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课件-08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政治思想状况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的经济与政治 巨变激荡着德国的思想界。法国大革命的胜利 引来德国思想界的一片欢呼,而它的失败也不 可避免地引发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狂飙运动 和浪漫主义正面挑战了法国式的启蒙思想和理 性主义,确立了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的两 分法。
人是康德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康德 认为,在一切领域里最应维护的就是人的尊 严,而体现人的尊严的就是人的自由。人们要 想实现自由,在行为上就要遵守三条道德律 令:一是普遍律,每个人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应 是普遍的立法原则;二是“人是目的”,在任何 情况,人都不能成为工具;三是意志自由,即 “把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当做普遍立法 的意志”。
在这种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德国的资产阶 级和知识分子表现得十分软弱和矛盾。法国大 革命爆发之初,他们一度热情赞扬,但随着革 命的深入,他们立即转为对革命的恐惧。他们 赞赏法国大革命倡导的自由、平等和人权观 念,却只寄希望于君主制范围内的渐进改革。 他们虽在思想上向往革命,却只能以纯粹德国 式的、思辨的方式影响社会。
费希特(1762—1814) 的政治立场激进,民主主义 色彩鲜明。他的思想呈现出 明显的阶段变化。年轻时他 强调个人权利与自由,主张 共和政体,但晚年逐渐强调 国家对人们生活的支配和监 督,寄希望于自上而下的改 革。他的政治思想是介于康 德的自由主义与黑格尔的国 家主义的中间环节。
威廉· 冯· 洪堡(1767—1835) 是德国自由主义的领军人物,代表 作《论国家的作用》。洪堡强调个 人的崇高价值,认为个性是人类发 展的必要条件。国家的唯一目的就 是最大程度地保障安全,捍卫合法 的自由权利。 洪堡对自由理念的阐释,以典 型的德国方式将近代以来确立的西 方自由主义原则有机地融合进德国 的政治思想。
西方政治思想史
第八章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
概述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十分落后。政治 上的封建割据、经济上的缓慢发展。德国资产 阶级和知识分子的政治主张具有明显的双重 性。 他们善思辨,却少实践;倡导启蒙思想, 却反对激进革命。这种立场与态度,使德国的 政治思想呈现出独特的调和性:自由主义与国 家主义并行。无论是康德的伦理政治观,还是 黑格尔的普遍国家观,都体现着个人与整体、 自由与权威的张力与冲突。
二、伦理与权利学说 康德认为,人类理性的立法有两大目标, 即自然和自由;与此相应,自然法则和道德法 则就成为人类理性立法的两个基本准则。在道 德法则的基础上,他以自由、权利、法治与共 和为主题搭建起政治哲学的基本框架。在康德 看来,道德并非建立于经验之上,而是来自人 的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源自普遍的道德法则。 实践道德法则是一个人的道德义务。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
在经济方面,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十 分缓慢。封建生产关系仍占统治地位,农业依 然是主要产业,大部分农民处于农奴地位,既 没有政治自由,也没有经济自由。国内各地区 间关卡林立,没有统一的市场、货币和度量 衡。尽管德国西部地区的封建生产关系已有所 松动,机器生产被普遍采用,工商业也得到了 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资本主 义整体发展依旧相当落后。
三、德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 德国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精神领域创造了令 人惊叹的辉煌成果。这种德国式的理论表达, 使德国的政治思想呈现出与英、法等国不同的 思想风貌: •德国式启蒙。 •思辨性。 •伦理政治观。 •对民族与国家的强烈诉求。
第二节
康德的政治思想
提要
思想体系与方法
伦理与权利学说 国家学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律学说 永久和平论
第一节
18世纪德国的社会 状况与政治思想特点
提要
德国的社会状况与资产阶级的特征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政治思想状况
德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
一、德国的社会状况与资产阶级的特征 进入18世纪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引发的 社会变革日益显现。然而当时的德国却是另一 番景象。在政治方面,德国名义上是一个统一 的帝国,实际上却只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 直到19世纪中期,俾斯麦通过发动对丹麦、奥 地利和法国的三次战争才实现了德意志的统 一,但统一后的帝国依旧实行专制统治,特权 阶层和军事官僚掌控国家权力,政治生活中毫 无民主可言。
德国资产阶级猛烈批判贵族阶级,主张废 除封建关系和贵族特权,但最终未能在政治斗 争中付诸实现。 德国资产阶级还面临着与无产阶级的阶级 对立。19世纪40年代,以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 义为起点的德国工人运动开展起来,无产阶级 从此走上历史舞台。在同时面对两大敌对阵营 的政治斗争中,资产阶级最终选择了与封建势 力妥协的政治策略。
在歌德、席勒等伟大诗人的引领下,德 国的狂飙运动于18世纪中叶席卷而来。这场 运动最初强调感性和精神在文化中的作用, 后来逐渐由文艺思潮扩展成为一场社会思想 运动。这一运动使文化民族主义逐渐在德国 政治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力地推动了德 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并最终导致国家主义甚 嚣尘上。
受狂飙运动影响,德国的浪漫主义产生并 在19世纪初蓬勃发展。这一运动表现出了明显 的双重性与调和性。它在同情整体主义的同时 也承认个人主义的合理性,在高扬法国理性主 义旗帜的同时也强调感性和经验对个体的重要 性。这构成了德国政治文化传统中强烈的主观 性、非理性以及理想主义特色。德国古典哲学 的兴起是这一时期思想运动的重要表现。主要 代表人物有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
一、思想体系与方法 伊曼努尔· 康德(1724— 1804),德国古典哲学的开 创者和奠基人,德国自由主义 的重要阐述者。 哲学著作有《纯粹理性批 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 力批判》,政治哲学与法哲学 著作包括《世界公民观点之下 的普遍历史观念》《永久和平 论》和《法的形而上学原理》 等。
康德深受休谟和卢梭思想的影响。休谟对 人性的判断,对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的怀疑,对 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界分,直接影响了康德对 人性的认识和对理性的批判。在延续并超越休 谟的理性分析精神与方法的基础上,康德建构 起以“理性批判”为特征与主线的思想体系。卢 梭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自由主张深深地感染了康 德,康德明确提出应该始终将人看作是目的而 非手段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