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上册生物背诵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腔静

动脉瓣 右心房 房室瓣 右心室 下腔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房室瓣 左心室 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进行物质运输
2.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血管(通道)、心脏(泵,提供动力)、 血液(载体)
3.人体内能够跳动,出现脉搏现象的血管是动脉(同龄人中,每分钟脉搏女性大于男性,弱体质大于强体质);手臂上的“青筋”指的是静脉;2000多年前,著名医学家扁鹊已经用“切脉”来诊断病情,这里“切脉”的脉指动脉;输液或抽血化验时,针头插入的血管是静脉。

4.三种血管比较
⑴功能——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离心分流)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送回心脏(回心汇流);
毛细血管:连通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⑵分布——动脉:一般在较深位置; 静脉:一般在较浅位置; 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
⑶管壁厚度: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管腔大小: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血流速度: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弹性大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5.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①数量多,分布广
管腔最小,血流
速度最慢,只允许血细胞单行通过
③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6.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率与脉搏数值一致)。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率要低。

7.心脏的位置:胸腔中央偏左下方
心脏的形状:像桃子 心脏的大小:与自己的拳头相近 8.心脏的结构、心脏的四腔及相连的血管
9.血液流动方向:静脉 → 心房 → 心室 → 动脉
左心房左心室
右心房右心室
主动脉
肺动脉
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
毛细血管 10.心脏四腔中心壁肌肉最厚的是左心室。

11.某人患急性肾炎,臀部或静脉注射药物后,在心脏中最先发现药物的是右心房。

药物在心脏四腔中的运输途径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12.瓣膜的作用是什么?防止血液倒流
(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13.血液分层实验
⑴在新鲜血液中滴加少量抗凝剂(如柠檬酸钠),静置一段时间,血液出现分层现象,分三层:
上层颜色为淡黄色,成分为血浆;
中层颜色为白色,成分为白细胞和血小板; 下层颜色为暗红色,成分为红细胞。

⑵不加抗凝剂,静置一段时间,血液出现凝结现象:
上层颜色为淡黄色,成分为血清; 下层是凝结成的血块。

血浆与血清的主要区别:血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
14.血液的成分: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15.血浆的成分:大量的水,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养料,以及二氧化碳、尿素等代谢废物。

血浆的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6.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比较
17.血液为什么是红
色的?红细胞里
类型
形态结构特征 功能
数量
相关疾病
产生
红细胞 (RBC )
成熟后无细胞
核, 呈两面中央凹陷的 圆饼状
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最多
贫血: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
主要由 红骨髓 产生
白细胞 (WBC ) 体积最大,形态多样,都有细胞核
吞噬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最少
发炎或白血病:白细胞高于正常值
血小板 (PLT )
体积最小(显微镜下最不容易看到),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具有止血和凝血 的功能
较少
出血不止:血小板低于正常值
血清
含有血红蛋白(HGB,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人和大多数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里没有细胞核
18.血红蛋白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与氧气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与氧气分离
19.贫血的原因:红细胞或者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以此来判断是否患有贫血)
20.炎症导致的现象:白细胞增多(以此来判断是否患有炎症)
21.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4种血型。

输血的原则:同型血相输(O型是万能输血者,AB型是万能受血者,大量失血只能输同型血)
父母的血不一定能输给子女。

22.输血血型不对会有什么后果?红细胞凝集成团(凝集反应),堵塞毛细血管
23.献血多少不会影响健康?不超过血量的10%(200—400ml)不会影响健康
24.血液循环的发现
⑴血液循环的发现者是英国科学家哈维,他又被称为“近代生理学之父”。

⑵实验:用绷带将上臂扎紧时,发现肘和腕处的脉搏不见了,而前臂的静脉鼓胀起来。

⑶结论:血液在血管里是循环流动的,动脉和静脉之间一定有一种血管,这种血管把动脉和静脉
之间的血液连通起来。

(后来证实这种血管是毛细血管)
25.右图是某同学显微镜下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
箭头表示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图中编号所表示的血管
名称:
①动脉②毛细血管③静脉
其中血流速度最慢的血管是②。

26.血液循环包括哪两个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二者同时进行,由心脏连通
27.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28.动脉血:血液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体循环:动脉血→静脉血;肺循环:静脉血→动脉血。

29.体循环和肺循环路径共同点?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30.各心腔和血管里含的是什么血液?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肺静脉—这些都是动脉血
右心房、右心室、上下腔静脉、肺动脉—这些都是静脉血
31.血压
⑴定义: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⑵健康成年人血压:
收缩压:12-18.7 kPa(90—140mmHg),舒张压:8-12kPa(60—90mmHg)
⑶若某人收缩压为15kPa,舒张压为13kPa,则可判断此人患高血压;
若某人血压为11kPa/9kPa,则可判断此人患有低血压。

(二者只要有其一高于最高值就是高血压;二者只要有其一低于最低值就是低血压)
32.心血管疾病
⑴类型:又称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⑵病因:主要是由于动脉血管内壁有脂肪、胆固醇等物质的沉积,使动脉管腔变窄,血管发生硬化。

为心肌提供血液的血管阻塞时可导致心肌细胞坏死,使血液循环发生障碍。

⑶预防措施:保持健康饮食,限制脂肪和食盐的摄入量;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体育运动,忌烟限酒,心态平和、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15.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排泄: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和二氧化碳、无机盐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的三种途径: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少量水;气体)
皮肤(少量水、无机盐、尿素;通过汗腺分泌汗液)
泌尿系统(绝大部分水、尿素、无机盐;排泄的主要途径,尿液)排遗:人体排出粪便(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的过程。

2.“排尿、排汗、排便、呼气”中不属于排泄的是排便。

3.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4.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位于腹腔后壁脊柱的两旁,内部结构包括皮质(周围颜色较深的部分)、髓质(内部颜色较浅的部分)、肾盂(漏斗状的白色部分,集中尿液)。

5.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大约由 120 万个肾单位构成) 肾单位的组成:
肾小体(肾小球:毛细血管球;肾小囊: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外面包绕着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网)
6.尿液形成包括哪两个过
程?
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小分子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

大分子的蛋
白质、血细胞不能被滤过,留在血液中。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处毛细血管重吸收回血液。

7.①经过肾小球滤过后,肾小球中是血液;肾小囊中是原尿;肾小管重吸收后形成尿液
②尿液中若有蛋白质和血细胞(蛋白尿、血尿):
肾小球病变
8.原尿与血浆的区别?原尿里没有蛋白质 尿液与原尿的区别?尿液里没有葡萄糖
血浆、原尿、尿液中共有的物质是水、无机盐、尿素 肾小球(滤过作用)
肾小囊 肾小管(重吸收) 比较 血液 血浆 原尿 尿液 血细胞 √ × × × 蛋白质


×
×

② ③

肾脏 膀胱 尿道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入球小动脉 肾小管
肾小

葡萄糖 √ √ √ ×(全部重吸收) 无机盐 √ √ √ √(部分重吸收)
水 √ √ √ √(大部分重吸收) 尿素




(血液=血浆+血细胞)
9.流出肾脏的血液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不变的是血细胞、蛋白质和葡萄糖; 减少的是水、无机盐、尿素。

10.正常人一昼夜原尿大约为150升,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尿素的比例会大大增加,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
11.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尿却是间歇性的,原因是膀胱可暂时贮存尿液
12.膀胱位于盆腔,由平滑肌构成,出口与尿道相连。

平时,平滑肌收缩,出口关闭;排尿
时,平滑肌舒张,出口开放。

13.排尿的生理意义:①排出废物;②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③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第1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6.1 人体的神经调节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2. 细胞体
神经元 突起 树突:短而分支多
轴突:长而分支少
长的树突或者轴突+髓鞘=神经纤维 多条神经纤维+结缔组织膜=神经
3.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作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可以传递给其他神经元和肌肉,各个神经元通过突起互相连接。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4.神经系统的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 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三部分组成。

树突
细胞体 细胞核
轴突
髓鞘 神

肾脏
肾盂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灰质又叫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部位(色泽灰暗) 大脑 (高级中枢)
5.脑 白质:在大脑内部,神经纤维密集的部位(色泽白亮)
小脑:维持平衡(醉酒的人动作不协调伤了小脑,语无伦次伤了大脑) 脑干:“生命中枢”(与呼吸、心跳有关)
大脑皮质上有许多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如运动中枢、视觉中枢、语言中枢(人类特有)等。

大脑皮质上有许多凹陷的脑沟和隆起的脑回,这就大大增加了大脑的表面积和神经元的数量。

右侧躯体运动中枢控制躯体左侧运动(控制对侧)。

6.脊髓
⑴脊髓在脊柱的椎管里。

上端与脑干相连,下端至身体腰部。

⑵脊髓的灰质在椎管的中央,呈蝶形,白质在外。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脊髓控制的反射也受大脑控制。

脊髓内有排尿和排便的神经中枢。

⑶小儿麻痹症是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损坏脊髓灰质的运动神经元。

7.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质; 低级部位在脊髓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的结构?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任何一个环节受到损伤,反射活动都不能正
常进行。

膝跳反射:
A 感受器
B 传入神经
C 神经中枢
D 传出神经
E 效应器

② ③
大脑 小脑 脑干
感受器:韧带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脊髓
传出神经 效应器:大腿肌
9.非条件反射(先天、生来具有的反射,低级、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例如:缩手反射、吮吸反射、膝跳反射、吃梅生津、眨眼、流汗、流泪 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高级、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质) 例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老马识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10.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人类对语言、文字的反射,如谈虎色变、谈梅生津等
16.2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1.眼的结构?眼球(主要结构)和眼球的附属结构(保护作用) 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眼睑、睫毛、结膜、泪腺、眼肌等 泪腺分泌的眼泪里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和润滑眼球的作用 结膜衬在眼睑的内表面和贴在眼球的前面,能分泌黏液,润滑眼球 沙眼和急性结膜炎(红眼病)的发病部位通常在结膜,不属于眼球的结构 预防沙眼和急性结膜炎应该做到:不要用手揉眼、不与别人合用毛巾和脸盆。

2.下图为眼球结构模式图:
3.眼球外膜前端透明的膜叫角膜,是光线首先进入眼球的膜。

4.眼睛里有弹性且能够折射光线的结构主要是晶状体。

人眼能够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

(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的凸度要变大,才能使物像恰巧落在视网膜上)
5.我们常说的“黑(蓝)眼珠”指的是虹膜,“眼白”(白眼球)指的是巩膜。

6.瞳孔是光线进入眼球的通道,位于虹膜中央。

光线强时瞳孔变小,光线弱时瞳孔变大。

当人从暗处进入光线较强处时,瞳孔会变小。

7.感光细胞存在于眼球的视网膜上。

8.光线到达眼内的感光细胞要经过的结构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9.在模拟眼球成像的过程中,凸透镜相当于晶状
体,白纸板相当于视网膜,在白纸板上形成倒立缩小的物
像。

10.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
的内部,
虹膜 瞳孔 晶状体
角膜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玻璃体
10视神经
睫状体
再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 折射
作用,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致看
13.右图为耳的结构模式图:
14.耳的结构及作用:
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16. 17.
16.3 人体的激素调节
耳郭 外耳道
听小骨
鼓膜
鼓室 咽鼓管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听神经
(胰腺既有外分泌腺也有内分泌腺)
2.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特点:在血液里含量很少,但对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量少作用大)。

3.右图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组成示意图: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 胸腺(分泌胸腺激素)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胰岛(分泌胰岛素) 卵巢(分泌雌激素) 睾丸(分泌雄激素)
4.生长激素: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⑴幼年时期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智力正常); ⑵幼年时期分泌过多,导致巨人症。

(人体在睡眠状态时分泌的生长激素较多,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因此,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很重要。


5.甲状腺素: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⑴幼年时期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智力障碍)。

⑵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使甲状腺素的合成减少,导致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

缺碘可以食用加碘食盐以及常吃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⑶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症状:患者食量大,身体却消瘦,眼球突出。

6.胰岛素: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的浓度。

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

7.肾上腺素:促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心跳加快、面红耳赤与什么激素有关?肾上腺素
8.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哪两个调节?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和内分泌系统(激素调
节)
第17章 动物
的运动与行为
1.运动系统的组成:骨(杠杆)、骨连结(支点)、骨骼肌(动力)。

2.骨(个体)通过骨连结构成骨骼(整体)。

3.人体骨骼的组成:共有206块骨,分为头骨、躯干骨(胸骨+肋骨+脊柱)、四肢骨, 其中锁骨和肩胛骨属于四肢骨。

4.人体骨骼的作用:①支持身体②保护脑、脊髓以及心脏等内脏器官③运动④连结
神经
肾上腺
骨膜:内有血管(营养)、神经、成骨细胞(促进骨的生长和再生) 5.长骨的基本结构 骨质 骨松质(长骨两端,结构疏松,蜂窝状,承受一定压力) 八上P60页图 骨密质(骨干部分,致密坚硬,抗压力很强)
骨髓:位于骨髓腔中和骨松质的空隙里
幼年时期的骨髓呈红色,具有造血功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腔中的红骨髓逐渐变成黄骨髓。

当人失血过多时,骨髓腔中的黄骨髓能再转变成红骨髓。

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存在于骨松质的空隙中。

右图为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6.骨连结:不活动的连结(如脑颅骨)半活动的连结(如脊椎骨)活动的连结(髋关节)
7.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结叫关节,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8.关节的结构:八上P62页图
关节面:关节头(凸) 关节窝(凹)(上有关节软骨,表面光滑,是减少摩擦,缓冲
振动的结构)
关节 关节囊:能把相邻两骨牢固地连接起来(外面有一层韧带,使两骨之间的连接更牢固)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够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
关节的牢固性:关节囊和韧带能把相邻两骨牢固地连接起来 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面表面的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 9.脱臼:进行运动时如果用力过于猛烈, 关节头 会从 关节窝 滑脱出来。

10.人体大约有600块骨骼肌,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
关节软骨
骨髓
骨膜 骨质
骨松质
骨密质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软骨


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面
关节软骨
关节囊 关节窝 关节腔 关节头
(血管、神经、成骨细
胞)
肌腱
肌腱
管、神经) 11.骨骼肌结构
12.
骨骼肌受到的刺激,主要来自神经系统传来的兴奋。

骨骼肌受到刺激,就会收缩、舒
13.如果控制某些骨骼肌的神经受到损伤,身体的这部分肌肉就可能瘫痪。

15.动物行为的分类:
(小猫吮吸乳汁、蜘蛛织网、红雀喂金鱼)
(蚯蚓走迷宫、鹦鹉学舌、老鼠碰杠杆取食、大山雀偷喝牛奶)
16.用。

第18
1.
2.用右图的实验装置研究蒸腾作用
实验时将A、B 两个锥形瓶放到阳光下一段时间,据图分析:(1)单一变量为有无叶片。

两瓶内的液面高度一样,液面上加适量食用油,
加食用油的目的是防止水分的蒸发。

(2)实验现象:
A瓶内水的液面不变,塑料袋内无小水珠;
B瓶内水的液面下降,塑料袋内有小水珠。

(3)实验证明: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散发出去的,它是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
要器官。

3.右图是叶表皮气孔结构示意图
(1)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中,撕取的是叶的下表皮。

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的气孔多。

(2)图中②是保卫细胞,呈半月形,成对存在。

(3)图中①是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

(4)人们移栽植株时常常去掉一些叶片并在阴天进行,其目的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4.气孔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气孔的张开与闭合可以调节蒸腾作用的强度,使植物体内经常保持适量的水分。

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强);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弱)。

5.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90%以上(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

6.蒸腾作用意义:
(1)对生物圈的意义: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2)对植物自身的意义:①产生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与
运输;②降低叶表面的温度,在炎热
夏季,植物体也不会因气温过高灼伤。

7.植物吸收的水如何参与水循环:大气→自然降雨→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绿色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返回大气,通过降雨形式返回地面。

8.热带雨林降水多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强
9.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甲乙丙步骤:1.甲、乙各放一盆植株,丙不放植株,塞紧
瓶口,用凡士林封口。

通过导管分别向各
瓶内深呼气十余次,使瓶内含有大量二氧
化碳。

2.甲放到黑暗处,乙、丙放到阳光下,
1. 二氧化碳
2. 氧气
甲 分解作用 乙 呼吸作用 丙 光合作用
丁 光合作用
10. 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
(1)本实验证明产生的气体:氧气,收集气体的方法:排水法。

(2)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用带余烬的卫生香或木条来检
验。

水生植物在光下吐出的“气泡”主要是:氧气 11.碳—氧平衡:
在自然界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不断地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循环着。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燃料燃烧 12.氧气的主要来源: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料燃烧
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的主要途径:绿
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能。

生物间的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流动,维
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溴麝香草酚兰(BTB ),是酸碱指示剂:
碱性溶液——蓝色 酸性溶液——黄色
水(中性)——淡蓝色
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会形成碳酸,BTB 溶液会由淡蓝变绿
甲和乙对照,单一变量:阳光 丙和乙对照,单一变量:绿色植物
分解作用
二氧化碳
氧气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燃料燃烧
14.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或者抵抗外力影响的
能力就越强。

反之,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

15.(1)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但其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2)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结构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

(调节能力: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第19章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1.绿色开花植物(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
2.传粉:花粉从花药散发落在雌蕊的柱头上 (1)自花传粉:花粉传给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
(2)异花传粉:雌蕊柱头接受另一朵花的花粉 (风媒、虫媒、人工授粉) 3.受精:精子和卵细胞相融合的过程 4.双受精: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
当花药中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花粉在柱头分泌黏液的刺激下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雌蕊的柱头、花柱,到达子房,从珠孔进入子房的胚珠。

其内释放出2个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2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完成受精作用,这样的受精过程称为双受精。

5.绿色开花植物的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6.蚕豆植物的果实中含有3粒种子,原因是它们的 1 个子房里有 3 个胚珠。

7.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珠被 种皮 果实 胚珠 1个卵细胞+精子→受精卵— 胚 种子 2个极核+精子→受精极核 → 胚乳
8.有性生殖: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花粉粒 黏液 花粉管 花粉管 2
胚珠
子房壁
子房
2个极核 1个卵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