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示范社区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的活动方案

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号)要求,为切实提高我市城镇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决定在全市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的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因素,以建设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为载体,实行“部门支持、街道实施、全员参与”的具体工作思路,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综合防御能力,构建和谐、安全的城市社区。

二、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的重要意义

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赤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基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完善社区地震应急预案,建设应急避险场所,组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指导社区家庭采取防震避震措施,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活动和应急演练,可以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技能,增强我市社区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三、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申报条件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符合《赤壁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标准》(见附件1)的社区,均可以申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

申报赤壁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申报报告。包括:

1. 防震减灾示范科普社区创建工作方案;

2. 防震减灾示范科普社区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3. 防震减灾示范科普社区创建过程中的有关文件、图片资料;

4.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今后工作打算。

(二)赤壁市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申请表(见附件2)。

四、防震减灾示范科普社区的管理与认定

各街道办事处按照职责分工,共同负责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的创建管理工作。

地震有关部门会同相关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的推荐和申报,并提出推荐意见,报市地震局审批。

五、监督检查与奖励

市地震局依照赤壁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标准,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需要对申报社区是否符合标准进行实地考察。符合标准的,授予“赤壁市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赤壁市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的认定与命名,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

各街道办事处要建立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联系协调制度,定期交流情况,研究工作,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

市地震局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开展活动情况不定期进行抽查。对成绩突出、成效明显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已命名的但没有按照创建要求开展活动的示范社区,限期整改,仍不合格者将取消示范社区称号。

附件:1. 赤壁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标准

2. 赤壁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申报表

二○一四年二月二十日

附件1

赤壁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标准

一、组织与管理机构健全

成立有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或由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建立有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机制(明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确定防震减灾助理员)。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或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开展以下工作:

(一)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

(二)组织制定符合社区实际、体现社区特色、切实可行的防震减灾工作目标和计划;

(三)组织编制社区地震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

(四)调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防震减灾教育宣传活动,提升居民防震减灾意识。

二、防震减灾基础设施较为齐全

(一)通过新建、加固或确认等方式,建立社区地震应急避险场所,明确避险场所位置、可安置人数、管理人员等信息;

(二)社区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应设置醒目的避险应急标志或指示牌,引导居民快速找到避险场所。避险场所设有明确的救助、安置、医疗等功能分区;

(三)社区应准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救援工具、通讯设备、照明工具、应急药品等。

(四)有固定的社区科普宣传栏、科普画廊以及科普展板等科普宣传阵地,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知识。有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活动场所,配备了宣传教育声像设备、防震减灾宣传展板、挂图等设施和资料。

(五)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应急医疗救援站。

三、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适时开展演练

(一)社区地震应急预案要明确领导小组和应急队伍责任人的联系方式,设立兼职防震减灾助理员,有针对社区弱势群体的对应救助措施;

(二)开展日常宏观异常监测工作,有情况及时上报;

(三)定期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演练包括组织指挥、灾害隐患排查及信息传递、自救互救、转移安置、灾情上报等内容。能及时分析总结演练经验和问题,不断完善社区地震应急预案。

四、经常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

(一)以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为契机,每年举办1至2次以地震基本知识、防震避震、自救互救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多样、居民广泛参与的科普宣传活动;

(二)利用现有公共活动场所或设施(图书馆、学校、宣传栏、橱窗等),设置防震减灾专栏、张贴有关宣传材料、设置安全提示牌等,开展日常性的居民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三)邀请有关专家、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对社区管理人员和居民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培训。

五、居民防震减灾意识与自救互救技能得到提升

(一)地震科普知识普及到社区每个家庭。居民基本掌握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居民清楚社区内的避险场所及行走路线;

(二)居民掌握震后自救互救基本方法与技能。懂得地震发生后如何逃生自救、互帮互救等基本技能;

(三)居民积极主动参与社区组织的防震减灾活动。

六、广泛开展社区防震减灾动员

(一)建立有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配备了必要的装备,并定期开展训练;

(二)社区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积极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活动,主动参与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与地震应急演练等活动;

(三)社区内学校在日常教育中注重提高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应急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