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经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与经济学
摘要:《论语》作为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详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集中反映了春秋时期一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政治经济思想理论。仔细研读《论语》,不仅能够感受到其中包含的“仁义礼智信”的传统儒家思想,也能够感受到关于信用、公平、消费、藏富于民等等与现代经济学有密切联系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学研究以及个体、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论语儒家思想经济学
一、绪论
当中华文明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由于古老的奴隶制不再能够适应社会生产力和人们思想文化水平的发展而处在破裂的边缘,整个社会进入一段前所未有的动荡时期。原本稳定的政治、经济秩序被破坏,旧的尊卑等级制度受到冲击,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受到撼动,整个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已经引起了严重的危机。而正是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为了打破旧秩序,重建新秩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及代表着不同阶级利益的其他思想家、理论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家思想自孔子而始,经过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改造和普及,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不仅为创造性地为封建君主提供了一套新的国家和社会治理模式和理论思想体系,同时也让中国的统治阶级成功地应用于对国家的治理实践,
从而维持着封建君主专制对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统治,使得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未曾断绝。
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孔子的思想是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中心。封建君主用以统治百姓的儒家思想的内核便是由孔子的思想演绎和发展而来。而《论语》作为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成为儒家思想最基础的思想来源,在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儒家思想已经根植中国人的心中,尽管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论语》中的一些思想仍然是现代社会新思想、新秩序的根基。这一点在经济学方面有着显著体现。
二、《论语》中的经济学理论
(一)《论语》中的消费理论
在《述而第七》和《卫灵公第十五》中,孔子分别提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礼,与其奢也,宁检”,“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的这些理论都提倡君子应该安贫乐道,崇尚节俭,反对奢靡和享受。在现代社会,对于单独的个体而言,如果能够安贫乐道,勤俭节约,不去追求物质财富是个人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并无可非议,但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果国家内的每一个国民都食不求饱居不求安,那么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便会失去动力,停滞不前。
尽管在中国人看来,节约是一种传统美德,但是在经济领域,节约只是一个中性词。一个人取得收入后,可以消费,也可以储蓄。而按照
中国的传统思想,储蓄优于消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见表一),中国大陆的储蓄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前列。然而,储蓄和消费无法并重,在储蓄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中国居民的消费意愿的不断减弱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但是,储蓄过剩、消费不足导致的经济失衡已经开始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尽管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尚不健全,是消费与储蓄失衡的部分原因,但是和源于孔子,流传在中国几千年的“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思想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二)“藏富于民”思想与公平原则
《颜渊第十二》中有这样一段话:“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这段话的大意是:每哀公问有若道:“年岁荒歉,国用不足,有何办法呀?”有若对道:“何不只收十分一的田租呢?”哀公说:“我在田租外加收了田赋,一共才瘦了两份,尚且觉得不够用,只收一份田租怎么会够用呢?”有若对道:“只要百姓都足了,君和谁不足呀?若使百姓都不足,君又和谁去足呀!”
孔子所表述的这种民富则国富的思想,和福利经济学中藏富于民的思想异曲同工。中国富民思想的渊源极早,《尚书》中有“裕民”、“惠民”的观点,《周易·益》有“损上益下,民说无疆”,都把重视人民的利益视为统治者的德政。
而孔子在《论语》中关于富民的观点,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成为了一种能够安邦治国的经济理论。他认为,只有百姓的生活富足了,才能够很好地实施礼乐的教化,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百姓一旦富足,政府也能够从百姓身上获得充足的财源,从而使整个国家更加富足。百姓和国家富足以后,就要面临着财富分配不公平,资源配置不平衡的问题。
关于公平原则,《季氏第十六》中有这样的记载:“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这句话的大意是:一个国和一个家,不要担心贫乏,只担心财富不均。不要害怕民户寡少,只害怕其不相安。财富均了,便没有所谓贫。大家能和睦,便没有所谓寡。大家能安,也就没有倾覆之祸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比贫困更严重。这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都重视效率问题,而忽视公平问题的中国很有教育意义。对于中国来说,经过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阶段之后,如何使剩下的另一部分人也富起来是一个新的问题。孔子在《论语》提出的关于分配公平的问题,在如今则具体化为如何缩小贫富悬殊的差距,
减轻两极分化的现象,协调城乡资源的平衡配置的问题,而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国家财政通过多种转移支付、二次分配的政策来解决。
(三)信用问题
在《学而第一》、《子路第十三》、《为政第二》等篇中,孔子分别提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观点,这些观点都表明了孔子对信用的看中。无论是百姓之间的交往还是君主对百姓的统治,都需要依靠信用来维系。
信用在经济学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和信用同时产生的是信誉。信誉构成了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买卖关系的双方自愿的经常性的交往。在现代的经济交往过程中,信用环境的好坏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信用活动是否发达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从伦理的角度来看,信用是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一诚实守信为道德基础的“践约”行为。良好的信用能够提高公权力的权威和公信力,也能够使人与人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相互信任的联系。
三、小结
孔子思想历经几千年而经久不衰,在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高度发展的今天,孔子思想并没有失去它真正的价值。孔子的思想根植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其适应力和生命力都是非常强大的。能够根据不同的时代特征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勃发出新的生机。《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对孔子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思想的系统性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