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资料讲解
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解析
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解析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解析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记忆、学习、语言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
在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中,认知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模块。
本文将为大家解析认知心理学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山东省考研心理学。
一、认知心理学概述认知心理学是对人类思维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旨在探究人们是如何感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研究重点主要包括注意、记忆、学习、知觉和语言等认知过程。
在山东省考研中,认知心理学是一个必考内容,考生需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二、注意力与认知注意力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个体在感知、思考和解决问题时的精神集中程度。
注意力的特点包括有限性、选择性和可变性等。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注意力与认知的关系,包括分配注意力的方式、注意力的调节以及在不同认知任务中注意力的表现等。
三、学习与记忆学习与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的是人类在获取新知识和记忆信息时的心理过程。
学习方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条件反射、概念学习、操作学习等。
记忆也可分为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等。
考生需要全面了解学习与记忆的基本原理和模型,同时也要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和记忆策略。
四、知觉与感知知觉与感知是指个体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和理解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感觉器官、感知机制、知觉错误等方面的内容。
在山东省考研中,考生需要熟悉各种知觉任务和实验,以及常见的知觉现象和误解等。
五、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思维是人类认知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研究语言如何影响思维和认知过程。
这个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的结构和语义、语言习得与发展、语言理解和产生等。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重点关注语言与思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六、问题解决与决策问题解决和决策是认知心理学中的关键领域,研究人们在面对问题和决策时的心理过程。
浙江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梳理
浙江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梳理一、认知心理学概述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的一门学科,它关注人的认知过程、记忆、注意、语言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本文将就认知心理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考研学子更好地复习。
二、知觉和注意1. 知觉的基本概念- 知觉是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进行接收、加工和理解的心理过程。
- 知觉过程包括感觉、辨认、组织和理解等阶段。
2. 知觉的发展过程- 婴儿期:感觉器官逐渐发育完善,对各种刺激的反应越来越多样化。
- 童年期:认知能力逐渐加强,意识到外界环境和自己的联系。
- 青春期及以后:知觉过程更加成熟稳定,对复杂刺激的理解能力提高。
3. 注意的调控机制- 注意是指个体有选择地将心理或生理活动集中在某一特定刺激或任务上。
- 注意的调控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分配注意以及抑制注意等。
三、记忆与遗忘1. 记忆的过程- 记忆是指通过学习、加工和存储,将信息保存并进行回忆的心理过程。
- 记忆过程包括感知、编码、存储和检索等阶段。
2. 记忆的分类- 按信息存储的时间: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 按记忆内容:语义记忆、视觉记忆和过程记忆等。
3. 遗忘的原因和类型- 遗忘是指已经学习或经历过的信息逐渐丧失或无法回忆出来的现象。
- 遗忘的原因包括干扰、缺乏巩固等。
四、思维与解决问题1. 思维方式的分类- 形象思维:基于感知和形象的思考方式。
- 符号思维:基于符号和语言的思考方式。
2. 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 问题发现:发现与目标状态不一致的问题。
- 问题分析:对问题进行分析、提炼和概括。
- 解决方案的生成:产生可能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 解决方案的评估和选择:对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
- 实施和验证:执行方案并验证解决效果。
五、语言与思维1. 语言的定义和作用-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通过声音符号体系进行信息传递。
- 语言的作用包括意义传递、思维表达和社会交往等方面。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整理解读
1.认知心理学经典研究方法(1)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1868)提出的目的是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在这种实验里,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在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该过程所需的时间。
(2)开窗实验:通过特定的技术将被试各信息加工阶段所用时间直接进行测量。
“开窗”实验的目的是采开“开窗”技术,将大脑进行信息加工过程及其所使用时间直接地测量出来。
使用研究者可以清楚感知该过程。
字母转换实验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开窗”实验方法。
它可以较清晰地反应在进行字母转换的信息加工过程中,信息加工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而且计算出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3)相加因素法实验(S. Sternberg, 1969)如果可以确定一个信息加工过程有某一独立过程,那么,当加工过程包含该过程时,可以看到信息加工总时间的显著变化,如果该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加工过程,那么当加工过程包含该过程时,加工总时间不会发生显著化变化。
使用相应因素法实验可以证实信息加工过程是否包含一个假定的环节。
2.知觉的两种加工方式(1)自下而上加工(又称数据驱动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2)自上而下加工(又称概念驱动加工)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形成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从调整感受器直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
3.启动效应的定义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是指先前加工的刺激对后来加工同样的刺激或有关联的刺激产生的促进作用。
它是个体不自觉地产生的,因而具有无意识的特征,可以归入前意识信息加工的范畴。
启动效应分为直接启动和间接启动。
4.注意的模式识别(特征整合理论)Treisman和Gelade(1980)提出特征整合理论,认为事物由客体和特征构成的。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感受器→加工器→记忆系统→加工器→效应器二、对认知心理学的实质的理解:实质: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关心的是人脑的心理功能、而不考虑它的物质基础。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快速的信息加工观察法:“出声思考”形式的观察法: 较慢的加工计算机模拟:两者皆宜(适用于快速/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一)反应时实验:1、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的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1868)实验逻辑: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应用: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断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
复杂任务-简单任务=复杂部分的认知过程减法反应时小结:1. 前提:认知过程是系列加工的。
2. 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3. 对于一些复杂的认知过程,要明确区分出不同的加工阶段还存在一些困难。
2、相加因素法实验该方法是减法反应时实验的延伸,最初由斯腾伯格(Sternberg,1966-1969)发展出来。
斯腾伯格认为: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每个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因素,那么单独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实验逻辑: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某一个特定的加工阶段。
相反,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存在交互作用),那么这两个因素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
应用: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分离出不同的加工阶段。
相加因素法实验小结:1. 如减法反应时的前提,认知过程必须是系列加工的。
认知心理学考试要点
认知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一章绪论1、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1950年代Neisser 1967年的《认知心理学》2、认知心理学的核心?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3、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1减法反应时实验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它方面均相同。
从这两个作业所使用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阶段。
逻辑实验2加法反应时实验的延伸,斯腾伯格(Sternberg) 简单了解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3开窗实验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4出声思考德国心理学家(Duncker)1945年Newell和Simon 发展,问题解决使被试的信息加工过程由内潜性变为外显性用于分析慢速、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被试使用外部的言语进行思维主试通过速记或录音等方式记录被试所有的言语,以供分析使用5计算机模拟简单名词5、关于加工方法系列加工/平行加工数字加工/模拟加工第二章知觉1、两个理论(一)假设考验说1、观点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考验的构造过程。
人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接收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直到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解释。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二)刺激物说1、观点知觉只具有直接的性质。
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
刺激的特点2、知觉的加工方式一、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加工1、自下而上加工(Bottom-up Processing):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
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身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数据驱动加工(Data-driven processing依赖于刺激物的特性例:物体的颜色知觉依赖于光的波长局部的2、自上而下加工(Top-down Processing):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
湖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湖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一、概述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了广泛的内容和理论。
在湖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中,对认知心理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本篇文章将围绕湖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中的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进行详细的总结和介绍。
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 认知:是指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
2.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中的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的心理学学科。
三、认知心理学的重点内容1. 知觉知觉是指个体通过感官对外界信息进行感知和理解的过程。
在知觉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重点内容:(1)感知的基本原理:包括感觉的基本属性、感觉的门槛和感觉的适应。
(2)知觉的错觉:包括视错觉、听错觉等。
对于考生而言,重点掌握一些常见的错觉现象和其解释原理。
(3)知觉的组织与注意:了解知觉是如何将各种感觉信息整合在一起的,以及注意对于知觉的影响。
2. 注意注意是人们选择性地关注某一刺激或信息的能力。
在注意的研究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点内容:(1)注意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包括注意的选择性、分配性和稳定性等方面。
(2)注意的机制:探讨注意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如注意的分配、刺激筛选等。
(3)注意与认知资源:注意对于认知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的影响,以及注意资源的局限性。
3. 记忆记忆是指人类通过接收、存储和提取信息的心理过程。
在记忆的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内容:(1)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以及记忆的遗忘。
(2)记忆的类型及其特点:了解不同类型的记忆,如工作记忆、长时记忆等。
(3)记忆的影响因素:掌握影响记忆过程的因素,如情境、情感和意义等。
4. 思维思维是人类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进行的心理活动。
在思维的研究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点内容:(1)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概念形成、判断和推理等。
(2)问题解决和决策:理解思维在问题解决和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
心理学专业资格考试中的认知心理学知识点解析
心理学专业资格考试中的认知心理学知识点解析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活动。
在心理学专业资格考试中,认知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主要理论等方面进行解析。
一、认知心理学的定义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记忆、学习、语言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的科学。
它关注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研究人类如何获取、组织和运用信息。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多个方面。
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认知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强调通过观察行为来研究心理过程,而结构主义则关注心理过程的结构和组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认知心理学逐渐形成,并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
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索认知过程。
其中,实验方法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实验,研究者可以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和测量参与者在不同条件下的认知表现。
另外,观察法、问卷调查、脑成像技术等也被广泛应用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
四、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认知心理学有多个重要的理论,其中包括信息处理理论、认知发展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等。
信息处理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包括输入、存储、加工和输出等阶段。
认知发展理论关注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变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和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等。
认知负荷理论研究人类在处理信息时的认知负荷情况,包括工作记忆负荷和长期记忆负荷等。
五、认知心理学的应用领域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指导教学设计和评估,提高学习效果。
在临床心理学中,认知心理学可以用于认知疗法的治疗,帮助个体改变不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完整word版)认知心理学资料(超强完整版,重点整理突出)
(完整word版)认知心理学资料(超强完整版,重点整理突出)认知心理学复习指导一、认知心理学及其发展1、认知心理学广义与狭义理解,认知心理学的两取向(物理符号系统假设与平行分布处理模型)2、人的信息加工的类型(三对)3、能够举例陈述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重点是反应时方法的运用1、认知心理学广义与狭义理解。
广义:是指以认知为研究取向的心理学。
主张人的心理因素如认知、价值、选择等在人的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重视对高级认知过程如思维、智力等的研究。
狭义:是指信息加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系统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或讯息处理)的系统,并和计算机进行类比,认为人对知识的获得就是人对信息的输入、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
2、认知心理学的两取向(物理符号系统假设与平行分布处理模型)物理符号系统假设是由纽维尔和西蒙提出的,认为无论是人还是计算机的信息加工都是操纵符号的。
符号的功能是代表、标志或指明外部世界的事物。
一些符号通过一定联系形成符号结构。
信息加工系统得到某个符号就可以得到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或该符号所标志的操作。
因此将信息加工系统也叫不好操作系统。
平行分布处理模型: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使用数量众多且独立的处理单元或处理器,在同一时间内实现众多的信息处理。
,它要求更多的考虑认知系统的神经基础,希望能在跟接近大脑的神经结构的基础上来建构人知的理论与计算模型。
研究范式的这种转变称为大脑比喻。
3、人的信息加工的类型(三对)1.自下而上的加工与自上而下的加工。
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直接依赖于刺激的特性或外部输入的感觉信息时,叫自下而上的加工。
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依赖于人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时,叫自上而下的加工。
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自下而上的加工更为明显,后期反之。
2.系列加工与平行加工。
人对输入的信息是依次一个一个的加以处理——系列加工。
同时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平行加工。
3.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化加工。
各种要求意识努力的认知加工——控制性加工。
浙江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认知心理学重点解析
浙江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认知心理学重点解析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的思维、知觉、记忆、语言等认知过程。
在浙江省考研心理学复习中,认知心理学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浙江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认知心理学的重点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科学,它关注思维、知觉、记忆、语言等认知活动。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方法、问卷调查法和脑成像技术等。
二、知觉与注意1. 知觉的基本概念及过程知觉是感知和组织外界信息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注意、记忆、思维等。
影响知觉的因素有感知器官、感知刺激、知觉经验等。
2. 注意的基本概念及特点注意是一种选择性的心理过程,它能使我们关注重要的信息,忽略无关的刺激。
注意的特点有选择性、集中性、持久性和分配性注意等。
三、记忆与学习1. 记忆的分类及过程记忆可分为感性记忆和概念记忆,感性记忆是对事物的感觉特征进行保存,概念记忆是对抽象的、有意义的知识的保存。
记忆的过程包括编码、存储和提取。
2. 学习的理论与模型学习是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主要有行为主义学派的经典条件化和操作条件化理论,以及认知心理学学派的信息处理模型等。
四、语言与思维1.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之一,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原始语言、图片文字以及口头语言的演变过程。
2. 思维的基本形式与问题解决思维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认识,包括类比思维、概念形成、创造性思维等。
问题解决是思维的一种具体应用,可通过启发式问题解决方法和算法问题解决等途径。
五、发展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1. 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认知发展主要关注从婴儿期到成年期的智力发展过程,其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是重要的认知发展理论。
2. 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概念与现象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概念有内隐性知识、元认知能力、理论思维等,重要现象包括短期记忆的改善和长期记忆的建立等。
认知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认知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1、广义的认知心理学:凡是研究认知的心理学。
2、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数据处理心理学)3、计算机模拟办法:指利用计算机来模拟、检验、发觉人的认知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规律的研究办法。
4、感受信息加工:感受信息加工是指感受器官与刺激物信息相互接触(或作用)之后,感觉器将物理刺激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并经过动作电位把外部事件的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特定区域的过程。
5、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过程):指由外部刺激信息开始的加工,强调感受器官中滞留信息在知觉中的作用。
6、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过程):指在知觉时,个体运用自个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概念来加工当前的刺激信息的过程。
7、模式识不:指人把输入刺激(模式)的信息与长时经历中的信息举行匹配,并辨认出该刺激属于啥范畴的过程。
8、注意的资源限制:指人的注意受到所分配的认知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认知资源,注意分配便能顺利举行的认知活动过程。
9、注意的材料限制:指人的注意受到刺激信息任务(刺激材料)的低劣质量或别适宜加工的信息的限制,即使分配到了较多的认知资源,也别能顺利完成的认知活动过程。
10、部分报告法:短暂呈现信息后,被试按照主试要求呈现部分信息的办法。
11、机械性复述:别是将短时经历中的刺激信息建立在对它们的明白的基础上,而是一味地经过别断地简单重复,力图将刺激信息保留在短时经历中。
精巧性复述:将短时经历中的刺激信息举行分析,使之尽可能与自个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起某种内在联系,并努力把它们整合到长时经历的认知结构中去。
12、陈述性经历:指一具人对事实和事件的经历。
13、语义经历:指个体对客体的事实的经历。
14、情景经历:指个体对事件的自传式的经历。
15、语义启动现象:唤起并促进(加速)随后的与其具有语义联系的字与词汇的触接过程,称为语义启动现象。
16、语义启动效应:由于一具刺激信息(如词或词汇)刚被呈现过,从而导致个体对那个刺激信息的识不或觉察能力的提高,称为语义启动效应。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1.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以个体的心理结构与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将人比作是信息加工系统(计算机),揭示人类认知过程中信息加工的心理机制,即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取与运用。
2.Newell和Simon的信息加工模型信息加工系统是由感觉器、效应器、经历和加工器组成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可概括为输入、输出、贮存、复制3、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就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同时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
认知心理学核心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怎么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对象是内部心理机制咨询题4、斯滕伯格首先提出了加因素法的要紧假设: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由一系列有先后顺序的加工时期组成的。
减法反应时Donders 将反应分为三类:A为简单反应(基线时刻),B为挑选反应(既有刺激的辨不,又有反应的挑选),C为辨不反应(仅有刺激的辨不)5、开窗实验的特点直截了当地测量每个加工时期的时刻6、1967年Neisser出版的专著《认知心理学》通常被以为是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7、认知心理学兴起的缘故(一)内部缘故1. 继承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传统2. 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妨碍3. 格式塔心理学的妨碍4. 行为主义的失败(最重要的缘故)反对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但也受到它的一定妨碍。
(二)外部缘故操纵论思想的渗透信息论思想的渗透语言学研究的进展计算机科学的启示:认知心理学赖以产生的重要的外部缘故8、认知心理学的妨碍(一)对一般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妨碍1.扩大了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
2.使研究从心理物理函数走向内部心理机制。
3.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
4.开始重视个不差异和个案研究。
(二)对研究范式的妨碍主张在高于生理机制的水平上来研究心理机制,力图以解释的观点来讲明心理过程的规律,心理现象或心理过程的研究应在多层次基础而别应在同一水平或层次举行研究。
认知心理学考试笔记重点
信息加工模型 information-processing
• 基本上将事件以时间顺序排列,以阐述、研究和理 解认知(非唯一模型)。该模型是建立在一组假设 的基础上的: (1)认知活动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
(2)每一个阶段都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独一无二的加工。 最终的反应被假定为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如知觉、 信息编码、从记忆中回忆信息、概念形成、判断和语
第五页,共136页。
When did CP start? 考
C
• 外部原因: • - 一般系统论
• - 信息系统 • 控制论
• - 耗散结构理论 • - 语言学
• - 计算机科学
• 内部原因:行为主义传统
第六页,共136页。
key points
• external inputs
第七页,共136页。
第三十二页,共136页。
长时记忆形成的基础 考
• 突触的传递 • p45
第三十三页,共136页。
长时程增强作用,又称长期增益 效应(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 长时程增强作用,又称长期增益效应 (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是发生在 两个神经元信号传输中的一种持久的增强现 象,能够同步的刺激两个神经元。这是与突 触可塑性——突触改变强度的能力相关的几 种现象之一。由于记忆被认为是由突触强度 的改变来编码的,LTP被普遍视为构成学习 与记忆基础的主要分子机制之一。
具备物理特征,遵循物理法则,以及神经科学法则(它调节着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
向另一个神经元的神经传递(neurotransmission))第二个世界是记忆、思想、 观念、想象等构成的。它们也同样受到法则的支配。二元对立的结论是 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一个世界关注的是物质的领域,或曰身体;而 另一个世界的核心则是精神的领域,或曰心灵。心灵和身体的分离从直 观上看是合理的,但是这两个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同样是一目了然的。 (身体受到的物理性的损害会影响精神的集中)身心关系问题(mind— body issue)的简要阐释:当我们谈论心灵的时候,我们涉及的是那些由 大脑所做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灵是由脑中的处理过程所构成的。
浙江省考研心理学专业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点解析
浙江省考研心理学专业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点解析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记忆、语言等认知过程。
在浙江省考研心理学专业的复习中,认知心理学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其理论和方法,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对认知心理学的重点内容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备战考试。
一、认知心理学简介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和信息处理机制,探讨人类如何获取、组织、存储、加工和运用信息。
它涉及的范畴广泛,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语言、问题解决、决策等诸多方面。
认知心理学主要通过实验研究,借助心理学实验室的工具和方法,来揭示人类认知过程的本质和机制。
二、认知心理学的核心理论1.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指研究儿童和成人认知能力的理论体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人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从感知运动阶段到前操作阶段再到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不断提高。
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非常重要。
2. 知觉与注意知觉与注意是认知心理学的两个基本概念。
知觉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加工和理解外部刺激的过程,是人类认知活动的起点。
注意是指在众多刺激中选择性地集中注意力,以便更好地进行信息处理。
这两个过程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的认知能力。
3. 记忆与遗忘记忆是人类获得并储存信息的过程,而遗忘是记忆中信息丧失或难以回忆的过程。
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其中长期记忆又可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
了解记忆与遗忘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学习和复习效果非常重要。
4. 语言与思维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表达工具,思维则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推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语言与思维相互影响,发展迅速。
心理学家在研究语言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如联结主义模型、符号主义模型等。
5. 问题解决与决策问题解决和决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认知活动。
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
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注意、记忆、学习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的学科。
它探究人类大脑是如何接收、加工和处理信息的,并研究认知过程背后的心理机制。
在理解和应用认知心理学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概念,并掌握一些重要的实验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认知心理学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认知心理学知识。
一、认知心理学基础知识1. 认知心理学概述- 研究对象和范畴- 历史发展和学科主要理论2. 知觉和注意力- 感觉器官和感觉过程- 知觉错觉和感知心理学实验- 注意力的类型和机制3. 记忆与遗忘- 记忆的类型和过程- 记忆的编码、储存和检索 - 遗忘的原因和遗忘曲线4. 语言和思维- 语言的结构和理解- 语言发展和失语症- 思维过程和问题解决5. 学习与智力- 条件反射和经典条件作用 - 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 - 智力的概念和测试二、实验和研究方法1. 实验设计和控制- 实验变量和操作定义- 随机分组和对照组设计- 双盲实验和伪装2. 认知心理学实验常用方法- 自报法和行为观察法- 反应时和错误率测量- 脑电图、眼动仪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3. 数据分析与解释-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统计显著性和效应大小- 结果解释和研究的局限性三、认知心理学的应用1. 学习和教育- 学习策略和记忆技巧- 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困难和认知训练2. 病理心理学- 认知缺陷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语言障碍和学习障碍- 认知康复和治疗方法3. 决策与行为- 认知偏差和决策误差- 事故与风险评估- 认知心理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以上仅为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的一部分,重点涵盖了认知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实验和研究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希望大家在复习中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内容,并通过实践应用,加深对认知心理学的理解和认识。
认知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心理学领域,对于我们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祝大家考试顺利!。
湖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概述
湖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概述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和心理结构,涉及到人类思维、知觉、记忆、学习、语言理解等方面。
在湖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中,认知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认知心理学的重点知识。
一、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历史认知心理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的知觉、认知、思维和语言等心理活动。
它的发展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信息处理理论密切相关。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般采用实验法,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来揭示人类认知过程中的规律。
二、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1. 感知:感知是指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加工整合成有意义的信息的过程。
感知过程中,人们会根据自身经验、知识和目标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解释。
2. 认知:认知是人类对外界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它涉及到注意、记忆、思维等活动,是人类智力的核心。
3. 学习: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和实践改变行为和认知结构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研究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包括记忆、注意、解决问题等。
4. 记忆:记忆是人类保存和再现信息的能力。
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它们共同作用来帮助人们获取和利用知识。
5. 注意:注意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关注某些信息、忽略其他信息的过程。
注意对于思维和学习等认知过程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6. 智力:智力是人们进行认知活动的能力,它包括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
认知心理学研究智力的发展、评估和培养。
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采用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等方法来研究认知过程和心理结构。
其中,实验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被试者进行实验,获取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认知过程中的规律。
四、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1. 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类似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将人类的认知过程看作是信息的输入、加工和输出的过程。
认知心理模型考试重点+笔记整理2023
认知心理模型考试重点+笔记整理2023以下是认知心理模型考试的重点内容和相关笔记整理:
1. 认知心理学基本概念
- 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认知心理模型的意义和应用
- 认知过程的基本组成要素
2. 认知发展理论
- 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关键概念
- Lev 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和关键概念
- 认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3. 认知心理模型的主要理论
- 信息加工模型
- 输入、处理和输出的基本过程
- 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的相关理论
- 模式识别模型
- 特征检测理论和模糊集理论
- 感知模式识别和语言处理的相关理论
- 社会认知理论
- 需求动机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
- 行为观察和模型研究的相关理论
4. 认知心理模型的研究方法
- 实验研究方法
- 实验设计和操作性定义
- 可控性和内外效度的考量
- 观察研究方法
- 自然观察和结构观察的比较
- 可靠性和客观性的评估
- 量化和定性方法的结合
以上内容是认知心理模型考试的重点概要和笔记整理,可供参考。
希望对您有帮助!。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认知心理学绪论1.什么是认知心理学.1.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广义: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心理学。
狭义:信息加工心理学: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将人脑看作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研究信息的获得、存储、转化和运用的全过程。
信息加工系统的一般结构认知的信息加工模型1.2自下而上的加工(bottom-up processing):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直接依赖于刺激的特性或外部输入的感觉信息。
如,当看英文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定字母的各个特征,然后将特征结合起来确定字母,字母结合起来再形成单词。
自上而下的加工 (top-down processing):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依赖于人已有的知识结构。
如,在看字母顺序颠倒的单词组成的文章时,我们仍然能够对其作出相应的理解。
1.2.2系列加工VS.平行加工系列加工(serial processing):对输入信息一个一个地依次处理。
人们通过辨认红色的,方形的,有五角星的,各个特征,最后得出结论是国旗。
平行加工(parallel processing):同时对所有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
1.2.3控制加工VS.自动加工控制性加工(con trolled processi ng):需要意识努力的认知加工。
上课时认真听讲自动化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不受人的目的与意图的控制的加工,且是不自觉的。
边吃东西边看电视3.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1反应时记录法:记录从刺激呈现开始到有机体开始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3.1.1减法法:基本逻辑:复杂任务一简单任务=复杂部分的认知过程最初:确定某个心理加工所需要的时间目前:探测某种心理加工过程的存在。
3.1.2加法法基本逻辑:如果影响某一个加工过程的两种因素分别起作用(具有可加性) ,那么这两种因素分别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如果两种因素相互影响(存在交互作用),那么这两种因素作用于同一个加工阶段。
RT(T1)+RT(T2)=RT(T1+T2) ?应用: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分离出不同的加工阶段。
认知心理学复习重点讲义资料
认知心理学知识要点第一章概述认知: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
认知心理学:其实质是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
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反应时法(1)减法反应时(2)相加因素法(3)开窗实验2、口语报告法3、计算机模拟与人类认知4、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1.对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扩大了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2)使研究从心理物理函数走向内部心理机制;3)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4)开始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2 催生了新的心理学分支社会认知心理学、认知生理心理学3 对实践领域有重大影响人工智能、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第二章知觉2. 总体优先效应总体特征的知觉快于局部特征的知觉,总体特征先于局部特征被知觉,总体加工是处于局部分析之前的一个必要的知觉阶段。
支持实验:Navon(纳冯)的两个实验(大字母和小字母)3. 词优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
支持实验:Reicher(赖克特)实验4. 客体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
支持实验:Weisstein(韦斯坦)&Harris(哈里斯)5. 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以及它们的关系自下而上的加工: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
也称数据驱动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
也称数据驱动加工。
关系:自下而上的加工与从局部到整体的加工有关;自上而下的加工与从整体到局部的加工有关6. 模式识别的理论(1)模板说(2)原型说(3)特征说支持证据:1)Neisser(奈塞尔)(1964)视觉扫描实验2)生理学证据:a.动物具有特征觉察器b. what和where通路c. Pritchard(1961)的固定网膜实验概念驱动加工: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
北京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点内容总结
北京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点内容总结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的思维、知觉、记忆、语言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
对于准备参加北京市考研心理学的考生来说,熟悉认知心理学的重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认知心理学的一些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知觉1. 知觉的定义和作用知觉是指个体通过感官器官感受外界刺激并对其进行加工和理解的过程。
它在认知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的基础。
2. 知觉的基本原理- 底层加工:感知和辨别刺激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 顶层加工:通过对底层特征的整合和解释,形成对物体和场景的高级认知。
- 注意和注意机制:我们的知觉能力是有限的,注意能帮助我们在众多刺激中选择和聚焦。
3. 知觉的错觉- 空间错觉:如近大远小、同心圆等。
- 形状错觉:如图形的边缘造成的错觉。
- 运动错觉:如幻觉运动等。
- 其他错觉:如颜色错觉、大小错觉等。
二、注意与记忆1. 注意的特点和类型注意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选择和集中心理活动的一种心理过程。
注意分为外部和内部注意。
外部注意是对外界刺激的关注,内部注意是对自身内部心理活动的关注,如思考。
2. 注意的模型- 被动选择模型:认为注意是被动选择的结果。
- 主动选择模型:认为注意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个体根据任务需求自主选择注意的对象和范围。
3. 记忆的分类和过程记忆分为感性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记忆的过程包括编码、存储和提取。
4. 记忆的忘却- 竞争性忘却理论:新旧记忆互相干扰,导致某些记忆被遗忘。
- 信息理论:遗忘是由于原有记忆的信息量被新的信息覆盖。
- 重塑理论:记忆会因新的经验和环境改变而重塑。
三、语言与思维1. 语言的基本特征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具有规范性、传递性、产生性和交互性等基本特征。
2. 语言的层次结构语言的层次结构包括音位、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层次。
3. 普遍语法理论普遍语法理论认为,语言的结构和能力是基因决定的,具有普遍性和先天性。
自考00471认知心理精讲知识考点汇总
总论第二章注意第三章感觉第四章知觉第五章记忆第六章第七章思维第八章概念第九章第十章言语总论内容1.2.3.知识点1:认知心理的范围和意义1认知心理感觉知觉低级形式;记忆高级形式。
知识点1:认知心理的范围和意义1注意认知的高级形式依赖于认知的低级形式,它又反过来调节和影响着低级形式。
知识点1:认知心理的范围和意义2、认知心理的意义知识点2:认知心理的实质1不论是认知心理还是个性心理;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心理现象,都可以从客观事物中找到源泉。
大闹天宫这幅图景知识点2:认知心理的实质2,映。
知识点2:认知心理的实质2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反映,其原因就在于此。
,,-,这和他们的知识经验有关;是否全神贯注、认真听教师讲课有关;也和是否认真完成作业有关。
知识点2:认知心理的实质2这就是人的心理反映的能动性和主观性。
人的心理实质知识点3:个性倾向性对认知心理的影响个性倾向性有别于系统,又有联系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动力系统,它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特征。
知识点3:个性倾向性对认知心理的影响人并不是社会环境的消极产物,而是积极活动者。
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等内部世界实现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现实进行反应。
知识点3:个性倾向性对认知心理的影响例如茅以升,,,....出于发展我国交通事业的需求,为了壮大我国的国威和对外国人的嘲笑与讽刺的蔑视在社会、人民的要求和个人的强烈愿望与情感的驱使下,孜孜不倦地攻读,精通了祖国桥梁建筑史,掌握了有关桥梁建筑的渊博知识,冲破了被帝国主义把持的中国建桥大权,在他亲自设计和指挥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建成了当时最现代化大桥知识点4:认知心理的意识性提出是否研究意识问题。
创始人冯德创立的“构造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他把意识叫做“直接经验“构造主义”的基本内容。
20美国的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意识是不能观察到的,提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和动物的行为,其任务在于揭露S-R(刺激反应),;知识点4:认知心理的意识性片面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第一章认知心理学绪论1.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1.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广义: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心理学。
狭义:信息加工心理学: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将人脑看作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研究信息的获得、存储、转化和运用的全过程。
信息加工系统的一般结构认知的信息加工模型1.2认知心理学中的基本问题:信息如何得到处理举例子1.2.1自下而上 VS.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加工(bottom-up processing):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直接依赖于刺激的特性或外部输入的感觉信息。
如,当看英文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定字母的各个特征,然后将特征结合起来确定字母,字母结合起来再形成单词。
自上而下的加工(top-down processing):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依赖于人已有的知识结构。
如,在看字母顺序颠倒的单词组成的文章时,我们仍然能够对其作出相应的理解。
1.2.2系列加工 VS. 平行加工系列加工(serial processing):对输入信息一个一个地依次处理。
人们通过辨认红色的,方形的,有五角星的,各个特征,最后得出结论是国旗。
平行加工(parallel processing):同时对所有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
1.2.3控制加工 VS. 自动加工控制性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需要意识努力的认知加工。
上课时认真听讲自动化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不受人的目的与意图的控制的加工,且是不自觉的。
边吃东西边看电视3.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1 反应时记录法:记录从刺激呈现开始到有机体开始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3.1.1 减法法:基本逻辑:复杂任务—简单任务=复杂部分的认知过程最初:确定某个心理加工所需要的时间目前:探测某种心理加工过程的存在。
3.1.2 加法法基本逻辑:如果影响某一个加工过程的两种因素分别起作用(具有可加性),那么这两种因素分别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如果两种因素相互影响(存在交互作用),那么这两种因素作用于同一个加工阶段。
RT(T1)+RT(T2)=RT(T1+T2) ?应用: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分离出不同的加工阶段。
3.1.3 开窗实验:可用来直接测量某一个特定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
3.1.4 眼动记录法:通过眼动仪记录人在进行某项任务时眼睛的位置、停留时间以及整个过程中眼动的轨迹,推测在该任务下相关的心理过程。
第三章知觉与模式识别1知觉1.1知觉概述1.1.1知觉的定义感觉: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检测、接受和表征刺激能量的过程,是对刺激的基本形式的最初体验。
知觉:对信息进行加工、组织和解释过程,从而把感觉信息转化为可理解的、有意义的符号、物体或者事件。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所得到的的信息,主要是滞留在感觉器官的感受器上的、未经整合的各种具体信息;而知觉则是有组织的信息,它包括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并赋予意义。
因此,感觉与知觉的最大区别,在于知觉是确定人所接收到的刺激信息并给与它们意义和诠释信息的过程。
1.1.3知觉的特性:(举例子)整体性: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个别特性和属性,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
实用性:在多种可能的结构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将其知觉成一个最简单、最稳定的形状。
理解性:知觉不是被动的登记知觉对象的特点,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
例子:认不认识的字时认半边。
恒常性:例子,打开的门和关上的门,我们依然认为它是长方形的门。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仍保持它的稳定性。
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会选择知觉图形中的一部分元素作为对象,而另一部分作为背景。
1.2知觉的格式塔组织原则接近律:空间上彼此接近的元素容易被知觉成为一个整体。
相似律:视觉上相似的元素容易被知觉成为一个整体。
良好连续:具有良好连续的线段容易被知觉成为一个整体。
封闭律:人们倾向于将各个元素知觉为一个封闭的整体。
共同命运:人们倾向与把运动方向或变化趋势相同的元素知觉成为一个整体。
其他原则:共同领域、特定连接1.3几种知觉现象1.3.1深度知觉:察觉距离,把物体知觉为三维的能力。
深度知觉的线索:单眼线索:单眼肌肉线索(调节)、对象的重叠、相对大小、结构级差、线性透视、空气透视、运动透视、运动视差双眼线索:双眼肌肉线索(辐合)、双眼视差1.3.2错觉:知觉对比(大小、长度、亮度、方向)、主观轮廓、不可能图形关于错觉的解释:眼动理论、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
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特定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错觉。
神经抑制理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的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
结果,人们看到的轮廓发生了相对的位移,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各种错觉。
深度加工和恒常性误用理论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
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现象。
1.4知觉理论与知觉加工1.4.1知觉理论:Gibson的直接知觉理论:知觉是直接从外界刺激中提取有效信息。
外界环境为我们的知觉提供了所需要所有信息。
长期进化得到的器官是我们能够识别这些有效信息。
知觉过程实时而自发产生。
不需要自上而下的加工。
知觉的认知建构理论:知觉是多层次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个假设-检验的过程。
知觉是现实的当前刺激与人脑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相互作用的结果。
知觉是积极的、主动的、有选择的。
知觉的结果是对刺激的一种最好解释。
需要自上而下的加工。
1.4.2知觉的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 VS. 自上而下的加工知觉过程包含相互联系的两种加工。
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位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自上而下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
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
2.模式识别2.1模式识别概述模式(pattern):广义:刺激的空间组合和时间组合。
狭义:由一组刺激或刺激特性,按照一定的关系构成的一个有结构的整体。
(刺激的整体结构)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运用记忆中已经储存的信息,对当前出现的刺激模式作出有效解释的过程。
2.3模式识别的理论2.3.1模版匹配理论:Template-matching theory主要观点:刺激与模版匹配模版:在长时记忆中存储着与各式各样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
模式识别就是一个将刺激模式所提供的信息与相应的模版进行匹配的过程。
每个模版本身都有一定的意义,因此被识别的模式也就得到了相应的解释。
优点:模型简单直观,易于理解。
问题:需要在记忆中存储海量的模板,不符合经济原则。
认知过程不灵活,无法明确阐释模板匹配的机制。
修正:增加预处理,将刺激按照模板进行标准化。
运用:超市条形码、密码、机读卡2.3.2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主要观点:刺激与原型的近似匹配原型:头脑中有关某一类客体或刺激模式共有的关键特征的概括性表征。
模式识别是在记忆中找到与当前的刺激模式最近似的原型的过程。
优点:增加了认知的灵活性,减轻了记忆负担。
基本与日常生活经验相符。
问题:理论不够清晰和直观。
2.3.3特征分析理论:Feature analysis theory主要观点: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抽取刺激的有关特征进行分析,并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特征进行比较和匹配,从而用这些特征来描述和建构一个模式。
优点:不用考虑刺激大小、方位等细节,更有适应性。
记忆负担轻。
先分析特征后综合,再识别,具有学习色彩。
拥有神经生理学证据。
符合日常经验。
问题:当两个模式有较多共同特征时,容易混淆。
没有考虑整体加工的问题。
泛魔堂(鬼域模型):Pandemonium四种鬼:(1)获取物体图像——映像鬼(2)分析特征——特征鬼(3)认知事物——认知鬼(4)决策——决策鬼优点:把模式识别过程明确地划分成四个功能不用的层次。
问题:没有考虑整体加工的问题。
除了字母和熟悉物品的线条知觉,难以定义生活中众多物品的特征。
2.3.4成分识别理论:Recognition by components theory主要观点:一个物体的二维视觉图像是由一些简单的成分组成的,这些简单的成分被称为几何离子(Geometrical geon)。
物体是通过确认其组成的几何离子及其相互关系而得到识别的。
2.3.5拓扑理论:视觉系统的功能具有拓扑性,重视整体性质而忽略局部性质。
视觉加工早期阶段,视觉系统对图形的拓扑性质更敏感。
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对刺激模式的拓扑特征进行提取。
第四章注意1.注意概述1.1注意的定义: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特点:指向性:心理活动或意识的朝向集中性:在某一方向上活动的强度和紧张度1.2注意的功能选择、维持、整合1.3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的动摇现象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
注意的动摇现象: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
1.4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
意义:完成复杂活动的重要条件。
2.选择性注意及其理论模型2.1研究范式2.1.1双耳分听任务2.1.2追随任务2.2过滤器模型 (Filter model)提出者:Broadbent,19582.2.1主要假设:人的信息加工容量有限。
信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被选择。
对信息的选择取决于刺激的物理性质。
选择过程发生在所有高级信息加工之前。
2.2.2支持过滤器模型的实验证据Broadbent的双耳分听实验Cherry的追随实验2.2.3反对过滤器模型的实验证据Gray & Wedderburn的双耳分听实验Treisman的追随实验2.3衰减模型 (Attenuation model)提出者:Treisman,19602.3.1主要假设:人的信息加工容量有限。
信息按照衰减的方式被过滤。
对信息的选择取决于刺激的物理性质、高级分析水平的状态。
选择过程发生在早期。
2.3.2过滤器模型与衰减模型比较改进之处:全或无=〉衰减、单一通道=〉多个通道相同点:人类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
过滤器位于意义分析之前,属于知觉水平。
过滤器作用相同——选择信息。
2.4反应选择模型(Response Selection model)提出者: Deutsch & Deutsch,19632.4.1主要假设: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得到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