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文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的文学性
《论语》这部书里面包含了很多道理,这个不用多言。但是我们在注意这部书的哲理性的时候,也应该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它。从《论语》本身记载的内容来看,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两条很好地表达了对内容与形式同等的重视,内容要“尽善”形式要“尽美”,二者平衡起来才能做到“文质彬彬”。实际上,这两个章节也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基础,就像孔子集儒家之大成一样。
《论语》里面使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最常见的是比喻,这点已有学者在书中指出(详见孙钦善《论语本解》中《〈论语〉的语言价值和文学价值》一文),在此不敢赘言。还有《论语》里面使用的很多对偶的手法,都使这部书具有文学性。实际上,仅从文学性表达,也就是审美的角度,或说是形式的角度来看,《论语》里面很多章句都是很具有美感的。例如: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9.9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9.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就算不淡比喻与对偶,这些章句都是极富有文采的。通观整部《论语》这种具有文采的章句比比皆是,不像与孔子同时期的古希腊哲学家们的著作那样,比如柏拉图、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他也没有著书,是由他的学生讲他说过的话记录下来)、亚里士多德,这些哲学家们的在书中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一个观点需要进行反复地论证,并且细分为很多方面。他们的书论证很详细,但是在文学性上面,也就是审美的角度来看,不得不说看不出来。套用孔子的话来说,这就是“质胜文则野”或者是尽善未尽美。有意思的是,古希腊伟大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中,文学性非常强,这点不用说,但是从哲学性来看,较之文学性又差了一大截。看来古希腊人对于形式与内容的和谐不大在乎。
另外,《论语后面几章中还有一些章节很像小说的形式,例如:
17.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这节可以看出孔子也是个很有趣的人,说错了话就说开玩笑)
18.6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羣,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这两节如果翻译成白话文,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简直就是微型小说。《论语》里面很多这样的章节,通过这些我们完全可以观察出孔子的性格,在加上他说的那些话,孔子这样人物活脱脱地通过《论语》展现出来了。堆砌的故事可以构成小说,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就是这样,整部小说都是用类似的故事来组成。
既然《论语》有很强的文学性,我们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这种文学性可以带给阅读《论语》的人一种乐趣,超出它所告诉我们的道理。讲《论语》的哲理性与文学性结合起来,无论是研究这部书,讲解这部书,还是学习这部书,都会带来一些不同的效果。对于学习的人来说,相信也会更好地去接受其中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