6.自动加工:不需要注意资源就能进行的活动,因而无需注意,没有容量限制,不受人控制,且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 7.材料限制加工:指材料的性质需要较低的心理加工时,如感觉辨别等,则是否增加分配给他的注意资源对材料的加工影响不大。 8.资源限制加工:当材料的性质需要更高水平的心理加工时,如语义分析等,则增加分配给他的注意资源,材料就能得到很好的加工,否则就要受到影响。9.鸡尾酒会效应:自己对与他人聊天时听到其他人在谈论自己。 10.开窗技术:不需要推理和两种作业的比较,而能够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 的时间,从而能够明显看出这些加工阶段。 11.字词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 同一字母。 12.构型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完整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部分。 13.双作业操作: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不同的作业,是一种研究信息加工容量 和注意分配能力的方法。 14.类比表征:知识不仅是对事物的反应,可能还存在着与外部客体相类似的 形象的反应。 15.本意表征:(广)指一种符号或信号能代表一个特定事件,物体或信息等,也指这种代表性关系或过程。 16.范畴大小效应:当谓语范畴变大判断句子所需时间也少。 17.熟悉效应:判断一个包含X接得上级概念的句子有时要慢于一个包含更高 的上级句子。

认知心理学试题库

认知心理学试题库 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 答案:D 2()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会效应”。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 答案:B 3“Brown-Peterson 方法”是研究()的方法。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 答案:C 4“爬…电杆…修…电灯…电…工,供电局”,这样的句子更可能是 A.Broca失语病人产生的B.Wernicke失语病人产生的C.注意性失读病人产生的D.深层诵读困难病人产生的 答案:A 1

5“气氛效应”是指()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A.前提 B.结论 C.心理模型 D.问题表征 答案:A 6 Gholson等人研究发现,二年级小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是 A.假设检验 B.刺激偏好 C.维量检验 D.位置交替 答案:C 7 Levine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的( )方法。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 答案:D 8 Neisser于( )年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1879 B.1956 C.1967 D.1970 答案:C 9 Posner和Raichle(1994)发现,当人们被动地听词时,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 A.枕皮层 B.额皮层 C.顶皮层 D.颞皮层 答案:D 2

10 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 )时,其反应时最短。 A.60 B.90 C.180 D.360 答案:D 11 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 A.部分报告法 B.全部报告法 C.双向分离法 D.锐敏度实验法 答案:A 12 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其中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 A.减法反应时实验 B.开窗实验 C.加法反应时实验 D.扫描实验 答案:A 13 按照特征整合理论,特征登记 A.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B.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C.与特征整合均需要注意D.与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 答案:B 14 布鲁纳(Bruner)等人关于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发现,被试在形成概念时,多数人采用总体假设,应用()策略居多。 3

认知心理学经典实验总结

认知心理学经典实验总结 1、Posner实验--信息也可以有视觉编码 给被试安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看,或者插进短暂的实践间隔,让被试指出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来反应,记下反应时。所用字母对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即为同一个字母(AA);另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Aa)。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的反应都为“相同”。 2、Clark和Chase 句子-图画匹配实验--减法反应时实验的范例 给被试看一个句子和紧接着的一幅图画,如“星形在十字之上”,要求被试尽快地判定,该句子是否真实地说明了图画,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记录反应时。实验应用的介词有“之上”和“之下”,主语有“星形”和“十字”,句子的陈述有肯定的(在)和否定的(不在),共有8个不同的句子。Clark和Chase设想,当句子出现在图画之间时,这种句子和图画匹配作业的完成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并提出了度量一些加工持续时间的参数。 3、Sternberg用于研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相加因素法实验 先给被试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并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回答该测试数字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按键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即停止。这样就可以确定被试能否正确提取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即反应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Sternberg从反应时的变化上确定了4个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

量(优质的或低劣的)、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因此,他认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包含相应的4个独立的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 4、字母转换实验(“开窗”实验) 给被试呈现1~4个英文字母并在字母后面标上一个数字,如“F+3”、“KENC+4”等。当呈现“F+3”时,要求被试说出英文字母表中F 后面第三个位置的字母“I”,换句话说,“F+3”即将F转换为I,而“KENC+4”的正确回答则是“OIRG”,但这4个转换结果要一起说出来,凡刺激字母在一个以上时都应如此,即只作出一次反应。以“KENC+4”为例,4个刺激字母相继呈现,被试自己按一下键就可以看见第一个字母K并同时开始计时,接着被试作出声的转换,即说出LMNO,然后再按键来看第二个字母(E),再作转换,如此循环直至4个字母全部呈现完毕并作出回答,计时也随之停止。出声转换的开始和结束均在时间记录中标出来。根据该实验的反应时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完成字母转换作业的3个加工阶段:(1)从被试按键看一个字母到开始出声转换的时间为编码阶段,被试对所看到的字母进行编码并在记忆找到该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2)被试进行规定的转换所用的时间即为转换阶段;(3)从出声转换结束到被试按键看下一个字母的时间为贮存阶段,被试将转换的结果贮存于记忆中。 5、Peterson和Peterson有关遗忘进程的实验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资料讲解

学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 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本书中的内容以狭义为 主。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重要事件 : 1956 年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一年。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建立。 1、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乔姆斯基提交了他关于语言学理论的论文。 2、米勒报告了短时记忆容量为 7 这一重要结果。 3、纽维尔和西蒙讨论了后来极富影响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4、布鲁纳等从认知加工的观点考察了概念形成的规律。 5、人工智能也在 Dartmouth 会议上创立 3、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 : 认知心理学的两大范式 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信息加工学说):1968 年 S.Paert 的专著《感知器》出版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 完整符号操作系统的六个功能: 符号(模式)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具有表征外部事物的功能;二是其自身具有物理或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六种功能: 第一种功能,输入符号(输入)。 第二种功能,存储符号(存储)。 第三种功能,建立符号结构。 第四种功能,条件性迁移(条件传递)。 第五种功能,复制符号(复制)。 第六种功能,输出符号(输出)。 由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得出三点推论 第一个推论,既然人具有智能,它就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第二个推论,既然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它就能够表现出某种智能。第三个推论,既然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符号操作系统,那么,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活动过程。 2、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学说):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逐渐形成,并对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相关的元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 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的是并行分布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它不同于对物理符号的模拟计算。 联结主义理论模型有以下部分组成: 一组单元。亦称节点、认知单元、处理单元。激活状态。联结模式。节点激活规则。节点输出功能。学习规则。根 据以上联结主义理论的假设,可以概括出它所具有的四个明显的特点:内在并行性、分布式处理、容错性和自适应 性。 第二章: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反应时法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 一、涵义 反应时是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其作出明显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又称为有机体反应潜伏期,

人机交互技术实验二熟悉认知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熟悉认知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 专业班级:数字媒体技术 02141401 姓名:罗钧 学号: 2014210xxx 实验日期:

实验二:熟悉认知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内容; (2)熟悉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3)熟悉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二、工具/准备工作 需要准备一台带有浏览器,能够访问因特网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认知学的概念 (1)分析“人机界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简称HMI),又称用户界面或使用者界面,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介和对话接口,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凡参与人机信息交流的领域都存在着人机界面。 (2)给出“认知心理学”的定义。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 认知心理学是最新的心理学分支之一,从1950至1960年代间才发展出来的,到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956年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史上的重要年份。这一年几项心理学研究都体现了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如Chomsky的语言理论和纽厄尔(Alan Newell)和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认知心理学”第一次在出版物出现是在1967年Ulrich Neisser的新书。而唐纳德·布罗德本特于1958年出版的《知觉与传播》一书则为认知心理学取向立下了重要基础。此后,认知心理取向的重点便在唐纳德·布罗德本特所指出的认知的讯息处理模式--一种以心智处理来思考与推理的模式。因此,思考与推理在人类大脑中的运作便像电脑软件在电脑里运作相似。认知心理学理论时常谈到输入、表征、计算或处理,以及输出等概念。 (3)给出“软件心理学”的定义。 软件心理学(software psychology)用实验心理学的技术和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来进行软件生产的方法,即将心理学和计算机系统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学科。 (4)为什么说“了解并遵循认知心理学的原理是进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基础”?请简单阐述之。 人机界面设计,主要用理论来指导设计,了解认知心理学,一方面防止出错,另一方面用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认知心理学,可以使设计者对用户,即使用计算机的人,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也就是说对人的心理基础要有所了解,以提高人机界面设计的水平,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答案:D 2()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会效应”。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答案:B 3“Brown-Peterson 方法”是研究()的方法。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答案:C 4“爬…电杆…修…电灯…电…工,供电局”,这样的句子更可能是 A.Broca失语病人产生的B.Wernicke失语病人产生的C.注意性失读病人产生的D.深层诵读困难病人产生的答案:A 5“气氛效应”是指()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A.前提 B.结论 C.心理模型 D.问题表征答案:A 6 Gholson等人研究发现,二年级小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是 A.假设检验 B.刺激偏好 C.维量检验 D.位置交替答案:C 7 Levine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的( )方法。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答案:D 8 Neisser于( )年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1879 B.1956 C.1967 D.1970 答案:C 9 Posner和Raichle(1994)发现,当人们被动地听词时,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 A.枕皮层 B.额皮层 C.顶皮层 D.颞皮层答案:D 10 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 )时,其反应时最短。 A.60 B.90 C.180 D.360答案:D 11 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 A.部分报告法 B.全部报告法 C.双向分离法 D.锐敏度实验法答案:A 12 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其中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 A.减法反应时实验 B.开窗实验 C.加法反应时实验 D.扫描实验答案:A 13 按照特征整合理论,特征登记 A.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B.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C.与特征整合均需要注意D.与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答案:B 14 布鲁纳(Bruner)等人关于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发现,被试在形成概念时,多数人采用总体假设,应用()策略居多。 A.保守性聚焦 B.同时性扫描 C.博奕性聚焦 D.继时性扫描答案:A 15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组块。 A. 3 B. 4-5 C. 7±2 D. 9-20答案:C 16当读者知觉一个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认构成单词的字母的各个特征,如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结合来确认字母,再将字母结合起来而形成单词,这样一种知觉的加工方式叫做 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答案:A 17 根据( ),感觉各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答案:C 18根据(),只有一个感觉通道的信息可以进入高级分析水平。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答案:B 19根据ELINOR模型,长时记忆中贮存着()等信息。 A.样例集和特征集 B.概念、事件和背景 C.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 D.上下文事实联想、地点-时间联想、主语-谓语联想和关系-宾语联想答案:B 20 根据HAM模型,长时记忆中贮存着()等信息。 A.概念、事件和背景 B.样例集和特征集 C.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 D.上下文事实联想、地点-时间联想、主语-谓语联想和关系-宾语联想答案:D 21根据Selfridge的观点,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其中,负责识别一个模式(如字母)的是 A.特征鬼 B.映像鬼 C.决策鬼 D.认知鬼答案:D 22根据Selfridge的观点,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其中第四层为 A.特征鬼 B.认知鬼 C.决策鬼 D.图像鬼答案:C 23关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双重模型由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Atkinson和Juola B.Sternberg C.Hamilton D.WiC.kelgren 答案:A

认知心理学复习重点(北京大学出版社)

1.绪论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信息加工观点将计算机作为人的心理的模型,企图对人的心理和计算机的行为作出某种统一的解释,发现一般的信息加工原理。 包括人和计算机在内,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的。 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1868)提出的目的是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在这种实验里,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在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该过程所需的时间。 相加因素法实验: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使用相加因素法实验可以证实信息加工过程是否包含一个假定的环节。 “开窗”实验:能够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够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出声思考:当个人在进行思维时,让他利用外部言语进行思考,即进行出声思考,使他的思维过程外部言语化。 2.知觉自下而上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自上而下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模式识别当人能够确认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时,将它与其他模式区分开来,这就是模式识别。 模板说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许多各式各样的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即模板,它们与外部的模式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贮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定,看哪一个模板与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为与那个模板相同。这样,模式就得到识别。由于每个模板都与一定的意义及其他信息相联系,受到识别的模式便得到解释或其他的加工。 原型说认为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原型是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即一个类比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当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刺激纳入此原型所代表的范畴,从而得到识别。 特征说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是以各种特征来表征的,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即抽取刺激的有关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 字词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 客体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 构型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的一个部分。 3.注意过滤器模型布罗德本特(1958)原理:人的神经系统容量是有限的,当外界大量信息通过神经通道时,由于其超过高级中枢神经系统的容量,所以需要一个过滤机制,这在信息传递中起了个关卡的作用,使某些信息得到选择和保证,到达皮层中枢作出反应。 衰减模型特雷斯曼(1960)原理:信息不仅仅是通过一个通道,而是通过两个通道,但其中一个通道被加强,另一个通道的信号则逐渐减弱,从而难以激活其最低感觉阈限值而不被

智慧树知到 《认知心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Neisser于年发表了心理学史上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1956 B:1967 C:1966 D:1879 正确答案:1967 2、Newell和Simon(1972)认为:信息加工就是操纵的过程。 A:符号 B:表象 C:语言 D:命题 正确答案:符号 3、任何一种心理现象同时也是认知现象或认知活动。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很多认知活动都是快速的、简单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信息加工取向的认知心理学注重人脑与计算机的类比,能够很好地解释人类对复杂认知任务的完成。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二章 1、组块设计的缺点之一是由于刺激不能随机化,可能会引起被试的期待反应。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而大脑皮层的神经元为___,这些神经元的特点是顶树突较粗且排列整齐,神经元活动产生的电位形成开放电场。 A:锥体神经元 B:单极神经元 C:双极神经元 D:星状神经元 正确答案:锥体神经元 3、两个半球结构对称,功能各自独立,不进行沟通联系。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4、过记录脑电波并叠加形成的ERP发现,注意的效应在70-150ms就可以产生影响,这是晚期注意存在的证据。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的突出优点是高空间分辨率,功能性磁共振的突出优点是高空间分辨率。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三章 1、直接知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Bruner B:Biederman C:Gibson D:Gregory 正确答案:Gibson 2、ERP研究发现,与物体相比,对面孔加工比较敏感的成份是N170。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间接知觉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Bruner B:Gregory C:Biederman D:Gibson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什么就是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就是心理学得一种分支.它主要研究人得高级心理过程,主要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等等。现代得认知心理学得主流观点就就是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按照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把认知氛围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就是已给对输入得信息进行某些操作得过程单元,而反应则就是由这个阶段得操作产生得.认知心理得主要观点有“将人脑瞧作类似计算机得信息加工"以及“强调人脑中已有得知识与知识结构对人得行为与当前得认知活动有决定性得作用"。通过这些观点,衍生出了一些适合认知心理学得主流研究方法—-“反应时研究法”与“计算机模拟与类比”。 我认为核心得五个概念分别就是:记忆,语言,问题,推理,决策。 记忆多模型系统分三种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记忆就是又因视觉与听觉得不同分为图像记忆与声象记忆。如果我们注意这些记忆,我们对这些记忆得印象就会加深,感觉记忆会变为短时记忆。这种注意不一定就是刻意得,可以使您控制加工,也可以就是由于多次见到而自动加工.短时记忆需要某种程度上得激活长时储存得相关信息,短时记忆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变为长时记忆。相关观点与理论:英国心理学家Alan Baddeley得工作记忆理论:我们得即时记忆就是包括很多组成部分得一个系统,在我们完成其她认知任务得时候,这个系统可以短暂地保持与操纵相关得信息,Craik与Lockhart对深度加工提高回忆成绩得原因得分析与她们得加工水平理论:记忆痕迹得持久性就是加工水平得直接函数.一个刺激如果较长时间得呈现在个体面前,就可能得到较高水平得加工.相关实验有:乔治米勒得神奇数字“7”,Atkinson与Shiffrin得模型,.记忆多模型系统得概念可以让我们记忆知识得时候更加清晰得认识到如何科学合理得使用记忆方法,而不就是笨拙得“傻背"。这种理论在外语教学得时候作用极大,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得以有趣得方式理解外语单词得含义,加深她们对外语学习得印象。 关于语言.音素就是口头语言得基本单位,语速就是词义得基本单位。词语形态学就是关于语素得研究,考察得就是我们如何将语素结合成单词。语法就是一个更熟悉与使用更广泛得概念,包括词形学与句法。所以语法研究得就是单词与句子得结构。语义学就是心理语言学中研究单词与句子意义得学科。有一个相关概念就是语义记忆,就是关于世界得有组织得知识。另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语用学,就是关于语言使用中需要遵循得社会规则得知识。相关理论有:乔姆斯基得理论:句子远比我们瞧到或者听到得要复杂,认知功能理论:强调人类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得功能就是与她人交流思想。主要实验发现有:Marcella Ferrari与Paola Palladino指出,如果研究者们使用不同得语言如芬兰语、荷兰语、俄语、西班牙语或意大利语来研究第二语言习得得时候,可能会识别出不同模式得预测变量。所提到每一种语言得形音一致性都比英语要高。语言相关理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实用性很强,与她人交流得时候,如何让自己得意思被她人真正理解而不被曲解,瞧原声外文剧翻译外文得时候,如何流畅地理解剧情发展等等。 解决问题首先要理解一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注意相关信息,对问题表征进行判定,理解这个问题后,我们就要寻找相应得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本学期关于解决问题主要讨论了四个方面:一、理解问题二、问题解决策略三、影响问题解决因素四、创造性。相关理论有:类比方法:即用您以前解决相似问题得方法来帮助您解决一个新得问题。AllenNewell 与Herbert Simon提出得理论,其特征就是强调次级目标,减少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得差异。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得就是知觉与问题解决过程中得组织倾向。还有关于创造性得理论:创造性包括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要求测验者给出单一得最好得回答,研究者会评价答案得质量.相关实验有:手段-目得启发式研究,研究表明,人们确实会用小问题来组织问题.Ruscio用有一个标准研究了大学生内部动机,测验要求学生们对三种有代表性得创造活动得兴趣进行评分,一段时间后有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任务。结果显示在标准化内部动机测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