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治疗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视眼治疗仪
近视治疗仪是具有远视化“离焦”作用的特殊眼镜或仪器,如各种远化镜或眼灵敏度训练仪等。从80年代的第一代非光学按摩仪发展到90年代第二代光学性质远化镜,再进展到2000年的第三代近视仪(近视灵敏镜远化镜、谐振灵敏度远化镜)。2000年之后发展到第四代的自动远化镜、台式记忆远化镜。近年来再进展到第五代近视优化训练仪(由自动远化镜与灵敏镜综合组成)近视优化训练仪(直线训练机)是目前帮助300度近视学生提高裸眼视力达1.0以上并避免戴眼镜的最有效的近视治疗仪。
中文名近视眼治疗仪
作用远视化离焦,
分类传统非远视化及现代远视化
原理非远视化类近视仪
目录
1发展进程
2 原理分类
2.1松弛调节类近视仪
2.2 调节灵敏度类近视仪
2.3远视化离焦类近视仪
1发展进程
国内近视治疗仪虽有数十种,但按照是否具有远视化离焦作用,可分为传统非远视化及现代远视化两大类传统非远视化类近视仪的原理: 传纺近视治疗仪包括:眼部各种按摩仪、电疗、磁疗、热疗仪,可附加药物眼贴等治疗仪,其原理是建立在"调节学说"基础上。即以往的学者认为,人在看近时,双眼会调节,形成调节性近视,长期调节痉挛,可引起真性近视。传统近视治疗仪几乎都是直接或间接松弛调节的仪器,例如:眼球按摩,电疗,磁疗或热疗仪等。有的附有中药加强松弛调节。然而,近年大量研究发现,调节紧张并不会直接引起近视,因为动物试验中,切断调节神经后,看近仍可引起近视,此外,许多发展较快的近视表现为调节滞后而不是调节痉挛。提示看近引起近视的机理是调节以外的因素,进一步研究表明,与视网膜上M1受体有关。看近时,中心视野清楚而周边视野朦,形成一种特殊形式的形觉剥夺。可通过刺激视网膜上M1受体,诱发眼轴变长,近视发生发展。临床观察也不支持近视发病"调节学说",因为,以调节学说为主要原理的近视治疗仪,远期效果几乎100%无效。
现代近视治疗仪的原理现代近视治疗仪主要包括各种光学远视化离焦镜,其原理是建立在"形觉剥夺"和"调节滞后性离焦"学说基础上。这两个学说得到近10年大量近视动物模型及临床研究的支持。动物模型研究发现,看近时双眼调节并集合,出现周边视野缩小性形觉剥夺并远视性离焦,可引起形觉剥夺性近视及离焦性近视。此外,临床观察发现,学生长
期看近可出现调节滞后。而调节滞后本身就是一种近视性离焦现象,可诱发眼轴变长,每长1mm约增加300度近视。远视化离焦镜既可以将看近的焦点移向远方而抵消“看近”这一近视主要原因,又可以造成眼睛负离焦状态并扩大视野,阻断近视发病“形觉剥夺”和“离焦”两个关键环节,从而控制近视发生发展。
2.原理分类
2.1松弛调节类近视仪
1. 理论依据:“调节痉挛学说”即近视是由于"看近"太多引起或加重,人眼看近时,双眼会反射性调节,首先引起调节痉挛性近视,以后转变成真性近视。
2. 代表仪器:第6代眼保姆(眼部电针灸+合像训练);倍轻松(眼振动按摩);金达护眼神(眼振动按摩);博士健近视治疗仪(远雾视调节原理);鹰派近视治疗仪(眼部按摩、穴位电剌激);文辉近视治疗仪(眼部振动,穴位电剌激);赛晶迪(爱眼达)近视治疗仪(磁场、谐振和灸疗);贝清亮多功能近视治疗仪(电针灸);好视清EX视力矫治系统(多功能试镜架+渐进雾化松调节);佳佳眼宝近视治疗仪(雾视+光栅)。
3. 仪器作用方式:眼部穴位按摩、振动,热疗,磁疗,电针灸等,有的加用麝香、薄荷等中药提高使用后的舒适。
4. 实验研究:将新生猴子等动物放进40cm直径桶中限制看远而只能“看近”,数月后均发生高度近视,证明看近可引起近视。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切断与看近调节有关的神经后,看近仍然可以引起近视。提示调节痉挛不是引起近视的主要原因。因此近视发病调节学说在近年已基本被否定。
5. 临床应用效果:上述以调节学说为原理的近视治疗仪大多有一定的近期改善视力的效果,但是防治近视发生发展的远期效果几乎100%无效。
6. 未来展望:由于调节学说已被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否定,此类近视治疗仪属于淘汰型近视仪。但可用于防止眼疲劳或辅助其它类型近视仪使用。
2.2调节灵敏度类近视仪
1. 理论依据:“调节滞后学说”(即调节灵敏度下降学说):人眼长期看近可导致调节灵敏度下降,表现为看近时物像焦点滞后在视网膜后面,造成远视性离焦,可诱导眼轴变长,每长1mm约增加300度近视。而训练提高眼调节灵敏度可防止近视发生、发展。
2. 代表仪器:维视佳近视治疗仪,清华同方视康仪,近视灵敏度远化镜等。
3. 作用方式:利用远-近移动光点吸引眼内晶状体作变厚变薄的晶体操运动。近视灵敏度远化镜还拥有视野操训练防止形觉剥夺,耳部眼穴电针灸剌激通过经络改善眼的功能等作用。
4. 临床实验研究:多项临床研究发现,近视发展较快的学生大多不是调节痉挛而是调节滞后。苏联学者观察每天进行调节训练的大量学生发现,数年后其近视发生率仅为未训练者的1/10 。调节滞后本质上是一种远视性离焦现象(即物像焦点落在眼后),动物试验表明, 远视性离焦可以引起眼轴向后生长变长,每长1mm约增加300度近视。
5. 发展趋势:可替代眼保健操预防学生近视发生,并可用于减缓近视发展,特别是减缓400度以上近视发展。
2.3远视化离焦类近视仪
1. 理论依据:“形觉剥夺”学说及“离焦”学说,即看近时可造成周边视野形觉剥夺
及远视性离焦,看得越近,这种剥夺或离焦越严重,可诱发眼内生化改变及眼轴变长,导致近视发生、发展。
2. 代表仪器:虚焦远化(离焦)镜,灵敏度远化(离焦)镜,自动远化(移焦)镜,周边离焦远化镜(蔡司成长乐)等。
3. 仪器作用方式:
(1)、提供远视或虚拟远视镜:将看近变成看远,从而抵消看近这一近视主要病因;
(2)、提供远视化离焦镜:产生正离焦作用,从而阻断近视发病离焦环节而防止近视发生发展;
(3)、提供调节灵敏度及视野灵敏度训练:阻断近视发病中的调节滞后离焦环节,及形觉剥夺环节,从而防止近视发生、发展,自动远化(离焦)镜等。
4. 动物实验: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眼科中心,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视觉研究所,美国休士顿大学视光学院等对大量恒河猴等近视动物模型研究证实,眼前放置近视化(负)离焦镜片可以引起、加重近视,而放置远视化(正)离焦镜片可阻止近视发生发展。提示远视化离焦镜可防止近视发生发展。
5. 临床观察:广州博视研究所,河南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原中国学生近视专家组等临床观察大量学生,发现远视化离焦镜(即远化镜)可有效控制30%~87%学生近视发生发展。有效率平均在80%以上。
6. 未来展望:远视化离焦镜(即远化镜)是未来控制学生近视发生发展的主流近视治疗仪,因为:
(1)、国内外最权威的近视研究机构,如中山眼科中心、美国研究中心等研究的主流方向是离焦性近视和形觉剥夺性近视,远视化离焦镜就是以他们的研究成果为研发原理而研制的近视控制产品。
(2)、学生近视发病“一个病因两个关键环节”理念,也被大量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证实,必将成为未来学生近视控制的指导思想。远视化离焦镜就是针对学生近视发病“一个病因两个关键环节”设计的系列化近视控制仪。
(3)、临床观察证实,远视化离焦镜可有效控制80%以上近视发生发展。而且使用方便,是在看书学习中或在看电视电脑的娱乐中使用,学生很容易长期坚持而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