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象灾害分析共23页文档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PPT课件,共25页
抬尾芥虫在大雾的深夜爬上沙丘顶,高高地抬起屁股,这是为了使在身体上凝结的水能顺着身体流入嘴中
典例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西部地区气候干旱主要是因为夏季风不能到达B.吐鲁番的瓜果特别甜,只和其昼夜温差大有关C.沙漠中的抬尾芥虫在大雾的深夜爬上沙丘,高高地抬起屁股,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水分D.沙漠中植物的叶子小,甚至变成针刺状以减少水分蒸腾
知识点2 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大多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
1.教材第83页读图:我国西部地区的干旱气候特点及成因
(1)在教材第82页图2-59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上,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干旱、半干旱)的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甘肃等省级行政区域的大部分地区。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稀少的原因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且受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台风重灾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台风的重灾区,浙江、台湾、福建、广东是受台风影响明显的地区
影响
危害
台风在海上会形成狂风巨浪,它带来的大风能吹倒大树和不牢固的建筑物,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下图)
台风带来的暴雨会造成洪水泛滥、河堤决口、水库崩溃、淹没农田和村镇等
5.其他气象灾害:我国其他气象灾害还有沙尘暴、冰雹、霜冻等。
典例3 (原创题)“海绵城市”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它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浙江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近日各市要求新开工项目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题中“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是指( )A.寒潮 B.洪涝 C.台风 D.地震
《2024年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范文
《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变化,我国面临的气象灾害日益增多,影响范围和强度均呈现出显著的变化。
本文旨在分析近30年来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征,以期为灾害预防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二、气象灾害概述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主要气象灾害包括暴雨、洪涝、干旱、台风、低温冷冻等。
这些灾害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三、近30年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1. 暴雨与洪涝灾害近30年来,我国暴雨和洪涝灾害呈现出频发、强度增强、影响范围扩大的趋势。
特别是在夏季,暴雨和洪涝灾害往往给城市和农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这些灾害往往伴随着地形、水文和气候等因素的变化,加剧了灾害的严重程度。
2. 干旱灾害干旱是我国最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尤其在北方地区更为突出。
近30年来,干旱灾害的频发和强度增强,给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的持续时间也在不断延长。
3. 台风灾害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近30年来,台风数量和强度呈现出上升趋势,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此外,台风还会引发风暴潮等次生灾害,加剧了灾害的严重程度。
4. 低温冷冻灾害低温冷冻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近30年来呈现出频发、范围广、强度大的特点。
这些灾害往往伴随着大雪、冰冻等天气现象,给交通运输、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带来了严重影响。
四、影响因素分析1.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加剧了气象灾害的严重程度。
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气象灾害的分布和影响范围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山区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而平原地区则容易发生洪涝等灾害。
3. 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经济因素也会影响气象灾害的发生和影响程度。
例如,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容易导致暴雨洪涝灾害加重。
五、应对措施建议1.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提高气象监测精度和预警时效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灾害防范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2.4中国的气象灾害
我国重大台风灾害
2009年台风‚莫拉克‛造成台湾,大陆, 500多人死亡、近200人失踪、46人受伤。
2008年第6号台风‚风神‛,造成广东、湖 南、江西至少30人死亡,财产损失巨大,降水 量破记录。 2007年第9号超强台风‚圣帕‛,造成东 南沿海至少39人死亡,经济损失较大。
2005年的19号超强台风‚龙王‛,给我国台 湾、福建、广东、江西等地造成大风大雨,并造 成一定人员伤亡。 2004年的14号强台风‚云娜‛,‚云娜‛ 台风登陆中国东南沿海。造成164人死亡,24人 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81.28亿元。
(五)台风的防御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 的重要的措施。 1.台风引发的风暴潮容易冲毁海塘、涵 闸、码头、护岸等设施,甚至可能直接冲走附 近的人。台风来临前,海涂养殖人员、病险水 库下游的人员、临时工棚等危险地段的人员都 应及时转移。
2.沿海乡镇在台风来临前要加固各类危旧住 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在建工程、市政公用 设施(如路灯等)、吊机、施工电梯、脚手架、电 线杆、树木、广告牌、铁塔等,千万不要在以上地 方躲风避雨。
华北地区的春季也是沙尘暴集中的区域,主 要因为以下原因。(1)每年3~4月,华北地区受西 伯利亚进退的冷空气影响,大风天气比较多。(2) 此时草木初生,加之春旱对自然植被恢复的影响, 植被不能完全覆盖地面。(3)此时地表面已经解 冻,春季加速升温使地表干旱加速。干燥疏松的地 面物质极易被大风扬起,形成沙尘暴天气。防治沙 尘暴最有效的人类行为是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 表植被覆盖,这样可以减小风速,降低沙尘暴的动 力条件;还可增加湿度,调节局部地区气候,并改 变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从而减轻沙化,降低沙尘 暴的物质来源条件。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 米/ 秒,也即12-13 级。
中国的气象灾害
南 半 球 的 气 旋
气旋:北逆南顺
北半球:反气旋(高压系统)顺时针
天气:晴朗、干燥
北半球:气旋逆反气旋顺
台风莫拉克卫星图
3、台风的结构
台风结构 外围大风区 位置 台风外围部分
漩涡风雨区
台风眼区 台风的主要部 台风的中心部分 分,破坏力最 大
气流和天 大风区临近时, 在靠近台风眼 台风眼盛行下沉气 气 云渐增多加厚, 附近有强烈的 流,天气晴朗而平 气压下降,湿 上升气流,形 静 度增加,温度 成宽达数十千 升高,风力加 米厚达八九千 强 米的垂直云层, 产生狂风暴雨
C
(三)台风
1、概念:发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 广阔洋面上的大气涡旋,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 旋(中心气压很低)。
2、形成条件 一是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台风只能形成于 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
二是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 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
我国洪水灾害的类型:
1)暴雨洪水(是我国影响最广、时间最长、危害 最大的洪水灾害) 2)融雪洪水: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 分布: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以阿尔泰山、 天山、喀喇昆仑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等地区较 严重 影响因素:气温(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4---5月, 冰川融雪形成的洪水在7—8月 3)冰凌洪水: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 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其次是发生在松花江的部 分河段
(2010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 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 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3题。
乌鲁木齐 的经纬度 88°E, 44°N
C
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B.印度洋C.大西洋
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SSTA时序图
雪灾天气原因分析
1、大气环流异常
2、La Niña推波助澜
上图:2008年1月10至2月1日500hPa平均高度场 下图:1月10至2月1日500hPa历史平均高度场
•在La Niña年份,因冬季风比常年偏强,寒潮活动频 繁,东亚地区尤其黄河流域大部、长江中下游及我国 东南沿海一带出现冷冬的可能性较大。
⑤措施:
C
◎B 福州
左图箭头表示一台风通过福州前后的运行路线图,看图 回答: 偏北 1、当台风中心位于A位置时,福州吹 风; 静 2、当台风中心位于B位置时,福州 风; 晴朗无雨 天气情况是 ; 偏西 3、当台风中心位于C位置时,福州吹 风。
A
O
B
试在下列坐标图中分别作出上图中沿AB线的气压、气温、 降水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气压 气温 降水
温州大罗山上的冻雨(雨凇)
1.特点
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强度大; 多种灾害并发; 危害严重
2.成因
原因分析
1)大气环流异常
1)冬季风偏强,冷空气频繁南下, 气温低
上图:2008年1月10至2月1日500hPa平均高度场 下图:1月10至2月1日500hPa历史平均高度场
2)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偏强偏北,向 我国输送了大量暖湿气流,使冷暖 空气交汇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 区
3) 西南方向也有暖湿空气持续输 送 *4)冷暖空气交汇区,由于暖湿空 气位于上部,形成对流层中低层稳 定的逆温层,是大范围冻雨出现的 主要原因
2)La Niña(拉尼娜)推 波助澜
2007年8月, 赤道中东太平洋 海温进入La Niña状态后迅 速发展,至2008 年1月,已连续6 个月海表温度较 常年同期偏低 0.5℃以上,此现 象将持续到2008 年夏.
《2024年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范文
《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我国近30年来所面临的气象灾害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特点。
气象灾害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征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灾害类型、地域分布、时间规律、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对我国近30年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详细分析。
二、气象灾害类型及其特点1. 洪涝灾害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频发,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
洪涝灾害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往往伴随着严重的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2. 干旱灾害干旱灾害在我国分布广泛,特别是北方地区。
干旱灾害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容易导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3. 台风灾害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台风灾害的特点是破坏力强、影响范围广,往往伴随着强风、暴雨和潮汐等次生灾害。
三、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征1. 地域分布特征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地域分布特征明显,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干旱灾害则多发生在北方地区,台风灾害则主要影响沿海地区。
此外,不同地区的气象灾害还具有不同的次生灾害特点。
2. 时间规律特征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时间规律特征表现为季节性和周期性。
例如,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而干旱灾害则多发生在春季和夏季。
此外,一些气象灾害还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如台风灾害的活跃期和静息期。
四、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1. 影响因素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
其中,气候变化是导致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地形地貌和人类活动也会对气象灾害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2. 应对策略针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征,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一是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二是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强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减缓气候变化对气象灾害的影响;四是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
一.旱灾 1.我国旱灾的特点 发生 范围最广、 频次高 、 持续时间最长 的渐发 性气象灾害。 2.我国旱灾的分布 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 地区
中国旱灾频次分布
华北 江淮地区 西南 华南
3.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干旱区:年年干旱,属荒漠景 (1)全国不同干 观,几乎很少出现旱灾 湿地区旱灾特点 半干旱区:常常“十年九旱”
东部季风区:旱灾的主要分布区 (2)东部季风区不同区域旱灾特点
分 区
旱灾类型与特点
“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
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东北区 夏旱,特别是辽河与嫩江流域久晴高温华北区 春旱-“春雨贵如油” ,全国旱灾最频繁、 长江区 伏旱-多发生在7-8月 华南区 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桂西春旱为主)
旱灾频率、强度沿海超过内陆
6.各地寒潮灾害表现 北方: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对农牧业有 重大危害; 南方:降 温、冻害、雨雪等。
四.气象灾害多发区 (华北地区) 1.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 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 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 2.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
西南区 四季皆可发生。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春旱,
东部伏旱(7-8月)严重,四川盆地西部 与北部夏旱频发
总体上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 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4.我国旱灾与涝灾的相关性 (1)旱灾和涝灾在 时间上 交替:旱涝交替较多 的地方有 黄河流域 、海河流域 、 长江中下游 珠江流域等地区。 (2)旱灾和涝灾在 空间上 交错出现:即某一地 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 , 这里不旱那里旱 ”的现象。 及
其时间分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风区
2.4 中国的气象灾害--
复习: 1、国际根据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将热带气旋分为 热带低压 ______、热带风暴 ______ 、 ___ ___ 和______ 强热带风暴 台风 。 2、世界热带气旋的多发地区是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 ______ 、 ______ ______ ______ 、 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及东南亚 ______ ______ ______ 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3、 _______________ 是热带气旋最多的地方, 西北太平洋 广阔的暖洋面 因为那里有 ______ ____________ 、 下热上冷的不稳定的大气层结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的条件。 夏秋 季节,与__________ 台风风暴潮 4、台风多发生在______ (水文灾害)发生时间基本一致, ___ 8 月和___ 9 月最为集中。
4、路径:
东北路径 偏西路径 偏北路径
东北 平原
河套 平原
青藏高原
华北 平原
云贵高原
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寒潮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 ☆地形对寒潮活动的影响 不易受寒潮侵袭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
4、多发地区: 西北、华北、东北
1.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提示: 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有: ①冬春冷空气活动多 ②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 ③人口压力大,人们毁林开荒,森林覆 盖率降低;过度放牧,草原退化、沙化土 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
1.每年春季,我国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 C ) A、东北——寒潮 B、华北——春旱 C、东南沿海——台风 D、华南沿海——涝灾 2.受台风影响较大的省级行政区有( C ) A、山东、上海 B、福建、云南 C、广东、台湾 D、浙江、湖南 3.东部季风区的常见自然灾害没有 ( D ) A、旱涝 B、暴雨 C、地震 D、风沙 4.下列关与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南极、西伯利亚是寒潮多发地区 B、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旱灾多发区 C、台风灾害影响最大的地区是内陆 D、在板块交界处的地方地震多发
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
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
干旱、暴雨洪涝、寒潮、台风、沙尘暴是我国最为常见、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气象灾害种类。
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1.干旱
灾害特点:大气中缺少水汽,地表少水,土地干旱、严重缺水;干旱在我国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时空分布:春夏季节分布普遍,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为主。
华北平原易发生旱灾.此种灾害导致粮食不易生长。
2.暴雨洪涝
灾害特点:连续性的暴雨,短时间的大暴雨,来势迅猛,雨量集中,水位急涨,大面积大量积水;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
时空分布:夏季除西部沙漠地区外均有暴雨,南方和东部地区有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3.寒潮
灾害特点:降温幅度大、范围广,且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时空分布:冬半年影响范围大,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除青藏滇南各地、海南、台湾外。
寒潮的发源地是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我国受寒潮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是内蒙古自治
区,其简称是内蒙古。
4.台风
灾害特点: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易产生洪涝灾害。
时空分布:夏秋季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内陆也受影响。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台风登陆海南,除带来强风暴雨,造成洪涝灾害,还可能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5.我国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春季,此时气温开始回升,降水少。
我国气象灾害
我国地域广大,地势复杂,季风气候明显,是世界上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影响我国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冷害、冻害、寒害、暴雪、沙尘暴、大雾、冰雹、雷暴、龙卷、大风、热浪、干热风、连阴雨等。
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整个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左右。
而与气象条件有关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崩塌、沙漠化、地面沉降、森林和草原火灾及农、林、草原病虫害等生态环境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法统计。
我国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是: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群发性强,连锁反应显著,灾情严重等。
暴雨洪涝1。
概述洪涝通常是它指由于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和城乡或因长期降雨等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土地,造成农业或其他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河流众多,季风气候十分显著。
由于降水在季节上的分布极不均匀,全年降水大多集中在夏半年,降水年际变化又十分明显,因而洪涝灾害甚为频繁,是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
据1950~1999年资料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洪涝灾面积为942。
4万公顷,严重洪涝年份农田受灾面积可达1300万公顷以上。
例如,1954年是建国以来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年,这一年全国洪涝受灾面积达1600万公顷;其中长江流域就有317万公顷;耕地被淹,3.3万人死亡。
根据洪涝的表现形式及危害的不同,可分为洪灾、涝灾。
湿害。
其中:洪灾是指因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和城乡,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
依照江河洪水成因的不同,又有暴雨洪水、融雪(冰川)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其中又以暴雨洪水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
涝灾是指因长时间大雨或暴雨产生的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土地所造成的灾害。
湿害是指因长期阴雨(降水强度不一定很大),地下水位升高及洪、涝灾过后排水不良或早春积雪(或表面湿冻土)迅速融化,在土壤尚未化通时水分下渗受阻等,使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引起的灾害。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图文
凡事都是多棱镜,不同的角度会看到 不同的 结果。 若能把 一些事 看淡了 ,就会 有个好 心境, 若把很 多事看 开了, 就会有 个好心 情。让 聚散离 合犹如 月缺月 圆那样 寻常, 让得失 利弊犹 如花开 花谢那 样自然 ,不计 较,也 不刻意 执着; 让生命 中各种 的喜怒 哀乐, 就像风 儿一样 ,来了 ,不管 是清风 拂面, 还是寒 风凛冽 ,都报 以自然 的微笑 ,坦然 的接受 命运的 馈赠, 把是非 曲折, 都当作 是人生 的定数 ,不因 攀比而 困惑, 不为贪 婪而费 神,无 论欢乐 还是忧 伤,都 用平常 心去接 受;无 论得到 还是失 去,都 用坦然 的心去 面对, 人生原 本就是 在得与 失中轮 回的, 让一切 所有的 经历, 都化作 脸上的 云淡风 轻。
原因: 由强冷高气压活动起
危害: 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 扬沙天气
2、台风: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
台风半径有数百公里。台风中心叫台风眼-----风平浪静,云 量少;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的区域是狂风暴雨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台风的重灾区。台风在海上会形成狂风巨 浪,它带来的大风能吹倒大树和不坚固的建筑物,往往会造成 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时间也不能停滞 ,但是 我们可 以驻足 。人生 路上, 一路行 走,一 路都是 风景, 路上, 你会遇 到很多 美的人 ,美的 事,美 的景。 不要忘 了经常 抬头凝 视一会 儿蔚蓝 的天空 和飞翔 的鸟儿 ;不要 忘了去 看一看 路边盛 开的花 朵,嗅 嗅花儿 散发出 的香气 。在人 生的风 景里有 春夏秋 冬,会 有不同 景致, 春葱茏 、夏繁 盛、秋 斑斓、 冬纯净 ,都显 得很美 丽,你 大凡可 尽收眼 底。只 不过人 生的风 景画册 里,有 的柔和 ,有的 热烈, 有的凄 美,还 有的悲 壮,只 要你放 慢脚步 ,多看 看沿途 的风景 ,多收 藏些快 乐的心 情,人 生就会 轻松很 多。也 许在你 放松心 境的时 候,你 就能看 见生活 的笑容 。不同 的人生 体验, 才能让 人生多 彩丰富 。如果 太在意 目的地 ,这一 路上, 心中便 会少了 很多乐 趣。在 人生的 旅行中 ,最重 要的不 是结果 ,而是 过程, 也不是 他经历 了什么 ,而是 他以何 种心态 去面对 生活 。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
一、干旱。
干旱主要发生在我国XX和XX地区以及XX地区。
XX地区年降水量很小,一年四季均有干旱发生,属于干旱气候:XX地区降水量年际和季节变化很大,在春、夏季很容易发生干旱,特别是XXX地区干旱发生的频率更高,XXX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可达三年两遇。
从XX世纪XX年代末至今,XX地区频繁发生干旱。
二、雨涝。
雨涝发生的频率比干旱发生的频率稍低,一般约为5年一遇,主要发生在XXX、XX地区和XXX地区。
夏季在XXX、XX地区雨涝发生的频率可达三年一遇,且强度大,影响范围广。
XX世纪,XX流域发生了三次特大洪涝,第一、二次和第三次特大洪涝分别发生在XXXX年、XXXX年、XXXX年的夏季。
三、沙尘暴。
沙尘暴和扬沙天气主要发生在春季,大部分发生在我国XX、XX 和XX地区。
四、暴雨。
XX流域是暴雨、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其中XX盆地和XXXXX地区受灾尤为频繁。
XXXX、XXXX、XXXX、XXXX和XXXX年等都发生过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
五、风雹。
通常发生在夏、秋季节里。
XX风雹灾害发生的地域很广,据统
计,农业因风雹受灾面积的重灾年达XXXX多万亩(XXXX年),轻灾年也有XXXX多万亩(XXXX年)。
《2024年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范文
《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变化,我国面临的气象灾害日益增多,对国家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对我国近30年来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影响特征及变化趋势,以期为未来的灾害预防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二、主要气象灾害类型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干旱、高温热浪、低温冷冻等。
这些灾害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都有可能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三、近30年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1. 台风灾害近30年来,我国台风灾害频发,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台风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强度逐渐增强,对沿海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暴雨洪涝灾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暴雨洪涝灾害呈现频发、强度增大的趋势。
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给沿岸城市和农村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暴雨洪涝灾害的持续时间逐渐延长,波及范围逐渐扩大,对城市排水系统和农田水利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干旱灾害干旱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近30年来,干旱灾害的持续时间逐渐延长,影响范围逐渐扩大。
干旱导致水资源短缺,农田减产甚至绝收,给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4. 高温热浪和低温冷冻灾害高温热浪和低温冷冻灾害在不同地区都有发生。
高温热浪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中暑、电力负荷过重等。
低温冷冻则给农作物生长和交通出行带来了严重影响,如冻害、道路结冰等。
这些灾害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气象灾害频发且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2. 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具有不同的发生规律和影响特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应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
全国旱灾危险区划图
华北地区容易发生春旱的原因:
自然 原因
原因
人为 原因
气温回升快 春季多大风 春季降水少
蒸发旺盛
春播季节,农业需水量大 人口、城市稠密,生活生产需水量大 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我国旱灾多发地区及成因
梅雨过后,受副高 控制,形成伏旱
降水变率大, 春季雨带未到, 气温回升快, 蒸发量大,春 旱严重
a.台风卫星影像 ■图6.5 台风
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由外围大风区、旋 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外围大风区 的风速从外向内增加;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 旋涡风雨区;台风眼的天气表现为无风、少 云和干暖。
b.台风剖面
三、台风灾害
2.分布: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源于西北太平洋(图6.6),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 发于夏秋季节。
加勒比 海及美 国东部 沿海
印度洋 太平洋 大西洋
热带、副热带海域
辩证看待台风灾害
带来降水
好
调节和维持地球热量平衡
处
海浪卷起深层海水营养盐类,有
利于海洋表层藻类的繁殖,给海
洋鱼类提供食物来源
四、寒潮灾害
1.概念:
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 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 降8℃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 降到4℃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 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占据河道--建筑物降 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
流
植被覆盖差
流域
人
自
域 状
降水强度大
的汇 水速
为
成
然
况 地面坡度大 度快
原 因
因
原 因
《中 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讲义
《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讲义一、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中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种类繁多、造成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
(一)干旱干旱是在足够长的时期内,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发而水分亏损,河川流量减少,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中国的干旱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等地。
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水资源供应,还可能引发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等生态问题。
(二)暴雨暴雨是指短时间内降下大量的雨。
在中国,暴雨常常导致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暴雨的形成与大气环流、地形、水汽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三)台风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
每年夏季和秋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常常受到台风的影响。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会给沿海地区的城市、港口、农业和渔业等造成巨大的损失。
(四)寒潮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会带来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寒潮主要影响中国的北方地区,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等产生不利影响。
(五)高温高温天气是指气温持续高于正常水平。
在夏季,中国的一些地区会出现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中暑、电力供应紧张、农作物生长受阻等问题。
二、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
洪水灾害主要是由于江河洪水泛滥造成的;雨涝灾害则是由于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积水和径流,淹没低洼地区造成的。
(一)洪水灾害1、成因(1)暴雨:短时间内的强降雨是导致洪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2)河道淤积:河流中的泥沙淤积,降低了河道的行洪能力。
(3)堤坝损坏:堤坝的老化、损坏或建设不完善,无法有效阻挡洪水。
2、危害(1)淹没农田和房屋,导致农作物受损,居民财产损失。
(2)破坏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电力设施等。
(3)可能引发传染病的传播,威胁居民的健康。
(二)雨涝灾害1、成因(1)降雨集中且持续时间长。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考查寒潮危害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防御寒潮的主要措施, 侧重考查学生对等值线图的判读和分析能力。第(1)题,可从 等值线数值的总体变化趋势和三大地形区之间的差异两个方 面描述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其形成与距
寒潮源地远近(纬度位置)和地形有关。第(2)题,水与土壤相
比,其热容量大,降温慢,变化幅度小,可减轻冻害危害。
因 素
原 因 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 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
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上 游 ―→ 滥 流失加剧,既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
伐森林
人
为 中 游 ―→ 围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 峰能力减弱 因 湖造田 素 下 游 ―→ 建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占据河道的 建筑物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分洪区的占 用不仅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还无形中使 洪水成灾的可能性及灾害损失增大
(1)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及强弱变化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先后 D.降水的季节变化 (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为 A.人口稀少地区
(
)
( B.经济落后地区
)
C.平原地区
D.高原和盆地地区
解析:第(1)题,夏季风由南向北推进,降水区域也由南向 北推进,若夏季风推进速度异常,则往往造成南北此旱彼 涝的现象。第(2)题,东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排水不畅, 且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因而旱涝灾害严重。
三、热点探究 今年第6号强热带风暴“杜苏芮”的中心已于2012年6月30
日02时30分前后在广东省珠海市南水镇沿海登陆,登陆后迅速
减弱为热带风暴,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但受“杜苏芮” 残余云系的影响,6月30日08时至7月1日08时,南海西北部、 北部湾仍将有5~6级大风,部分海域阵风可达7~8级;广东中 西部沿海、广西中南部、海南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中国的气象灾害分析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