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世纪美学
欧洲中世纪起于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止于15世纪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宗教和神学统治了意识形态领域,艺术和美被认为是属于感性世界的享乐,因而当成异教的东西,受到排斥和打击。
方济各(1181~1226)说,上帝派他来踏平尘世的美,目的是要使人懂得美都来自上帝。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差不多对人世间所有的艺术,都加以谴责,并说那些把荷马所写的神和罗马剧本所写的神当成榜样来歌颂的人,都应当下地狱。
托马斯•阿奎那以及其他一些中世纪的神学家,都毫无例外地敌视人世间的美和艺术。
中世纪的美学基本上承继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学传统,只不过是以基督宗教的上帝代替了先前哲人提出的至善和理念。
对于中世纪美学来说,上帝就是全能、仁爱和最高的美;表现自然美的各种事物处于上帝的静观中,其美的源头就是上帝自身。
中世纪的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上帝成为美与一切艺术的规定性,实践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从而与古希腊重视现实生活相区分。
从古代至中世纪,西方美学与艺术哲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学期的美学被纳入神学之中,表现为柏拉图学说、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思想的结合。
在中世纪思想家看来,自然物体和艺术物品中使人感到愉快的那种整一或和谐,事实上不是这些事物对象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是上帝在它们上面所打下的烙印。
上帝本身就是整一,当他把自己的性质熔铸在被造物里面时,这些被造物就呈现出整一的特征。
上帝创造的世界到处都是多样性的和可分性的,在努力仿效上帝的整一时世界取得了多样性的整一,这就是和谐。
因此,事物的和谐性、匀称性和秩序性所以是美的,原因在于和谐是世俗世界所可能达到的“最像上帝”的那种整一。
作为上帝的不完整形像——纯然的宇宙通过自己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摹拟了上帝的单纯性和简单的完美性。
中世纪的美学思想以上帝的名义来讲美。
按照基督教的教义,上帝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只有上帝的美才是真实的。
上帝自己是美的,而他所创造的各种对象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是美的;现实世界的美,是上帝作为万物的创造者,把自己的形象反映到他的作品中的结果。
在奥古斯丁看来,对于人类而言,有事物的美、形体美与灵魂美,感性美与理智美,可感世界有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的美。
然而,所有这些美都来自上帝的创造。
中世纪美学反对艺术,实际上却又承认了艺术的存在。
中世纪美学继承了柏拉图对于艺术的谴责,认为艺术是一种欺骗,挑动感情。
奥古斯丁有时将艺术称为“眼睛流露出的淫欲”。
但是奥古斯丁说,艺术欺骗的目的在于求真。
镜子中的人像唯其是不真实的,所以才能成为一个真实的映象;感情也不能一概否定,为了使基督教的教义具有说服力,需要激发感情,象夸张、隐喻之类的东西,是可以允许的。
中世纪美学还重视形式。
形式来自上帝。
奥古斯丁从基督教神学的立场来看待美,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上帝,上帝是美本身,是至美,绝对美,无限美,是美的源泉。
他还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认为现实事物的美即和谐、秩序和整一,而这又归根结底是一种数学关系。
美在完善,而完善又基于尺寸、形式与秩序,大有强调形式之倾向。
与奥古斯丁一样,托马斯·阿奎那也是从神学出发来阐发其美学思想的。
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他也认为,美首先在于形式。
同时还认为,美是可感的,只涉及形式,无涉内容,不关联欲念,没有外在的实用目的。
但丁继承了阿奎那的神学与哲学思想,也接受了其神学美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美在于各部分的秩序、和谐与鲜明。
总之,这一时期有把形式神秘化的倾向。
美是有等级的。
柏拉图给美划分过等级,新柏拉图学派更加重视美的等级。
他们从物质感性的美,一层层引向道德性的内在的美,以至达到最高的上帝的美。
越是物质的就越低级;越是精神的就越高级。
这不仅反映了中世纪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也反映了中世纪美学思想重精神轻物质的神学唯心主义的根本性质。
中世纪美学思想复杂而又矛盾。
它既是神学的附庸,又有反神学的东西。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就是在中世纪美学思想的胚胎中孕育出
来的。
中世纪美学上承古希腊罗马哲学传统,下启欧洲中世纪和西方近现代精神发展,把希腊人“唯理求知”、罗马人“重行修身”和希伯来人“守信敬神”的文化遗产放在基督宗教熔炉中化为一体,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基督宗教哲学神学。
因此也可以说,古希腊的美学在中世纪并没有完全断裂,而是在一种新的融合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