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油技术现状

中国炼油技术现状
中国炼油技术现状

中国炼油工业现状

杨靖华1

摘要:石油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石油能源消耗日益剧增,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环境保护迫节能减耗在眉睫,在能源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高能耗、污染严重的炼油工业如何定位。

关键词:石油;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再生资源

中图分类号:

Abstract:

Key words:

石油从外观、来源、最基本物性来说是一种从地下深入开采出来的呈黄色、褐色甚至黑色的可燃性粘稠液体,常与天然气共存;从地球化学角度来说是由远古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球化学演化而形成的烃类和非烃类的复杂混合物。石油工业经过100多年发展以后,对“石油”才有了比较科学的命名,1983年,第11届世界石油大会正式提出对石油的定义: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性状。随着石油的发现与开掘,19世纪石油工业出现,20世纪30年代后飞速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后进入稳定期。石油被人们视为关系到一个国家国计民生及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石油的开发、加工、利用,可以说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很大程度上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石油被誉为“工业血液”,同时我们必须知道石油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它是重要的能源和优质的化工原料。可以说石油能左右世界经济,对世界经济产生全方位、多层次的重大影响。石油产品与人闪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哪一种产品或产业能像石油那样持久地影响着全球的政治、经济、军呈战略和国家安全。

我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在古代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记载的石油利用可追朔到北宋,北宋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第一次使用“石油”这一名称:“夫(同音字)延境内有石油,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1 石油能源分布图

图1世界石油资源探明储量

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主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4°-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4°-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期加湾油区。其中,世界上产油具前十位的国家如图2所示。

图2世界十大产油国(亿桶)

从图中可直观得到我国产油居第五位,但是如果按人均的话则我为人均油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石油能源加工概况

石油作为工业的发展开始于19世纪中叶,至今经历了主要用作照明的“灯油”、用作发动机燃料的“动力燃油”、既作燃料又作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三个时代,而石油工业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不可替代的战略物资是从20世经30年代开始。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俄罗斯、日本,我国居第四位。我国石油工业迅速发展始于建国后,相继发现了以大庆、胜利为代表的342个油(储量1亿吨以上的有26个),110个气田(储量100亿立方米的有17个)。目前我国炼油总能力达到3.0~3.2亿吨每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产油大国和炼油大国。我国炼油能力增长情况见表1。炼化企业规模见表2。炼油装置结构状况见表3。国内外炼厂技术经济指标对比见表4。

表1我国炼油能力增长情况

年炼油能力/万吨/a

1949 17

1952 99

1965 1423

1984 10750

1994 18100

1997 20000

2002 22641

2010 3.0~3.5亿吨

表2炼化企业规模现状

项目世界中国

炼厂个数732 95

平均规模554 238

>10000万吨/年100座4座

>20000万吨/年15座无

最大规模(万吨/年)4700 1800(镇海)

单套能力(万砘/年)一般>1000 ≤500

最大1250 1000

表3炼油装置结构状况

装置名称中国美国世界

催化裂化34.5 33.0 16.6

加氢精制(含

加氢处理)

10.2 64.7 45.2

催化重整 5.2 21.8 13.9

烷基化0.61 6.7 2.3

异构化0 3.8 1.72

醚化0.02 0.8 0.3

表4国内外炼厂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项目国外平均中石油股份中石化股份

平均规模/万吨540 370 480

开工率/% >90 73.65 81

综合商品率/% >92~93 90.92 91.78

加工损失率/% 0.50 1.05 1.12

轻油收率/% >73 68.53 70.10

单位能耗kg/吨10.0 13.90 13.91

我国近年来炼油能力迅猛发展,但是我国炼油工业与世界先进的炼油国家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炼油工业主要的问题是:炼油企业规模、生产装置规模偏小,经济效益受影响。装置利用率(负荷率或开工率)一般小于80%,而国外的开工率一般都高于80%,而且我国炼油装置很难适应原油品种结构变化,比如北方原有的炼油装置如果加工进口高硫原油就需要进行改造。另外我国原有的炼油装置结构不太合理,导致产品质量、档次低,综合商品率低于90%,产品结构与市场的矛盾突出,缺乏市场竞争力。我国汽油80%以上催化裂化汽油,烯烃体积含量一般高达40%以上,虽然烯烃的辛烷值较高,但大量烯烃的存在影响汽油的储存安定性,且烯烃化学性质活泼,挥发后和大气中NO X混合在一起,经太阳紫外线照射形成以臭氧为主

的有毒光化学烟雾,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由于烯烃尤其是具有共轭结构的二烯烃特别不稳定,易在发动机及其进气系统形成胶质和积炭,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转。在我国炼油工业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炼油装置大部分生产周期短,物耗、能耗较高,劳动生产率低,并且我国石油的轻质油收率较低,加工损失率较高。而市场对石油燃料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燃料的发展趋向清洁,而我国的燃料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

3炼油工业发展走向

20世纪被称为工业经济时代,其发展模式是高增长、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21世纪世界己由工业经济时代跨入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模式是高智力、高效益、高增长、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世界各国将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发展经济,这一大趋势必将对炼油工业产生重大影响。炼油工业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竞争白热化的新国际形势下,炼化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实力是必须面对的问题。20世纪的高速不计代价的发展,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到20世纪末国际经济进入相对稳定进期,世界对环保要求的呼声日益高涨,市场对石油产品的需求转向清洁、超清洁优质的产品。这就对炼油工业如何发展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提出要求。石油产品需求量持续增长,原油质量越来越差,高硫、高金属、高残炭的原油对炼油技术提出更高的技术、工艺要求,传统炼油技术已经很难适应低劣质量的原油,这对炼油企业如何靠改革、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生存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在石油能源越来越少,世界各国都积极寻求替代石油能源的新能源。如丰富的油砂沥青和天然气资源,为炼油工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高新技术,如膜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的快速发展炼油工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世界对于环保形石油产品的需求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新的课题,尤其是我国这样经济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发展中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完成了工业化,那时世界对于高污染、高能耗行业还没有形成严格标准化,而我国正处于世界对环境提出严格要求的时候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工业化,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利的,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也是有利的,我们可以根据环境的要求建设出更高效、节能、环保的工业。

新世纪,我国炼油工业应该积极调整企业结构,采取兼并、联合、重组措施(我国把中石油、中石化重新划分、并成立中海油),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增强竞争实力;新投建炼油工业要炼油——化工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发展深加工,提高资源利用率;采用清洁技术、生物技术、合成技术,生产清洁和超清洁油品,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满足未来需求。

4结束语

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丰富、充实的生活,使人类文明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石油工业在20世纪的发展,可以说使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也与石油产品息息相关。我国在建国后石油工业也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中石油、中石化在世界排名都在前十之内,而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炼油工业与国外先进炼油工业的差距,我们也必须努力发展先进技术、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我国石油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注重节能降耗、大力发展环保形绿色产品。

任何科学技术都是自然界的一环,是自然科学链上的一节,科学技术改变自然是局部的,然而顺应自然科学发展的技术有利自然,能持续发展;反之,如果以破坏性的方式进行,大自然必会十倍或是上百倍反作用于人类,人类必将自食其果。所以,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利用时一定要扬其长避其短,顺应自然科学发展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林世雄.石油炼制工程[M].石油工业出版

社,2000.

[2] 侯祥麟.中国炼油技术[M].k中国石化出版

社,1998.

[3] 方向晨,关明华,廖士纲等.加氢精制[M].

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

炼油工艺技术总结

炼油工艺技术总结 中华二建集团有限公司王贵良 一、中国炼油工业技术的新发展 据美国《油气杂志》世界炼油特别报告统计,2005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达 3.1亿吨,超过俄罗斯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炼油大国,位于世界第 二。但是,中国石油产品质量还相对较低,技术相对落后。因此,汽车排气污染较重。中国预测到2010年自产原油达到和超过2.8亿吨,但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现在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原油(从战略角度考虑),进口原油80%来自沙特、伊朗、伊拉克、阿联酋和科威科等国家,这些中东国家原油大多含硫比较 高(约95%以上,含硫原油来自上述国家),加工成本相对较高。 以2004年为例,可以进行比较看出: 中石化全年加工原油13295万吨,其中汽油2358万吨,柴油5089万吨,煤油636万吨。 中石油全年加工原油11077.5万吨,其中汽油2386.6万吨,柴油4363.4 万吨,煤油306万吨。 中石化每吨原油提炼汽油0.177吨,柴油0.383吨,成品油率60.8%。 中石油每吨原油提炼汽油0.215吨,柴油0.394吨,成品油率63.7%。 国际水平,每吨原油提炼汽油0.29吨,柴油0.49吨,成品油率80%以上. 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在炼油工艺存在巨大差距,仅从收率上看20%^上的巨大差距。 从质量上看,我国汽柴油质量正面临着世界清洁燃料标准的严峻挑战。目前,国家规划实施严格燃料规范,欧U标准已在2005年7月1日执行。2010 年在全国施行欧U标准,奥运北京率先施行欧W标准,环境大为改观。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就必须走炼油高新技术之路。 (一)走深加工(渣油催化技术)技术 渣油催化裂化中国目前加工能力约9300万吨,其中包括1800万吨常压渣油(AR,1300万吨减压渣油,渣油的催化裂化(RFCC已成为重油转化的重要装置,但产品质量和技术受到环境保护的严重挑战,必须开发FC 即将

中国大炼油化工厂实力大比拼有图有真相

中国20大炼油化工厂实力大比拼有图有真相! “大炼油、大乙烯、大芳烃、大码头、大仓储” 38万吨/年、PTA 34万吨/年、聚酯20万吨/年;原油储存能力27万立方米,拥有与主要生产装置相配套的装机容量40万千瓦、供水10万吨/日等公用工程系统。主要产品有清洁汽油、煤油、轻柴油、液化气、石油焦、乙烯、丙烯、聚乙烯、聚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石油苯、聚酯、涤纶短纤等石油炼制、化工、化纤三大类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知名度,其中涤纶短纤维、3#喷气燃料为国优产品;“天仙牌”涤纶短纤维、“津港牌”轻柴油、“津港牌”车用汽油、“津港牌”3#喷气燃料、“大港”牌工业用纯苯被评为“天津市名牌产品”“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经过50余年的成长,茂名石化已经发展成为原油年加工能力达到1350万吨的大型炼化企业。茂名石化旗下产品种类多、质量高,并计划在“十二五”“十五”期间炼油炼化的改造,金陵石化原油综合加工能力达1350万吨,已成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特大型石油炼化企业。金陵石化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及石化产品的加工生产和销售,拥有炼油、水煤浆、热电、烷基苯等40余套大型生产装置,原油加工手段齐全,生产技术力量雄厚,是中国石化旗下的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之一,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洗涤剂原料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苯酐生产基地。金陵石化拥有“红叶”、“加佳”、“枫叶”“十二五”“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自1958年投产以来,实现利税200多亿元,历来以出产品、出技术、出经验、出人才、出效益而着称,分别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工业和石化工

业的“摇篮”。兰州石化公司集炼油、化工和化肥生产为一体,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石化企业。公司拥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50万吨/年和7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并具备相配套的二次加工能力,能生产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催化剂、合成橡胶等400余种石化产品,是我国“摇篮”,是集“油化纤塑洗蜡”“独一无二”、“数一数二”“百项重大经典工程”“十一五”期间石化产业发展的标志性项目,2006年5月开工建设,2008年6月建成投产。青岛炼化采用中国石化自有知识产权的领先工艺技术,拥有17套工艺生产装置和相应的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占地面积265公顷,具有规模经济、技术先进、环保领先、效益显着等鲜明特征。青岛炼化可年加工进口原油1000万吨,生产汽煤柴成品油700多万吨,成品油质量全部达到欧Ⅲ标准,部分达到欧Ⅳ“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项目,是中国石油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中国石油调整炼油化工业务布局的重要战略性工程。广西石化用33个月建成并投产一座千万吨炼厂;联合开工管理团队模式(ICMT),有效融合开工队、开工专家、保镖、保运、供货商技术服务人员等各方面的力量,发挥中国石油的整体优势,解决了新建炼厂首次开工人力资源不足问题,实现一次开厂成功。广西石化年加工能力1000万吨,总加工方案采用全加氢型工艺流程,加工的原油全部从海外进口。主要产品有柴汽油、航煤、聚丙烯、硫磺等,油品质量全部达到欧Ⅲ标准,部分达到欧ⅣⅢ标准,部分达到欧Ⅳ标准,产品主要销往海南省、华南、西南及香港、澳门等地区,并直接辐射东南亚市场。公司从2006年9月开始,汽油、柴油、航空煤油、车用液化气、硫磺、MTBE等产品出口销往东南亚、香港、

中石化信息化建设现状案例分析

内容摘要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是我国石化企业的老大,其信息化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从全球范围看也是领先的。从上游油田的勘探、开采,到原油的加工及石油和石化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从生产装置、油罐、原料和油品的检测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再到总部的管理和分析、决策,无论是信息化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中石化的信息化工作已经步入到从点到面、从单项到系统、从单机到网络、从局域网到广域网再到因特网、从分散的单个企业到整个中石化的系统集成、从生产到经营、从提高管理效能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阶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关键词:中石化;信息化水平;

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的缘起 (1)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意义 (1) (三)技术解决方案 (2) 二、研究综述 (2) 三、调查工具与实施 (3) (一)研究对象 (3) (二)调查工具 (3) (三)调查步骤 (3) (四)数据统计 (3) 四、结果与讨论 (5) (一)统计结果 (5) (二)分析与讨论 (5) (三)研究结论 (5) 五、对策与建议 (5) (一)学习国外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跟上国际信息化水平。 (5) (二)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充分利用 (4) (三)重视流程重组,规范并优化业务流程。 (6) (四)优化资源配置 (6) (五)节能减排 (6) (六)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撑企业创新 (6) 参考文献 (7)

一、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中国石化作为国家的支柱企业,在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起步较早,并且在2000年制定了全公司的erp规划,指导着今后中国石化的信息化建设。各个部门都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购买信息,用于指导本部门制定计划、分析预测和科学决策,但信息一般存在于各部门内部,没有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手段,造成重复劳动和已有信息资源浪费。这些问题影响中国石化整体效益的提高,无法满足国际竞争以及企业发展战略对信息系统的要求。因此,建设中国石化信息平台以及进行企业信息整合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另一方面,随着门户技术、数据集成技术、应用集成技术、信息整合解决方案与相关产品的不断成熟,以及国际先进企业成功案例的不断涌现,通过建设企业信息平台,整合企业信息资源,消灭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已经具备了现实的可行性。 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石化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中国石化总部信息平台建设及信息整合项目,整合中国石化总部经营管理工作所需的信息资源,逐步建立符合国际化经营的数字化企业,提高中国石化在国际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意义 需求决定信息整合中国石化总部目前已经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为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提高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决策水平。这些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公司外部采集的信息。主要包括市场方面的信息,采集渠道多种多样,如通过各种信息终端下载信息、通过搜索引擎从互联网采集信息、通过电子邮件接收有关信息、手工上网查询,以及根据这些原始信息分类、汇总、分析所得到的加工信息,等等。 在公司内部产生的信息。每天,各部门的业务系统都会生成大量的报表、分析结果;各部门根据各自负责的工作范围,分析形成的各类分析、预测报告;各下属企业每日上报的各类生产、经营信息;公司内部和各种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等等。目前,所有这些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在沟通方面,通过多种手段处理,如部门网站发布、文件拷贝、纸质文件等等。各部门在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进度不一,有的已经实现少数应用系统之间的协作处理,有的还完全处于手工交互阶段。技术实现方式上,也存在着多种文件格式和信息传输机制。但是要想进行综合的经营管理,更需要综合各类信息,在统一信息格式、统一信息服务渠道的基础上,才能方便快捷地获得各方面信息,实现有效的经营决策。具体分析,在信息采集、处理和利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信息资源的来源各异,信息交流不畅,已经在中国石化内部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如何消除这些信息孤岛,进一步提高信息的使用水平,已经成为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各自独立的信息采集渠道、以点对点为主的信息交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总部各级领导和各部门多层次的信息需求,有必要简化信息交互关系,重新明确有关信息处室的职责,制定信息规范和管理章程,统一设计总部的信息交互系统,建立安全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总体工作效率,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

中国炼油企业排名

《中国经济周刊》研究部根据权威机构最新公布的各大炼油企业原油加工能力等相关数据,研究并排定了2010年中国十大炼油企业,榜单依次为:大连石化、镇海石化、天津石化、上海石化、茂名石化、金陵石化、广州石化、福建石化、惠州石化、高桥石化。其中,中石化独占8席,中石油、中海油各占1席;整体炼油能力为全国的三成。 No.1 大连石化(隶属中国石油) 2010年炼油能力2050万吨 2004年,大连石化原油加工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首个千万吨级炼油厂。2010年,大连石化炼油能力达到205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相比2005年的1050万吨增长近一倍。 大连石化处于辽宁省大连市,海陆运输方便,是中国重要的原油加工及转运基地。目前,该公司正在加强管理,升级炼化生产装置,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型炼化企业。 No.2 镇海石化(隶属中国石化) 2010年炼油能力2000万吨 镇海炼化成立于1975年,整体实力一直处于中国炼化行业的领先地位,是中国大陆首家进入世界级大炼厂行列的炼油企业,多年保持2000万吨以上的炼油能力。 近年来,镇海炼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带动了周边金融、商贸、物流等产业的集聚和辐射,为地方环保事业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No.3 天津石化(隶属中国石化) 2010年炼油能力1550万吨 2010年,天津石化原油年加工能力1550万吨,相比2005年的550万吨提高了近两倍。天津石化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东临渤海油田,南靠大港油田,并与天津市区和塘沽新港有铁路、公路相通,与大港油田和天津港南疆石化码头有输油管线相连,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运输方便。

我国石化产品销售行业概况研究

我国石化产品销售行业概况研究 1、行业发展概况 (1)商务部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 成品油销售由商务部颁发许可证,2007 年以前,我国成品油销售市场由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集中批发。为履行加入WTO 时的承诺,商务部于2006 年12 月颁布《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6 年第23号),对外开放成品油批发、零售经营权,自2007 年1 月1 日起正式施行。目前,我国成品油销售市场主要由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的销售公司、国内社会各业经营者和国外石油公司组成的分销体系组成。根据《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我国对成品油经营实行许可制度。申请从事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审查后,将初步审查意见及申请材料上报商务部,由商务部决定是否给予成品油批发经营许可;申请从事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下同)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地市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审查后,将初步审查意见及申请材料报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由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决定是否给予成品油零售经营许可。 申请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①具有长期、稳定的成品油供应渠道: 拥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0 万吨以上、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的汽油和柴油年生产量在50 万吨以上的炼油企业,或者具有成品油进口经营资格的进口企业,或者与具有

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且成品油年经营量在20 万吨以上的企业签订1 年以上的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成品油供油协议,或者与成品油年进口量在10 万吨以上的进口企业签订1 年以上的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成品油供油协议; ②申请主体应具有中国企业法人资格,且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 万元人民币; ③申请主体是中国企业法人分支机构的,其法人应具有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 ④拥有库容不低于10000 立方米的成品油油库,油库建设符合城乡规划、油库布局规划;并通过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安全监管、公安消防、环境保护、气象、质检等部门的验收; ⑤拥有接卸成品油的输送管道或铁路专用线或公路运输车辆或1 万吨以上的成品油水运码头等设施。 申请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①符合当地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②具有长期、稳定的成品油供应渠道,与具有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签订3 年以上的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成品油供油协议; ③加油站的设计、施工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并通过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安全监管、公安消防、环境保护、气象、质检等部门的验收; ④具有成品油检验、计量、储运、消防、安全生产等专业技术人员; ⑤从事船用成品油供应经营的水上加油站(船)和岸基加油站(点),除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当符合港口、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止水域污染等有关规定; ⑥面向农村、只销售柴油的加油点,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规定具体的设立条件。

石化行业发展现状与思路

石化行业背景材料 一、中国石化行业发展现状 2008年9月份开始中国石化行业市场形势快速下滑,需求减缓,形势不容乐观,石油和化工行业整体进入了景气周期的下行通道。 2008年石化行业发展情况主要有以下六个特点:一是1-9月产值增长先高后低,从9月开始进入下滑通道;二是9月份五成产品产量同比下降;三是市场需求减缓,销售增幅回落;四是出口增幅逐渐回落;五是行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六是固定资产投资依然过快,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二、上海石化行业发展现状 2007年上海石油化工产业总产值为2511.4亿元,比2006年增长10.3%;销售收入为2625.8亿元,比2006年增长17.4%;利税总额130.9亿元,比2006年增长206%;资产总额2437.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19.4亿元,比2006年增长13.9%;上海口岸石油和化工进口总额318.0亿美元,出口总额138.6亿美元。 (一)历史上的产业调整 上海是我国最早的化工产业基地之一。解放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以基础化工为特色的上海化工产业。到上世纪末,上海的染料行业、农药行业、试剂行业明显萎缩,濒临退出,高能耗的

化肥行业整体退出,上海化工产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出现了企业结构的大调整,企业关停并转,搬迁重组的热潮,至2000年,上海完成了反应型化工企业全体迁出内环线,2005年起,连外环线内的化工企业也得迁出,向沿海化工园区集聚。至2006年6月,已经关停化工企业1500多家,400多家小化工企业搬迁或转产。经过20多年的企业调整重组,上海现有化工生产经营型企业约1400家。 (二)发展成就 上海石油化工行业2007年产值占上海工业总产值的11%,占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总产值的5%;2008上半年完成总产值1482.9亿元。十五规划以来,上海石化行业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 长期以来,上海石化产业重视在石油加工炼焦和化工原料产业的投资,建设一批大型的装置项目,形成了较为强大的基础化工产业。其中,乙烯产量占全国20%,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位。 (三)主要产品 上海石化产品有3万多种主要产品:乙烯193.8万t(2006年)、汽油146.5万t、煤油51.6万t、柴油31.1万t、液化石油气55.9 万t、烧碱64万t、硫酸28.6万t、精甲醇34.1万t,冰醋酸26.5万t、合成树脂51.7万t、合成橡胶37.5万t、合成纤维52.1万t、轮胎外胎1135万条,以及各种无机和有机化工原料等。 (四)产业结构 上海石化产业主要由石油加工及炼焦、煤化工、化工原料、橡塑制品、精细化工五大板块构成。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产业,以上海石

我国十大炼油企业排名公布

进入10月份以来,全国多地出现“柴油荒”的状况。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南部已有2000多家民营加油站因缺油而停业,其中较严重的地区是华东、西南,以及浙江、江苏、四川。 眼下的“柴油荒”,是中国原油加工能力不足导致的吗? 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原油总需求量约为3.93亿吨,其中全年原油产量1.89亿吨,进口量为2.038亿吨。然而,截至2009年底,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4.77亿吨,居世界第二,炼油能力显然已经“过剩”。而近两年来,中国建成投产和正在建设的炼油能力可达5000余万吨,炼油能力过剩的局面正在“加剧”。 事实上,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国炼油能力年均增长率高达6.3%。目前,中国已拥有千万吨级炼油厂18家,整体炼油能力达到2.25亿吨,约占全国的一半。其中前十大炼油企业合计炼油能力为1.445亿吨。此外,还有一批千万吨级炼油基地正在建设中。快速增长的炼油能力为中国能源供应、工业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国经济周刊》研究部根据权威机构最新公布的各大炼油企业原油加工能力等相关数据,研究并排定了2010年中国十大炼油企业,榜单依次为:大连石化、镇海石化、天津石化、上海石化、茂名石化、金陵石化、广州石化、福建石化、惠州石化、高桥石化。其中,中石化独占8席,中石油、中海油各占1席;整体炼油能力为全国的三成。 No.1 大连石化(隶属中国石油) 2010年炼油能力2050万吨 2004年,大连石化原油加工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首个千万吨级炼油厂。2010年,大连石化炼油能力达到205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相比2005年的1050万吨增长近一倍。 大连石化处于辽宁省大连市,海陆运输方便,是中国重要的原油加工及转运基地。目前,该公司正在加强管理,升级炼化生产装置,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型炼化企业。 No.2 镇海石化(隶属中国石化) 2010年炼油能力2000万吨 镇海炼化成立于1975年,整体实力一直处于中国炼化行业的领先地位,是中国大陆首家进入世界级大炼厂行列的炼油企业,多年保持2000万吨以上的炼油能力。

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20101231

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地域:国内信息类别:行业动态行业类别:钢铁 作者:发布人:钢铁行业管理审核发布时间:2010-12-31 11:12:43.0 1、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历程 从1955年到1988年,中国油气工业先后由石油部、燃料和化学工业部、石油和化学工业部以及石油工业部管理。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对我国的油气工业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重组。1982年,我国政府批准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从事中外合作开发中国海上油气资源。1983年,我国政府批准在石油工业部的炼制和石化部门、化工部及纺织部管理的石化企业基础上组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从事成品油和石化产品的生产和分销业务。1988年,我国政府撤销石油工业部,在石油工业部的基础上组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从事中国陆上的油气勘探与生产业务。然而,除业务管理职能外,上述三家石油公司均在各自的范围内保留多项行政管理职能。 1998年根据全国人大第九次会议的决议,国务院批准对我国油气工业进行全面重组的计划,成立两大集团公司,即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这次重组的目的是提高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的效率和竞争力,并分离它们的行业管理职能与业务管理职能。重组的主要目标是最终创立两大全国性的上下游一体化的油气公司,引入竞争以提高经营效率。重组结束后,中国石油集团的资产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北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地区,而中国石化的资产则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部和南部地区。目前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已形成以三大石油公司为主体经营的行业格局,并已打破了原有的地域界限。 中国石油集团发起设立的中国石油股份于2000年4月在美国和香港上市,在三大石油公司中第一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2007年11月中国石油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功回归国内A股市场。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也先后成立了各自的股份制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股份”)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分别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2月实现了海外上市,其中中国石化股份于2001年8月又完成了境内A股发行上市,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经过重组改制,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竞争力及经营效率显著提高,资本回报率逐步向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靠拢,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展示了各自的实力并确立了各自的优势,为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奠定基础。 2、中国石油石化行业主要板块概况 石油石化行业主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石油炼制与油品销售、石化产品生产及销售三个业务板块。 (1)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 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下,我国原油的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受到储量的制约,我国原油生产量维持低速增长。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2006年-2009年我国原油产量分别为1.84亿吨、1.87亿吨、1.90亿吨和1.89亿吨,原油消费量分别为3.2亿吨、3.4亿吨、3.6亿吨和3.8亿吨。 自1994年我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原油供需缺口逐步扩大,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由2004年的约39.0%上升到2009年的约52.0%。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我国的原油进口增长率分别达到9.8%、14.4%、9.6%和13.9%。

中国20大炼油厂汇总表

中国20大炼油厂汇总表 No.1 大连石化(隶属中国石油) 2010年炼油能力2050万吨 2004年,大连石化原油加工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首个千万吨级炼油厂。2010年,大连石化炼油能力达到205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相比2005年的1050万吨增长近一倍。 大连石化处于辽宁省大连市,海陆运输方便,是中国重要的原油加工及转运基地。目前,该公司正在加强管理,升级炼化生产装臵,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型炼化企业。 No.2 镇海石化(隶属中国石化) 2010年炼油能力2000万吨 镇海炼化成立于1975年,整体实力一直处于中国炼化行业的领先地位,是中国大陆首家进入世界级大炼厂行列的炼油企业,多年保持2000万吨以上的炼油能力。 近年来,镇海炼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带动了周边金融、商贸、物流等产业的集聚和辐射,为地方环保事业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No.3 天津石化(隶属中国石化) 2010年炼油能力1550万吨 2010年,天津石化原油年加工能力1550万吨,相比2005年的550万吨提高了近两倍。天津石化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东临渤海油田,南靠大港油田,并与天津市区和塘沽新港有铁路、公路相通,与大港油田和天津港南疆石化码头有输油管线相连,地理位臵优越,海陆运输方便。 No.4 上海石化(隶属中国石化) 2010年炼油能力1400万吨 上海石化成立于1972年,是中国第一家在上海、香港、纽约三地同时上市的国际上市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现拥有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400万吨。上海石化主要生产石油制品、中间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及塑料制品、合纤原料及合成

中国炼油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关键词】炼油行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中国炼油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我国炼油行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一、我国炼油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行业现状分析 1.炼油能力和成品油供需保持快速增长 (1)炼油能力大幅增加,居世界第二位 2002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2.85亿吨/年,2012年达到6.24亿吨/年,年均增长速度8.15%,十年间能力翻番,炼油总产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参照美国油气杂志历年的全球炼油能力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炼油能力占全球的比例达到12.4%,较2002年提高5.4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世界炼油能力增长最快的国家。 (2)原油加工量与成品油产量同步快速增长 2002-2012年,原油加工量从21955万吨/年增长到46791万吨/年,年均增长率为7.86%,是十年间世界原油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占世界原油消费增长量的64.3%;同期,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四大油品总产量由14476万吨/年增长到31796万吨/年,年均长率为8.19%。 (3)国内成品油供需基本平衡,增长幅度下降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炼油能力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油加工量同步增加,产需基本平衡,多数情况下略有过剩,有力的保障了国内成品油供应。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油价大幅波动,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倒挂,供应受到一些影响。2012年我国四大类成品油产量达31796万吨,成品油消费量31784万吨,产需平衡。 2007-2012年,我国成品油产需增长率略低于2002-2007年的水平,尤其是2010年以来,年增幅明显下降,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长水平趋缓。 2.炼油企业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千万吨级炼厂占比达到50%。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炼油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其中达到千万吨级的炼油企业24家,产能31580万吨,约占全国产能一半;500-1000万吨级炼油企业26家,产能17465万吨,占全国产能28%;200-500万吨级炼油企业29家,产能8895万吨,占全国产能14.2%。此外,还有115家规模在200万吨级以下的炼油企业,占全国产能的7.3%。尽管我国大型装置占比大幅度提高,装置规模进一步提升,大型化、

中国石化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改进措施重点

第一作者:贾海波,男,1987年生,本科,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中国石化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贾海波1 耿春香2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学系,山东东营257061;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系,山东东营257061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节能减排目标的要求。以石化行业为例,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详细分析探讨了中国 石化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现状情况,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循环经济石化行业清洁生产区域协同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面临着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的威胁,推行节能减排、实施循环经济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亟待解决的任务。中国/十一五0规划纲要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0。2006年,中国没有完成万元GDP 能耗下降4%的目标,为后面4年累积了更大的压力[1]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石化产品生产和 消费大国,到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高达 64.5% [2] 。随着石化行业的快速发展,石化行业日 益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三重约束,石化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1 石化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1.1 国际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1.1.1 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 入世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中国石化行业内外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中国已成为欧美石化公司在亚太地区的投资热点地区,周边国家和地区石化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中国石化行业正处于入世后国内市场全面开放的转折期,国有石化企业面临日趋加剧的来自国内国外多方面的竞争压力。例如,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石化行业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行业,占据了中国进口市场50%左右的市场份额;中东地区石化行业有丰富的原料和低成本优势,并积极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工艺技术,预计/十一五0末,其石化产品将大量进入中国,届时将对中国石化行业的发展构成直接威胁 [3]46 。 1.1.2 环保舆论压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逐渐加强,对环境友好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正面的环境新闻可使企业股票价格平均增长20%,负面的环境新闻却使企业股票损失4%~15% [4] 。随着中国两大石化企 业巨头分别在国内外上市,这种影响会更明显。1.2 发展循环经济是节能减排的要求1.2.1 节能形势严峻 /十一五0期间中国要实现单位GDP 能耗下降20%左右的目标,其中平均到每年的目标是下降4%左右。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 能耗同比上升0.8%左右,2007年上半年,虽全国单位GDP 能耗同比降低2.78%,电耗却同比上升3.64%;2006年石化行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上升8.7%左

中国石化产品销售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概况

中国石化产品销售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发展概况 (1)商务部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 成品油销售由商务部颁发许可证,2007 年以前,中国成品油销售市场由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集中批发。为履行加入WTO 时的承诺,商务部于2006 年12 月颁布《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6 年第23号),对外开放成品油批发、零售经营权,自2007 年1 月1 日起正式施行。目前,中国成品油销售市场主要由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的销售公司、国内社会各业经营者和国外石油公司组成的分销体系组成。根据《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中国对成品油经营实行许 可制度。申请从事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审查后,将初步审查意见及申请材料上报商务部,由商务部决定是否给予成品油批发经营许可;申请从事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下同)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地市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审查后,将初步审查意见及申请材料报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由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决定是否给予成品油零售经营许可。 申请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①具有长期、稳定的成品油供应渠道: 拥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0 万吨以上、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的汽油和 柴油年生产量在50 万吨以上的炼油企业,或者具有成品油进口经营资格的进口企业,或者与具有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且成品油年经营量在20 万吨以上的企业签订1 年以上的与其经营规模相适 应的成品油供油协议,或者与成品油年进口量在10 万吨以上的进口企业签订1 年以上的与其经

中石化信息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是我国石化企业的老大,其信息化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从全球范围看也是领先的。从上游油田的勘探、开采,到原油的加工及石油和石化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从生产装置、油罐、原料和油品的检测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再到总部的管理和分析、决策,无论是信息化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中石化的信息 化工作已经步入到从点到面、从单项到系统、从单机到网络、从局域网到广域网再到因特网、从分散的单个企业到整个中石化的系统集成、从生产到经营、从提高管理效能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阶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日前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发布的2008 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 强名单中,中石化继续名列前茅。美国《财富》杂志2008 年世界500 强中石化名列第16 位。一、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中石化ERP 2000 年以来,中石化以ERP为主线信息化建设获得快速发展,到2008年底ERP在81 家企业,以ERP为带动电子商务系统、供应链系统、生产指挥系统、集中管理系统,一些先进控制生产集成系统,等多种使用系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信息技术应用解决中石化生产管理多个领域,中石化ERP开始于2000年,在4企业成功试点多个展开,包括油田, 炼油化工销售,企业全部覆盖,企业从业大规模ERP建设,2007年底基本完成,ERP系统推进资金改革提高管理水平,规范信息管理行为,强化控制方面效果明显。 2008年,中石化以ERP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平台基本建成,主价值链各环节的资源优化 取得显著效果。油田勘探开发、生产经营管理等信息系统已成为提升油田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 炼化企业生产层面和生产执行层面的信息系统在生产及运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油卡成效显著,目前已建成IC 卡联网加油站17000多户,发卡网点5000 多,持卡消费33% 以上。销售企业ERR成品油二次物流、加油卡三大系统集成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提升销售管理水平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化手段。 2009年是中石化ERP深化应用的第二年,经营管理和生产营运调度指挥两大平台应用 深化、层次提升。在2008年已有60%的企业ERP应用达标的基础上,上市部分ERP应用大 力推进,非上市部分ERR建设力度和信息化工作的整体提升力度加大。 2009 年还是中石化的ERP总部应用年,总部ERP应用全面展开,通过狠抓总部应用,有效带动企业ERR的全面深化应用。在ERR已上线运行的80余家企业中,80%以上的企业实现应用达标。ERR已有效融入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体系和日常经营活动之中,总部的管理习惯和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二)生产营运调度指挥系统 2008 年,总部为集团管控和集中指挥服务的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效果开始显现。中石化生产营运调度指挥系统在总部新办公大楼的20 层投入使用,从原油运输、存储到送达炼厂,从炼油的生产过程到成品油油库储罐的液位,都能够通过图形化的显示实时监控。集中管控的实时信息让总部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动态、高效决策,实施调度指挥。 生产营运调度指挥平台在2009年的深化应用也取得突破性成果,在统一技术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信息源的基础上,实现了总部与各企业主要生产信息系统的纵向集成。在中 石化总部的生产经营调度中心,20 多米长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中石化产业链上中下游各大板块的生产、营运情况。生产营运调度指挥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实时的生产营运指挥,其高 层次应用还可以实现全集团的油气资源配置优化和上中下游的产供销资源的集中管理与优化。 (三)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系统中石化的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系统也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截至 电子商务网站累计成交额突破5000 亿元,企业生产建设所需物资90% 2008 年5 月,物资采购以上实现了网上采购。网上采购物资品种扩大到全部56 大类的76 万 余个品种,网上交易用户发展到2.7 万个,其 中注册供应商达到2 万多家。采购时间从1 周至2 周缩短到两天至3 天,甚至几小时。网上积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近三年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14年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姓名:段金鸿 班级:会计132班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的石油化工行业起始于50 年代,70 年代以后发展较快,建立了一系列大型石油化工厂及一批大型氮肥厂等,乙烯及三大合成材料有了较大增长。中国石油化工行业

占工业经济总量的 20%,因而对国民经济非常重要。 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大幅度攀升直接刺激了原油开采行业增速提升,经济效益表现抢眼;但炼油行业则由于成本上涨压力巨大而出现巨额亏损,行业增长陷入困境。国民经济增长形势、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以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将成为石化行业未来发展主要影响因素,而结构调整将是石化行业长期发展重要内生力量。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由中国石油化工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石化的最大股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在原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基础上于1998年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信息 1、公司基本信息公司法定中文名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法定英文名称: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公司法定代表人:苏树林 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 22 号 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股票简称:中国石化 股票代码:600028 2、公司主营业务介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储存、管道运输、陆路运输、水路运输、销售;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业务及零售(限分支机构经营)业务;润滑油、液化气、燃料油、溶剂油、沥青销售;乙烯、丙烯、丁二烯、石脑油、重油、乙二醇、精对苯二甲酸、乙内酰胺、涤纶、腈纶、橡胶及其他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生产、销售、储存、陆路运输、水路运输;化肥生产;电力生产;日用百货便利店经营;定型包装食品、零售卷烟、汽车装饰用品(限分支机构经营)、汽车清洗服务;石油石化机器、设备制造、监造、安装;石油石化原辅材料、设备及零件的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

本文由stephenliu1987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现状分析(上) http://www.chinairn.com 发稿日期:2007-11-13 【打印文章】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窗口】 【搜索关键词】 :研究报告 投资分析 市场调研 石油 化工 中研网讯:2008-2009 年中国肥料行业研究咨询报告 【出版日期】 2009 年 1 月 【报告页码】 325 页 【图表数量】 176 个 2009-2012 年中国碳酸二甲酯行业预测与投资前景分 碳酸二甲酯(DMC)作为 PO 的重要的下游衍生物,产品毒性小,并可替代光气。目前在 聚碳酸酯、生 2009-2010 年中国芳纶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咨询研究 芳纶纤维全称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英文为 Aramid fiber,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 2009-2010 年聚乙烯纤维市场运行及投资分析报告 【出版日期】 2008 年 12 月 【报告页码】 350 页 【图表数量】 150 更多相关研究报告>> 2007 年 11 月 9-1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 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在深圳召开。 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会议。 以下为中国石油和化 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世良演讲。 借助全球经济化 打造石油和化工行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副秘书长 冯世良 值此商务部、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隆重举行 之际,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大家知道,石油和化学工业作为为人类提供能源、物质和文化消费的一个传统产业,为 世界文明、工业化以及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 地位。近些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形成了 基于全球的石油和化工产品生产和贸易的流通大市场。同时,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的加快, 石油和化工行业在全球范围的投资、贸易和生产要素配制,使全球日益形成相互依存、彼此 互补的完整产业链,构造出利益互补和生产者与消费者共赢的世界石油化工大格局。 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现状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 在经济建设、 国防事业和 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 50 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中国石油 和化学工业已经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 品种大体配套、 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 目前, 全行业有不同规模和所有制企业 10 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2 万多家,20 余种主要产品 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我国石油是世界第 2 大消费国、 3 大进口国、 5 大生产国。 第 第 硫酸、 合成氨、化肥、电石、染料、磷矿、磷肥、胶鞋等产量以及合成纤维生产能力、聚丙烯和合 成橡胶消费量居世界第 1 位。农药、烧碱、轮胎、涂料等产量以及炼油能力居世界第 2 位。 乙烯、涂料生产能力居世界第 3 位。合成橡胶生产能力居世界第 4 位。 2006 年完成工业产值(现价)4.2 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 26.7%; 完成工业增加值 1.2 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 23.6%;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4.2 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 27.4%; 实现利润 4377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8.3%。全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自 主创新有所突破,资源节约初见成效,安全环保力度加大,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一五” 开局良好。 回顾 2006 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几个特点: 一是能源生产快速发展,炼油化工取得大的突破。2006 年我国原油生产 1.8 亿吨,比上 年增长 1.7%;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 13 位。原油加工量 3.1 亿吨,增长 6.3%。原 油加工能力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 2 位。 2006 年我国炼油施工项目 788 个, 比上年增长 23.9%, 实际完成投资 628.3 亿元,比上年增长 44.2%;新开工项目 469 个,比上年增长 27.8%;竣 工项目 376 个,比上年增长 14.3%。在“十一五”开局之年,乙烯项目取得大的突破,独山 子、镇海、抚顺、天津等四个百万吨级的乙烯项目开工建设,去年我国乙烯产量达到 941 万吨,比上年增长 22%;能源代替产品项目也取得大的突破,我国第一套煤制油项目 100 万吨生产装置、第一套甲醇制烯烃项目 60 万吨生产装置在神华集团投入建设。 同时,天然气产量、储量大幅度增加。2006 年我国天然气产量 585.5 亿立方米,比上年 增长 19.2%;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达到 2.3 万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50.3%,天然气剩 余探明可采储量从上年的世界第 21 位跃居世界第 15 位。 2006 年我国第一个 LNG 项目——

炼油工业发展史-文档

石油炼制工业发展史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1世纪,东汉班固著《汉书·地理志》中就有“高奴有洧水可”的记载。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引述西晋张华于公元267年著《博物志》中的一段记载,对石油有了较详细描述:“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大如筥,注地为沟。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黄后黑,如凝膏,燃极明,与膏无异。膏车及水碓缸甚佳,彼方人谓之石漆。”“石油”一词的出现则始于北宋沈括著的《梦溪笔谈》:“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见彩图)。至北宋神宗时期(1068~1085),中央军器监属下的作坊中就有加工原油的“猛火油作”和使用猛火油的器械“猛火油柜”。可见此时石油已用于军事。但将石油进行加工利用,并形成炼制工业,则始于19世纪初的欧美。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刺激,现在石油炼制工业已成为最大的加工工业之一。 石油炼制工业发展史 炼油工业的产生1823年,俄国杜比宁三兄弟在莫兹多克建立俄国的第一座釜式蒸馏工厂炼制石油。1854年,美国B.西利曼建立最早的原油分馏装置。1860年,美国人W.巴恩斯代尔和W.A.艾博特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建造了美国第一座炼油厂,投资15000美元。至19世纪末全世界已建设了许多炼油厂或炼油装置,大都采用釜式间歇蒸馏或釜式连续蒸馏,主要生产照明用的煤油。当时,汽油和重质油没有找到用途,一度成了炼油厂难以处理的废料。

1876年,俄国根据化学家Д.И.门捷列夫的提议,建造了一座从重 域取代动植物油脂。随后,发明了燃烧重质油的喷嘴(燃烧器),重质油开始用作锅炉燃料,并逐渐成了各工业部门以至铁路和水运部门不可缺少的燃料。特别是将这种液体燃料用于军事以后,石油的作用更加扩大了。 近代炼油工业19世纪80年代初,煤油灯因电灯的发明而相形见绌,并逐渐被淘汰。特别当19世纪末叶,汽车发动机和柴油发 工业的突飞猛进,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汽油需要量激增,仅 了把大分子烃类裂化成小分子烃类的试验。1913年W.M.伯顿液相裂化工艺首先实现了工业化,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进行石油馏分的热裂解,获得了更多的汽油。1930年,美国建成延迟焦化装置,对减压渣油进行焦化,生产轻质油品和石油焦。自20世纪20年代初,杜布 提塔等设备的采用,促进了炼油技术的发展。 1930年,汽油在全世界油品需要量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已从1920年的26.1%上升到42.0%,其中裂化汽油已从0.5%激增到17.7%,而同期煤油的比例却从12.7%骤降到 5.3%。此外,30年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