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乡土风情的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鲁迅对乡土风情的关注
摘要:鲁迅是近代乡土文学的开拓者,其对乡村,对风俗的细致精彩描写,使其作品脍炙人口。他对乡土风情的关注,以及细致描写,和深刻的批判意义,让读者对他的作品回味无穷。扑鼻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地方色彩,形象生动的展示出鲁迅笔下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心理,从而更生动的表达了鲁迅为改良国民人生而创作的主旨。
关键字:鲁迅乡土风情民俗内涵
正文:
鲁迅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或多或少的有一种对乡土风情的描写。人们在读他的左作品之时,通过他的文字,潜移默化之中,一幅幅乡土的图画构建而成。誓要投笔从戎的鲁迅先生,在其众多的激昂文字中,这些对乡土风情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旧中国的农村的风土人情,虽然其中的文字是有些事对国民劣根的讽刺,但是无论是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能感受到鲁迅文字中乡土风情的魅力。
一
鲁迅的批评文或者议论文大多带尖带刺,直扎入腐朽的当局者的心。而其乡土文学的描写,却没有那些慷慨激昂的文字般波澜壮阔。鲁迅的对乡土风情的关注,是其对故土乡村的眷恋和热爱,但其中也有着怨恨和叛逆,更包含忧患和焦虑。而鲁迅先生为何会对乡土进行关注和描写,我觉得是由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共同作用的。
主观上,童年的记忆对鲁迅乡土情结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鲁迅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童年的鲁迅生活在“不是很愁生计”的家庭中,所以,在庄中与农家孩子一起钓鱼捉虾的欢愉,夏日堂前桂树下聆听祖母的故事等等,这些愉快美好的记忆,奠定了鲁迅对乡土风情的执着热爱。有一位哲人说过,情节的产生源于童年所受的创伤性的经验,鲁迅童年中期的家境衰弱,让他的人生境遇急转直下,在故土遭受的痛苦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乡土情节的最初萌生。通过对鲁迅生平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祖父的锒铛入狱,父亲的久病故去,这些突如其来的灾祸给鲁迅造成了极大地刺激,被看成“乞食者”的蔑视,乡里的毒言恶语,让他馋遍了人生痛苦。“我憎恨他们,我不回转去”,故土已经成了他弱小,敏感心灵的一道疤。鲁迅对乡土的感情是纠结的。童年时愉快时光而生的对故土的热爱,与因乡人邻里的排挤欺辱而生的对故土的怨愤交织在一起,这些情感的因子,决定了鲁迅对乡土风情的关注,以及乡土感情的复杂性。
客观上,鲁迅对乡土风情关注也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有关。鲁迅所处的时期,正是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是新老交汇碰撞的时期。从农村来的城市多年的鲁迅,在社会历史变革的影响和时代思潮的熏陶下,逐渐感觉到“城市中的生活太急乱,太杂乱。耳朵眼睛接触声色过分疲劳;加之多睡眠不住,虽然俨然事实神经异常尖锐敏感,其实除了色欲意识和个人得失外,别的感觉官能都有点麻木了。”这时的鲁迅发现,自己并不属于城市这个花花世界,而只是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乡村羁旅者,或者说是离开故土后又被城市拒绝的“无地彷徨”的边缘人。城市的生存环境对他造成的心理压力,激发了他重新需找精神支柱的愿望。这时候,重新拾回乡土,塑造一块“心理的避难所”,让鲁迅开始走向乡土创作。《朝花夕拾》《夜记》等作品也就孕育而生,这时候的鲁迅置身城市却心系乡野,在乡土风情中寻找安全感,以对乡土的描写和感叹来对抗城市生活的阵阵浊浪,平复失落与痛苦。城市生存环境的排斥无疑对鲁迅对乡土情结的积郁和提升提供了客观的契机。
二
鲁迅的乡土文学作品中,必然有着风俗与人情,而这让鲁迅的这些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民俗色彩,而鲁迅也努力寻觅捕捉着与自己作品中的故事相关联的浙东民俗,并将其十分和谐的,恰到好处的放到作品的艺术氛围和故事情节之中。以十分简约的写意笔法将民俗镶嵌入作品的叙述描写之中,或者构成乡土气息浓郁的故事背景,或形成发生深省的小说细节,从而展示出一个独特的乡土社会和一群群独特的乡民。如在《祝福》、《风波》还有《孔乙己》中,都以生动的民俗描绘,构成故事情节展开的背景,展示了一个乡土气息浓郁的乡土社会。《祝福》中,开篇将故事置于新年欢乐热闹的祝福背景中,送灶的爆竹声,幽微的火药香,展示了村镇的新年气象:“这时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就可成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也自然如此。”这段开场的描写,将忙于祝福的鲁镇人的礼仪写得栩栩如生。而文章最后祥林嫂却正是死在这样的祝福之夜的欢乐氛围中,这不仅展示了鲁镇在祝福的风俗风貌,也为祥林嫂悲剧故事的描写设置了一个看似为乐景的故事背景,使被封建礼教的“无民主无意识的杀人团”摧残致死的祥林嫂的故事更具撼人心魄的悲剧力量。
在《风波》中,鲁迅更是将乡土人情都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夏日太阳落山后的临河土场上,人们在自家门口泼些水放下桌子和板凳,“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摇着大芭蕉扇闲
谈,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是蹲在树下赌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德米饭,热蓬蓬冒烟。”鲁迅设置了一个平和温馨的农村土场的背景,就是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农村社会舞台上,上演了一幕短暂的闹剧,激起了一场不小的辫子风波,从而揭露了乡民对革命的无知和精神的愚昧和麻木。在《孔乙己》的开篇,也有类似的背景描写。鲁镇酒店的独特格局,和酒客们的各异神态。这种鲁镇酒店风俗的描写为孔乙己的故事设置了古风犹存的乡镇背景,也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设定了一个特殊社会环境。已然“令人觉得十分幽默,然后十分亲切,又十分悲哀悲凉的光景。”
《药》、《离婚》、《社戏》中的乡土风情的描写也已然成为了小说故事的核心,通过极具民俗色彩的故事描写,揭示了故事中所蕴含的深邃意蕴和深厚情感。《药》以人血馒头能治痨病的风俗为故事主线,从而揭示以革命者的流血治病的普通百姓的愚昧和麻木。而《离婚》叙写乡土社会中长老权利统治下对一桩离婚纠纷的调解。小说中乡绅们调解的场面和互换红绿贴的离婚形式等,都充满了民俗色彩,从而揭示了封建势力统治的乡村社会中妇女的无助和无力反抗。《社戏》则纯粹是对乡土风情的正面描写和赞美。以抒情的笔触写孩童时期月夜摇船去看社戏的故事。朦胧月色,婉转横笛以及那临河的戏台,各色的角色,在一幅乡气浓郁的风俗画中透出作者对那年时光的怀念之情。
三
鲁迅在写作时,对于乡土风情的关注,是有其深远的意义的。鲁迅的作品立足于启蒙民众,立足于刻画国人灵魂,这就构成了鲁迅乡土作品的对角色民族心理剖析和批判意义,乡土小说在具有风俗色彩的背景,故事情节,细节描写中,揭露针砭乡民们的麻木愚昧和社会的冷漠淡薄。鲁迅将风俗习惯的废除视为社会改革能然后开展和革命能然后成功的必要条件,可见鲁迅对风俗的习惯的重视和关注,对于传统陋习,针砭批判。(如《药》中的用人血馒
头治病),对于优良风俗,则歌颂赞美(《社戏》中对社戏的描写)。鲁迅对乡土风情的描写也大多具有深刻的国民批判意义,无论是《药》中的治病习俗描写,《离婚》对乡村中离婚纠纷的调解场面描写,《祝福中》只限男人跪拜的礼仪,还是《孔乙己》中喝酒也讲等级的描述。都在揭示黑暗的社会和麻木的人心。而用乡土习俗对细节加以润色,更是能够更直观的让读者了解人物形象。《风波》中的裹足陋习的勾勒,《祝福》中捐门槛赎罪的迷信,《故乡》中闰土要香炉烛台的信仰,都是鲁迅通过细节表现国民劣根和恶风俗的表现手法。
鲁迅的乡土文学中对乡土风情的关注,使其作品具有浓郁的民俗色彩,也使鲁迅的乡土作品呈现出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浓浓的乡土气息,加之入木三分的人物描写,和其中深刻的批判和思想内涵,使其有关的乡土作品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