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公共数据库的建设,其目标是集成学校现有和即将建设的应用,标准化学校的相关数据,提供部分针对具体业务的查询和报表。第二阶段主要是数据库应用建设,其目标是对学校的数据资产进行盘活,提供面向全局的数据展示服务。第三阶段主要是数据仓库建设,其目标是根据学校的具体需求和数据情况提供高层次的数据服务,加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公共数据库平台的建设须依据数据中心整体架构,考虑未来数据应用需求,建设一个面向未来的、先进的数据平台。

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存储、数据交换、数据服务、数据处理功能,主要为学校的数据集成与应用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支撑平台,数据中心应基于学校的具体需求建设,面向学校的综合信息服务,为未来构建新的业务应用提供强大的数据平台和服务平台。

智慧校园系统的数据交换系统将通过CIF(客户信息系统)传输层(JMS接口,JAVA消息服务接口)的数据交换方式在区域内、代理之间通过两种方式共享数据:发布/订阅和请求/应答。代理将订阅者感兴趣的数据变化(CIF_Event 消息)发送给区域综合服务,从而实现发布过程。代理也可以向区域综合服务发送CIF_Request消息,请求应答结果,

最后将收到一个或多个CIF_Response 应答消息,实现与教育资源网、CMIS系统、教委体系原有应用系统或机构信息系统、新构建的应用系统之间进行快速、安全的数据交换。如下图所示:

数据中心建设重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建设全局数据集成与应用集成中心

数据中心以数据的集成与应用的集成为目标构建综合性的学校应用中心,使业务系统完成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的方向转变。

●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数据服务

数据中心基于开放的标准与规范,通过OLTP(联机事务处理)、OLAP(联机分析处理)数据处理相结合的手段实现各种数据服务,使学校业务和管理系统在战略层面、战术层面、操作层面、运营层面都能为相关各类用户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保护投资,增强现有应用

数据中心对现有的信息技术资产具有兼容性,可以保护已有投资、避免重复构建,提供对专有系统的集成能力,提高已有系统和新系统的可靠性、模块化、可扩展性、可伸缩性和稳定性。

1.1.1.技术路线

数据交换平台是智慧校园核心技术支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系统的信息传输、信息交换总线。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将各业务系统数据库中需集成的数据自动上传到共享数据库中,并按各业务系统的订阅需求将共享数据分发到各业务系统,从而实现数据的统一集成和标准化,为提供数据的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奠定数据基础。同时,保留各业务系统的原有数据库,确保各业务系统的完整性。

目前,数据交换平台底层技术的选择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单纯满足数据交换需求,强调数据集成能力,简化适配器开发,例如Oracle数据集成器(ODI);另一种是采用

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企业应用集成)方案,在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架构模式下,实施服务总线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即企业服务总线),强调设计架构,需要大量开发适配器,但是能为学校奠定一个有效的SOA架构基础,并且从数据集成开始做起,积累经验,例如SUN CAPS就是这样的解决方案。

首选方案是以CAPS为基础的服务总线模式设计,同时不局限于CAPS的能力,还参考了EAI领域的Tibco、Vitria 等知名公司的解决方案。超越CAPS的这部分功能需要另外开发实现。

1.1.

2.设计要点

根据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数据交换平台设计应该考虑以下要点:

1、遵循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

数据交换平台的目的是在数据中心和各业务部门原有业务系统之间交换数据。由于各业务系统的技术构架和信息表示不同,要在这些系统之间交换数据,首要的问题就是定义一种标准的数据格式及数据交换的规范,以方便实现不同硬件平台、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不同语言平台应用之间的平滑通信。

2、支持异构系统、异构数据库的交互及数据存取

数据交换首先涉及到如何与各部门、各异构系统及其异构数据库进行交互,实现数据的存取。

能够对各部门、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定义数据抽取规则,从而实现自动地从各级部门的数据库或相应业务系统中抽取共享数据库所需的数据。数据存取的需求具体可归纳为:

●支持多种异构数据库,如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包括:

Oracle、SQL Server、DB2、Sybase等;

●集成各种异构的业务系统,通过接口实现应用交互和数据

存取,如WebService接口、文本型数据库接口;

●能够根据定义和规则,自动捕获数据的更新和变化。

3、信息传输

●支持灵活的数据交换方式:可以根据不同部门的情况,对

于不同类型的数据有不同的更新要求,可分别采取多种数据上传的方式,比如,对于信息变更频繁的数据,能够实现实时更新;而对校园中变动不是很频繁的数据,如人事数据、设备数据,则实现定时更新,如可定义每日上传一次,或每周一次。对于数据上传的时间,也可灵活定义,如为了避开网络高峰,减少对系统的影响,可定义在晚间及凌晨等系统和网络均比较“空闲”的时候来进行数据的同步。

●大数据量的支持。

●支持跨平台、跨多种网络模式的分布式数据交换。

●可靠和安全。

4、数据转换

平台能够适应各系统数据内容和格式的变化,提供可视化的转换配置界面,并实现各系统数据与中心标准数据之间灵活的转换。

5、能够对交换数据进行验证和质量控制,比如:

●能够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数据验证,验证数据是否符合

入库要求。

●提供完善的日志。

6、数据交换的安全

支持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传输。

1.1.3.平台框架

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业务应用集成

⏹数据集成

⏹信息总线

⏹安全控管

⏹信息模型

⏹业务流程管理(包括了数据整合服务、信息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