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
建立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贯彻国家医改精神、促进XX深度融合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分级诊疗机制和双向转诊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密切XX关系,实现XX共建共赢,共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根据《福建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和《福建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指导意见(试行)》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由我院主导的松散型医疗联合体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2014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探索构建以医联体为基础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医疗资源的总体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
依托医联体构建覆盖城乡的分级诊疗体系,以利益共享为纽带,以医保支付为杠杆,以信息化为支撑,完善分工协作机制,促进资源纵向流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形成上下联动的接续诊疗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协调,权责明晰。
坚持我院作为XX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以及为XX服务完成医疗保障任务的历史使命,落实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注重责权一致,统筹兼顾医联体内的实际利益,实现双赢。
2.循序渐进,积极稳妥。
主要以医疗为纽带,以章程为规范,以技术、学术、流程、信息等方面的业务整合为切入点,以点促面、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平稳启动,逐步向更加紧密的运作模式推进。
3.双方自愿,利益共享。
坚持双方自愿,以利益共享为纽带,统筹兼顾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利益,实现利益共享,互惠多赢,充分激发各方支持和参与改革内在动力。
二、工作目标
2016年底,完成以我院为中心的闽西南片医联体布局和构建,与一定数量的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医联体,分级诊疗工作初见成效。
2017年,我院与二级医院协同服务进一步加强,我院医疗资源下沉机制初步建立,医保支付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建立重点专科对口扶持、双向转诊、业务指导、信息化建设、检查结果互认,提高医疗服务的协调性、连贯性、整体性,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首诊比例。
2018年,XX第XX医院医联体体系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建立医疗、医保、医药互相联动的综合保障机制,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就医格局。
三、组织领导
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均为独立法人单位,体制不变,隶属关系不变,以章程为共同规范,以技术、服务为纽带,以服务协议为行为准则,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医联体实行纵向协议与横向管理相结合。
成立医联体理事会,作为医联体日常运营管理机构,理事会办公室设在我院。
理事会办公室负责医联体所属医疗机构总体发展规划、资源统筹调配、专科建设、人员培养管理等事项的决策管理。
各单位设立联络人,联络人由联合体成员单位医务科或联合体办公室负责人担任。
(一)理事会
理事长:
常务副理事长:
副理事长: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
成员:
职责:制定医疗联合体章程,明确联合体组织性质、宗旨、任务、机构成员、管理体系、职责范围、权利义务、工作规则等规定。
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解决医联体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负责选派相应人员到下级单位担任相应职务开展蹲点帮扶等工作。
(二)理事会办公室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秘书:
职责:负责建立适合医联体实际管理需要的管理架构;医联体运行中本院有关管理工作,协调落实医联体各项医疗工作与协调工作。
(三)医联体成员职责分工
主体单位:XX第XX医院
职责:负责组织医联体区域内成员单位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共同制定双向转诊、重点专科对口扶持、人员带教与培训、绿色通道和远程会诊等具体工作计划;组织召开医联体日常工作例会,做好医联体工作信息的汇总分析;开展对下级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帮带,负责区域内的疑难复杂危重疾病患者的救治;医联体领导小组确定的其他工作。
成员单位:XX安宝医院、XX莲荷总院、XX安兜医院、XX光亮医院、XX枋湖门诊部、漳州市第三医院、泉州滨海医院、漳浦县第二医院
职责:主要承担各区域内开展常规诊疗技术;开展慢性病管理、常见病的日常诊疗和康复护理等;完成医联体领导小组确定的其他工作。
四、建设内容
我院联合若干家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成松散型的医联体,在医联体内实现“人才流动、资源共享、技术扶持、双向转诊、信息整合、监督管理”六大功能。
(一)建立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
根据《福建省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我院部分科室医师可根据自愿和需要,选择医联体内具有相应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作为多点执业地点开展诊疗服务,选派骨干医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支持帮扶基层医疗机构的学科建设。
探索医联体内人才交流制度,主体医院安排固定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专家定期到成员单位开展查房、出诊、带教、会诊等,有在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累计工作半年以上经历者,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时优先考虑。
建立医联体内成员单位临床医技人员到主体医院进修和培训机制,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一批能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和明确诊断慢性病的医护人员,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二)建立多元的资源共享渠道。
利用主体医院品牌、人才、科研、技术等优势,依托医学高等院校临床教学医院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平台,推动联合体内部各医疗机构实现统一的医疗护理管理制度,规范诊疗和服务行为,共享各成员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提升医疗联合体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开展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预约诊疗、预约转诊、远程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等院际协作服务,定期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适宜技术,推进技术资源共享。
借助远程示教系统、学术讲座、健康讲座、医院图书馆等形式和载体,推动医联体内成员单位共享科研和教育资源。
(三)建立长效的技术扶持机制。
主体单位承担疑难复杂危重疾病的诊疗,开展各专科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医疗技术;二级医院承担常见多发疾病和特色专科疾病的诊疗,开展常规诊疗技术;基层医疗机构承担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和慢病管理,开展部分常规诊疗技术和康复等治疗。
根据医联体成员单位业务特点和功能定位,我院与成员单位确定1~2个重点建设专科或专病,建立一对一的对口关系,落实专科或专病病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措施。
强化主体单位对成员单位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开设康复联合病房等方式,加强成员单位薄弱专科建设,为成员单位培育一批特色专科和科室。
(四)建立通畅的双向转诊机制。
一是建立患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根据双向转诊临床标准,结合专科会诊意见,建立会、转诊档案。
按照患者自愿、分级诊治、连续治疗、安全便捷、尽量减轻患者费用负担等原则,制定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双向转诊制度,制定合理、方便、畅通的双向转诊实施细则。
医联体内成员单位发现疑难危重病人向上转诊时,优先在主体单位进行检诊和住院,经主体单位治疗后进入恢复期,再转回各成员单位,跟踪后续治疗。
二是开设检查直通车。
对于某些成员单位不能进行的检查与检验项目,如MR、病理和一些特殊检验项目等,医院可接受成员单位采集的标本,直接送至相应科室检查。
三是建立门诊预约绿色
通道。
完善门诊预约系统,对于医联体内卫生机构辐射的居民,实现预约排号置顶。
(五)建立高效的信息服务云端。
借鉴参考医院XX卫生信息云平台建设经验,积极拓展延伸医院信息化平台功能。
通过VPN专网建设,引入HIS、EMR、PACS、LIS等系统,逐步在医联体内部建立病人报告及检测终端、预约诊疗终端、远程会诊终端,建立医联体信息整合平台。
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医疗技术相结合,组建远程会诊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检验诊断中心、远程病理诊断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门诊预约中心、远程重症监护中心、远程教学及手术示教中心、远程电子图书共享中心、远程心理测评中心、远程健康管理中心、远程临床路径中心、远程药品监测中心、远程感控中心等。
主体单位为成员单位完善移动查房工作站、移动护士工作站、预约挂号、报告查询打印、移动支付等系统。
(六)建立科学的医疗管理体系。
通过推广实施主体医院管理制度和管理经验,按照学科指南或临床路径,实施统一的诊疗和操作规范,实现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在相同的医疗服务项目上规章制度一致、技术标准一致、业务培训一致、质控效果一致,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同质同标准,促进医疗服务同质化,确保城乡群众得到连续性的优质医疗服务。
建立医联体考核评估机制,借助远程信息数据整合以及制度流程建立,医联体理事会对成员履行功
能定位职责、分工协作情况、能力提升情况、遵守章程情况等进行监管。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部署阶段(2016年6—8月)。
研究拟制工作方案,调研协作需求,制定协作计划,与XX莲花医院、XX安兜医院、漳州市第三医院等单位洽谈、签订协议;召开任务部署会,明确任务分工及要求。
指导各单位结合任务分工及单位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各单位按照方案细化措施,量化指标,做好各项组织准备工作,形成完善实施细则。
建立医联体理事会及常设工作组织,制定双向转诊规定,建立人员流动机制、信息服务云端平台、对口帮扶机制、考核评估机制等事项,确保医联体正常运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9—12月)。
各单位根据承担的任务和目标要求,按照实施方案全面展开工作;理事会加强跟踪指导,研究解决有关问题;理事会办公室适时组织到各单位进行调研,指导各单位进一步完成工作重点,畅通资源共享渠道,完善考核体系,稳步推进医联体工作。
(三)深化巩固阶段(2017年1—3月)。
各单位分别梳理医联体运行情况,总结实施经验,通报运行成果。
医联体理事会办公室按照实施方案和任务目标要求,进行论证综合评估验收,完善运行机制,使医联体得到深化巩固和提高。
六、建设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充分认清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认识,把开展医联体建设工作当作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统筹谋划,积极探索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医疗联合体。
医联体各单位要明确由理事会统一领导,各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确保医联体顺利推进。
(二)强化监测指导。
医联体各单位要加强对实施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定期组织督导、检查,认真分析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客观评价实施成果的科学实效性,积极推动医联体建设有关政策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切实达到任务需求和目标。
(三)积极宣传引导。
各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实施医联体的重大意义和主要措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及群众积极性,引导患者转变就医习惯,逐渐形成分级诊疗格局,使医联体就医模式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