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水资源公报最终修改9.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概 述 (2)
◎ 二、水资源量 (4)
◎ 三、蓄水动态 (15)
◎ 四、水资源利用 (17)
◎ 五、水资源质量 (24)
◎ 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资源状况 (29)
◎ 七、重要水事 (31)
单位:毫米图2 2011年江西省降水量等值线图
单位:%
图3 2011年江西省降水量距平等值线图
江西省水资源公报2011
单位:亿立方米图6 2011年江西省出入境水量分布图
(三) 地下水资源量
2011年,江西省地下水资源量为315.23
亿立方米,比2010年减少35.2%,比多年均值
减少2.9%。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30.36
亿立方米,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285.85亿立
方米,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计算量
18.94亿立方米。江西省平原区计算面积20190
平方公里(水资源综合规划所用面积),降水入渗补给量为25.35亿立方米,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5.01亿立方米。
(四) 水资源总量
2011年,江西省水资源总量为1037.88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54.4%,比多年平均值减少33.7%。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间不重复计算量18.94亿立方米。全省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7.7%,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62.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见表5、表6。
表5 2011年江西省行政分区自产水资源总量
单位:亿立方米
图7 2011年全省地下水组成江西省水资源公报2011
(一) 供水量2011年,全省供水总量262.8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52.70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10.16亿立方米。见图8。与2010年相比,全省供水总量增加23.1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增加22.86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增加0.25亿立方米。
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占40.1%,引水工程供水量占20.8%,提水工程供水量占39.1%。全省地表水资源利用率为24.8%。见图9。
2011年江西省行政分区、流域分区供水量分别见表9、表10和图10。
图9 地表水源供水结构
图8 江西省供水组成表9 2011年江西省行政分区供水量
单位:亿立方米
江西省水资源公报2011
术力量得到进一步强化。目前,全省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107个,已有39个设立了水务局或明确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务管理职能,占全省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的35.6%。
(八) 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南昌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复实施。萍乡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按计划全面完成并顺利通过水利部验收,景德镇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通过水利部组织的中期评估并获好评;列入第一批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湘东区已通过验收,列入第二批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8个县(区)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九) 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稳步推进
萍乡市水资源监控系统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景德镇市水资源管理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南昌市城市水资源监控与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已通过省厅组织的审查。永修、青山湖、湖口、德兴等一些县级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开始起步。全省第一个界河水资源自动监控站萍乡竹垣站已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省管取水户在线监控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并投
(十)《江西省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能力建设规划》编制完成
《江西省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能力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并通过了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联合组织的专家审查。《规划》确定了未来十年水文监测预报能力建设发展路线,构筑了“一个平台、四大体系、九个中心”的现代化水文建设战略格局。《规划》批准实施后,一个以省水文局为中心的水文信息与共享平台,集成水文站网、水文巡测、水文应急监测、水文预测预报等四大体系,联结九个市级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中心的水文专业服务系统,将成为我省水文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亦将为我省水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支撑。
(十一) 全省各设区市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全部编制完成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地下水资源利用、保护和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和水利部《关于做好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办规
计函[2007]409号)精神,省水利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地下水利用和保护规划工作。继
《江西省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后,全省各设区市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
34
条文说明
1、地表水资源量 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
2、地下水资源量 指降水、地表水体(含河道、湖泊、渠系和渠灌田间)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山丘区采用排泄法计算,包括河川基流量、山前侧渗流出量、潜水蒸发量和地下水开采净消耗量,以总排泄量作为地下水资源量。平原区采用补给法计算,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和井灌回归补给量,将总补给量扣除井灌回归补给量作为地下水资源量。
3、水资源总量 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总量,即地表产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之和。在计算中,既可由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相加,扣除两者之间的重复量求得;也可由地表水资源量加上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求得。
4、供水量 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按地表水源、地
下水源统计。地表水源供水量指地表水工程的取水量,按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调水工程四种形式统计;地下水源供水量指水井工程的开采量,按浅层淡水、深层承压水和微咸水统计。
5、用水量 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按农田灌溉、林牧渔畜、工业、城镇公共、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六大类用户统计。居民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城镇公共用水包括第三产业及建筑业用水。工业用水指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制造、加工、冷却、空调、净化、洗涤等方面的用水,按新水取用量计,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水量。农田灌溉用水包括水田、水浇地和菜地用水。林牧渔畜用水包括林果、草地灌溉、鱼塘补水及牲畜用水。生态环境补水仅包括人工措施供给的城镇生态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而不包括降水、径流自然满足的水量。
6、耗水量 指在输、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形式消耗,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水含水层的水量。
7、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根据区域供水量,以区域供水总量占水资源总量的百分比体现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
8、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 用水消耗量占水资源总量的百分比。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