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S E 3 .1 3 .3 3 .2 3 .2 3 .2 2 .9 3 .0 2 .9 2 .9 2 .9 3 .0 3 .0 3 .1
SE
3 .2 3 .1 3 .3 3 .0 2 .8 3 .1 2 .7 2 .9 2 .9 2 .9 2 .9 2 .9 3 .0
S S E 2 .1 3 .5 3 .1 2 .1 2 .8 2 .3 2 .3 2 .4 3 .1 3 .1 1 .0 1 .0 2 .6
百叶箱分大小两种:小百叶箱内部高 537 毫 米 、 宽 460 毫 米 、 深 290 毫 米 。 安 置干湿球、最高、最低温度表和毛 发 湿 度 表 ;大 百 叶 箱 的 内 部 高 612 毫 米 、宽 460 毫 米 、 深 460 毫 米 , 安 置 温 度 计 和 湿 度 计 。 百 叶箱内外各部分均涂刷白色油漆。
W S W 3 .5 2 .9 3 .3 2 .8 3 .3 3 .5 3 .3 3 .5 2 .7 2 .7 2 .0 2 .0 3 .3
W
1 .0 3 .5 2 .0 3 .0 2 .6 2 .5 3 .1 2 .2 0 .5 2 .5 1 .3 1 .3 2 .7
W N W 2 .0 1 .0 2 .9 2 .0 1 .5 2 .5 2 .4 2 .3 0 .0 0 .0 1 .0 1 .0 2 .2
1 .6 0 .6 1 .2 4 .8 5 .8 7 .6 11 .0 8 .2 2 .6 0 .4 0 .6 0 .6 3 .7
0 .8 1 .4 1 .4 3 .4 2 .8 4 .4 6 .4 3 .8 3 .6 0 .6 0 .6 0 .2 2 .5
0 .4 0 .8 0 .6 1 .4 1 .8 1 .8 2 .6 4 .2 2 .0 0 .8 0 .2 0 .6 1 .4
各种气象要素可以通过观测得到
大气边界层
大气边界层(行星边界层):受下垫面影响的 低层大气,厚度1~2km
近地层(摩擦边界层):下垫面以上100m左右 的一层大气
过渡层:近地层—大气边界层顶的一层,大部 分大气扩散发生在此层
了解大气边界层中的温度场、风场及湍流特征,对 于研究大气扩散问题、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具有 重要意义。
要知道烟囱出口及烟囱有效高度处的平均风速
大气边界层风场
风速廓线:风速随高度变化的曲线
u2
u1
(
z2 z1
)
p
——适合高度小于300m。
不同稳定度下的p值
大气边界层风场
地方性风场
山谷风:发生在山区的山风与谷风的总称,是以24 小时为周期的局地环流,由山坡和谷地受热不均匀 产生;
海陆风:海风与陆风的总称,发生在海陆交界地带, 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局地环流;
气象要素
风:风向、风速等。
空气质点的水平运动——风 空气质点的垂直方向运动—— 对流
10m高处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值 正点前10min的平均风速、风向
风向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 SW W W NW NW NNW C
深圳市气象站近年各月风向频率
1
2
风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 年
N
3 .4 3 .3 3 .5 2 .8 2 .8 2 .4 2 .3 2 .6 3 .1 3 .1 3 .3 3 .3 3 .1
N N E 3 .5 3 .4 3 .3 2 .9 2 .9 2 .3 2 .7 3 .0 3 .8 3 .8 3 .2 3 .2 3 .3
8 .0 8 .4 1 2 .2 1 6 .2 11 .2 9 .0 7 .6 6 .8 8 .2 8 .2 6 .2 5 .0 9 .1
1 2 .4 1 6 .6 2 1 .8 1 6 .2 1 5 .8 1 8 .4 1 3 .4 11 .0 1 3 .4 8 .8 5 .0 8 .6 1 4 .2
气象要素——对大气状态和物理现象给
予定性或定量描述的物理量
气温:离地面1.5m高处的百叶箱中观 测到的空气温度。
气压:大气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 力。
湿度:相对湿度、露点。
百叶箱
百叶箱是安置测定温度、湿度仪器用的 防护设备。它的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 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 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 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 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1 .0 0 .4 2 .0 4 .0 2 .4 4 .6 3 .8 3 .4 1 .2 1 .2 8 .6 0 .2 2 .2
0 .6 0 .4 1 .6 3 .8 4 .4 6 .8 6 .8 2 .0 1 .8 0 .4 0 .2 0 .2 2 .5
0 .2 1 .2 1 .6 4 .2 6 .0 9 .2 8 .2 4 .2 1 .2 1 .0 0 .2 0 .6 3 .1
风条件下。
按高度,可分为接地逆温和不接地逆温。 按生成过程,可分为辐射逆温、下沉逆
温、湍流逆温、峰面逆温、平流逆温。
逆温
辐射逆温: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 成的逆温;
下沉逆温:又称为压缩逆温,由气团下 沉,顶部绝热增温比低部多形成;
湍流逆温:由低层空气的湍流混合而形 成的逆温;
逆温
锋面逆温:多在对流层中,暖气流受地球旋转 作用力而与相邻的低温气流相遇时,形成一冷 暖气流交界面,当暖气流在冷空气之上时且温 差较大时,即出现锋面逆温;
2 1 .8 2 2 .4 1 8 .4 9 .2 1 0 .2 8 .8 11 .2 1 0 .0 1 7 .6 2 6 .6 2 6 .0 3 0 .6 1 7 .7
3 .6 8 .0 6 .6 9 .2 7 .6 6 .8 4 .2 5 .4 7 .4 7 .0 7 .0 7 .0 6 .7
4 .4 8 .0 8 .8 1 3 .2 1 4 .2 7 .4 8 .6 1 0 .2 8 .0 6 .8 7 .0 6 .2 8 .4
大气中的水分导致了云、雾、雨、雪、雹等复杂 的天气现象。
水汽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同时向周围空气和地 面发射长波辐射,水的相变化中又能吸收和放出 热量,对气温和地面温度都有一定的影响。
干洁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称为湿空气。
大气成分
悬浮颗粒
大气中的悬浮颗粒包括固体杂质和液体杂质。 固体杂质主要有燃烧烟尘、海水飞溅扬入大
NW
2 .2 2 .0 3 .3 1 .0 2 .0 2 .7 2 .1 3 .0 2 .5 2 .5 1 .5 1 .5 2 .3
N N W 3 .4 2 .9 3 .5 2 .4 2 .8 2 .8 3 .6 2 .7 3 .2 3 .2 2 .8 2 .7 3 .0
气象要素
云:云高、云量等(用于确定大气稳定度)。 能见度:反映大气的混浊程度。 降水量、蒸发量 日照时数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等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 年
1 2 .2 11 .0 7 .4 2 .2 3 .2 2 .8 1 .2 4 .8 7 .0 7 .8 .8 11 .4 8 .6 5 .0 4 .4 3 .2 1 .8 5 .4 1 0 .6 1 9 .8 1 9 .2 1 5 .0 1 0 .5
城市热岛风:由城乡温度差引起的局地风。
要引起注意,增加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难度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污染源调查
调查范围 调查内容与方法
工业污染源 交通运输污染源 居民污染源
污染物排放量估算
物料平衡法 排放系数法
污染源评价——等标污染负荷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Pij
G ij Si
Gij为污染源j污染物i的年排放量,Si为污染物的评价 标准
S
1 .7 1 .6 3 .0 2 .6 2 .8 3 .1 2 .6 2 .4 3 .5 3 .5 1 .0 1 .0 2 .7
S S W 3 .0 2 .5 2 .7 3 .1 3 .0 3 .4 2 .2 2 .8 2 .3 2 .3 1 .8 1 .8 3 .0
SW
2 .5 3 .0 3 .2 3 .3 3 .1 3 .0 2 .7 2 .9 2 .5 2 .5 1 .8 1 .8 3 .0
大气成分
大气中的O3含量很小,而且随高度分布 不均匀。
O3能吸收波长短于0.29m的紫外线部分, 使平流层温度增加,影响大气的温度分 布,同时还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过量 紫外线照射的危害。
大气成分
水汽
大气中的水蒸气来源于地面水分的蒸发,并借助 空气的垂直运动向上输送,其含量随时间、地点 和气象条件的不同有较大的变化,变化范围在 0~4%。
0 .2 0 .4 0 .8 0 .4 0 .4 0 .4 0 .8 1 .6 0 .8 0 .0 0 .2 0 .2 0 .5
1 .0 1 .2 0 .8 0 .6 0 .6 0 .2 0 .6 1 .2 2 .2 2 .4 1 .2 1 .2 1 .1
6 .2 4 .2 3 .0 2 .0 1 .0 0 .8 0 .8 2 .4 2 .2 3 .4 3 .6 3 .4 2 .8
基础知识
大气成分 大气层的垂直分布 主要气象要素 大气边界层温度场 大气边界层风场
大气成分
CO2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 吸及有机物的腐败。
它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弱,而对 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同时还能发射 长波辐射。这对地面和大气保持一定的 温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增 高,导致“温室效应”。
气后而被蒸发的盐粒、风吹起的扬尘以及细 菌、微生物、植物种子、花粉等,多集中于 大气的低层; 液体杂质,如水滴等。
大气成分
大气污染物质
各种自然活动(如火山活动、森林火灾、有 机体腐败、雷电等),以及人类活动(生产、 生活活动等)排入大气的污染物,如SO2、 NOX、H2S、NH3等。
天然情况下,一般可达到动态平衡。 人类活动影响下,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超过
污染源j有n种污染物参与评价,则污染源j的等标污染 负荷Pi为各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Pij之和;
评价区有m个污染源含第i种污染物,则该污染物在评 价区内的等标污染负荷Pi为各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Pij之 和;
污染源评价
区域的等标污染负荷P为该区域内所有污 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Pi之和;
平流逆温:暖空气平流到冷地面,下层空气受 地面影响大、降温多,上层空气降温少而形成 的逆温。
很多情况下,大气中出现的逆温是几种原因共同形 成
大气边界层风场
风的形成: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球自转偏向力 惯性离心力 摩擦力
在大气边界层内,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增大 一般气象站观测到的是地面10m处的风速,需
NE
3 .2 3 .5 3 .4 3 .3 3 .1 3 .3 2 .4 2 .9 3 .4 3 .4 3 .6 3 .6 3 .3
E N E 3 .5 3 .3 3 .5 2 .9 3 .2 3 .6 4 .2 3 .6 3 .1 3 .1 3 .3 3 .3 3 .4
E
3 .2 3 .4 3 .5 3 .1 3 .2 2 .5 2 .9 3 .1 3 .0 3 .0 3 .4 3 .4 3 .1
3 .6 3 .8 4 .0 6 .0 7 .8 9 .0 1 0 .6 1 6 .2 1 2 .2 4 .4 5 .0 3 .6 7 .2
N NNW 20
NW
15
WNW
10
5
W
0
WSW
SW SSW S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全年
深 圳 市 近 年 各 月 各 风 向 的 平 均 风 速 ( m /s)
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场
干绝热温度递减率:d=0.89K/100m 温度层结
正常: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温度梯度大 于d,有利于污染物质扩散;
中性: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温度梯度等 于d;
等温:气温不随高度而变化; 逆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逆温
具有逆温的大气层是强稳定的大气层。 空气污染事故大多发生在有逆温层和静
大气的自净能力,其在大气中的浓度和滞留 时间足以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正常生长时, 就造成了大气污染。
大气层的垂直分布
对流层:0~8-15km,温度梯度 0.65K/100m
平流层:8-15~55km;30~50km逆温层 中间层:55~85km 暖层:85~800km 散逸层:超过800k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