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科 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

主要症状:口腔溃疡,自发疼痛,激惹疼痛。

次要症状:心烦失眠,口热口干,尿黄便干,或大便粘滞不爽。

诊查(望诊):口腔粘膜溃疡局部红肿,溃疡表面渗出或有假膜形成,边缘整齐,基底平坦,形态不一。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影响患者进食、说话,且易反复发作。

根据病史、症状及诊查所见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口腔黏膜病学》第三版(陈谦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病史规律

1)复发性:有至少2次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史;

2)自限性;

3)周期性。

(2)临床表现

1)口腔黏膜溃疡呈单个或数个反复发作,间歇期不规律;

2)溃疡发生部位多见于非角化黏膜;

3)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略凹陷,周围有充血红晕,表面有黄色假膜;

4)轻型溃疡直径约2~5mm;口炎型(疱疹样)溃疡直径稍小,可出现十余个至数十个散在分布的小溃疡;重型(腺周口疮)溃疡可深达黏膜下层,常单发,直径大于5 mm,愈合后常留有瘢痕;

5)溃疡疼痛明显。

(二)证候诊断

1.胃火炽盛证:溃疡形状不规则,基底色黄平坦,周围充血发红水肿,口渴思冷,大便干结;口热口臭,牙龈红肿出血,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而干,脉弦洪或弦数。

2.心脾积热证:溃疡大小不等,圆或椭圆形,可由小米粒到绿豆或黄豆大小,溃疡数目较多,可融合成片,周围可红肿高起,中央凹陷。局部灼热疼痛,口渴;心烦失眠,焦虑不安,便干尿赤。舌质舌尖偏红而干,苔黄腻,脉弦细数。

3.脾虚湿热证:口疮常见于口唇、舌下及咽部,其滋水淋淋,反复发作;口苦咽痛,腹泻肠鸣,乏力,纳呆,胃脘堵闷,知饥不食,食则腹胀。舌质红,舌体胖,舌苔黄腻或白腻,脉濡细。

4.阴虚火旺证:溃疡大小不等,多为米粒大小,渗出少,基底平,数目少1~3个,色淡稍红,周围微红,易反复发作,心烦口渴,不欲多饮,手足心热,盗汗,心悸、失眠,便干;面色潮红,唇红干。舌质偏红,苔薄黄而干,脉沉细数。

5.心脾两虚证:溃疡数目少,周围轻度水肿,疮色暗红或暗淡呈灰白色,发作时间较长,愈合缓慢,体倦乏力,食少纳呆,大便溏或先硬后溏;神疲懒言,心悸怔忡,面黄无华,口淡乏味。舌淡胖嫩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或缓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胃火炽盛证

治法:清胃降火,通腑泄热。

推荐方药:清胃散加减。升麻、黄连、丹皮、当归、生地、川牛膝、生石膏、大黄、蒲公英、地丁等。

中成药:牛黄清胃丸、黄连上清片(丸)等。

2.心脾积热证

治法:清心泻脾,导热下行。

推荐方药:导赤散合泻黄散加减。生地、通草、山栀子、石膏、生甘草、黄连、淡竹叶、蒲公英、防风、藿香等。

中成药:导赤丸等。

3.脾虚湿热证

治法:健脾益气,清化湿热。

推荐方药:甘草泻心汤加减。生甘草、太子参、黄连、黄芩、清半夏、生姜、土茯苓、白花蛇舌草、苦参、升麻、白芷等。

4.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清热,降火敛疮。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丹皮、赤芍、茯苓、石斛、知母、黄柏、女贞子、旱莲草、地骨皮、白及等。

中成药:知柏地黄丸、口炎清颗粒等。

5.心脾两虚证

治法:补益心脾,收肌敛疮。

推荐方药:归脾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白术、黄芪、当归、茯神、远志、酸枣仁、龙眼肉、甘草、升麻、柴胡等。

属气阴两虚证者,用益胃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门冬、天门冬、玉竹、生地、百合、石斛、白及等。

中成药:人参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

(二)针灸疗法

1.针灸:可选廉泉、合谷、曲池、通里、神门、少冲、足三里等穴针刺,每次2至3穴,交替使用,中等强度刺激,留针5至10分钟。

2.耳穴:可选用口、舌、神门、胃、皮质下、内分泌、肾上腺、脾、心等穴,每次可选数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于穴位上,每日稍加力按摩3次,每次10分钟,每3次轮换穴位1次,双耳交替使用。

(三)特色疗法

1.局部用药

(1)可酌情用锡类散、养阴生肌散、冰硼散、口腔溃疡散、西瓜霜等药外喷溃疡面,每日2~3次。

(2)黄柏、五倍子、青黛、儿茶、冰片研末涂敷或喷洒患处,每日2~3次。

2.穴位贴敷:用吴茱萸研粉,适量加鸡蛋清或醋调成稠膏状,双侧足底心涌泉穴,固定,每晚睡前1次,翌日晨起去除。

(四)健康指导

1.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建议使用含有清热解毒、敛疮生肌中草药牙膏刷牙,每日2次。

2.饮食调理: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清淡饮食为主,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或不吃辛辣油炸之物,戒烟忌酒。

3.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2002 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中复发性口疮的标准、中华口腔医学会《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评价试行标准》制定。

1.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l)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积分减少≥95%。

(2)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积分减少≥70%。

(3)有效:症状、体征减轻,积分减少≥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