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 人口迁移及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一轮复习易错题专题训练:人口迁移及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据报道,新疆每年6月到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20万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每当这几个季节来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据此完成1~2题。

1.材料中提到的民工流动()

A.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B.属于人口流动

C.属于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属于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2.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 C.文化教育因素D.政治因素

1.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打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材料中提到的民工流动属于短期的,没有改变居住地,不属于人口迁移,属于人口流动。故B项正确。【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选项,原因是考生对人口迁移理解不到位,将短期人口流动看成是人口迁移。

2.A【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民工去新疆采摘西红柿、棉花,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因而影响其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故A项正确。【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B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新疆自然环境改善,吸引人口迁入。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3.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的联系。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因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城乡间人口流动,带来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故D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B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城乡间人口流动,乡村人口流入城市,促使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流入城市的乡村人口获得经济收入,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4.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流动。人口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发展水平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会缩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人口,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故C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D选项,原因是考生忽视小城镇人口属于城市人口,认为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人口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某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总人口数之比。迁移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5~6题。

5.有关T1、T2时期该地区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缓慢

B.T2时期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C.T1时期人口总量不断增长

D.T2时期人口机械增长减慢

6.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B.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

C.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制约经济的发展

D.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5.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数量变化。由图可知,T2时期,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迁入数量多于迁出数量,人口机械增长迅速,且该时期人口迁入主要是以强壮年劳动力为主,一定程度缓解了老龄化现象。由于处于建国初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T1时期,该地区人口的迁出率高于迁入率,即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T1时期人口总量不断减少。故B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C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T1时期人口迁入率大于迁移率,人口总量不断增长。

6.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T1时期,人口迁移率大于迁入率,人口迁出数量多于迁入数量,人口迁移率为负,由于大量人口迁出,导致该地区劳动力短缺,影响当地经济发展。T2时期,人口迁移率为正值,T2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承载能力有可能增加。故C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T1时期人口迁入率大于迁移率,人口总量不断增长,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2015年初,俄罗斯政府计划将无偿发放远东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给俄罗斯公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该项政策的实施,将刺激其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下图为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资料。完成7~9题。

7.2000年至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

A.生育率提高 B.就业率提高 C.净迁出率下降 D.人口容量下降

8.今后一定时期内,导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和主要目的分别是

A.经济矿产开发 B.环境生态保护

C.政策国土开发 D.军事加强国防

9.关于21世纪以来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老龄化加重,因持续的低生育造成

B.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小,由于城市化造成

C. 少儿比例加重,由于政策鼓励生育

D.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大,因人口迁移造成

7.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资料分析判断。读图可知,2000年至2010年,总人口持续下降,但就业人口数量却变化不大,由此可以得出就业率提高。故B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D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容量下降,导致总人口数量下降。

8.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和主要目的。由题干信息可知,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稀少且呈下降趋势,为了开发远东地区的资源,政府将刺激其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因此主导因素是政策的引导,而不会是环境、军事;人口迁入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国土尤其是农业开发。故C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影响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俄罗斯远东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人口迁入远东地区为的是矿产开发。

9.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随着西伯利亚的开发,受政策导向的影响,大量的欧洲劳动力迁入西伯利亚,使得当地就业人口比重加大。在人口的年龄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少儿或老龄人口比重下降,这些人口变动,以机械增长为主,人口自然增长影响程度有限。故D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俄罗斯生育率较低,因持续的低生育造成老龄化加重。

人类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以外的某一区域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意愿。该图示意某区域境内的移民迁移情况。据图完成10~11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