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专题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资料
考点专题
专题一认识自我,学会生活
(一)珍爱生命
1、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的突出表现:人类的生命最具智慧。
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每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都有价值。
(生命的价值体现
在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上)。
3、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延伸生命的价值。
4、关爱生命。
(二)认识自我
1、认识自己的途径:(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反省)。
(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以人为镜、旁观者清等)。
(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对人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
2、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1)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
(2)在心中想象出一个比自己更好的“自我”形象。
(3)在实践中激发潜能,从小事做起。
(三)学会生活
1、过有情趣的生活
(1)情绪的作用(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双刃剑)
(2)调节情绪的方法:①注意转移法(改变注意焦点、做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事、改变环境等)②合理发泄法(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倾诉、进行剧烈的运动、放声歌唱或大声喊叫等)③理智控制法(自我解嘲、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心理换位、学会升华,联系闪光点等)
(3)怎样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①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重要条件)。
②丰富的文化生活(重要途径)。
2、过安全健康的生活
(1)如何对待身边的诱惑
领奖台的诱惑:对个人的成长有积极意义,是要求进步的体现,我们要通过正当途径和刻苦努力来获得。
金钱、游戏机的诱惑:这些诱惑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关键要看实现的途径和投入的程度是否适当。
对金钱要通过自己合法劳动和正当途径来获得。
对游戏机可以适当地、有节制地玩,不能沉迷。
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完全有害的诱惑。
应当远离。
(2)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前提:保持高度的警惕是防范侵害的前提。
保护自己、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策略方法:做到有勇有谋,不能硬拼,避免不必是的牺牲。
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
方法: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以及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
(3)未成年人的保护
①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②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对未成年人的四个方面的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特别注意司法保护的内容、措施,并非由执法机关或司法机关实施的保护就是司法保护)。
思维误区:
1、珍爱生命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
2、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生命有价值,没有做出什么贡献的则没有价值,干大事业才体现
出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3、真正的个性就是在装扮上标新立异,真正的独立就永远摆脱对父母、老师的依赖。
这个
观点错在没有认识到:真正的个性应该是在于内心深处散发的魅力,真正的独立是摆脱依赖,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庸俗的生活情趣会使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
展,甚至有害于身心健康。
并不是说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5、我们是提高自制力,抵制各种诱惑。
对各种诱惑要区别对待,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6、公安机关整治学校周边环境体现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这不是司法保护而是社会保
护。
并非由执法机关实施的保护就是司法保护。
专题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一)自尊
1、自尊的重要表现:知耻
2、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1)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2)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换位思考。
(3)善于欣赏、接纳他人。
(4)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二)自信
1、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2、自信者有助于成功的心理品质:乐观、好奇、专注。
3、如何增强自信:(1)发现自己的长处(自信的基础)。
(2)大胆尝试,接受挑战。
(三)自立
怎样培养自立能力:(1)从小事做起。
(2)投身社会实践。
(四)自强
1、自强,成功的阶梯。
2、怎样自强:(1)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
(2)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
(3)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
3、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要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
(3)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4)会自我疏导。
4、坚强的意志品质的作用:(1)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
(2)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3)形成良好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4)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5、怎样磨砺坚强意志:(1)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
(2)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3)应善于管理自己。
(4)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思维误区:
1、人生需要自尊,自尊心越强越好。
这个观点没有认识到自尊要适度,过度的自尊会使我们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
2、自立就是不要帮助,任何事都自己干。
要认识到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3、挫折只是少数人的经历,大部分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
4、挫折总是会给我们带来消极影响。
挫折是双刃剑,既会对我们产生消极影响,也会发挥积极作用。
专题三学会交往,善待他人
(一)与父母的交往:
1、多数情况下
.....,逆反心理和行为既会惩罚自己,也会伤害父母的感悟。
是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
2、对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错。
3、与父母沟通的要领:
(1)前提:彼此了解。
(2)关键:尊重理解。
(3)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换位思考。
(4)沟通的结果:求同存异。
4、与父母交往的艺术:(1)赞赏父母。
(2)认真聆听。
(3)帮助父母。
(4)不必太计较。
(二)与同学、朋友的交往:
1、闭锁心理有危害,敞开自己的心扉。
2、交友原则:平等互惠,要相互给予帮助与分担责任。
懂得欣赏、赞美、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
要坦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
乐交诤友,不交损友,慎交朋友。
3、男女同学交往的意义:增进彼此了解,学习对方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
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增强性别意识。
4、男女同学交往的原则:互相尊重,自重自爱。
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把握分寸。
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要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
(三)与老师的交往:
与老师沟通的有效方法:(1)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3)原谅老师的错误。
(4)礼貌待师。
(5)注意场合。
(6)勿失分寸。
(四)网络交往:
1、网络交往的利与弊(双刃剑)。
2、正确利用网络,不应该成为网络的俘虏,而要做网络的主人。
(五)交往中的礼貌和礼仪
1、礼貌、礼仪不仅仅只是个人的私事,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尊严。
2、不拘泥传统的繁琐礼仪,对传统礼仪习俗,要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六)竞争合作
1、竞争的作用:有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
(双刃剑)
2、竞争的目的: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合作与共享: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4、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相互依存。
5、在竞争中合作与在合作中竞争要注意什么:尊重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
找准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敢与他人竞争。
不以成败论英雄。
应体现“双赢”的原则。
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需要形成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
(做涉及此类知识的题目,一定要搞清楚材料是强调竞争还是合作,或两者兼而有之,部分材料是只反映出竞争或者只反映了合作,我们在做选择时,一定要读懂材料,如果只反映某一方面的,则应考虑排除别一个方面的说法。
)
(七)宽容
1、“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2、宽容的原则、策略:宽容不是是非不分,麻木不仁。
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
在原则问题上不能宽容。
对“坏人”、“恶人”不能宽容。
3、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八)诚信
1、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2、诚信的守则:三个“站在一边”。
3、诚实与善意的谎言: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
思维误区:
1、孝敬父母就是要顺从父母,对父母言听计从。
2、有人往往只看到逆反心理和行为、网络交往、竞争、挫折等不利的一面,而其实它们都具有两面性,可能产生消极的作用,也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
3、逆反心理都有危害,逆反心理和行为都是错误的。
4、竞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对手、打败对手。
6、诚信就是凡事都实话实说。
专题四学法守法依法治国
(一)法律基本知识:
1、法律的特征:(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如由全国人大通××法)。
(2)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强制性体现在法律靠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
(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违法行为:
(1)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违法行为的种类: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把握以下几点:①由国家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该违法行为一定属于行政违法。
②受到拘留和罚款处罚的,其行为一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受到刑罚处罚的,其行为一定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
③民事违法行为一般包括民事侵权行为和违反合同这两种行为。
不能认为老百姓违法就是民事违法,国家官员违法就是行政违法。
3、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之间的关系。
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4、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即严重危害性。
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
(2)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即刑事违法性。
这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即刑罚当罚性。
这是犯罪的必然后果。
三个特征要依据给出的具体材料,能准确地判断体现出的是哪一个或哪几个特征。
5、刑罚
(1)刑罚的种类: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2)区分:拘留与拘役,罚款与罚金。
拘留和罚款属于行政处罚,针对一般违法行为。
拘役和罚金属于刑罚,只能对刑事违法行为(犯罪)使用。
6、在我国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等。
7、公民维护合法权益的手段
(1)非诉讼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2)诉讼: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
8、诉讼的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了解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在这里“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即各级人民政府。
“官”不是指某位官员。
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
(二)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含义: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法”是指宪法和法律。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的前提
..:执..:有法可依(制定法律)。
中心环节
....:有法必依(依法办事)。
关键
法必严(执法机关和人员严格执法)。
必要保证
....:违法必究(一切违反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
以追究和制裁)。
重要环节
..:依宪治国。
....:依法行政(对行政机关的要求)。
核心
(三)宪法
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理解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违背、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行为准则。
思维误区:
1、三种违法行为的判断。
根据上面的表格作判断。
2、几种刑罚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比如罚金与罚款,拘役与拘留等。
3、宪法是规定国家生活中所有问题的法律,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4、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国家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一切国家机关要依法行使职权。
5、依刑法打击一切违法犯罪行为。
刑法只制裁犯罪行为,对于违法行为中的一般违法行为,则不能。
专题五: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一)两个概念: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
(二)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三)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1)法律保障是公民权利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
(2)立法保障(制定法律确认和维护)。
(3)司法保障(对侵权行为给予制裁)
(四)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障书。
(五)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六)理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公民享有权利必须履行义务,履行了义务应当享有权利。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
(七)公民应如何履行义务: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八)公民享有的各种权利:
(1)人身权利:公民最基本的人权之一,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生命健康权
人身自由权 姓名权
肖像权 名誉权
隐私权
亲权
身份权
配偶权
监护权
(2)受教育权
①对个人来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这说明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是一项基本的人权。
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这说明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
从公民个人的角度来说是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站在国家、民族的角度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
②重点理解义务教育的三个特征: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3)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
财产的所有权。
遗产的继承权。
知识产权
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财产的所有权:
①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②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民事法律的保护:对侵犯公民合法财产的民事侵权行为给予制裁。
(重要武器)
刑事法律的保护:对侵犯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刑事违法行为,追究其刑事责任。
(锐利武器)
③维护财产的所有权。
(四种情况)
遗产的继承权:
①遗产的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其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其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②遗产继承的两种方式:法定继承、遗嘱继承。
注意,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一人或数人。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③遗赠:受遗赠人获得的遗赠的遗产,不是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
但是受法律保护。
人格尊严 人格权
人身权利
知识产权(智力成果权)
知识产权的内容:包括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权权、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
(4)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权利:
批评建议权,重点掌握公民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三条: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如何行使批评建议权等。
思维误区:
1、法定义务必须履行,道德义务可以不履行。
不履行道德义务将会受到舆论和谴责和自己良心的拷问。
有些道德义务也是法定义务,如不履行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凡是社会主义道德谴责的行为,都是法律所禁止的。
这个观点没有认识到违背道德的行为并不一定违反法律,并不都是法律禁止的。
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
3、公民的生命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弃或让与。
(除了为义务而献身外。
)
4、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受教育的,老师,你可以随便打骂。
(侵害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任何人都享有人格尊严权)
5、法定继承人都可以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
(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则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得继承。
)
6、公民应多履行义务少享受权利,这是责任感强的表现,是爱国的表现。
这个观点没有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即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没有理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专题六:承担责任崇尚公平正义
(一)公平正义的基本观点:
1、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
2、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3、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
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
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二)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①有利于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并使合作不断延续。
②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③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利于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冲突,促进社会长治久安。
(三)怎样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1)善于运用合法手段去解决不公平现象。
(2)要理性反思,调整思维方式,保持平和心态。
(四)维护正义:(1)作为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
(2)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追求正义。
对非正义行为,采取行动维护正义。
(3)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五)责任的含义。
(六)责任的产生: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的相互承诺中。
(七)谁对我负责?回答首先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思维误区:
1、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人的心声。
(是所有善良人的心声)
2、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要追求绝对的公平,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不公平现象。
3、有了公平,就能使每个人满足自己的所有期望。
(公平使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
4、承担了责任就一定有回报。
承担了什么样的责任,就有相应的回报。
专题七认识国情坚持基本路线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及其它原因:
根本原因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这个理论体系中,不包括毛泽东思想,只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的发展观,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其它原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了改革开放,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最基本的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1)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这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2)科技水平和民族的文化素质不高;(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初级阶段的特点(含义):不发达。
3、初级阶段经历的时期:1956年至本世纪(21世纪)中叶,至少100年。
4、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内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表现形式: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
表现为由于经济不发达、落后造成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无法满足的现象。
(3)解决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4)这一主要矛盾决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主要矛盾决定国家的根本任务。
)
重要国情: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1、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3、解决人口问题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4、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
5、面对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
6、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小,开发难度大。
(三)基本路线:
1、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4、几个基本观点:(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
根本要求。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的政治基石(“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处理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目的),稳定压倒一切(前提)。
(四)“一国两制”
1、“一国两制”是党和国家为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制定的基本方针。
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2、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
3、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五)民族团结
1、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注意:不是民族区域自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凡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的事实,基本上都是体现这一原则的。
思维误区:
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只是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初步体现
....。
不是完全、充分体现。
注意措词的严密准确。
2、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错误,改革开放是基本点,不是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
3、区分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4、民族自治地区享有自治权,但不是高度自治,更不是完全自治。
同样,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
5、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力支持,有少数民族人民的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
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没有实行特殊的经济制度。
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这一观点将基本路线与经
济建设等同,是错误的。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
..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7、注意对我国环境形势的评价: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既不是完全得到控制,也不是失控。
8、并非人口越多越好,也不是人口越少越好,关键是要适度。
要使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相协调。
专题八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一)基本国策
1、对外开放
(1)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对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开放。
(3)我们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我们要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同时要维护国家安全,自觉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