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毅仁文选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荣毅仁文选》及《寻路征途》读后感

荣毅仁同志是一位敢想敢干、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具有国际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政治家和坚定的爱国者。他所经历的中国,是从落后的旧时代经过多年创造和摸索后,进而跨越到新时代的的中国;是从战乱与民不聊生,到全国解放,直到改革开放后励精图治的中国。他的历程不但具有传奇性,而且对于“中信”企业品牌的创立和发展具有“亮剑”式的引领作用。我们作为一名中信企业集团下属员工,应该为之感到光荣和自豪。他的人生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解放前,励精图治,实业救国;建国初,将家族企业无偿交给国家,支持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后,积极创立“中信企业集团”,为国家招商引资,当好国家建设的排头兵。他承载的所有民族资产者的兴衰荣辱,都会被历史风干为传奇;他在改革开放中所担当的角色和种种努力,将附着在“中信企业体系”的躯体上,继续焕发活力。

1979年1月,邓小平在约见工商界和民主党派人士时,希望荣毅仁再度出山等能围绕改革开放做一些实际工作,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其他人士向邓小平提出要“摘除资产阶段帽子”时,荣毅仁却提出了吸资兴办实业的建议,并获得邓小平的首肯。一个月后,荣毅仁向中央提出了《建议设立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的一些初步意见》。当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CITIC或中信公司)。10月,中信公司正式成立,荣毅仁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曾在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时名噪一时的“红色资本家”,再度直接踏入改革开放第一线,为“改革开放”做试验田和开路先锋。1979年10月

12日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章程》中称,公司的任务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令、条例,引导、吸收和运用外国的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进口先进设备,对我国进行建设投资,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荣毅仁做这些事情可谓得心应手。荣氏家族有400多位亲属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大多都是工商界及科技界知名人士。得到了海外亲友的帮助,荣毅仁本人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妥善运筹,使得中信公司在为中国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领域中成效卓著。而少年起即涉足实业的丰富经验,让荣毅仁在改革开放初期作出了大量的惊人创新。其中之一便是海外发债。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22项重点工程中的大项目江苏仪征化纤工程,因投资不足准备下马。当时中国急需化纤产品,项目下马损失难料,中信公司遂向当时的纺织部提出向海外发行债券的方案,并于1981年2月在日本成功发行100亿日元债券。在标榜“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时代,此举引来争议无数。但终因融资成效卓著而轰动一时,被奉为“仪征模式”。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信模式”是无法复制的。中信公司成立时具有浓厚的政府背景,同时又以独立的公司面目出现在外国人面前。在当时情景下,荣毅仁来主持中信公司是最佳人选:国际上的人脉、家族产业和与政府的密切关系。凡此种种的特殊情形,都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而逐步消解。改革开放初期,鼓励海外人士来华投资创办中外合资企业,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项重大举措。而在制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时,荣毅仁对原草案中规定“外方投资

比例不得高于百分之五十”这一条提出:在外方投资比例上可以只定下限,不定上限。他建议可规定“外国合营者的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这样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吸引海外资本。此举被人大常委会采纳,并被写进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第一批7部法律中唯一一部涉外经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第四条。直到今天,在很多行业中,25%仍是合资和中资的分水岭。尽管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开始呼吁更多的股权比例,但这在当时的确大大鼓励了境外投资者的热情。而今天由中信公司重组而来的中信集团,又开始在某些领域先走了一步。虽然在1993年当选国家副主席后,荣毅仁离开了中信公司,但中信仍然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而不断进展2001年10月,中信成立金融控股的构想历经4年终于获得国务院批准,资产总额占集团逾80%的金融资产,由新成立的“中信控股”负责管理,成为国内首个金融控股公司。在改革开发的大时代中,中信企业一直走在改革的前列。重组后的中信集团,对中国组成金融控股公司方式提供了经验,也为中国金融业今后混业经营提供了新的经验。

作为中信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的一名基层员工,通过学习企业领袖的文集和企业的发展历程,能深刻的理解企业文化和“中信企业集团”作为承担国家特定任务的各项职能。并且,也通过学习能领略企业创始人在改革中“摸着石头过河”的开创性和前瞻性的领导力。我相信,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作为当代“中信”人,我们必将和我们的伟大企业一起承担起新的历史责任,做一名合格的中信企业员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