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质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优质学科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为宗旨,努力创新“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构建自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教师的学科素养和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任务目标

1、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精研共进的优秀语文教师群体。

2、构建语文学科研究小组,以教学中的焦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将问题转化为课题,着力研究语文各种课型的模式创新和实践运用,大面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3、整合教育资源,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科素养,通过语文学科的建设,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长足发展。

4、以语文队伍建设,带动书香校园的全面建设,全力打造学科教育品牌。

三、具体措施

(一)搭建平台,打造学习共同体

中青年骨干是实小语文团队的中流砥柱,青年教师是学科发展的希望,老教师是可持续发展的定海神针。要让每一类老师都找到施展的空间和发展的平台,使组内教师始终能保持一种旺盛的、不竭的反思活力,明确各自的专业发展方向。

1、组长领航

教研组长就好比是一只“领头雁”,对整个教研组起着引领的作用。教研组长强教研组就强,教研组强了整个学校才能强!精心选拔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有理想信念、有团队精神的教师担任年级教研组长。引领教学研究,带动共同学习,协调分工教研,提升教学质量,形成教研组特色。

2、名师引领

教研组划分时,本着组组有名师、有骨干的原则,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榜样带动作用,带动教研组共同探究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名师一学年一次专题讲座,骨干教师每单元一

节开放课。

3、师傅引路

每学年初,启动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徒弟为新入职教师、第一次带该级部的教师和教学经验不足的新教师,师傅为本级部的老教师、名师、骨干教师。优化师徒组合,师傅的课堂对徒弟全程开放,促使师傅持续扎实教研,不断给自己充电。徒弟坚持先研后上、先听后教,每周请师傅听评指导至少1节课堂教学。徒弟每学期上一节“青年教师汇报课”,参与评比,师傅全程跟踪指导。结果纳入量化加分。

4、教研共进

教研组“七课”。一是集体教研课:每学期每位教师精研一课,作为主备人,主持一次集体教研并进行课堂展示,同组教师分工观课,研讨反思。二是“骨干教师开放课”:发挥骨干教师优势,针对本年级教师存在的问题,精心备课并提供课堂示范,课后交流感受,挖掘授课“亮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三是师傅开放课,备课、研究、上课、反思、班级管理过程完全对徒弟开放,做好传帮带工作。四是“青年教师诊断课”:首先徒弟备课后请师傅指导,修改教案,然后师傅观课,针对徒弟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同学段青年教师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听课评教,改进课堂教学。五是“跟踪矫正课”。师傅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听课,结合研讨、评议情况,分析授课得失,指导授课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六是师徒同课异构汇报课:师徒共同研究一课,师傅说课,徒弟上课,展示帮扶成果。七是校优质课评选:教研组推选代表教研组最高水平的一节课,参与评选,共享量化分。

(二)聚焦模式,打造研究共同体

语文建模数年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期。“质疑.探究.拓展”阅读教学模式和“生活化”习作模式,研究最多但问题也最集中,学生不想写、不会问、不敢说、不愿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唯分数轻能力的思想有所抬头,教师满堂讲,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学效率低。针对这些焦点难点问题,本学期将聚焦模式研究,将问题转化为课题,组成有不同侧重点的研究小组,打造自主、高效的“大语文”教学。

1、全过程学习

“全过程学习”指语文教师执教的早读、午读、新授课、复习课、写字课、

阅读课不同课型;学生学习要经历的前置性学习、课堂学习、巩固训练、作业、考试的全过程。教研组需要全方位集体教研,新入职教师听课需听全所有课型。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情、研究学习规律,全面提升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2、模式主题研究

加强课题式研究与实践。针对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习作、阅读、小组合作,以名师和骨干教师为带头人,成立研究小组,各有侧重点,提高研究时效性。

(1)“生活化”习作研究小组,主要突破的问题是:怎样让习作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研究小组由教导处牵头,同六位语文教研组长协调安排习作教研课、习作教师论坛、材料把关等相关事宜,特色教师、名师和青年骨干教师等主要负责理论文章搜集推荐、课例赏析、实践研究、反思整理等具体研究工作。

(2)主持,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主持类文阅读主题教学研究小组。主要突破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进行“群文阅读”扎实进行读写链接训练。研究小组由市骨干教师老师任组长,市优秀教师、市课改标兵、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成员。在教研听课评教过程中,分工诊断模式运用、读写链接训练及自主能力培养达成度,推进模式改革。

(3)推进校内“名师”工程。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给研究骨干更多的外出学习机会。根据教学模式研究的需要,选择有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校,结成研究基地。请名家到校内举办讲座。挖掘校内资源,请更多研究骨干教师,举办教师论坛,带领老师共同品析课例,学习教育专著和专业报刊杂志,交流研究经验,撰写教学随笔和反思。使组内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获得不同层次的提升,促进整个学科教师队伍走向专业个性化发展的道路。

3、抓好落实

在巡课、听课、评课、赛课、研讨过程中,夯实模式研究意识。在抓好常态课的同时,开展好立标课、优质课、汇报课等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活动推动“一校一模”“一师一格”,形成优质课堂教学的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不

研究不使用模式的课一票否决。

(三)课程开发,打造书香共同体

文化是人生存的根,是学校发展的魂。以“晨诵午写暮读”活动为抓手,全过程做好书香校园建设,利用好检查与检测两大杠杆,拓宽师生阅读视野,夯实师生阅读基础,以阅读带动全学科全面发展。语文教师在建设书香校园的过程中必须发挥示范作用。

1、课程开发

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开发促进经典阅读的教学资源为语文所用。语文与音乐、美术、传统文化课共研教材,学校各类师生社团整合活动,结成学校书香建设共同体。

2、师生共读

落实教师先读后教、先研后教制度,把师生共读、亲子共读落到实处。

3、书香评比

每学年进行一次“书香少年”“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第一学期初上报参选信息,第二学期五月份进行评选,六月份对书香成果整理结集,优秀作品通过校刊发表。

4、梯次培养

(1)全员性阅读要求:全体学生需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古诗文诵读、寒假经典诵读、名著阅读任务,并接受口语检测和单项考试,成绩不合格者需补考过关。

(2)提升性阅读要求:倡导全体师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倡导教师读经典名著、教育专著及专业报刊杂志。参与“书香”评选师生,根据兴趣选择正能量的书籍自主阅读。书香评选中酌情加分。

(3)竞赛性阅读要求:年级组组建“国学小达人”兴趣小组,学习竞赛类知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培养实小书香种子选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