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国家和区域发展中产业结构总是处于动态之 4、地理学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 l 产业结构特点的自然基础 l 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关系 l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
产业结构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域发展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l 经济增长的实质:总量的增加和结构水平的提高
l 产业发展的阶段论
罗斯托的产业结构转换阶段
经济发展阶段
主导产业(群)
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 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一个部门要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 须同时具备如下4个条件:
有较高专业化水平,一般要求区位商值在2以上,该产业的生产 主要为区外服务;
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一般要求该产业产值比重在15%以上, 能对本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与区内其它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 深刻,越能 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客观的,是由各产业产品需 求的收入弹性以及各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特征所决定 的。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在整个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处于决定性的地 位,它始终是创造国民财富的主导部门。第二产业 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矿业,其中建筑业和矿业性 质单一,这里主要阐述制造业内部的演化规律。
合理发展主导产业的路径:
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 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 产品竞争力。促进主导产业不断升级。
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 规律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 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 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 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
的趋势。
二、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理论
资源分类图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 (C.G.Clark)首先提出来的。
克拉克把区域的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 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其中:第一次产业包括一切直接取自 于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农业和矿业;第二次产 业指一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工业 和建筑业;第三次产业是指除第一、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的 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是其主要特性。
1.传统社会
手工制造业
2.起飞预备
食品、砖瓦
3.起飞
纺织、钢铁、电力
4.推向成熟
一般机械、化工
5.大众高消费时代 汽车、航空、耐用消费品
l 产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
资源
第一类资源
(环境背景资源)
第二类资源
(原料性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气候资源
地缘、 地理位置
矿产资源(铁、铜、铅、硫、 磷 、 钾 等 ), 能 源 资 源 ( 石 油 、 煤炭、天然气、油页岩、水能 和 核 能 资 源 等 ), 生 物 资 源 ( 动 物油、毛、皮、木材、芦苇、 棉花、油料、柞蚕丝、粮食等)
三次产业的划分成为分析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的有力工具。
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 向第三产业转移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 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律。
在整个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的转换就表现为第一产 业创造财富和吸收就业的份额逐渐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 产业。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的 主要创造者,而第三产业则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领域;到 工业化后期以后,第二产业创造财富的比重也开始下降, 第三产业则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既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也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领域。这是库茨涅兹对产业结构演 变规律的总结。
Fj
n
b ij
i
1 n
n
b ij
n j1 i1
式中,为影响力系数,为完全消耗系数;为 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为列昂惕夫逆矩阵 的列和的平均值。
当影响力系数>1时,表示第j部门的生产对其他 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各部门影响力的 平均水平,反之亦然。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 发展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也越大。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内涵
1、概念:基础产业、主导产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资金密集型、劳动密 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2、产业结构是个复杂的综合体,可从不同侧面去观察: l 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l 国民经济中的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关系 l 国民经济中生产不同性质产品和从事不同性质经济活动的企业、事业的 组成状况和相互关系
制造业和深加工工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系数, 其中电子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 的影响力系数最大,
基础产业、上游产业具有较高的感应度系数,
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具有最高的感应度系数, 说明其他产业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消耗这些部门的 产品,
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来说,影响力系数大的产业 比较容易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影响区域发展的结构因素,包括产业结 构和空间结构。
认识区域发展态势和变化规律,主要进行 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分析和社会经济的 空间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变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 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通常作为区域经济发展 的价值判断。
中国处于产业结构急剧变动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必须根据 各地区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差异,建立各具特色、富有 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建立协调的区域经济关系,谋求 区域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
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社会发展各阶段经济增长曲线
判断一个产业与其它产业技术经济联系的密
切程度,通常用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 数来表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是投入产 出表的重要系数,都是反映产业间经济技术联 系的指标。影响力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 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 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区域发展影响因素
影响、决定区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因素很多。 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与管理水平、 地理位置、生态与环境状况等。 各种因素如何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对区域发展极为重要。投 资方向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以及环境 负荷之间,输出与投资能力、经济增长等等之间都有密切的关 联。
产业结构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域发展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l 经济增长的实质:总量的增加和结构水平的提高
l 产业发展的阶段论
罗斯托的产业结构转换阶段
经济发展阶段
主导产业(群)
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 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一个部门要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 须同时具备如下4个条件:
有较高专业化水平,一般要求区位商值在2以上,该产业的生产 主要为区外服务;
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一般要求该产业产值比重在15%以上, 能对本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与区内其它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 深刻,越能 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客观的,是由各产业产品需 求的收入弹性以及各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特征所决定 的。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在整个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处于决定性的地 位,它始终是创造国民财富的主导部门。第二产业 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矿业,其中建筑业和矿业性 质单一,这里主要阐述制造业内部的演化规律。
合理发展主导产业的路径:
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 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 产品竞争力。促进主导产业不断升级。
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 规律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 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 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 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
的趋势。
二、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理论
资源分类图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 (C.G.Clark)首先提出来的。
克拉克把区域的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 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其中:第一次产业包括一切直接取自 于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农业和矿业;第二次产 业指一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工业 和建筑业;第三次产业是指除第一、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的 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是其主要特性。
1.传统社会
手工制造业
2.起飞预备
食品、砖瓦
3.起飞
纺织、钢铁、电力
4.推向成熟
一般机械、化工
5.大众高消费时代 汽车、航空、耐用消费品
l 产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
资源
第一类资源
(环境背景资源)
第二类资源
(原料性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气候资源
地缘、 地理位置
矿产资源(铁、铜、铅、硫、 磷 、 钾 等 ), 能 源 资 源 ( 石 油 、 煤炭、天然气、油页岩、水能 和 核 能 资 源 等 ), 生 物 资 源 ( 动 物油、毛、皮、木材、芦苇、 棉花、油料、柞蚕丝、粮食等)
三次产业的划分成为分析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的有力工具。
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 向第三产业转移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 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律。
在整个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的转换就表现为第一产 业创造财富和吸收就业的份额逐渐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 产业。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的 主要创造者,而第三产业则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领域;到 工业化后期以后,第二产业创造财富的比重也开始下降, 第三产业则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既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也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领域。这是库茨涅兹对产业结构演 变规律的总结。
Fj
n
b ij
i
1 n
n
b ij
n j1 i1
式中,为影响力系数,为完全消耗系数;为 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为列昂惕夫逆矩阵 的列和的平均值。
当影响力系数>1时,表示第j部门的生产对其他 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各部门影响力的 平均水平,反之亦然。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 发展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也越大。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内涵
1、概念:基础产业、主导产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资金密集型、劳动密 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2、产业结构是个复杂的综合体,可从不同侧面去观察: l 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l 国民经济中的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关系 l 国民经济中生产不同性质产品和从事不同性质经济活动的企业、事业的 组成状况和相互关系
制造业和深加工工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系数, 其中电子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 的影响力系数最大,
基础产业、上游产业具有较高的感应度系数,
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具有最高的感应度系数, 说明其他产业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消耗这些部门的 产品,
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来说,影响力系数大的产业 比较容易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影响区域发展的结构因素,包括产业结 构和空间结构。
认识区域发展态势和变化规律,主要进行 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分析和社会经济的 空间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变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 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通常作为区域经济发展 的价值判断。
中国处于产业结构急剧变动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必须根据 各地区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差异,建立各具特色、富有 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建立协调的区域经济关系,谋求 区域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
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社会发展各阶段经济增长曲线
判断一个产业与其它产业技术经济联系的密
切程度,通常用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 数来表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是投入产 出表的重要系数,都是反映产业间经济技术联 系的指标。影响力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 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 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区域发展影响因素
影响、决定区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因素很多。 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与管理水平、 地理位置、生态与环境状况等。 各种因素如何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对区域发展极为重要。投 资方向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以及环境 负荷之间,输出与投资能力、经济增长等等之间都有密切的关 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