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复习提纲(知识点)
认知心理学总复习(1章)

认知心理学总复习(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抽象分析法认知心理学在其具体的研究中,采用实验、观察(包括自我观察)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
不管哪一种方法,认知心理学都强调将条件与结果加以对照,即将输入和输出联系起来进行推理,以发现某一心理现象的内部机制。
这称为抽象分析法。
2、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3、信息加工论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模拟并说明人类学习和人脑加工外界刺激的过程的理论。
4、认知认知的定义定义1:现代“认知心理学之父”亲瑟认为,认知是指感觉和使用的全部过程.认知通常被简单定义为对知识的获得.如果没有认知过程,一切科学创造活动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科学创造主体认知心理过程的和谐在科学创造活动中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定义2:赵艳芳在“认知的发展与隐喻”一文中给认知下的定义为“认知是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是与感情、动机、意志等心理活动相对应的理智思维过程,是大脑对客观世界及其关系进行信息处理从而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定义3:认知是指对态度对象所产生的感知觉、理解、判断、评价、信念.情感是指对态度对象持有的情结体验如愉快、喜欢、乐意、焦虑.、痛苦、紧张、厌恶等定义4:认知是指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想法和观点.从专业技术讲,认知是关于人如何获取信息,并在信息加工基础上如何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定义5:所谓认知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及事物间联系的反映,其对象是有关问题、资料等具体的信息,其过程是对这些信息进行的编码、储存、提取、应用等具体操作二、填空题1、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
2、所谓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这种类比是一种行为水平的类比,而不是结构水平的类比。
3、现代认知心理学是指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以信息加工_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
4、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_,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模式识别:将刺激模式与头脑中已有的表征相匹配,从而达到一个确认的模式的过程,或者说运用记忆中已经贮存的信息对当前出现的刺激模式做出有效解释的过程。
2.自下而上加工:从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即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的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直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
也称数据驱动加工或资料驱动加工。
3.自上而下加工: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是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和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的水平。
也成概念驱动加工。
4.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主要研究认知或认知过程,研究范围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
5.控制加工:需要注意资源才能进行的加工。
其容量有限,受人意识控制,但能灵活用于变化的环境。
又称注意性加工。
6.自动加工:不需要注意资源就能进行的活动,因而无需注意,没有容量限制,不受人控制,且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7.材料限制加工:指材料的性质需要较低的心理加工时,如感觉辨别等,则是否增加分配给他的注意资源对材料的加工影响不大。
8.资源限制加工:当材料的性质需要更高水平的心理加工时,如语义分析等,则增加分配给他的注意资源,材料就能得到很好的加工,否则就要受到影响。
9.鸡尾酒会效应:自己对与他人聊天时听到其他人在谈论自己。
10.开窗技术:不需要推理和两种作业的比较,而能够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够明显看出这些加工阶段。
11.字词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
12.构型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完整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部分.13.双作业操作: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不同的作业,是一种研究信息加工容量和注意分配能力的方法。
14.类比表征:知识不仅是对事物的反应,可能还存在着与外部客体相类似的形象的反应.15.本意表征:(广)指一种符号或信号能代表一个特定事件,物体或信息等,也指这种代表性关系或过程。
(完整word版)认知心理学资料(超强完整版,重点整理突出)

认知心理学复习指导一、认知心理学及其发展1、认知心理学广义与狭义理解,认知心理学的两取向(物理符号系统假设与平行分布处理模型)2、人的信息加工的类型(三对)3、能够举例陈述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重点是反应时方法的运用1、认知心理学广义与狭义理解。
广义:是指以认知为研究取向的心理学。
主张人的心理因素如认知、价值、选择等在人的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重视对高级认知过程如思维、智力等的研究。
狭义:是指信息加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系统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或讯息处理)的系统,并和计算机进行类比,认为人对知识的获得就是人对信息的输入、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
2、认知心理学的两取向(物理符号系统假设与平行分布处理模型)物理符号系统假设是由纽维尔和西蒙提出的,认为无论是人还是计算机的信息加工都是操纵符号的。
符号的功能是代表、标志或指明外部世界的事物。
一些符号通过一定联系形成符号结构。
信息加工系统得到某个符号就可以得到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或该符号所标志的操作。
因此将信息加工系统也叫不好操作系统。
平行分布处理模型: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使用数量众多且独立的处理单元或处理器,在同一时间内实现众多的信息处理。
,它要求更多的考虑认知系统的神经基础,希望能在跟接近大脑的神经结构的基础上来建构人知的理论与计算模型。
研究范式的这种转变称为大脑比喻。
3、人的信息加工的类型(三对)1.自下而上的加工与自上而下的加工。
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直接依赖于刺激的特性或外部输入的感觉信息时,叫自下而上的加工。
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依赖于人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时,叫自上而下的加工。
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自下而上的加工更为明显,后期反之。
2.系列加工与平行加工。
人对输入的信息是依次一个一个的加以处理——系列加工。
同时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平行加工。
3.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化加工。
各种要求意识努力的认知加工——控制性加工。
它是由主意来发动,并由注意来维持的。
认知心理学复习提纲

认知心理学复习提纲认知:通常指人怎样获得和应用知识。
它包括一系列心理活动: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语言和决策等。
认知心理学主要指信息加工心理学,是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一门科学。
他们把人脑与计算机类比,把它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研究人脑获得、储存、加工和使用信息的机制。
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脑与计算机类比,是功能上的类比,不是结构上的类比。
也可以说是软件层面的类比,不是硬件层面的类比。
信息加工系统的主要成分有:感觉、记忆、控制、反应。
反应时:机体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所需的时间。
包括了从信息输入——中枢加工——反应输出的全过程。
“开窗”技术:通过精细的实验设计,使每个可能的加工阶段都明确地呈现,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
1967(美)心理学家,奈塞尔――《认知心理学》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
模式:从广义上讲,指刺激的空间组合和时间组合,即具有一定结构的刺激的整体。
模式识别:指人们确认某种视觉刺激模式是什么,并把它与其他模式区别开来的过程。
注意有两个基本特性:指向性和集中性。
鸡尾酒会现象:听觉注意现象。
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意识将一些无关声音刺激排除在外,而无意识却监察外界的刺激,一旦一些特殊的刺激与己有关,就能立即引起注意的现象。
双作业操作: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不同的作业,是一种研究信息加工容量和注意分配能力的方法。
中枢能量理论:注意是人能用于执行任务的数量有限的能量或资源。
组块:是指将若干小的信息单元联合成较大的信息单元的信息加工过程。
范畴大小效应:句子谓语的范畴越大,判断句子真伪所需的时间越长。
典型性效应:对一个范畴或概念的典型成员的判断要快于对非典型成员的判断。
表象,是以形象的方式保存和再现人们经历过的事物的一种心理表征。
图片优势效应:图片比语言材料好学好记,而情节生动的图片又比普通图片好记。
思维:对事物和现象的外部联系及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认识,在感觉、知觉、记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认知心理学复习提纲

认知⼼理学复习提纲认知⼼理学复习提纲第⼀章⼀、认知⼼理学的对象是什么?a)注意并获取信息b)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和加⼯c)解决问题、思考、产⽣语⾔⼆、认知⼼理学的⽅法?有四种基本⽅法:实验认知学,认知科学,认知神经⼼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三、加法,减法反应时基本假设和实验逻辑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1、加法反应时实验:a基本假设:完成⼀个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系列信息加⼯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
通过对影响这些阶段的因素进⾏⼀定的实验操作,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b实验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于同⼀个信息加⼯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作⽤于某⼀特定的加⼯阶段。
这样,通过单变量和多(双)变量的实验,从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就可确定这⼀信息加⼯过程的各个阶段2、减法反应时实验:基本假设: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种作业包含另⼀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理过程,即所要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逻辑: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其中⼀个作业包含另⼀个作业所没有的⼀个因素,⽽在其他⽅⾯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阶段。
加减法反应时实验可能存在的问题:a以系列加⼯为前提。
⽽信息加⼯还存在平⾏加⼯。
b实验逻辑上的问题:即能否应⽤可相加的和相互作⽤的效应来确认加⼯阶段。
两个因素也许能以相加的⽅式对同⼀个加⼯阶段起作⽤;也许能对不同的加⼯阶段起作⽤并且互相发⽣影响。
c不同信息加⼯阶段间的相互影响。
增加或减少⼀个阶段,剩下的阶段也会受到影响。
四、什么叫信息加⼯观?将⼈脑与计算机进⾏类⽐,将⼈脑看做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系统。
第⼆章⼀、知觉和感觉的关系?1、感觉是知觉的先导2、知觉的作⽤——使得感觉有意义⼆、⾃上⽽下加⼯和⾃下⽽上加⼯的概念,以及⽤这两个概念如何看待知觉的直接和间接争论?⾃上⽽下加⼯:1、由外部刺激开始,数据驱动加⼯2、先分析较⼩的知觉单元,再转向较⼤的知觉单元3、从较低⽔平到较⾼⽔平的加⼯⾃下⽽上加⼯:1、由知觉对象的⼀般知识开始,概念驱动的加⼯2、先分析较⼤的知觉单元,再转向较⼩的知觉单元3、较⾼⽔平的加⼯制约较低⽔平的加⼯⾃上⽽下的加⼯⽅式与知觉的间接理论相对应,⾃下⽽上的加⼯⽅式与知觉的直接理论相对应,前者侧重于外界的刺激,后者则强调⼈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这也就是两个理论的争论点。
认知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认知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1、广义的认知心理学:凡是研究认知的心理学。
2、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数据处理心理学)3、计算机模拟办法:指利用计算机来模拟、检验、发觉人的认知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规律的研究办法。
4、感受信息加工:感受信息加工是指感受器官与刺激物信息相互接触(或作用)之后,感觉器将物理刺激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并经过动作电位把外部事件的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特定区域的过程。
5、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过程):指由外部刺激信息开始的加工,强调感受器官中滞留信息在知觉中的作用。
6、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过程):指在知觉时,个体运用自个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概念来加工当前的刺激信息的过程。
7、模式识不:指人把输入刺激(模式)的信息与长时经历中的信息举行匹配,并辨认出该刺激属于啥范畴的过程。
8、注意的资源限制:指人的注意受到所分配的认知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认知资源,注意分配便能顺利举行的认知活动过程。
9、注意的材料限制:指人的注意受到刺激信息任务(刺激材料)的低劣质量或别适宜加工的信息的限制,即使分配到了较多的认知资源,也别能顺利完成的认知活动过程。
10、部分报告法:短暂呈现信息后,被试按照主试要求呈现部分信息的办法。
11、机械性复述:别是将短时经历中的刺激信息建立在对它们的明白的基础上,而是一味地经过别断地简单重复,力图将刺激信息保留在短时经历中。
精巧性复述:将短时经历中的刺激信息举行分析,使之尽可能与自个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起某种内在联系,并努力把它们整合到长时经历的认知结构中去。
12、陈述性经历:指一具人对事实和事件的经历。
13、语义经历:指个体对客体的事实的经历。
14、情景经历:指个体对事件的自传式的经历。
15、语义启动现象:唤起并促进(加速)随后的与其具有语义联系的字与词汇的触接过程,称为语义启动现象。
16、语义启动效应:由于一具刺激信息(如词或词汇)刚被呈现过,从而导致个体对那个刺激信息的识不或觉察能力的提高,称为语义启动效应。
认知心理学复习要点

一、认知心理学概述〔一〕什么是认知心理学1、认识、认知认知活动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加工和处理输入信息、符号与解决问题的动态系统。
2、认知心理学理解认知心理学,可从两个层面进展。
一是从思想层面,即认知心理学是指一切研究人类认识过程的心理学学派和思潮。
这是广义上的理解,主要探讨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开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包括构造主义心理学、心灵主义和信息加工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是冯特学派〔即莱比锡学派〕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学派的理论,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一组可分解而且有组织的系统;心灵主义是和行为主义学派研究外显行为相对立的,坚持人类心理事件的不公开性和不可复制性〔因为认知心理学研究心理的内部机制,有人也把认知心理学和心灵主义划等号〕;信息加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探讨人类认知活动的内部心理机制。
另一个层面是学科层面。
也称信息加工心理学或数据处理心理学。
即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计算机模拟法来研究认知过程的心理学学科。
这是狭义的理解。
知识点:认知科学——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兴学科,包括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等分支学科,它们对人的认知过程研究采取的是一种"隐喻式描述〞〔如设想短时记忆是一个工作台〕。
3、信息加工取向和联结主义取向这两种取向属于认知心理学研究的范式或纲要,或可理解为进展研究所依赖的根本观点。
〔1〕信息加工取向也称符号操作系统范式。
根本观点: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操纵符号的过程,是以系列的方式进展的。
系列是认知过程按一次一个事件或过程的方式进展,如一次只能注意一件事;事件或过程根本上是有界限的。
信息加工取向以特殊的语言符号〔不等同于平常所说的语言〕来标示其认知事件的。
人类在与外部世界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号操作系统。
信息加工范式说到底是把心理过程和计算机处理信息进展类比。
信息加工取向的隐喻根底是"心理活动像计算机〞。
认知心理学复习提纲完整版

认知心理学考点复习一、名词材料限制过程材料限制过程是指其作业受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
P63资源限制过程所谓资源限制过程是指其作业受到所分配的资源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地进行。
P63自上而下加工自上而下加工是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
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
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的阶段或水平,从调整特征觉察器直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
P26自下而上加工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P25整合性复述精细的复述是对将要复述的材料加以组织,将它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在更深的层次进行加工。
这种复述又称为整合性复述。
P84保持性复述亦称简单复述或机械复述,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只进行重复性的、简单的心理操作,使记忆痕迹得到加强,有助于项目在短时记忆中的保持,但不一定能进入长时记忆。
P84追随程序追随程序是指在实验中,同时给被试的双耳以刺激时,要被试复述事先规定的那只耳朵所听到的项目,利用复述使被试尽可能地只注意一只耳朵的信息(追随耳),而不注意另一只耳朵的信息(非追随耳)。
P55启动效应启动效应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有利作用。
有正启动效应和负启动效应。
P120问题空间是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
通常由问题的给定条件、目标和允许的认知操作三种成分构成。
P183二、一般知识点在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中,常采用的研究方法P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实验法(减法反应时、相加因素法、开窗实验)②观察法(出声思考)③计算机模拟④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认知心理学兴起时间P111956年,信息研讨会信息加工系统的组成部分P2信息加工系统的组成:①感受器②效应器③记忆④加工器整体加工与局部加工P27局部加工是指对于一个客体先知觉其各部分,进而再知觉整体。
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大全

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大全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本书中的内容以狭义为主。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重要事件:1956年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一年。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建立。
1、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乔姆斯基提交了他关于语言学理论的论文。
2、米勒报告了短时记忆容量为7这一重要结果。
3、纽维尔和西蒙讨论了后来极富影响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4、布鲁纳等从认知加工的观点考察了概念形成的规律。
5、人工智能也在Dartmouth会议上创立3、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认知心理学的两大范式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信息加工学说):1968年S.Paert的专著《感知器》出版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
完整符号操作系统的六个功能:符号(模式)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具有表征外部事物的功能;二是其自身具有物理或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六种功能:第一种功能,输入符号(输入)。
第二种功能,存储符号(存储)。
第三种功能,建立符号结构。
第四种功能,条件性迁移(条件传递)。
第五种功能,复制符号(复制)。
第六种功能,输出符号(输出)。
由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得出三点推论第一个推论,既然人具有智能,它就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
第二个推论,既然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它就能够表现出某种智能。
第三个推论,既然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符号操作系统,那么,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活动过程。
2、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学说):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逐渐形成,并对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相关的元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
认知心理学复习提纲(经典实验)PDF.pdf

认知⼼理学复习提纲(经典实验)PDF.pdfSternberg的记忆扫描(memory scanning)实验(连榕P87)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检索)是指把记忆项⽬从短时记忆中回忆出来。
关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问题,Sternberg⽤记忆扫描实验进⾏了研究。
他做了⼀系列的实验,每次实验中,⾸先给被试呈现⼀系列的记忆项⽬,如1――6个数字、字母等。
(低于短时记忆的记忆⼴度)每个项⽬的呈现时间为1.2秒,呈现完毕后2秒,进⾏测验。
测验项⽬⼀半是原记忆项⽬中的项⽬,⼀半不是原项⽬,前者让被试做“是”反应,后者让被试做“否”反应。
在这个实验中,反应时(从呈现测试刺激到被试作出“是”或“否”的反应时间)为提取的⼼理历程提供了⼀个客观指标。
Sternberg认为被试的反应时由三个阶段构成,第⼀个阶段是编码阶段,被试把测验项⽬表征在⼯作记忆中;第⼆个阶段是⽐较阶段,把记忆项⽬从⼯作记忆中提取出来与测试项⽬进⾏⽐较;第三阶段是反应阶段,在⽐较的基础上作出“是”或“否”的反应。
这三个阶段所获得时间的总和就是反应时。
另外,Sternberg把识记项⽬的数量作为唯⼀的实验变量,并认为记忆项⽬的多少对⽐较阶段影响很⼤,⽽对编码阶段和反应阶段影响较⼩。
1平⾏扫描与系列扫描的假设Sternberg推断,考察被试者反应时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被试在被试在短时记忆中⽐较信息的⽅式。
即平⾏扫描还是系列扫描。
平⾏扫描是指被试能在同⼀时间内把测验项⽬与记忆项⽬同时进⾏⽐较。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所有的记忆项⽬被⼀次检查完毕,因此记忆项⽬的多少对反应时没有影响。
系列扫描是指被试把测验项⽬同记忆项⽬⼀个⼀个的进⾏⽐较,在这种情况下,随记忆项⽬的增加,反应时也会增加。
按Sternberg的看法,系列扫描⼜分两种⽅式,⼀是完全的系列扫描,⼀是⾃我停⽌的系列扫描。
在完全的系列扫描情况下,⽆论是“是”反应,还是“否”反应,测验项⽬要与记忆项⽬中的每⼀个项⽬进⾏⽐较,⽽提取和⽐较每⼀个记忆项⽬都需要时间。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1.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以个体的心理结构与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将人比作是信息加工系统(计算机),揭示人类认知过程中信息加工的心理机制,即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取与运用。
2.Newell和Simon的信息加工模型信息加工系统是由感觉器、效应器、经历和加工器组成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可概括为输入、输出、贮存、复制3、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就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同时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
认知心理学核心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怎么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对象是内部心理机制咨询题4、斯滕伯格首先提出了加因素法的要紧假设: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由一系列有先后顺序的加工时期组成的。
减法反应时Donders 将反应分为三类:A为简单反应(基线时刻),B为挑选反应(既有刺激的辨不,又有反应的挑选),C为辨不反应(仅有刺激的辨不)5、开窗实验的特点直截了当地测量每个加工时期的时刻6、1967年Neisser出版的专著《认知心理学》通常被以为是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7、认知心理学兴起的缘故(一)内部缘故1. 继承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传统2. 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妨碍3. 格式塔心理学的妨碍4. 行为主义的失败(最重要的缘故)反对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但也受到它的一定妨碍。
(二)外部缘故操纵论思想的渗透信息论思想的渗透语言学研究的进展计算机科学的启示:认知心理学赖以产生的重要的外部缘故8、认知心理学的妨碍(一)对一般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妨碍1.扩大了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
2.使研究从心理物理函数走向内部心理机制。
3.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
4.开始重视个不差异和个案研究。
(二)对研究范式的妨碍主张在高于生理机制的水平上来研究心理机制,力图以解释的观点来讲明心理过程的规律,心理现象或心理过程的研究应在多层次基础而别应在同一水平或层次举行研究。
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

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注意、记忆、学习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的学科。
它探究人类大脑是如何接收、加工和处理信息的,并研究认知过程背后的心理机制。
在理解和应用认知心理学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概念,并掌握一些重要的实验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认知心理学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认知心理学知识。
一、认知心理学基础知识1. 认知心理学概述- 研究对象和范畴- 历史发展和学科主要理论2. 知觉和注意力- 感觉器官和感觉过程- 知觉错觉和感知心理学实验- 注意力的类型和机制3. 记忆与遗忘- 记忆的类型和过程- 记忆的编码、储存和检索 - 遗忘的原因和遗忘曲线4. 语言和思维- 语言的结构和理解- 语言发展和失语症- 思维过程和问题解决5. 学习与智力- 条件反射和经典条件作用 - 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 - 智力的概念和测试二、实验和研究方法1. 实验设计和控制- 实验变量和操作定义- 随机分组和对照组设计- 双盲实验和伪装2. 认知心理学实验常用方法- 自报法和行为观察法- 反应时和错误率测量- 脑电图、眼动仪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3. 数据分析与解释-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统计显著性和效应大小- 结果解释和研究的局限性三、认知心理学的应用1. 学习和教育- 学习策略和记忆技巧- 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困难和认知训练2. 病理心理学- 认知缺陷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语言障碍和学习障碍- 认知康复和治疗方法3. 决策与行为- 认知偏差和决策误差- 事故与风险评估- 认知心理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以上仅为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的一部分,重点涵盖了认知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实验和研究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希望大家在复习中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内容,并通过实践应用,加深对认知心理学的理解和认识。
认知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心理学领域,对于我们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祝大家考试顺利!。
认知心理学复习重点讲义资料

认知心理学知识要点第一章概述认知: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
认知心理学:其实质是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
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反应时法(1)减法反应时(2)相加因素法(3)开窗实验2、口语报告法3、计算机模拟与人类认知4、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1.对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扩大了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2)使研究从心理物理函数走向内部心理机制;3)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4)开始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2 催生了新的心理学分支社会认知心理学、认知生理心理学3 对实践领域有重大影响人工智能、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第二章知觉2. 总体优先效应总体特征的知觉快于局部特征的知觉,总体特征先于局部特征被知觉,总体加工是处于局部分析之前的一个必要的知觉阶段。
支持实验:Navon(纳冯)的两个实验(大字母和小字母)3. 词优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
支持实验:Reicher(赖克特)实验4. 客体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
支持实验:Weisstein(韦斯坦)&Harris(哈里斯)5. 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以及它们的关系自下而上的加工: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
也称数据驱动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
也称数据驱动加工。
关系:自下而上的加工与从局部到整体的加工有关;自上而下的加工与从整体到局部的加工有关6. 模式识别的理论(1)模板说(2)原型说(3)特征说支持证据:1)Neisser(奈塞尔)(1964)视觉扫描实验2)生理学证据:a.动物具有特征觉察器b. what和where通路c. Pritchard(1961)的固定网膜实验概念驱动加工: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
认知心理学大纲讲义

认知心理学大纲/讲义第一章一、考核知识点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认知心理学的定义: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即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知觉、语言、智能、表象、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心加工心理学。
2、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起源:A、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内部原因心理学发展,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诞生,分析了心理成份感觉和感情。
铁钦纳进一步把人的心理分为感觉、意向和感情,建立构造主义心理学。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认知心理学》出版,标志认知心理学确立。
B、现代科学技术对认知心理学的巨大影响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进一步推动了以信息加工观点来分析心理活动的认知心理学发展。
3、信息加工系统信息加工系统是指能够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系统。
信息加工系统由记忆装置、加工器、效应器和接受器组成。
纽韦尔和西蒙在《人的问题解决》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简要的模型来表示信息的输入、编码、加工、存储的过程。
4 、人的信息加工系统当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当人处于清醒状态时,就会不断地对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活动。
眼、耳、鼻、舌、皮肤是人接受周围环境刺激与信息的器官,它们的感受器分别将接受信息并转化为生物电后进入人脑以作进一步加工处理。
其流程是感觉登记、知时记忆、长时记忆、存储加工、分析直至作出对外界的反应。
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认知心理学的涵义2、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②个体认知的发生和发展③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
3、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信息加工理论,1967年奈塞尔发表《认知心理学》标志认知心理学诞生。
认知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认知心理学知识点归纳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与知觉的一门领域,它涉及到人类如何感知、思考、记忆、决策和解决问题。
通过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的本质以及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本文将对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感知感知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和对其进行加工、理解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研究了人类感知的方式、特点以及感知如何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其中,感知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1. 感知过程:感知过程可分为感知刺激、感知处理和感知结果三个阶段。
人们通过感知器官接收外界刺激,经过大脑处理后形成感知结果。
2. 感知与注意力:人类的感知过程受到注意力的调控。
注意力的分配决定了我们对某些刺激的关注程度和处理优先级。
3. 感知与知觉:感知和知觉密不可分。
感知是收集外界信息的过程,而知觉则是将感知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最终形成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认知。
二、记忆记忆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允许我们保存并回忆过去的经历和信息。
认知心理学研究了记忆的各个方面,包括以下知识点:1. 记忆分类:记忆可以分为感知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知记忆是对刺激的瞬时感知,短时记忆是短暂存储的记忆,而长时记忆则是相对永久的记忆存储。
2. 记忆编码与提取:记忆的编码是指信息保存到记忆系统中的过程,而提取则是从存储中检索信息的过程。
编码和提取的方式对记忆的质量和效果有关重要影响。
3. 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处理信息的过渡记忆系统,它负责维持和操作当前正在进行的认知任务所需的信息。
三、思维思维是人类处理问题、推理和解决困难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研究了人类思维的方式、规律和效能。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思维知识点:1.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思维的核心任务之一。
认知心理学研究了问题解决的各个阶段,包括问题意识、问题分析、解决方案生成和解决方案评估等。
2. 推理:推理是从已知信息出发,得出新结论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研究了推理的不同类型,如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以及推理中常见的错误和偏见。
认知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

认知心理学复习重点选择题20分,5个实验,1个论述题,4个简答题。
前七章1.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的内容、核心、认知心理学中的两个研究指标:反应时和正确率。
2. 复述分为两种:简单复述和精细复述3.感觉记忆的研究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的?部分报告法4图像记忆的容量?9到20个保持时间300到500毫秒5.侧向扩散6 问题行为图包含的两个成分7.深层转换语法包含的两个成分8推理产生错误的原因9 速度与正确率权衡问题10 鸡尾酒会效应11 自由回忆实验12 人工代理13 问题空间14 模式识别15 追随程序16 范畴大小效应17 Burner的人工概念的实验18 系列位置效应的实验19 探测刺激的实验探测法的实验(短时记忆的遗忘)20 注意章节:注意的选择机制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中枢能量理论计算机模拟法基本逻辑知觉产生的理论21 Sternberg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的实验22 Paivio 的斑马试验23 Navon 的整体加工与局部加工实验24 轮廓比较与命名实验(又称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1.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的内容、核心、P1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主要研究认知或认知过程,研究范围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
认知心理学中的两个主要研究指标:反应时和正确率(即作业成绩)。
2.复述P84复述是一种不出声地对刺激信息进行重复默诵的内部过程。
复述可以分为机械性复述或称为保持性复述(maintenance rehearsal)和精致性复述或称为整合性复述(elaborative rehearsal)。
1)简单复述即以前所说的的复述,它有助于项目在短时记忆中保持,即如复述缓冲器,现又称为保持性复述。
2)精致性复述是将要复述的材料加以组织,将它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在更深的层次上进行加工。
这种复述又称为整合性复述,可以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自考00471认知心理精讲知识考点汇总

总论第二章注意第三章感觉第四章知觉第五章记忆第六章第七章思维第八章概念第九章第十章言语总论内容1.2.3.知识点1:认知心理的范围和意义1认知心理感觉知觉低级形式;记忆高级形式。
知识点1:认知心理的范围和意义1注意认知的高级形式依赖于认知的低级形式,它又反过来调节和影响着低级形式。
知识点1:认知心理的范围和意义2、认知心理的意义知识点2:认知心理的实质1不论是认知心理还是个性心理;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心理现象,都可以从客观事物中找到源泉。
大闹天宫这幅图景知识点2:认知心理的实质2,映。
知识点2:认知心理的实质2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反映,其原因就在于此。
,,-,这和他们的知识经验有关;是否全神贯注、认真听教师讲课有关;也和是否认真完成作业有关。
知识点2:认知心理的实质2这就是人的心理反映的能动性和主观性。
人的心理实质知识点3:个性倾向性对认知心理的影响个性倾向性有别于系统,又有联系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动力系统,它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特征。
知识点3:个性倾向性对认知心理的影响人并不是社会环境的消极产物,而是积极活动者。
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等内部世界实现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现实进行反应。
知识点3:个性倾向性对认知心理的影响例如茅以升,,,....出于发展我国交通事业的需求,为了壮大我国的国威和对外国人的嘲笑与讽刺的蔑视在社会、人民的要求和个人的强烈愿望与情感的驱使下,孜孜不倦地攻读,精通了祖国桥梁建筑史,掌握了有关桥梁建筑的渊博知识,冲破了被帝国主义把持的中国建桥大权,在他亲自设计和指挥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建成了当时最现代化大桥知识点4:认知心理的意识性提出是否研究意识问题。
创始人冯德创立的“构造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他把意识叫做“直接经验“构造主义”的基本内容。
20美国的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意识是不能观察到的,提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和动物的行为,其任务在于揭露S-R(刺激反应),;知识点4:认知心理的意识性片面性。
28665认知心理学_(复习笔记)

28665认知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__绪论认知心理学的涵义:20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作为认知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成为继行为主义之后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
1967年美国奈塞尔发表《认知心理学》标志其确立。
20世纪80年代,完整的认知心理学体系基本形成。
20世纪90年代,联结主义理论和多功能系统理论,大大促进了认知心理学对人的心理过程微观结构的探索。
信息加工工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认知过程的本质是信息加工过程。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即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知觉、语言、智能、表象、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心加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的起源:1、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内部原因。
1879年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脱离哲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
铁钦纳,受冯特影响并继承,产生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
华生的行为主义否认人的内部心理活动,使心理学成为了“无头脑的心理学”。
托尔曼把控制行为反应输出的内部因素-中介变量引入到对有机体的行为研究中。
赫尔等把中介变量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特别是推向到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研究。
2、现代科学技术对认知心理学的巨大影响。
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
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
重要影响的科学:语言学研究的新进展,推动了认知心理学的产生。
信息论思想的渗透,为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申农的通讯科学理论)。
计算机科学是当代认知心理学产生与发展的最重要条件。
研究范围、①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②个体认知的发生和发展③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
发展历史;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信息加工理论,1967年奈塞尔发表《认知心理学》标志认知心理学诞生。
心理学三年级复习提纲

心理学三年级复习提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的科学。
作为一名心理学三年级的学生,复习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任务。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本文将提供一个心理学三年级复习提纲,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一、认知心理学1.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认知心理学中的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理论4. 认知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二、社会心理学1.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理论3. 社会认知在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社会问题中的应用4. 社会心理学实验设计和研究方法三、发展心理学1.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发展心理学中的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发展特点和主要理论4. 发展心理学在教育、家庭和社会中的应用四、人格心理学1. 人格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人格心理学中的人格理论和评估方法4. 人格心理学在职业选择、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应用五、临床心理学1. 临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障碍的分类和诊断标准4. 临床心理学在心理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六、认知神经科学1. 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理论4. 认知神经科学在认知障碍、神经疾病和脑机接口中的应用七、应用心理学1. 应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应用心理学在教育、组织和健康领域的应用4. 应用心理学在社会问题解决和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以上是心理学三年级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提纲来整理自己的复习资料,并结合课本、讲义和相关论文进行深入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1 ()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A.自下而上加工B.局部加工C.整体加工D.自上而下加工答案:D2 “Brown-Peterson 方法”是研究()的方法。
A.注意B.命题检验C.短时记忆D.概念形成答案:C3 “气氛效应”是指()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A.前提B.结论C.心理模型D.问题表征答案:A4 Levine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的( )方法。
A.注意B.命题检验C.短时记忆D.概念形成答案:D5 Neisser于( )年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1879B.1956C.1967D.1970答案:C6 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 )时,其反应时最短。
A.60B.90C.180D.360答案:D7 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A.部分报告法B.全部报告法C.双向分离法D.锐敏度实验法答案:A8 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其中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A.减法反应时实验B.开窗实验C.加法反应时实验D.扫描实验答案:A9 布鲁纳(Bruner)等人关于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发现,被试在形成概念时,多数人采用总体假设,应用()策略居多。
A.保守性聚焦B.同时性扫描C.博奕性聚焦D.继时性扫描答案:A10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组块。
A. 3B. 4-5C. 7±2D. 9-20答案:C11 当读者知觉一个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认构成单词的字母的各个特征,如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结合来确认字母,再将字母结合起来而形成单词,这样一种知觉的加工方式叫做A.自下而上加工B.局部加工C.整体加工D.自上而下加工答案:A12 根据( ),感觉各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
A.衰减模型B.过滤器模型C.反应选择模型D.知觉选择模型答案:C13 根据(),只有一个感觉通道的信息可以进入高级分析水平。
A.衰减模型B.过滤器模型C.反应选择模型D.知觉选择模型答案:B14 根据Selfridge的观点,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其中,负责识别一个模式(如字母)的是A.特征鬼B.映像鬼C.决策鬼D.认知鬼答案:D15 根据Selfridge的观点,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其中第四层为A.特征鬼B.认知鬼C.决策鬼D.图像鬼答案:C16 关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双重模型由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Atkinson和JuolaB.SternbergC.HamiltonD.WiC.kelgren答案:A17 减法反应时实验是由心理学家( )最先设计出来的研究范式。
A.唐德斯(Donders)B.斯滕伯格(Sternberg)C.波斯纳(Posner)D.汉密尔顿(Hamilton)答案:A18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
这种启发式策略叫做A.逆向工作B.简化计划C.手段-目的分析D.算法答案:C19 属于程序性记忆的是A.头脑中储存的关于猫能捉老鼠的知识B.记得后天晚上开会C.关于如何使用传真机的知识D.记得两天前在商场看见过一位老同学答案:C20 属于前瞻性记忆的是A.头脑中存储的关于猫能捉老鼠的知识B.记得后天晚上开会C.关于如何使用传真机的知识D.记得两天前在商场看见过一位老同学答案:B21 双重记忆模型中的双重记忆是指A.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B.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C.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答案:C22 图像记忆具有除()以外的三个特点。
A.信息存储的时间为几百毫秒B.信息的编码方式为语义编码C.具有鲜明的形象性D.保持感觉信息原有的直接编码方式答案:B23 下列方法中,()是用来研究感觉记忆的。
A.双作业操作B.空白实验C.部分报告法D.扫描实验答案:C24 下述方法中,( )适合研究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
A.眼动记录法B.反应时记录法C.开窗实验D.出声思考法答案:D25 下述研究方法中,( )能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
A.开窗实验B.计算机模拟实验C.减法反应时实验D.加法反应时实验答案:A26 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无论是字符、数码还是其他图形,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时,其反应时最短。
A. 90B. 120C. 180D.320答案:D27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识别一个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字母这种现象叫做A.字母优势效应B.字词优势效应C.构型优势效应D.客体优势效应答案:B28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的一个部分,这种现象叫做A.字词优势效应B.客体优势效应C.构型优势效应D.字母优势效应答案:C29 心理学家吉布生(Gibson)提出的知觉理论是A.假设考验说B.认知理论C.直接理论D.特征分析理论答案:C30 在对字母"R"进行反正判断的实验中,反应时最长的顺时针倾斜角度为"A.60B.120C.180D.270答案:C31 在认知心理学中,把头脑中存储着的代表一组物体的关键特征的表征称之为A.模板B.原型C.样例D.维量答案:B二、多选题1当我们说知识和期望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客体时,我们所强凋的主要是A.自上而下加工B.自下而上加工C.概念驱动加工D.数据驱动加工答案:A;C2 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等基本方法。
A.减法反应时实验B.出声思考法C.开窗实验D.计算机模拟E.加法反应时实验答案:A;B;C;D;E3 属于内隐记忆测验的有A.线索回忆B.再认C.词汇判断D.知觉辨认答案:C;D4 属于日常记忆研究关心对象的课题是A.短时记忆中材料的编码方式B.目击者证词的可信度C.前瞻性记忆D.自传记忆答案:B;C;D5 图像记忆具有()的特点。
A.信息存储的时间为几百毫秒B.信息的编码方式为语义编码C.具有鲜明的形象性D.保持感觉信息的原有的直接编码方式E.其容量至少为9个项目或更多答案:A;C;D;E三、填空题1 ___复述是指对刺激加工的不断深入,将要复述的材料加以组织,并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可以产生持久的记忆。
答案:精细2 ___加工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的加工。
答案:控制性3 “三段论”推理的“气氛效应”是指___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答案:前提的性质4 Anderson认为,问题解决具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和___三个基本特征。
答案:认知操作5 Atkinson和Shiffin认为短时记忆具有两个功能:一是作为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缓冲器;二是作为信息进入长时贮存的___。
答案:加工器6 Atkinson和Shiffrin认为短时记忆具有两个功能:一是作为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___;二是作为信息进入长时贮存的加工器。
答案:缓冲器7 Wason通过四卡问题的研究发现,在命题检验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人们表现出强烈的___倾向。
答案:证真8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听觉编码、视觉编码和___编码三种方式。
答案:语义9 根据Shiffrin和Atkinson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是通过___而实现答案:复述10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问题解决过程分为___、选择算子、应用算子和评价当前状态四个阶段。
答案:问题表征11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问题解决过程分为问题表征、选择算子、应用算子和___四个阶段。
答案:评价当前状态12 经过大量练习的任务倾向于主要要求___加工,而练习不够的任务主要要求___加工。
答案:自动;控制13 模板说是一个简单的模型。
它的基本思想就是___,而且这种匹配要求两者有最大程度的重叠。
这种形式的匹配被称为模板式匹配。
答案:刺激与模板匹配14 确认某种模式是什么,并把它与其他模式区别开来的过程叫做___。
答案:模式识别15 人们在进行判断或推理时,总是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愈有代表性,被判断为比较少代表性的愈常出现。
该种启发式策略叫做___启发法。
答案:代表性16 认知心理学家们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识别一个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线段,这种现象叫做___效应。
答案:客体优势17 认知心理学将知觉看作是感觉信息的___即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
答案:组织和解释18所谓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这种类比是一种___水平的类比,而不是结构水平的类比。
答案:行为19 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的全部认知状态叫做___。
答案:问题空间20 现代认知心理学是指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以___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
答案:信息加工21 新手在对问题进行表征时,强调问题的___特征,而专家在对问题进行表征时,强调问题的___特征。
答案:表面;结构22一种记忆理论认为,记忆代码是对加工这个代码的认知过程的记录,每种加工方式都产生一个认知代码,一般说来,语义加工越多,加工深度就越深,代码越深,记忆越持久。
这种理论叫做___答案:加工水平理论四、判断题(1为正确,2为错误)1 局部加工对于一个刺激客体,先知觉其整体,然后再知觉各部分的加工方式。
答案:2 局部加工对于一个刺激客体,先知觉其各部分整体,然后再知觉整体的加工方式。
整体加工是先知觉其整体,然后再知觉各部分的加工方式。
2 模板(Template)与外部的模式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答案:2 模板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贮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定,看哪一个模板与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为与那个模板相同。
这样模式就得到识别了。
3对于追随耳的信息,被试能够很好的复述,而对于非追随耳的信息,被试的回忆效果很好。
答案:2 双耳同时分听实验,支持过滤器模型和支持知觉选择模型。
从整体上说,对于追随耳的信息,被试能够很好的复述,而对于非追随耳的特定信息也是可以回忆的。
4两种记忆说认为,记忆不是单一(长时记忆)的,存在着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两种记忆,它们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