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评估现状及新进展_卢欣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 述·
疼痛评估现状及新进展
卢欣欣 于兰贞 魏代艳
疼痛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同一个人不同时间的疼痛感受
和不同人在同一病情或处置下的疼痛感受变异都很大,影响
疼痛的主观感受因素很多,促进或妨碍表达疼痛的因素也很
多,因而很难客观而精确的计量和比较。由于疼痛能给患者
造成多方面的损害,因此掌握有效的疼痛评估方法,选择使
用有效的评估工具管理疼痛可以简化疼痛管理过程,使疼痛
得到及时的干预。鉴于未缓解的疼痛会给患者造成多方面
的损害,国际上出现了将疼痛作为“第五生命体征”的趋
势[1]。即护理人员应该像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样,
去评估患者的疼痛并记录。同时提供相应的护理支持并纳
入整体护理计划之中。2001年国际疼痛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不
愉快的感觉体验,和伴有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的情绪体验。
疼痛的表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个体正经受的伤害”[2]。
正确地疼痛评估对于有效降低疼痛感是一种心理上的支持
和帮助。因此,护士应该指导患者正确的表达疼痛,而不是
忍受疼痛[3]。疼痛评估的工具较多,但在国内对疼痛的评估
比较被动,多以执行医生的医嘱为主要护理措施。美国丹佛
大学的Regina Fink[4]认为,对急慢性疼痛不恰当的管理能显
著降低患者的自我感觉,产生消极作用,而使用有效的评估
工具管理疼痛可以简化疼痛管理过程。经中国生物医学文
献数据库检索[5],2000-2002年国内对疼痛评估的论述占疼
痛护理研究内容的7%。而通过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
数据库光盘检索,同期内疼痛评估的相关研究范围及论述内
容均高于国内,可见,疼痛控制在国外受到的重视程度远远
高于国内。
不同年龄阶段的疼痛评估
1.成年人的疼痛评估。对成人慢性疼痛的客观评价方
法,目前临床常用的主要有3种[6],一种是语言表述评价法,
即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从事先设计好的疼痛描述中选择,
又称疼痛形容词表,或称麦吉疼痛问卷(mcgill pain question-
aire,MPQ)。此为一种多因素疼痛调查评分方法,它的设计
较为精密,用5种语言从轻到重表达102种痛觉,重点观察
疼痛及其性质、特点、强度和伴随状态和疼痛治疗后所经历
的各种复合因素及其相互关系。MPQ采用的是调查表形
式,表内附有78个用来描述各种疼痛的形容词汇,以强度递
增的方式排列,分别为感觉类、情感类、评价类和非特异性类
4类。在临床使用中可测定有关疼痛的多种信息和因素,适
用于临床科研工作或较为详细的疼痛调查工作,但对患者的
作者单位: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

医院(卢欣欣系2004级
护理研究生);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于兰贞);山东省泰
安市中心医院手术室(魏代艳)
要求较高,表中的词类比较抽象,相对复杂,有时难以理解,
并且花费时间较多,所以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另一种[7]是尺度法,其基础为视觉模拟评分尺(visual
analog scale,VAS),即一把长度为100 mm的标尺,一端标为
极度疼痛,另一端标为无痛,两端又分别用人脸图案表示2
种极端的痛感以备不识字的患者使用,应用时患者在刻度上
用笔标出疼痛的程度分值。VAS评估法还有一些改良的版
本,如有人将手写改为游标尺或算盘珠,推动游标或算珠到
相应的位置读取分值,以利于手部烧伤暂时无法书写的患者
使用。同样的评估尺由护士从旁观察患者表情的紧张程度
打分,称为视觉模拟疼痛观察尺(visual analog observation
scale,VAOS)。根据VAS分值划分疼痛的严重程度标准是:
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
痛。近年来疼痛门诊经常使用此法与数字结合评价疼痛的
强度。
第3种为神经选择性电流知觉阈值测量法[6],这是自动
定量电生理学诊断法的电流知觉阈值及疼痛耐受阈值评价
法,是检测感觉神经功能的新方法,近年备受重视。对皮肤
的厚度、温度、水肿几乎没有影响,有高度再现性。
2.早产儿和新生儿的疼痛评估。研究证实,新生儿和足
月儿在出生后即具有感受疼痛的能力。疼痛对于新生儿可
以产生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尤其对接受大量镇痛性操作
的婴儿[8]。新生儿个体在疼痛时会表现出一些行为,包括
哭、呻吟、肢体活动及行为改变,睡眠和食欲。
国外对新生儿的疼痛倍加关注,患者的年龄影响护士的
疼痛管理[9]。对于成年人和儿童,疼痛的自我评估是金标
准,而新生儿及CI(cognitive impairment )儿童不能进行疼痛
的自我描述,疼痛只能通过行为和生理指标的改变来实现。
目前广泛认同的是哭声和面部表情的改变,将二者结合对新
生儿的疼痛进行评估,较为有效可靠。徐东娟等[10]报道的
国外评估工具有早产儿疼痛评分(premature infant pain pro-
file, PIPP),新生儿疼痛评分(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
NIPS),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eonatal facial coding system,
NFCS ),认为NFCS在对于早产儿评估时较好。根据改良的
FLACC(face legs activity cry and conslolability)显示[11、12],改
良后的FLACC新生儿疼痛评估工具效果优。
3.儿童的疼痛评估。对于儿童可采用面部表情分级评
分(face rating scale, FRS), FRS是在模拟评分方法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使用从快乐到悲伤及哭泣的6个不同表现的面
容,简单易懂。但是对于不能准确表达疼痛的3~6岁的儿
童,除了选择使用以上介绍

的方法外,还应选择直观准确的
评估方法,以便快捷得出结论。指距评分法[13](finger span
scale,FSS)用于能理解多和少概念的儿童,易学,易懂,易教。
张菊英等认为五指法[14]更适合于5岁左右的儿童进行疼痛
·57·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年10月11日第22卷第10期中旬版 Chin J Prac Nurs,October 11th 2006,Vol.22,No.10B的描述。即伸出手掌,大拇指代表剧痛,小拇指代表不痛,示
指代表重度痛,中指代表中度痛,无名指代表轻度痛。临床
儿童患者在疼痛状态下很难耐心听取护士的详细解释,而儿
童的感性认识的启蒙教育从手指开始,他们对五指熟悉易于
接受。因此,五指的运用,信息简单,不易引起理解偏差。决
定儿童能否使用该方法的因素除考虑年龄外,疾病治疗带来
的限制如插管、镇静也是考虑的因素[15]。
4.老年人的疼痛评估。(1)老年患者的教育。由于认知
与文化程度相关,而且我国目前老年人中文化层次普遍偏
低,因此,评估老年疼痛时应考虑认知的影响。刘雪芹
等[16,17]的研究表明,老年人能完成的疼痛量表的数量与认
知水平存在正相关,即认知评分越高,所能完成的量表数目
越多。使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应该能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通
俗易懂的信息,不是猜测游戏,让患者知道忍受疼痛不但影
响睡眠和食欲,还会降低自身免疫力。患者教育不但有助于
患者了解有关疼痛的信息,还可以使他们对管理自己的疼痛
更有信心,应告诉患者缓解疼痛是其治疗程序的一部分,可
以随时诉说疼痛的感觉。(2)老年患者评估工具。疼痛的评
估工具有多种,在国外,VDS(verbal descriptors scale)、VRS
(verbal rating scale )、NRS(number rating scale)、VAS(verbal
analogue scale)、Wang-banker等疼痛评估量表的实用性和
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我国在对于疼痛量表的选择和使用
没有统一规定,针对不同的文化层次和背景的疼痛患者选择
不同的量表。Daut等[18]设计的疼痛评估量表,体现了对于
慢性疼痛患者进行全方位动态管理的特点,综合了以上几种
量表的优越性,突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护理,由于简
短易懂,可以免受患者文化高低及情绪的影响。另外,对于
智力障碍患者,有人开发了疼痛相关行为观察评估技术(ob-
servation pain behavioral rating techniques,OPBRT)[19],内容
包括表情,哭闹、体位、血压、心率和呼吸等指标,以供不能表
达的患者特殊需要。
小 结
客观测量疼痛的方法还包括热辐射法、电刺激法、机械
刺激法等也有应用,多适用于精确测量疼痛时使用;一些生
理指标如潮气量、心率、血压、心电图(RR间期、ST-T段)、
血糖、激素水平和诱发电位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另外,用于新生儿的“急性疼痛评分DAN

”[20]、“新生儿
疼痛评估量表PAIN”[21],用于婴幼儿的“东安大略儿童医院
疼痛评分CHEOPS”[22]、美国“RILEY儿童医院的疼痛评分
RIPS”均采用多因素评价的方法。评估的内容包括:(1)面部
表情的改变;(2)哭闹行为;(3)吃奶睡眠的改变;(4)生理学
指标的改变。对于认知障碍的患者[23],评估疼痛时需将自
我评定与行为观察和生理反应相结合,患者的步态变化,退
缩行为,食欲改变,呻吟,或睡眠改变,哭泣均可视为非语言
疼痛行为。痴呆患者表明不适最常见的行为是痛苦面容、坐
立不安、行为改变、呜咽、肌肉紧张或出汗。
综上所述,疼痛的评估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变化过程,
没有哪一种评估适用于所有的患者。针对不同患者选择合
理有效的疼痛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可以提高准确性,减短疼
痛管理过程。疼痛评估与参与管理的护士的可信度和态度
有关[24],实验证明,医护人员在疼痛处理中的值得信任的态
度及其令人满意的服务也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积极因素,
能够有效的提高评估。
参 考 文 献
1 Merboth MK, Barnason S. Managing pain: the fifth vital sign. Nurs
Clin North Am,2000,35(2):375-383.
2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task force on taxono-
my. Announcement: modification of pain definition. IASP Newslet-
ter,2001,2:2.
3 陆宇晗,马双莲.应用心理护理理论探讨护士在癌症疼痛评估中
的作用.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58-59.
4 Regina Fink, Pain assessment:the cornerstone to optimal pain man-
agement.Proc (Bayl Univ Med Cent),2000,13(3): 236-239.
5 李旭,杨家林.国内外护理新进展.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1.
6 菅原正秋.慢性疼痛的评价与治疗.全日本针灸学杂志,2004,54
(2):120-136.
7 李漓,刘雪琴.选择适合患者的疼痛评估工具.实用护理杂志,
2003,19(6):50.
8 Chiswick ML. Assessment of pain in ncet,2000.6-8.
9 史崇清,李峥.对自控阵痛患者的疼痛控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7A):62-63.
10徐东娟,王克芳.新生儿疼痛的评估工具.中华护理杂志,2005,
40(10):790-792.
11 Shobha Malviya.The revised FLACC observational pail tool: im-
prove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for pain assessment in children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J Pain Symptom Manage,2006,3(12):170-
192.
12 Merkel S, Voepel-Lewis T, Malviya S. Pain assessment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The FLACC Scale. Am J Nurs,2002,102(11):55.
13王曼译.用于婴幼儿的疼痛评估方法:指距评分法.国外医学·护
理学分册,2003,22(12):566-567.
14张菊英,周瑞芳,叶家薇.五指法在疼痛评估中的应用.中华护理
杂志,2005,40(6):409-411.
15徐东娟,王克芳.疼痛自我评估在患儿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
志.2005,21(10A):73-74.
16刘雪琴,李漓.老年人疼痛强度的评估量表

的选择.中华护理杂
志,2004,39(3):165-167.
17李漓,刘雪琴.老年人的疼痛评估.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
129-131.
18 Daut RL,Cleeland CS,Flanery RC. Development of the wisconsin
brief pain questionnaire to assess pain in cancer and other disease.
Pain,1983,17(2):197-210.
19 Sandra MG Zwakhalen, Jan PhHamers, HudaHuijer Abu-Saad,et
al.Pain in elderly people with severe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of behavioural pain assessment tools. BMC Geriatr, 2006, 6: 3.
20 Bellieni CV, Bagnoli F, Nenci A ,et al .Effect of multisensory stim-
ulation on analgesia in term neonat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ediatr Res,2002,51(4):l 460.
21 Bellieni CV, Sisto R, Cordelli DM, et al .Cry features reflect pain
intensity in term newborns : an alarm threshold. Pediatr Res,2004,
55(1):142-146.
22 Chiaretti A, Pietrini D, Piastra M,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remifentanil in craniosynostosis repair in children less than 1year old.
Pediatr Neurosurg,2000,33(2):83-88.
23 Weisman GD,Kovach C,Cashin SE. Differences indementia services
and settings across place types and regions. AM J Alzheimers Dis
Other Demen,2004,19(5):291-298.
24 LaymanYoung J, Horton FM, Davidhizar R. Nursing attitudes and
beliefs in pain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J Pain Symptom Man-
age,2006,31(1):13-21.
(收稿日期:2006-04-26)
(本文编辑:吕彤)
·58·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年10月11日第22卷第10期中旬版 Chin J Prac Nurs,October 11th 2006,Vol.22,No.10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