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 商
经营盐业 致富
经营茶叶、木 材、粮食等
典当、走出国门
晋 商
经营盐业 致富
经营丝绸、铁 器、茶叶、棉 花、木材等
票号、走出国门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乔氏家族的第 一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在包头 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到第三 代乔致庸,金融资本在一千万两白银,以上大 约相当于现代的近百亿资产。素有“皇家有故 宫,民宅看乔家”之说。
商税成为宋朝重要税源。
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
交子产生于四川,流通地 区也主要是四川。四川当时 使用铁钱。分量重、价值低。 不便于流通和随身携带,特 别是给大宗贸易造成巨大困 难。据记载一匹罗卖铁钱两 万,铁钱两万重500斤。于是, 纸币交子应运而生。纸币的 大量发行、流通,为宋代商 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方 便了人民的贸易和市场繁荣
相传商朝人善于经商,史称“商葩翼 翼,四方之极”。周武王灭商后,商朝 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重抄旧业,日子 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 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 “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商代已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实 行“工商食官”政策,即:当时工匠和商贾都是 贵族的奴仆,主要为奴隶主贵族服务,受官府的 严密控制,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极少。
材料一: 山西票号较大的有数十家,每家票号在全
国各地均设有分号,有的甚至将分号开到国外 重要城市。 材料二:
晋商的经商谚语“宁叫赔折腰,不叫客吃 亏”、“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
思考:晋商的成功经营之道,对我们今天的
启示是什么?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城” “市”“坊”
◆“城”——统治者居住的地方
——《三辅黄图》卷二《长安九市》
材料二:(宋太祖赵匡胤说) “京城夜市至三 鼓已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
4、从政府对“市”的控制上看,又有什么发展?
交易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直接监管。
四大商 业名镇
汉口镇 佛山镇 景德镇 朱仙镇
2、市的变迁
(1)宋以前:A.交易活动受官府监管 B.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
夏商时期的贝币
“公食贡,大夫食 邑,士食田,庶人食 力,工商食官,皂隶 食职,官宰食加。”
《国语·晋语》
我国古代的主要商品
古代商业的发展与哪些生产部门的发展密切相关?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
一、古代商业发展概况
(一)先秦时期:商业兴起
时
期表
现特
点
商周
“商人”出 商业由官府控制 现
春秋战国
• 材料1:“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 隶,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限制商 人的经营范围。”
• 材料3:古代商业发展障碍重重:政府政策的限制, 社会观点的偏见,政局动荡的影响,天灾人祸等 导致古代商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倒退。所以它 始终不占统治地位。
• 材料4:宋朝时,商业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 监管。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城镇。古代长安,开 封,大都等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 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启示:由传统的军事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 化城市发展,经济职能逐渐增强。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概况 西汉 开通海陆两条丝绸之路 唐朝
两宋
元朝
明清
汉代的陆路丝绸之路 和海上丝绸之路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概况 西汉 开通海陆两条丝绸之路 唐朝 广州成为主要的贸易港口,设有市舶使。 两宋
元朝
问题1)从上述诗句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历史 信息?
南北朝时期,市已经普遍存在,与人 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2)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把东西配齐? 反映什么历史现象?
各种商品都有固定的场所。
说明当时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2、“市”的变迁
阅读并归纳
与唐朝相比,北宋时期市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唐朝长安城
北宋东京城
(五)元朝——依然繁荣
表
现
原
因
大都-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交通发达
元朝重新疏浚大运河、海运航线的开辟、遍布全国驿站 的设置,使中国的交通运输业空前发达。
(六)明清时期——新阶段
表
现
①城镇商业依然繁荣; ②农副产品大量入市; ③长途贩运发展快; ④商帮形成—晋商、徽商。
商 第一阶段
帮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2、从经营时间上看, “市”有什么发展变化?
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
材料一: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汴路即事》唐 王建
材料二: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晚唐 杜荀鹤
3、从“市”的种类上看,又有什么发展?
“草市”、夜市更普遍。
材料一:(汉)当市楼有令署,以察商贾货财买 卖贸易之事,三辅都尉掌之。
(2)宋: A.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B.时间、地点限制被打破 C.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D.出现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 景德镇、朱仙镇
3、古代城市的发展
①政治职能城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 大都等。
②经济职能城市:扬州、成都等
为什么会在南方出现这些繁荣的大都会? 城市发展有何趋势?
北宋交子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贝类货币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 期各种铜币
秦半两 (秦朝)
五铢钱 (汉)
纸币“交子” (宋)
开元通宝 (五唐铢朝钱铸白)银
(明朝开始成为普遍 流通的货币)
农的桥民毛赶上驴着进的驮城碳 商业区
车水马龙的 码头区
这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卷。清明上河图卷描写 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城郊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
到药材,药材运到扬州,他应将货物存
在哪里?回益州他带回了扬州丝,很好 ——邸店
卖,于是他想扩大经营,可是手头钱不
够,怎么办?……
——柜坊
问题:唐朝柜坊和飞钱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唐代商业繁荣在金融方面的重要表现
(四)两宋时期——空前繁荣
表
现
原
因
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商品经济发达;
邸 店 是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
服务的机构,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 利润丰厚。东晋时已出现,唐朝时各大 商业城市大量兴办。
柜 坊 从邸店中分离出来的专营货币
借贷和存放的场所,这是银行的雏形。
《李猛的困惑》 唐朝后期
益州(今成都)富商李猛,他想带
5000贯钱(1贯=1000个铜钱=6.4斤)
去长安买些西域药材(蜀道难难于上青 天),这么多钱应该怎么带?他顺利买 ——飞钱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概况 西汉 开通海陆两条丝绸之路 唐朝 广州成为主要的贸易港口,设有市舶使。 两宋 与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元朝 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明清
泉州的六胜塔是元代引导海船进出港口的灯塔
泉州,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元 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司,严密控制对外贸易。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①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货币、度量衡;修 建驰道; ②汉朝实行“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政策; 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三)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
表
现
原
因
市场 金融
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飞钱、柜坊
① 农业、手工业 的发展 ②大运河的开通
飞 钱 又称便换,类似今天的汇票。
唐后期出现,各地商贾将货款委托给各 道设在京城的办事处进奏院,领取票券 游走四方,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这 样商旅就不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 也不用运输税钱。
材料
“赐赉”礼品等方式进行的, 素有 “厚往薄来” 特征,明朝政府对朝
贡使者均是“以礼待之”,即使
“私货来,皆倍偿其价”。
①定义: 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②特点: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③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 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三 请根据材料归纳我国古代商业特点:
2、如果你是唐朝中期的人你可以:①在长安 的夜市里购买帽子 ②到广州进行对外贸易 ③不用携带钱币进行长途贩运 ④将金银财 物存入柜坊
A.①②④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
3.明清时期我国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其中最 突出的特点是 A.商业活动不再局限在“市”里 B.有专门的娱乐场所 C.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 D.涌现出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
明清
唐朝在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概况 西汉 开通海陆两条丝绸之路 唐朝 广州成为主要的贸易港口,设有市舶使。 两宋 与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元朝
明清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 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四 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 2.发展艰难而曲折,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3.城市的商业和经济功能逐渐加强。
五 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
(1)经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2)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3)中外交往、民族交往 (4)交通便利(大运河、丝绸之路) (5)人民的辛勤劳动 (6)金融的创新:飞钱、柜坊 (7)政策: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国内 商路 都市 开通陆海 丝绸之路
市镇 对外海路 大城市 为主
政策 支持 抑商
抑商 锁国
(课堂检测)
1.中国人民早在古代就创造过世界航海壮举 。中国古代对外交通经历了由西北陆路转 向东南海路过程,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源是 A.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B.海上交通比陆上方便 C.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向南转移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西
东
市
市
1、从经营的空间上看,“市”有什么发展变化? 市坊限制被打破
材料一: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 日入前七刻,击钲( zhēng )三百下,散。
——《唐六典》 材料二: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晚唐 王建
材料三:有人曾这样描述宋代东京的商业繁荣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 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1、概况 西汉 开通海陆两条丝绸之路 唐朝 广州成为主要的贸易港口,设有市舶使。
两宋 与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元朝 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明清
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 易萎缩。只开广州一处,只许广州“十三行” 经营外贸。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2、主要形式—朝贡贸易
外国“朝贡”方物,明朝政府
小结一: 古代商业在各历史时期发展的概况
历程
进一步繁荣 (明清)
空前繁荣 (宋元)
商业兴起 (先秦)
初步发展 (秦汉)
进一步发展
(隋唐)
小结二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
商朝
春秋 战国 秦汉
隋唐
两宋 明清
商人 商人 大商 人
商帮
商品
奢 侈 品 为 主
生产资 料和生 活资料 为主
媒介
飞钱 纸币 票号
地点 商路
端木子贡 范蠡 白圭
一、古代商业发展概况
(一)先秦时期:商业兴起
时
期表
现特
点
商周 春秋战国
“商人”出 商业由官府控制 现
商品市场 和大商人
打破官府控制局面
(二)秦汉时期:艰难发展
表
现
原
因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经商受时间、地点限制
重农抑商
在城市特定的 位置设市
上农除末。 —秦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汉
◆ “市” ——商品交换的场所
◆ “坊” ——城市里的居民住宅 区
◆ 城市由来: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
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 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北朝 《木兰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