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接受理论与影视字幕中的隐喻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者接受理论与影视字幕中的隐喻翻译

谢满兰

(广东教育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303)

摘要:由于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影视字幕翻译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字幕文本具有特殊的屏幕限制和独特的受众群体,要求译者认真考察。读者接受理论对字幕翻译尤其是富含文化意蕴的隐喻翻译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关键词:影视字幕;隐喻翻译;读者接受理论

中图分类号:A 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754(2007)02-0103-06

收稿日期:2006-11-25

作者简介:谢满兰(1977-),女,湖南耒阳人,广东教育学院外语系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一、引言

隐喻翻译是翻译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壁垒,而

影视字幕中的隐喻翻译又因其受众特殊而陡增复杂性。20世纪中期兴起的读者接受理论虽然最初是作为文学批评理论提出来的,但在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不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各种文学艺术文本的界限也越来越频繁地被人为打破。许多文学作品被改编后搬上荧幕,扩大了覆盖面和影响力。丰富多彩的文本和艺术类型与多层次的读者观众结构造就了当代社会大众文化的大趋势。读者接受理论因此也成为许多学术领域的重要理论。

研究表明,隐喻不仅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修辞手段之一,还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思维方式。莱可夫等人(G .Lakoff )在其专著Met a p hors W e L i ve B y 通过语言和认知的关系研究证实了隐喻与思维密切

相关。[1]

近年来这类研究已经发展为一门新的学科:认知隐喻学。国内束定芳、胡壮麟等已有专著论述,笔者在此不再赘述。既然隐喻在各种语言里广泛存在,作为语言转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重视隐喻。近年来,隐喻翻译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翻译理论和实践著作都涉及隐喻翻译或重点阐述隐喻翻译。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P.Newmark )提出了5种翻译隐喻的方法:

1.直译。即在译入语中再现相同喻体和比喻

手法。因为各民族具有一定的共同经历,所以文化之间还是有不少相同或相通的形象感知和审美趣味的,各文化中的隐喻就可能在翻译中保留原来的喻体和隐喻手法。2.隐喻明喻化。即保留原语中的喻体,比喻手法变换为明喻。3.直译加喻义。即在直译后再附加说明本喻体之间的意义联系。4.喻体之间平行转换。即在目的语当中找到与原语大致相当的比喻。保留原语中的修辞风格。但不保留其具体的喻体形象。5.舍弃喻体只翻译喻义。即完全舍

弃比喻修辞格。

[2]

以上翻译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指导意义,但对具体的翻译实践例如影视字幕翻译来说似乎还显不够。隐喻作为重要的修辞手段和思维方式在文学文本和日常生活的言语行为中广泛存在。虽然优美的隐喻大多因其形象生动给人以美感,却又因其婉约曲折而令人更难理解。怎样在隐喻翻译中实现两种语言文化的最佳对应转换呢?笔者以为,读者接受理论可以给译者提供一些启示。

二、读者接受理论与影视字幕翻译

王佐良先生在一次专题翻译讨论会上的发言里指出:“新时期的翻译观应该换个角度,看看读者关

心的是什么。”[3]

其见解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关于读者接受理论与翻译的关系,国内已经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如穆雷的《翻译理论与翻

译》(《中国翻译》1990年第4期)、尹衍桐的《读者反

第27卷 第2期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4月Vol.27 No.2Journal of Guangdong Educatio n Instit ute

Apr.2007

应与文学翻译》(《山东师大外语学院学报》2001第4期)、胡开宝、胡世荣的《论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的解释力》(《中国翻译》2006年第3期)等。那么可否用读者接受理论来阐释越来越重要的影视字幕翻译呢?

1.读者接受理论

读者接受理论本是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以姚斯(H.R.J auss)、英伽登(R.Ingarden)和伊瑟尔(W.Iser)等为代表理论家。其理论共同之处在于都要求改变过去文学理论中的“作者中心论”,确立“读者中心论”。他们都认为,文本因读者的阅读而产生不同的意义,而这些有个性的接受应该受到重视。其中伊瑟尔主要从现象学的角度研究读者的反应,而姚斯则更注重读者的接受对文本意义生成和文学史的研究方法的启示。后者对于具体的文本意义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姚斯最重要的理论建树是其提出了以“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 ns)为基础的文学接受理论。期待视野这一术语源自哲学家波普尔(K. Popper)的理论,姚斯于1967年在《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文中借用。他系统阐释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对文学接受的重大意义。在姚斯看来,期待视野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作品的定向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由以往的阅读经验和记忆所决定的视野。期待视野主要有两大形态:以往的审美经验(对文学类型、形式、主题、风格和语言的审美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较为狭窄文学期待视野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对社会历史人生的)基础上形成的较为宽阔的生活期待视野。读者的期待视野既可能与其阅读实际一致,使读者得以快速完成理解,也有可能与其发生偏离或冲突,使读者的理解受到限制。由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的期待视野去接受理解文本意义的。就此,姚斯认为,衡量一部作品的审美尺度取决于“对它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4]。并且,姚斯还认为,读者的期待视野是历时性的,即读者的期待视野因历史时期变化而不同,但各个时期的读者接受也是有一定联系的,因此,文学史要考察文学作品接受的历时性变化和共时性特征。

由此可见,姚斯的理论创新之处首先在于引起了对作品审美一个重要因素———读者接受的重视,其次在于发现了读者接受的动态性特点。就此而言,这一理论对翻译也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因为翻译活动的第一要务就是理解接受源语文本。首当其冲的是富有象征、意象或者隐喻等修辞手段的文学翻译。其次,非文学翻译中也不乏这种挑战。翻译不仅牵涉到译者对源语文本的理解接受,还关系到译入语文本受众的理解接受。而本文要讨论的就是显著地受到译入语观众限制的影视字幕翻译。

2.越来越重要的影视翻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影视引进和输出越来越频繁。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统计,2004年我国引进的影片仅仅美国新片就有十多部,其中票房超过1000千万的就有10部,并且其平均票房成绩还略微超过了国产片。另外还有数量较多的外国经典老片被搬上屏幕和中国观众见面。相应的,我国输出的票房超过1000千万的国产大片如《英雄》、

《功夫》、

《天地英雄》等在国外的票房收入也都大大超过了国内票房。[5]这说明现代人对异域文化有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和越来越高的开放度。影视剧的翻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为使观众能完美地享受异域文化大餐,翻译工作者担负着无可替代的重任。

但令人堪忧的是,目前我国的字幕翻译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有些翻译明白晓畅、出神入化地反映了源语的语言文化,让观众能完整地浸润于优秀的影视艺术中;有些翻译却生硬拗口,矫揉造作,令观众不知所云,味同嚼蜡。此外,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国翻译理论界对影视翻译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片名翻译研究,对字幕翻译的探讨相对较少。这种状况急需改变。译者既要了解影视翻译与其他类型翻译的共性,也要清楚其与众不同的特性。而后者似乎更加重要。

影视字幕文本及其翻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影视作品是一种音形结合的综合艺术。字幕文本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观众同时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来理解和欣赏影视作品,两种形式可以互为补充和帮助,构成了影视艺术的多维度审美特色。

其次,字幕翻译文本的读者接受有相对短时性,瞬间性。由于字幕随影视情节迅速更换,观众不能反复研读影视字幕(当然,对研究者是另一回事)。这样,观众的期待视野应该小于书籍的读者视野。译者必须使翻译长度适合观众的阅读视野:既不能出现一个画面已经过去了,对应的译文还没有结束,也不能为了完整地对应把一个很长的译文堆积在一个画面,令观众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看完。

401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27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