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技术基础 第1章 绪论
第1章 机器人控制技术绪论 机器人原理及控制技术 教学课件
随 着 先 进 飞 机 制 造 的 需 要 , 美 国 麻 省 理 工 学 院 辐 射 实 验 室 ( MIT Radiation Laboratory)开始研制数控铣床。
1953年研制成功能按照模型轨迹做切削动作的多轴数控铣床。
1954年 “可编程”“示教再现”机器人
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进行编程并在自动 控制下执行某些操作和移动作业任务的机械装置。
美国机器人协会(RIA)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 件、工具或专用装置的,通过可编程序动作来执行种种任务的,并具有 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机械手。
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JIRA)的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装备有记忆装 置和末端执行器的,能够转动并通过自动完成各种移动来代替人类劳动 的通用机器。
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朗(日本机器人之父) 教授认为:机器人是由能 工作的手,能行动的脚和有意识的头脑组成的个体,同时具有非接触传 感器(相当于耳、目)、接触传感器(相当于皮肤)、固有感及平衡感 等感觉器官的能力。
2020/10/3
智能与控制工程研究所
12
也有一些组织和学者针对不同形式的机器人分别给出具体的解释 和定义,而机器人则只作为一种总称。例如,日本工业机器人协 会(JIRA)列举了6种型式的机器人:
2020/10/3
智能与控制工程研究所
8
80年代 开始进入智能机器人研究阶段
80年代,不同结构、不同控制方法和不同用途的工业机器人在工业发达国 家真正进入了实用化的普及阶段。
随着传感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开始进入智能机器人研究阶段。
机器人视觉、触觉、力觉、接近觉等项研究和应用,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 适应能力,扩大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促进了机器人的智能化进程。
机器人工程专业导论 第一章 绪论
1.1本书目的与意义
1.帮助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学生了解所学专业 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迫切地想要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做什么的、需要学 些什么。这些问题看似肤浅,却影响着新生对本专业的兴趣。 通过本书的学习,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还能给学生留下深 刻的印象。当学生对专业性质有了足够的了解后,会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会更加充足。
1.2 机器人工程专业发展历史与 现状
近几年,机器人或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是国外大学(主要是美国)建设的 新专业,特点是依托不同的学科,发挥各自学科特点和优势并强化在机器 人工程专门领域的学科地位。
美国WPI依托计算机(Computer Science,CS)、电子与计算机工程(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ECE)、机械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ME) 等多学科,
1.2.2国内专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根据教育部有关公告,2014年以前全国有9所职业院校招收机器人工 程专业学生,120多所职业院校开设了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方向。
2015年,东南大学依托原自动化专业在机器人控制工程领域的学科优 势,并适应近年来机器人工程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向教育部申请备 案了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Robotics Engineering)并获得批准,自此 机器人工程成为教育部备案专业,专业代码为080803T,为工学自动 化类,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修业年限为4年。
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教案)1-绪论
第一章绪论1.1 什么是工业机器人1.2 为何发展工业机器人1.3 工业机器人发展概况1.3.1 工业机器人的诞生1.3.2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1.4 工业机器人的分类及应用1.4.1 工业机器人的分类1.4.2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学习目标*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定义*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事由和历程*熟悉工业机器人的常见分类及其行业应用导入案例富士康“百万机器人”上岗折射中国制造业升级2011 年,富士康 CEO 郭台铭表示,希望到 2012 年底装配 30 万台机器人,到2014 年装配 100 万台,要在 5 到 10 年数年内通过自动化消除简单重复性的工序。
机器人的投产使用,可将目前的人力资源转移到具备更高附加值的岗位上,这也符合将我国“人口红利”转为“人才红利”的大目标。
这一工业机器人的井喷潮涌,何时会蔓延到“中国制造”的每一个工厂、每一条生产线、每一个工序、每一个工位上,将为“中国制造”的转型提“智”做出何等贡献?我们对此充满期待。
课堂认知1.1 什么是工业机器人机器人涉及到人的概念,成为一个难以回答的哲学问题。
美国:一种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装置的,通过程序动作来执行种种任务的,并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操作机。
日本: 一种带有存储器件和末端操作器的通用机械,它能够通过自动化的动作替代人类劳动。
中国: 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者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ISO一种能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多功能、多自由度的操作机,能搬运材料、工件或操持工具来完成各种作业。
广义地说: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在计算机控制下的可编程的自动机器。
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①特定的机械机构②通用性③不同程度的智能④独立性1.2 为何发展机器人让机器人替人类干那些人不愿干、干不了、干不好的工作。
ABB 给出十大投资机器人的理由:第一,降低运营成本;第二,提升产品质量与一致性;第三,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第四,扩大产能;第五,增强生产的柔性;第六,减少原料浪费,提高成品率;第七,满足安全法规,改善生产安全条件;第八,减少人员流动,缓解招聘技术工人的压力;第九,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后一点,节约宝贵的生产空间。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地位与作用工业机器人技术是近年来新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是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多种新兴技术与机械技术交叉、融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的高新技术。
这一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卫生、办公自动化及生活服务等众多领域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产品更新、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制造业的柔性化、增强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等诸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课程是以工业机器人概述、基本组成及技术参数、本体与控制器连接、末端操作器、工业机器人的环境感觉技术、编程语言介绍、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流程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熟知工业机器人使用及搬运安全事项;了解工业机器人常见国际品牌与国内品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三大组成部分和六个子系统;工业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常用软件,工业机器人末端操作器种类与应用等,让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发展历史及前景、运用领域、基本组成、主要技术参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专业核心课程打下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长期的学习计划。
同时树立示教器、专用设备、教具使用的安全意识及保养意识,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基础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掌握工业机器人行业典型应用、市场前景;2.熟知工业机器人品牌认识及行业应用前景;3.熟知使用机器人安全注意事项以及机器人的分类。
【重点难点】1.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环境;2.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安全;【教学内容】1.机器人的分类;2.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环境,工业机器人的历史发展;3.工业机器人家族介绍;4.工业机器人应用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与设计】1.本章主要采用哪些教学方法?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讲解来引导知识点的学习和应用。
通过讲授和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并结合板书进行教学,在讲解过程中注重与学生互动。
2.如何组织教学?运用哪些教学手段?在课堂中针对重难点内容不仅要通过多媒体展示,还要进行关键词组的板书。
机器人技术基础复习要点
机器人技术基础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机器人分类:按开发内容与应用分为工业机器人,操纵型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按发展程度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机器人;按性能指标分为超大型,大型。
中型。
小型和超小型机器人;按结构形式分为直角坐标型机器人,圆柱坐标型机器人,球坐标型机器人和关节坐标型机器人;按控制方式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按驱动方式分为气力驱动式,液力驱动式和电力驱动式。
按机座可动分类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
2.机器人的组成:驱动系统,机械系统,感知系统,控制系统,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
3.机器人的技术参数:自由度:是指机器人所具有的独立坐标轴的数目;精度:主要依存于机械误差,控制算法误差与分辨率系统误差;重复定位精度;是关于精度的统计数据;工作范围:指的是机器人手臂末端或手腕中心所能达到的所有店的集合;最大工作速度:不同厂家定义不同,通常在技术参数中加以说明;承载能力:指的是机器人在工作范围内的任何位姿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质量。
第二章:机器人本体结构1.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传动部件,机身及行走机构,臂部,腕部,手部。
2.机器人本体材料的选择:强度高,弹性模量大,质量轻,阻尼大,经济性好。
3.机身设计要注意的问题:刚度和强度大;动灵活,导套不宜过短,避免卡死;驱动方式适宜;结构布置合理。
4.臂部的基本形式:机器人的手臂由大臂,小臂所组成,手臂的驱动方式主要有液压驱动,气动驱动和电动驱动几种形式,其中电动驱动最为通用;臂部的典型机构有臂部伸缩机构,手臂俯仰运动机构,手臂回转与升降机构。
5.臂部设计需要的注意的问题: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高;导向性能好,运动迅速,灵活,平稳,定位精度高;重量轻,转动惯性小;合理设计与腕部和机身的连接部位。
6.机器人的平稳性和臂杆平衡方法:机身和臂部的运动较多,质量较大,如果运动速度和负载游较大,当运动状态变化时,将产生冲击和振动。
这将仅影响机器人的精确定位,甚至会使其不能正常运转。
移动机器人SLAM技术【ch01】绪论 教学课件
03
PART ONE
移动机器人的分类
02发展(2004-2013)
2004年, 我国正式开展月球 探测工程,并以中国传统神 话人物“嫦娥”命名,表达了 我国人民对于月球的向往。
2007年,嫦娥一号探月卫星 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的探 月工程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 第一步,实现了我国人民的 夙愿,也为后续的探月计划 打下坚实基础。
2013 年 , 嫦 娥 三 号 月 球 探 测 器 (见图1)成功软着陆于月球表面, 并陆续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 的科学探测和其他预定任务,取得 了众多成果,表明中国成为继美国 和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将探 测器发往月球表面技术的国家。
它的出现无疑推动了智能驾驶的发展,同时也鼓舞了智能驾驶行业从业者的信心。虽然目前 无人驾驶汽车还没有普及,但是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不断革新,其迟早会出现在千家万户。
02发展
移动机器人的研究作为我国 “ 863计划”的重点研宄项目,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现己取 得了显著成就,许多成果已经转化为产品并投入实体产业中。
1.机器人技术还在不断发展,新的机型、新的功能不断涌现 2.机器人涉及人的概念成了一个难以回答的哲学问题(根本原因)
欧美学者:机器人应该是由计算机控制的通过编程使其具有可以变更的多功能的自动机械。 日本学者:机器人就是任何高级的自动机械 我国科学家: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 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机器人学基础第1章绪论蔡自兴
*
机器人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Robotics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智能科学基础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 “机器人学” 课程 主讲:蔡自兴 谢斌 中南大学 2010
*
Ch. 1 Introduction
单击添加标题
02.
单击添加标题
3
This is the first time for China's underwater robots to carry out experiment at high latitudes. It will provide a larger content of continuous, real-time ice observation techniques.
This new robot "seiko" is 50cm high, 5kg weight, designed to look like a little girl.
Washing robot confirms the shape and location of the tableware through a camera installed in the ceiling roof, and sorts out all tableware with the help of sensors equipped in the palm.
01
02
Some idiotic scientists at Reading University have developed a robot that is controlled by rat brain cells. The neurons are now being taught to steer the robot around obstacles and avoid the walls of the small pen in which it is kept. By studying what happens to the neurons as they learn its creators hope to reveal how memories are laid down.
机器人技术基础复习要点
机器人技术基础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
机器人分类:按开发内容与应用分为工业机器人,操纵型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按发展程度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机器人;按性能指标分为超大型,大型。
中型。
小型和超小型机器人;按结构形式分为直角坐标型机器人,圆柱坐标型机器人,球坐标型机器人和关节坐标型机器人;按控制方式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按驱动方式分为气力驱动式,液力驱动式和电力驱动式。
按机座可动分类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2.机器人的组成:驱动系统,机械系统,感知系统,控制系统,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
3.机器人的技术参数:自由度:是指机器人所具有的独立坐标轴的数目;精度:主要依存于机械误差,控制算法误差与分辨率系统误差;重复定位精度;是关于精度的统计数据;工作范围:指的是机器人手臂末端或手腕中心所能达到的所有店的集合;最大工作速度:不同厂家定义不同,通常在技术参数中加以说明;承载能力:指的是机器人在工作范围内的任何位姿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质量。
第二章:机器人本体结构1.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传动部件,机身及行走机构,臂部,腕部,手部.2。
机器人本体材料的选择:强度高,弹性模量大,质量轻,阻尼大,经济性好. 3。
机身设计要注意的问题:刚度和强度大;动灵活,导套不宜过短,避免卡死;驱动方式适宜;结构布置合理。
4.臂部的基本形式:机器人的手臂由大臂,小臂所组成,手臂的驱动方式主要有液压驱动,气动驱动和电动驱动几种形式,其中电动驱动最为通用;臂部的典型机构有臂部伸缩机构,手臂俯仰运动机构,手臂回转与升降机构。
5。
臂部设计需要的注意的问题: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高;导向性能好,运动迅速,灵活,平稳,定位精度高;重量轻,转动惯性小;合理设计与腕部和机身的连接部位。
6。
机器人的平稳性和臂杆平衡方法:机身和臂部的运动较多,质量较大,如果运动速度和负载游较大,当运动状态变化时,将产生冲击和振动。
这将仅影响机器人的精确定位,甚至会使其不能正常运转。
第1章-绪论
焊接机器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国自主研制的月球车
1.6 机器人学的研究内容
空间结构学:空间机构在机器人中的应用体现在:机器 人机身和臂部机构的设计、机器人手部机构设计、机器 人行走机构的设计、机器人关节部机构的设计,即机器 人机构的型综合和尺寸综合。
机器人运动学:机器人的执行机构实际上是一个多刚体 系统,研究要涉及到组成这一系统的各杆件之间以及系 统与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此需要一种有效的数学描 述方法。
我国的机器人技术起步较晚,大约于20世纪70年代末、 80年代初开始。20世纪90年代中期,6000米以下深水 作业机器人实验成功。以后的近10年中,在步行机器 人、精密装配机器人、多自由度关节机器人的研制等国 际前沿领域逐步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目前最有影响的国际会议是IEEE每年举行的机器人学 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RA),此外还有国际工业机器 人会议(ISIR)和国际工业机器人技术会议(CIRT) 等。出版的相关刊物有“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Robotics Research”、“Robotics and Automation”等多种。
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其它类型机器人也逐步涌 现出来。80年代,将具有感觉、思考、决策和动作 能力的系统称为智能机器人,这是一个概括的、含 义广泛的概念。
这一概念不但指导了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而 且又赋予了机器人技术向深广发展的巨大空间,水 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空中机器人、地面机器人、 微小型机器人等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相继问世。
英国简明牛津字典的定义:机器人是“貌似人的自 动机,具有智力的和顺从于人但不具有人格的机 器”。这是一种对理想机器人的描述,到目前为止, 尚未有与人类在智能上相似的机器人。
机器人技术绪论PPT课件
情感识别与表达
结合情感计算技术,机器人能够识别和表达情感,使人机交互更 加富有情感色彩。
个性化交互
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偏好,机器人可以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 交互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
06
未来展望与产业发展趋势
控制与优化技术
控制理论
介绍控制理论在机器人控制中的 应用,如PID控制、鲁棒控制、
自适应控制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优化算法
阐述优化算法在机器人控制中的 作用,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等。
多机器人协同控制
探讨多机器人系统中的协同控制 方法,如分布式控制、集中式控
制、分层式控制等。
04
典型机器人系统介绍及案例分析
THANKS
感谢观看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机器人技术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国家不仅拥有先进的研发技术和丰富的 经验积累,还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外机器人技术开始向 智能化、自主化方向发展。
02
机器人基本原理与结构
机器人运动学原理
01
02
03
机器人运动学概述
应用案例
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塑料制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汽车制造中 ,工业机器人可完成车身焊接、零部件装配等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服务机器人系统及应用案例
服务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
服务机器人是一种能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自动化设备,根据服务内容和场景可分为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 、教育服务机器人等。
传感器与执行器的集成
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教案)1-绪论
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教案)1-绪论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卫生、军事防卫、探险勘探、教育娱乐等领域。
其中,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逐渐成为了传统工业生产的代表。
工业机器人可以帮助生产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二、教学目标1.熟悉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3.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编程和控制方法。
4.学习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三、教学内容3.1 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和特点3.1.1 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完成一系列工业生产任务的具有一定自主能力的现代化设备系统。
3.1.2 分类•按控制方式分类:自动化控制机器人和计算机控制机器人。
•按使用范围分类:坐标运动机器人和自由运动机器人。
•按控制点数分类:点位控制机器人、直线控制机器人和轨迹控制机器人。
•按特殊功能分类:喷涂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
3.1.3 特点•根据不同的工程任务可以进行编程和处理。
•可以实现多重动作,并按照指定的工艺程序工作。
•具有高精度、高重复性和高柔性等特点。
3.2 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3.2.1 工作原理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手臂的移动、旋转和伸缩等运动,将物体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
•通过机械手臂上的末端执行器,对物体进行加工或者其他处理。
3.2.2 基本结构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是:•机械臂:用来进行物体的搬运、加工等操作。
•控制器:通过对机械臂的控制,实现机械臂的动作。
•编程装置: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3.3 工业机器人的编程和控制方法3.3.1 编程方法•离线编程:将机器人的动作指令通过计算机编程,将编好的程序传输到机器人控制器中,从而操控机械臂执行动作。
•在线编程:直接在机械手臂上编程。
3.3.2 控制方法•点位控制法:将机器人手臂移动到指定的位置上。
《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大纲
《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英文)中文名称:机器人技术基础英文名称:Robotic Technology Foundation二、课程编码及性质课程编码:0801051课程性质:选修课三、学时与学分总学时:32学分:2.0四、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材料加工工程、工业控制五、授课对象本课程面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开设,也可以供机械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选修。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本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选修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主要包括:1. 系统全面掌握机器人技术专业知识,具备应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机器人应用中的系统集成及其自动化控制等复杂问题的能力;2. 掌握机器人概况、机器人学的数学基础、机器人运动学、机器人动力学、机器人控制原则与方法、机器人在材料成型加工中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具备针对不同需求设计机器人集成制造/加工系统的能力;3. 理解不同机器人系统架构的特点与共性问题,掌握机器人路径规划与离线仿真分析方法,具备机器人集成系统的性能分析与评价能力;4. 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前沿,掌握其在机械制造、材料成型、医疗、电子、航空航天与资源开发等行业的发展特点与动向,具备研发机器人制造/加工的基础与能力。
表1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机器人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形式与结构等也多种多样,本课程以介绍机器人系统结构、设计与控制为主体,以讲述机器人集成制造/加工系统为重点;2)在全面了解与掌握机器人系统种类及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机器人系统设计与控制技术、机器人路径规划、离线仿真以及集成系统设计与实现;3)课程将重点或详细介绍机器人在机械制造、材料加工工程、先进制造中的典型应用,而对较普遍应用的系统仅作简要介绍或自学。
4)重点学习的章节内容包括:第3章“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4学时)、第4章“机器人的驱动与控制”(4学时)、第5章“机器人轨迹规划及离线仿真”(4学时)第6章“工业机器人应用”(8学时)第7章“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4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