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语言学简介
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科学。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
对这个定义,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此研究应以语言为重点,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语言的变异;有的学者认为是语言的社会学,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使用语言学的材料来描写和解释社会行为,并将语言当做社会现象考察。[1] 中文名
索绪尔
外文名
Saussure
概况听语音
在当前中国,“社会语言学”与“文化语言学”、“语言文化学”等有相混的地方,应该把它们区分开来为好,给“社会语言学”一个较为固定的内涵、一个较为稳定的外延,不能作为一个“漫无边际”的“糊里糊涂”的概念。
社会语言学在当前中国,主要是一些研究方言学的学者在做,或者说是一些学者从方言学的领域中转移过来的。这有一定的原因,方言与文化、方言与民俗之间,等等,本来就关系较为紧密,这也是促成中国社会语言学形成的一个原因。
但并未得到当时学者们的重视。
布莱特
布莱特(W. Bright, 1966)他认为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变异。研究内容涉及七个方面:
1. 说话者的社会身份;
2. 听话者的身份;
3. 会话场景;
4.社会方言的历时与共时研究;
5. 平民语言学;
6. 语言变异程度;
7. 社会语言学的应用。
他的视角涉及语境、语言的历时与共时。他的重点放在“语言变异”上,社会语言学本身也是以变异为立足点。
费希曼
费希曼(J. Fishman, 1972)他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微观社会语言学以语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方言和语言变异,考察社会因素对语言结构的影响;宏观社会语言学则以社会为出发点,研究语言在社区组织中的功能。费希曼是将社会语言学二分为宏观和微观。他是关注的是不同层面的研究对象。
海姆斯
海姆斯(D.Hymes, 1974)提出,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目标有三项:
(1)既有社会目标又有语言目标;
(2)社会现实的语言学,意指拉博夫及其同事所从事的工作;(3)社会构成的语言学,旨在探究语言在使用中的范围广泛的理论。
海姆斯特别强调社会语言学的目标应该具有广泛性、“跨学科性”和“多学科性”。
祝畹瑾
她将研究内容细分为五个方面: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和按照各种属性划分的言语共同体使用语言的状况和特征;
(2)各种语言变体的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3)交谈的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
(4)社会以及不同的集团对各种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
(5)由于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种种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等。
她的界定主要是关注言语共同体、语言变体、语码转换、社会与变体的联系这几个方面。
杨永林
杨永林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语言学分支。
社会语言学研究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语言结构,一是社会语境。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社会语言学试图透过社会文化现象分析研讨言语行为。并通过语言使用现象说明社会结构及其内在机制问题。语言结构是传统语言学关注的一部分但是社会语言学的特点是把语言和会话者的背景,所处的语境作为研究的部分。重视社会与语言的相互影响。
游汝杰、邹嘉彦
游汝杰、邹嘉彦指出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学科名称是由社会学(Sociology)和语言学(Linguistics)复合而成,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Social Linguistics,基本涵义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出发,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语言,从社会的角度解释语言变体和语言演变;
二是Sociology of Language,基本涵义是:从语言变体和语言演变的事实,来解释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从研究方向来界定社会语言学,简而言之,前者是从社会研究语言,后者是从语言研究社会。
陈原
陈原(1918—2004),广东新会人,生于1918年5月23日。193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工学院。从1938年到1948年先后在广州、桂林、重庆、上海、香港等地的新知书店、生活书店、三联书店任编辑,参与《世界知识》《读书与出版》《国际英文选》等杂志与书籍的编辑工作。解放后曾在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文字改革出版社担任领导工作。曾在文化部出版局、国家出版局担任过党内外的领导职务。现任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上海辞书学会顾问,友谊出版公司名誉董事长,国际世界语协会会员,国际控制论学会会员,世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学会国际理事会成员。
著有《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辞书与信息》、《在语词的密林里》等。《人和书》是他在《读书》上开设的专栏文章的结集。
陈原从三十年代起从事出版工作和拉丁化、世界语运动,同时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地理和语言文字,有一些译文和著作。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主要做出版方面的领导工作。他曾谦逊地说:“我对语言本无研究,只不过是个门外的爱好者。”不过在文化革命中,恶棍姚文元借着一部词典狠狠地给打了一棍子,黑线回潮啦,复辟了,大帽子铺天盖地而来,晕头转向之余,很不服气。于是一头扎进语言现象和语言学的海洋……。从此走上研究社会
语言学的道路。他的第一本语言著作《语言与社会活》正是在“文革”期间写的读书札记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这本书六万余字,内容涉及比较词汇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若干问题。
作者首先用一些语言事实论证社会与语言的密切关系,说明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对语言词汇产生巨大影响,接着讨论了社会生活对语言的几种特殊影响。
一是不同时代存在的一种把语言化为灵物来崇拜的迷信现象,特别举出“文革”中的很多实例;
二是对语言的污染一一滥用外来词,他认为“洋泾浜”是语言污染的顶峰,是应该完全加以否定的;
三是社会互相影响造成语言间的借词,讨论了汉语借词的历史过程,特别讨论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术语的国际化、标准化与规范化问题。
该书还用相当的篇幅讨论由于交际的种种需要而出现的委婉语。这本书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接触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语言现象,文字流畅,言词犀利,作者鲜明的爱憎跃然纸上,作者在“前言”中说:“这六万字的笔记作为一个语言学的小学生同文化专制主义恶棍们作斗争的记录,……也许可作为这个动荡年代一个小小侧面的反映罢。”虽然是自谦之词,但恰恰说明它的时代特点。
一九八三年出版的《社会语言学》一书是《语言与社会生活》的续篇和发展,是有关社会语言学若干理论问题和若干实际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