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延安时期冼星海的音乐创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延安时期冼星海的音乐创作

我国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革命歌曲《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同志在延安时期创作。延安时期的冼星海在音乐创作上得到集中迸发,达到了其艺术生命的巅峰。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剖析冼星海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对其在延安时期所受到的影响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一、延安文化对冼星海音乐创作的影响

“新兴音乐”是延安时期提出的音乐概念,明确了革命歌曲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努力歌颂全民族抗战精神的发展方向。冼星海在新兴音乐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革命歌曲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新音乐”(革命歌曲)应该是民主、科学的,并要体现出民族性与大众性,做到能够唤醒全国工农,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黄河大合唱》就是在这种创作理念下诞生的。冼星海赋予了“新音乐”的革命精神,使得“新音乐”在时代特点和革命价值取向上有了明确的目标,这为之后的革命歌曲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冼星海音乐创作的民族性探索

(一)取材——民间小调。在冼星海的音乐作品中,许多都运用了民间小调,这是其音乐创作的特点之一,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对我国传统民歌的研究至深。在他看来,“中国民歌及其丰富,如果能够对民歌进行集中和科学的整理,那么可以为世界音乐做出巨大贡献。”以《黄河大合唱》为例,其中就有改编自河北民歌《小小的灯儿》的旋律:

从曲谱上我们可以看出,后者的确在曲调上模仿了前者,但冼星海在模仿的基础上,充分融入了自己的音乐创作理念,让原本委婉的民歌,变成了曲调活跃并有着浓厚力量的革命歌曲。

(二)创作——复调民族化。对于一名接受过西方正规作曲训练的音乐家来说,如何对作曲技巧进行发挥,让其能够与中国民族音乐有机结合,是冼星海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复调民族化是冼星海进行创作的主要方法。《生产大合唱》是冼星海在延安时期所创作的第一首复调民族化作品,《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其复调民族化表现最好的作品,是一部真正具有中国民族气派与民族风格的大型音乐作品,受到了国内外音乐家的认可。

对位法是冼星海复调民族化的典型方法,《黄河大合唱》当中就有着许多的对位法应用。如第七章“保卫黄河”部分,冼星海在二声部、三声部和四声部均运用了卡农模仿形象,并在横向八度和同度关系下,实现了对乐曲的创作,给人以黄河咆哮之感,间接比喻中国人民毫无畏惧的雄壮之心。

(三)灵感——技法与古乐。冼星海在延安时期,对我国民族发展状态进行了充分分析,他认为,中国传统古乐过于温柔、优美,无法体现铿锵、刚强之感,但单纯依靠西洋技法又无法有效展现民族性。为了满足当时音乐创作需求,他开始了民间古乐(古乐曲或古乐器)配西洋技法的创作方式。

1.乐曲与技法。冼星海1939年创作的《军民进行曲》,就充分汲取了我国古代民间乐曲的原生态唱法,配以西方发声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昆曲舞蹈与芭蕾舞之间的舞蹈结合,使《军民进行曲》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式歌剧。

2.乐器与技法。《民族解放交响曲》完成于1941年,在这部作品的创作中,冼星海运用了大量的中国乐器,如二胡、三弦、箫、鼓等。这些乐器在其独特的创作方法下,实现了与西洋乐器之间的巧妙融合,使《民族解放交响曲》成为了一部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特色的大型交响乐作品。

三、总结

综上所述,对冼星海延安时期的音乐创作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和感受他的创作情感,体会当时的革命氛围,同时还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其愿意为革命现身的高贵品质与不屈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