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
鼻、咽、喉:上呼吸道
呼吸道
(气体通道)
气管、支气管:下呼吸道
呼吸系统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一、呼吸系统概述
(一)呼吸道
1、鼻:呼吸道的起始部分,嗅觉器官,保护肺的第一道防线。
鼻分为外鼻、鼻腔及鼻旁窦三个部分。
为什么说鼻是保护肺的第一道防线?
——鼻腔内有鼻毛和丰富的血管,其余部分覆盖着黏膜,黏膜分泌黏液称鼻涕。鼻腔能阻挡、吸附灰尘和细菌的侵入,并能对吸入的空气有湿润和加温的作用。尤其是寒冷的空气进入鼻腔后,逐渐变得温暖、清洁和湿润,从而减少了对呼吸道和肺的刺激。
2、咽
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咽自上而下分为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鼻咽部的后上方有通向中耳的小管—耳咽管。
3、喉:气体通道,也是发音器官。
(1)喉的结构
甲状软骨——喉结
软骨环状软骨
喉会厌软骨——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韧带、肌肉、黏膜
(2)声带:成年男性声带长而宽,音调较低;女性声带短而窄,音调较高。
3、气管、支气管
由十几个“C”软骨环借结缔组织连结而成。气管、支气管的官腔内覆盖有纤毛的黏膜,能分泌粘液,粘住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纤毛不停的摆动,将粘液运送到喉部,经咳嗽就把粘液咳出体外。
(二)肺
位于胸腔,分为左肺和右肺,左右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肺,最后形成肺泡管,附有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三)呼吸运动
1、什么是呼吸运动?
胸腔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包含吸气和呼气。学前儿童的呼吸是以“腹式”呼吸为主。
在呼吸时,几乎看不到胸部在运动,观察孩子的呼吸次数,要观察孩子的腹部的起伏。
(四)肺的通气量
1、什么是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在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判断健康人呼吸功能的强弱。
2、什么是肺的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体总量。反映了单位时间内肺与外界最大通气功能,肺的最大通气量越大,表明肺的功能越好。
3、什么是肺的潮气量:正常人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
二、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
(一)呼吸道
1、鼻
学前儿童鼻根扁而宽,鼻腔相对较短,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婴儿无鼻毛因此易受感染。
感染后,很容易引起鼻黏膜充血、肿胀、流涕,造成鼻腔堵塞发生呼吸困难和影响吸吮。教会孩子正确擤鼻涕的方法,用鼻子呼吸,注意保暖,以防感冒。——什么是正确擤鼻涕?
学会为小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一般人习惯用手绢或纸巾捏着小孩子的双鼻孔擤鼻涕,这样会造成鼻涕倒流进鼻窦,使细菌感染鼻窦,患上鼻窦炎。
正确的方法是:轻轻捂住一侧鼻孔,擤完,再擤另一侧。擤时不要太用力,不要把鼻孔全捂上使劲地擤。
2、咽
学前儿童耳咽管宽、直、短,呈水平位,鼻咽炎时易导致中耳炎。
3、喉的特点
①特点:喉腔狭窄,黏膜柔嫩,喉部保护性反射功能差,容易发生气管异物。
学前儿童声门短而窄,声带短而薄,声调较成人高而尖。同时声带的弹性纤维及喉部发育没有完善,声门肌肉容易疲劳、发炎。经常喊叫或高声唱歌就会出现声音嘶哑。
②保育要点:防止气管异物;保护嗓子(声带)
如何保护嗓子?
说话、唱歌主要声带及肺的活动。应为学前儿童选择适合其音域特点的歌曲和朗读材料,过高或过低的音调都会造成学前儿童声带的疲劳,成人歌曲不易唱。唱歌或朗读的场所应空气新鲜,保持湿度,相对湿度为40%—60%,温度不低于18—200C,避免尘土飞扬。唱歌或朗读的过程中要适当安排休息,以免声带过度疲劳。避免学前儿童大声喊叫或唱歌,更不能在冷空气中喊叫或唱歌。当咽部有炎症时,应减少发音,直至完全修复。
4、学前儿童气管、支气管的特点及保育要点
①特点:管腔较狭窄,粘液少,纤毛运动差,容易感染引起发炎肿胀,呼吸困难。
②保育要点: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新鲜,保持室内通风。
(二)学前儿童肺的特点
肺的弹力组织发育差,间质发育旺盛,血管丰富,充血多含气少。6-7岁时,肺泡的组织结构参与成人基本相似,但是肺泡量少,易被黏液堵塞,容易发生肺不张、肺气肿、肺淤血。
(三)呼吸运动
1、呼吸频率和节律
(1)呼吸运动的频率随年龄的增长和性别有改变。成人安静时,每分钟呼吸:16-20次;一般女性要比男性多1-2次。学前儿童的呼吸次数要较多。
原因:
A、婴幼儿胸廓特点
婴幼儿胸廓短小呈圆桶形,呼吸肌较薄弱,张力不足,吸气时肺不能充分扩展,换气不足,由此肺活量和肺容量均不及成人。
B、孩子新陈代谢旺盛,需要更多的氧气。
因此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
2、呼吸类型
学前儿童呼吸肌发育不全,胸廓活动范围小,呈腹式呼吸。随着年龄增长,呼吸肌逐渐发育,膈肌下降,肋骨逐渐变为斜位,开始出现胸腹式呼吸。
三、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一)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前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应该是:用鼻呼吸,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不要用手挖鼻孔,以防鼻腔感染或鼻出血;能正确的擤鼻涕,以防中耳炎;养成打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口鼻,不随
地吐痰,不蒙头睡觉的习惯;“寒从脚下起”,注意足部保暖。
(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学前儿童生活的房间内应该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流通空气新鲜,减少病菌,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学前儿童的新陈代谢。此外,还应禁止成人在室内吸烟,污染空气,削弱学前儿童呼吸功能。(学前儿童被动吸烟的危害)
(三)加强适宜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加强学前儿童呼吸肌的力量,扩大胸廓活动范围,使参加呼吸的肺泡增多,从而增加肺活量。此外,参与体育锻炼,特别是空气浴,能增强学前儿童呼吸器官的适应能力,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同时,户外活动中的空气新鲜,含氧量高而含病菌少,可以弥补学前儿童因呼吸机能不健全引起的缺氧。
(四)保护学前儿童的声带
(五)注意学前儿童胸廓的健康发育
学前儿童胸廓是否健康发育,直接影响到肺的发育和呼吸运动。因此应教育学前儿童良好的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
(六)严防异物进入呼吸道
让学前儿童玩和捡纽扣、玻璃球、药片、豆粒、硬币等物品时应谨慎,应告知学前儿童不能将其放入口、鼻内含玩,吃饭、喝水不应打闹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