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治理中的文化整合_基于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考察

在现代国家的成长过程中,文化的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人与人以及人与物的互动而实现的。随着社会科学概念的进一步精炼,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概念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表述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当代中国的国家建设中,充分挖掘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积极意义,实现国家治理意义中的文化整合,对于现代国家的发育和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逻辑关联

一般认为,最早系统论述社会资本问题的是社会学家科尔曼。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结构的一个方面,它在结构内便利了个体的某些行动;个人所拥有的社会结构资源是否是社会资本,取决于它对参与某些行动的个人能否实现既定的目标。科尔曼强调社会资本与其他资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只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中,它既不依赖于独特的个人,也不存在于物质生产的过程中。

[1]

(P354)帕特南则将社会资本与民主的运作

形式有效地联系起来,他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诸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特征,它们能

够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效率。

[2]

(P195)林南在

对社会资本的论述中,强调社会资本是“目的性行动中被获取的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

[3]

(P24)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社会资本意

味着在社会关系结构中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则体系和组织网络,个人可以利用这些规则和组织网络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交换活动中实现个人利益。在这种“嵌入”性的结构中,由于存在诸如信任体系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判断,作为以制度和组织网络(如习俗、惯例、规范和合作共同体)形式已经存在的社会资本,嵌入其他交换领域,得使社会行动者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活动中降低制度和组织资源运行的成本。

可见,社会资本在社会运行层次上,是作为沟通个人和制度的中介而存在的。社会资本的有效存在可以保证和实现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和谐,进而通过制度化的方式解决集体行为中存在的困境。因为,在社会共同体的运行过程中,作为这个体系中的主体,个人不仅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而且还有寻求共同体生活和被认同的需要,也就是说同时存在利益最大的理性和行动的

[收稿日期]2010-01-2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影响”(09BJY001)的成果。

[作者简介]任勇(1978-),男,河南卢氏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南交通大学政

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现代国家治理中的文化整合

———基于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考察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433;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在社会运行层次上,社会资本是作为沟通个人与制度的中介而存在的。要实现其有效性,必须重

视信任建立和文化资本的应用。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当代民族国家体系中,进行有效的文化整合就成为当代中国国家建设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国家治理;文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78(2010)03-0146-06

长白学刊2010年第3期

总第153期

CHANGBAIJOURNAL No.32010

Sum No.153

146--

逻辑理性。为了保证社会共同体的有效运转,避免制度的僵化和滞后,就需要社会资本这样的中介为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提供可行的缓冲,并对制度的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社会资本要在共同体中体现其有效性,就必须重视普遍化信任关系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福山认为,“那种只存在于血亲关系之上的社会是低信任度的社会,而高信任的社会则需要使信任超越血亲关系,建立普遍化的社会信任,是经济繁荣所需要的社会资本。”[4](P4)以普遍化信任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社会资本适应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参与的扩大,扩展了社会共同体内政治交易的规模和范围。在原有以家庭为核心的比较狭窄的共同体内部,虽然也存在特殊化的人格信任,并有助于降低政治共同体组织内部的政治交易成本,提高其集体行动能力,但是随着以现代民族国家为重要组成形式的社会共同体的产生,边界的扩大、人口的增加以及组织形态的变革,要求在全社会形成普遍化的信任来对抗特殊信任所导致的消极影响。“与局限于某个人的家庭或群体的特殊信任相比,那种增进社会资本的信任是一种能够被推广至陌生人的信任。特殊信任往往与被巩固起来以反对局外人的各种群体特性联系在一起,这反过来增加了宗派活动,减少了冲突可能通过民主方式解决的机会。而普遍信任却有助于建立大规模的、复杂的和相互依存的社会网络和制度,并且由于这一原因,普遍信任是发展社会资本的主要特性。因此普遍化的信任才是民主发展所需要的”[5](P132)。帕特南则通过对意大利地方政治的实证调查,发现“各种自发形成的合作性组织如合唱队、合作社、体育俱乐部等构成了公民参与的网络,促进了社会信任和合作,加强了公民的横向联系,有助于打破垂直和等级社会结构,而后者正是专制体制的社会基础。”[2](P203)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以参与、信任和网络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生活与制度绩效具有决定性的正相关关系,一个拥有普遍信任互惠的社会,更有利于促进现代民主政治的稳健发展。

与社会资本相比较,文化资本更易受到惯习和场域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断发生着各种变化,同时能够“转换”成其他各种形态资本的运动体。例如,具有良好家庭背景的子弟尽管大都从其父母那里继承到大量“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但这些资本却往往会在各种变量,如学校教育、大众传媒和行动者的态度与行为倾向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被转换成不同形态的资本。所以,布迪厄将资本划分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也就是说它既可能被转换成一种制度形态的“学历资本”,也可能被转换成兴趣爱好和感性等体现行动者品味与审美倾向的身体形态文化资本。

其实,无论是文化资本还是社会资本,都是建构在西方社会原子化个体的基础上,他们所重视的理论逻辑是从个人进行结社进而形成的社团以及俱乐部等社会组织形式,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有重要的影响。这些民间组织大多建立在共同兴趣、共同职业和共同经历等共性基础上,成员之间易于形成包括普遍性信任在内的文化价值的紧密联系,凝聚为较强的力量,利于达到共同的目标,以获得更大的效益。与之不同的是,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差序格局”为基础,城乡二元结构决定了农村与城市社会结构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和血缘姻亲关系的优先地位。个体化人首先立足于家庭,其次站在单位、家乡、国家等立场上处理社会关系。社会成员的关系网是依循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而形成的熟人网络,这使中国语境下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可继承性。

二、中国国家治理中的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

对于古代的中国而言,从国家产生之初就被社会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印迹,其价值选择、制度安排和行为方式以及可以利用的治理资源,都被深深地刻上了特定文化的印记。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价值形态成为了这一逻辑进路的选择,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共同体的结构为其运行和贯穿提供了平台。这样,文化资本就成为在一定的时空中,通过个体与共同体赖以立足并获得认同的价值、信仰、知识能力、精神创造和生活方式的有机综合。在中国传统中,“举整个社会各种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务使其情益亲,其义益重。”[6](P35)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系统中,由于国家对这种以家文化为基础的儒家文化的提倡,社会成员对“家文化”资本的占有程度直接影响其社会资本的积累程度,并形成具有中国人特色的精神创造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社会共同体内的成员可以通过“家文化”资本的传递,打通进入上层社会或阶层信任的观念上的阻隔,扩展社会资本的运作空间,从而改变自身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地位。因此,社会成员必须先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占有具体的文化资本,才能得到社会认同,并为个人积累社会资本提供一种潜在的超常和外在的价值。在古代中国

147

--

的社会系统中,由于国家本身被赋予的明显的文化印记,文化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家价值系统引领的,社会共同体成员只有进入到这一庞大的文化资本有机综合体中,其个体的社会资本才能通过国家建构的相关制度设计(如科举制度)得到有效的实现。

另一方面,国家的使命是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代民族国家“既是一个‘法律-政治’共同体,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7](P157)。对于前者的认同,国家机器可以凭借强制暴力力量让社会成员接受,对个人而言,是相对稳定和不可选择的;然而对于后者,文化认同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选择的,即选择特定的思维方式、文化理念和道德规范。这种体现了一定价值取向和价值观的文化认同则只能依靠共同的历史记忆、集体经验、神话传说和文化符号等来实现,个人和共同体正据此赖以立足并获得认同的价值、信仰及知识能力,而且,这种记忆在文化认同中起着核心的根本作用。“对于集体文化认同来说,共享的记忆和共同的命运感一样,对其生存非常重要。”[7] (P157)所以,国家也往往会用社会所提供的文化资源或其自身所创造的文化要素以及形成的社会记忆,如意识形态、核心价值、文化宣传、价值符号等,来教化社会成员,整合和治理社会。对于社会成员来讲,在国家创造的文化资本的引领下,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都会不知不觉地养成自己特有的惯习,也就是说,“国家在统一所有的规范、准则如司法、语言学、度量的同时,在实施交流方式,尤其是科层制的统一化同时,对文化市场的统一作出了贡献。”[8](P93)所以,接触到类似由国家创造的社会情景的个人,会自主地对相同的文化符号体系产生感应与认同。这种认同使他们自觉地联结成群体,群体联系也就成为他们共同享有的社会资本,在其成员与外界交往的行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并由于社会记忆的影响,而进一步地得到传递和继承。因此,文化认同加强了成员之间的信任和联系,为社会共同体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而强有力的联结又在群体内部形成规范,保持了文化认同的独特性。古代中国的历史演进过程就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虽然发展过程中外部不断有游牧民族的入侵和骚扰,但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仍然成为整个时代的主流图式。而在其中起关键支撑作用的就是文化认同基础上所形成的嵌入型社会网络。虽然历经时代的变迁,但这种社会网络却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成为连接“中华”的中轴核心。由于文化认同在一定意义上是自然的产物,是由血缘关系的拓展而形成的,从而在内心世界形成了自己和他人的区分,它“依靠着礼——

—包括仪式的象征和暗示,也包括行为伦理和生活道德的规定,还包括一整套政治制度——

—社会维持着它的秩序,而‘礼’又依凭古代中国建构的宇宙天地空间象征拥有着一切合理性。”[9](P29-30)古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稳固的社会网络使中华文明的价值符号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和保存,从而延续了中华历史的文化认同。国家通过创造和培育古代文明中的文化资本,使得这种文化认同得到持续的延展,“造就了心智结构,并规定了共同的关注原则和划分原则,规定了属于原有的学养的思想的思维方式”[8] (P93),进而形成并获得了中国人文化认同的价值、信仰、知识能力、精神创造和生活方式,这样才有了中国社会共同体中的社会资本的创造和运用。

不仅如此,国家对于社会共同体的治理,还在努力创造和使用文化能力、文化产品和文化体制等文化资本的具体形式来达到培育公民、整合社会、巩固政权的目的。中国国家建设的历程已经说明,国家治理的过程应该是文化资本塑造和累积的过程,国家治理的水平直接取决于文化资本积累的水平,而国家与文化的这种深刻关系决定了国家拥有文化资本形态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权力、权威和能力的大小。从社会共同体的演进来讲,文化资本是个人在社会中纵向拓展的工具,而社会资本则是个人在社会中横向联结的手段。国家治理体系通过拥有的文化资本为创造出良好的社会资本提供条件,创造出包括为良好社会治理提供条件的普遍信任型的社会氛围,直接增进了社会的凝聚力,促进了社会整合,增加了社会资本,提升了公民对国家的信任,实现了国家的政治认同,从而形成良好的信任机制能力。这样,国家最大限度地保证共同体内部的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并以确保公民利益最大限度的实现。同时,也为社会成员提供了经济联系以外的沟通手段,以非经济的形式保证了社会成员之间交换社会资源的公正性与合理性,避免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纯理性的、经济的、异化的理论模式,并且它们有助于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全面提升社会的人文精神。

三、文化整合: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使命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全球化越来越对中国的改革产

148 --

生重要的影响,国内改革的国际因素在逐步上升,以市场化为动力的改革使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元化的利益结构格局已开始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念已经影响到社会各个阶层。社会的巨大转型给中国这样的大国的治理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寻找新的改革动力成为各个阶层的共识,而观念和价值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所要面临的巨大问题。而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无论是民主法治还是公平正义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实际上都是从现代治理体系中的国家自主性①的表达出发,以维护公共利益、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为目标的。对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而言,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通过现代国家进行文化整合,通过树立和确定国家的核心价值规范来实现国家精神和行动的引导,实现认同性整合,创造人与社会、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实现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等和谐社会的理想愿景,从而也就可以真正使政府的各项公共政策均衡地体现对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价值关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的文化体系是愈整合了不同的文化特质,那么,其文化体系就愈丰富,愈有生命力;而一个文化体系愈丰富,愈有生命力,它的整合力就愈强。无整合能力的文化,则是脆弱的,经不起历史挫折的。”[10] (P389)在具体实践中,就要通过文化资本与国家治理的互动,继而实现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和谐发展,完成时代赋予国家治理体系重塑的使命。

(一)整合和重塑文化资本

提升文化能力。在古代中国,以儒家“王道”为核心的道统、以官学、民间书院、私塾为途径的学统和古代官僚体系政统的“三位一体”,是中国古代政治的轴心。通过这一轴心,创造了古代中国作为文化国家的形态,其雄厚的文化资本,形成了巨大的文化能力,为实现有效的国家治理提供了保障。而在当代中国,由于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1](P291)改革开放赋予文化资本以新的形态,一方面应确立如爱国主义、民族振兴、社会公正等观念在主导意识形态中的突出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主导意识形态为主轴的国家化演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依法治国、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等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一切社会阶层与政治力量所共同拥有的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面临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文化认同危机,因而,提升文化能力就显得的尤为重要。在提升文化能力过程中,文化资本的创造和积累不能超越特定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必须把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结合起来,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发展,在发展中进行有效的继承。没有文化资源继承的发展,不但形不成必要的文化资本积累,而且可能形成重大的文化资本的流失。“社会是基于意义的分享而组成的,这些分享的意义则构成了文化。如果我们所分享的意义之间毫不相干,那么就很难组成一个完善的社会。”[12](P34)所以就需要文化能力的提升,实现一种各个社会阶层“共享”意义的实现,使国家建设中的主导价值体系具有自恰性、兼容性与灵活性。通过文化的制度创新和文化资本的现代重塑,因而具有更强的社会整合能力和利益协调能力,最终获得动态的稳定性和永恒的生命力,进而实现提升文化能力的有效性。

创新文化产品,大力发展各种新形态的文化产品,适应价值多元化的公民的文化需求。近年来,由于大众文化的迅速兴起,出现了包括休闲文化、都市文化等与大众主体紧密相连的文化类型,成为普通社会大众接触最多、消费最多的文化形态,也是社会大众交往和互动的主要方式。要形成大众文化形式下的认同感和主体意识,应通过创新的方式大力发展大众文化产品,适应各种需求,提升大众的文化认同意识。文化主管部门应在掌握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上,建立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规划,树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结合中国文化传统,通过技术创新与应用,创作和生产出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文化产品,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从而提升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文化资本的现代性转化。

改革文化体制。作为历史的产物,我国的文化管理体制在受到苏联模式影响的同时,也延续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所积淀的体制传统的某些做法,是战时各根据地的文艺体制在建国后的惯性和沿续。战争年代的成功经验证明,集中管理模式可以带来很高的效率。但是,随着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内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使得原来集中的文化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实践已经证明,意识形态管理不能代替文化管理。与此相类似,文化管理体制尚未有效理顺,政府与文化经营单位之间的责、权、利没有厘清,

149

--

政府过多地干预文化经营管理。所以,应当对原有的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合理区分公共性与经营性的基础上,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适当的定位,进行综合性质的文化体制配套改革,理顺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建立责权明确的文化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家文化宏观管理部门现有职能的分解,强化综合管理职能,弱化行业管理职能,将行业管理与自律、市场管理与监督等方面的职能逐步分解到相关行业协会,为新时期加快我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体制保证和宏观政策支持。

(二)社会资本的整合

作为一种网络关系,社会资本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网络性的特点。古代中国通过“王者之政”与“霸者之政”创造了伦理色彩浓重的共同体秩序,形成了以儒家文明为核心的丰富社会资本存量。建国以后,国家通过单位制对整个社会进行整合和治理,形成了基于单位基础之上的信任、规范和网络关系,进而对整个社会进行有效的规制,单位成为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主要供给者。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资本的总体构成中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诸如契约关系、民间组织等多种形式的现代要素,单位制逐渐解体,原有的社会供给渠道发生了变化。同时社会资本在地域之间和社会层级之间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部分地区和部分社会层次的现代公民意识还相当缺失。在社会资本存量丰富的地区和较多拥有经济、文化资源的社会阶层,公民的参与意识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公民与政府合作的可能性也较大;而在社会资本贫乏的地区和较少拥有经济文化资源的社会阶层中,由于受臣民意识的影响,难以形成政府与公民合作治理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迁,我国在现代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的发育过程中生长出诸多的现代社会资本要素。这些要素强调公民的主体、权利和参与意识,提倡团结、合作和信任的公共精神,它们的出现为我国合作型治理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要实现文化整合,就需要对当前社会资本构成中的传统社会资本进行改造,弥补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分布不均衡的状态。由于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社会资本是由文化资本创造的,社会共同体的群体认同可以成为整合的关联点,有效认同使他们自觉地联结成群体,群体联系也就成为他们共同享有的社会资本,并在其成员与外界交往的行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而,需要大力挖掘传统社会资本的积极效用,在发挥传统社会资本实现社会资本积累、推动社会资本流动方面正向功能的同时,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政治权力的使用,降低人际关系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重要性,使社会资本成为法治的弥补和社会良性运转的润滑剂,防止社会资本成为既得利益的代名词,增强其文化认同,通过认同性整合②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同时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加速传统社会资本转型。因此,在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社会资本积极功能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的发展,逐步培育起公民的自主意识和参与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网络和互信的价值观,这既是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社会资本与治理良性互动的关键。

(三)通过文化资本与国家治理的互动,建立现代意义的公民精神,实现文化整合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从历史来看,在现代国家发展中,只有当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众之间形成了包含信任、团结、宽容等价值内涵的文化资本,才有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③。在帕特南所论述的“公民共同体”的概念中,就包含了公民的参与、政治平等、团结、信任和宽容、以及社团活动情况这四项内容。在这种共同体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平等和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就构成了共同体的“公共精神”。正如迈克尔·沃尔泽指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对公共事业的投入是公民美德的关键标志。”[2](P100)这样,在社会共同体中,公民才会对共同体公共事务积极参与,并且对共同体价值的认同和对公共规范、公共原则进行维护,公民增强了对国家以及政府的信任感,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容易使得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和谐理念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得到有效实现。

所以,通过有效的文化整合,发掘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中的积极要素,进行公民教育,形成公民的现代社会美德,是现时代的文化整合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路径。在社会共同体中,文化的传承不是可以简单移植的,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迅速建设起来的,它必须在公民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加以贯彻,逐渐获得训练,公共精神就成了自然的思维、态度和行为方式,形成整个社会共识的认同网络。在这

150 --

个过程中,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公民美德教育包括教育、诱导和说服等多种方式,并且规则只有与美德联系时才有意义,因为“规则作为自然法的消极戒律,仅仅起着对某种类型的生活划定边界的作用,而这么做,只能部分地定义所追求的善的种类。”[13](P117)

因此,当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公民和官员受到美德教育并内化为其自身的价值,从而自愿地全心全意地为公民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共识,国家提供更多的政府与公民合作、沟通的平台,在合作中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公民在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中体会到公共精神的价值,就会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和创造精神。通过公共事务的公民参与,能够促进公民间的交流和了解,增强公民的归属感,整个社会共同体中的团结、互助、合作与信任的公共精神开始形成,就能够建立起以共同理想和价值为基础、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以团结和谐为基调的新型人际关系,这样整体的社会和谐才能有效地实现。

结语

世界所有大国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国家要获得有效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与时代保持同步,必须与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这就要求国家作为主体在面临各种危机和冲突面前,必须能不断而有效地充实自身的价值追求、理念建构以及培育现代国家公民精神,实现现代意义的文化资本的累积,进而实现国家的自主性。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也不例外,重建文化资本,实现文化整合,就成为中国重塑国家治理体系应该也必须选择的道路。

注释:

①关于国家自主性,实际上就是强调国家权力的公共层面,相关研究参见任勇:《国家自主性:政治发展中的一个变量》,《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85页。

②认同性整合概念由林尚立教授在论述政党对社会的整合中提出,认为这种类型的整合是从发挥政党的轴心作用、协调社会关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出发而形成的对各种社会力量的协调、凝聚和开拓,从而使包括政党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都能在法治化、民主化、现代化和一体化的现代国家框架中整合为一个和谐共同个体。参见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页(虽然概念提出时是用来分析政党和社会关系,但是作者认为也适合来分析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文化整合,两者有很强的相通性)。

③信任文化有两种类型:一是低信任度文化,一是高信任度文化。前者的代表性国家和地区是法国、意大利、韩国、台湾、香港等,后者的代表性国家是日本、德国、二战前的美国等。在低信任度文化中,社会结构以家庭、家族为主,社会资本成为“私人资本”,表现为个人的家庭关系、乡里关系、血缘关系,而对外部人持高度的不信任感。在高信任度文化中,社会结构以某种公开、开放的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为主,如早期的北美以教会、教堂为合作基础,德国人以同业公会为中介,日本人则产生了拟制家庭关系。参见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美]罗伯特·帕特南.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美]林南.社会资本——

—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5][美]马克·E.沃伦.民主与信任[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

[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7][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8][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1)[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0]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英]戴维·伯姆.论对话[M].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3][美]阿拉斯太·麦金太尔.三种对立中的道德价值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钟淑洁

151

--

辽宁省大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含解析

2018年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7年9月8日,工信部副部长在泰达论坛上表示,中国将尽快确定传统能源汽车退出市场的时间,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图为新能源汽车的供给曲线图,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政府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能会导致曲线从S向Sl移动 ①对企业实施增值税减免政策 ②提高该行业劳动生产率 ③提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④对购买者免征车辆购置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依据图可知曲线从S向Sl移动属于线的平移,是由非价格因素引起的,对企业实施增值税减免政策,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盈利增加,吸引企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导致供给曲线向右平移,故①符合题意;提高该行业劳动生产率会使新能源汽车价格下降,而图显示的是价格不变,故②不符合题意;提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会引起进出口的变化,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无关,故③不符合题意;对购买者免征车辆购置税的话,在汽车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有利于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会使需求增加,进而有利于增加供给,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 【点睛】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1)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通过题干信息应该对价格、供给、需求三个要素的升高或降低有一个准确的判断;(2)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明确曲线表达的信息;(3)题干信息与选项中曲线转化的文字信息对比。选出正确的选项。

2.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国家发改委提出,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健全“大国工匠”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此举 ①引导企业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属于再分配中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 ②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激发科技创新的热情 ③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④有利于尊重知识和人才,完善按劳分配政策,调动科研工作者积极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引导企业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属于初次分配中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④错误,有利于尊重知识和人才,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调动科研工作者积极性;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健全“大国工匠”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的做法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激发科技创新的热情,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故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3. 地热能属于清洁的新型可再生能源。2018年1月8日,发改委等六部委要求加快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居民供热等领域燃煤减量替代,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浅层地热能开发,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此项要求有利于 ①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升浅层地热能应用水平 ②创新投融资模式,促进区域供热用能结构得到优化 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依靠新型可再生能源驱动发展 ④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浅层地热能开发,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利于吸引社会投资,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创新投融资模式,促进浅层地热能的开发与应用,促进区域供热用能结构得到优化,故①②符合题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开发浅层地热能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无关,而且社会资本参与浅层地热能开发,由于市场的失灵,需要注意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而不是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4. 截止2017年底,中国的海外投资超过2000亿美元。海外投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从原来

谈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融合

谈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融合 内容摘要: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建设我国现代企业文化要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要体现民族特色、现代文明成果和个性特征。 关键词:现代企业文化民族特色现代文明个性特征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必须建设好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我国现代企业文化要重点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融合 我国现代企业文化,首先要体现中华民族特色。优秀的企业文化总是在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的基础上,吸收本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并显示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企业文化是亚文化,必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包涵着丰富的、具有规律性的管理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不仅可以与市场经济相容,而且能够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深厚基础,更能使我们的企业显示出突出的中国特色,即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我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指我国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物质、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它是包括风俗、习惯、心理、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兵家和道家思想在许多方面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所倡导的经营理念、战略思想和管理原则是相符的。儒家尊仁德,法家严赏罚,兵家重谋略,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都可以给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借鉴。如儒家的“仁义”、“慈爱”、“忠信”、“诚敬”等思想,同现代企业发展的精神是吻合的,可以指导企业家和从业人员更好地做人做事,爱岗敬业,凝聚企业的向心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历史需要并将造就一批具有“国士”之风的现代企业家。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先生在给北京光华德鲁克研究会的开幕词中说,“管理者不能依赖进口。即便是引进,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也不能大批引进。中国的管理者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他们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 培育我国现代企业文化最深厚的根基就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养料,吸收传统文化合理内核,从六方面建设我国特色现代企业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我国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现代企业制度要吸收儒家文化传统,坚持以人为本,对职工讲仁爱关怀。重视人际之间情感的交流和情感型的管理,成为企业文化民族化的突出表现。 树立合作竞争的“双赢”竞争理念。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协作经济,即合作竞争,实现“双赢”。“双赢”模式是我国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实践证明,和谐与竞争的统一才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我国现代企业要继承和发展我国“和”文化,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树立“双赢”的竞争理念。 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素来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古老的《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宝贵箴言,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将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 秉承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信任经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倡导“仁、义、礼、智、信”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培育我国现代企业精神,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国人诚实守信的传统,把诚信作为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贯穿始终。 强化敬业乐群的团队意识。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特别强调群体意识和团体主义精神。建设我国现代企业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强调群体牺牲精神、勤劳敬业精神、整体为上的集体主义道德,强化敬业乐群的团队意识,创造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发挥出企业的集体主义精神。

浅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现代的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社会的灵魂,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现代先进的文化才能使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大发展,才会使社会全现代的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面的进步。是否拥有现代先进文化,是否代表现代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着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并决定其兴衰成败。先进的文化作用于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内驱力,主要显示为以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为主体的精神力量和经科技教育为主体的知识力量。就是要为新的时代建立新的社会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并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从而为新时代的到来提供源源不 断的强大动力。 1、现代先进文化是建设现代社会的内在需要未来的中国,将不仅是一个更加丰足的物质世界,也是一个更加繁荣的文化家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里,“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人类文明进程,表达了先民们美好的社会理想。如果说在物质贫困的时代,解决肌渴是人的第一需要的话,那么进入此后的社会发展阶段,享受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是同等的重要,一个文化生活贫乏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健康、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他们在人格建设上全面发展的需 要。而人民群众充分地享受文化成果,广泛地参与文化活动,其正成为文化的实践主体和创造主体,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2、现代先进文化是建设现代社会的精神基石,先进的文化对于现代社会,乃是阳光,是空气,是朝代命脉和精神基石。现代先进的文化建设有其特是的内涵和形式:就是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引导人民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提倡学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全面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3、先进的文化具有对中华民族凝聚力进行有效整合的功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根。全面建设现代社会的中国,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任务来抓。把它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 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传统文化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群众的文化创造结晶,是群众文体的很需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民间性等显著的特点。对于传统的文化建设,融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的现代群众文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文化在中国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直接的反映是那些经历了千万年遗承的民间传统节日,中国戏曲和其他至今保留在民间的古老艺术内容和形式。这些曾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然科学、语言、文字等都是文化)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实践的产物。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资载体。(如从艺术作品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4、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5、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6、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如西方的见面礼节是拥抱,中国则是握手);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a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如乡音难改。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4、文化塑造人生:a丰富精神世界;b增强精神力量;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主要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如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如长城。 2、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4、尊重文化多样性。正确的态度: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原因:a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b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5、文化在交流在传播。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a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如丝绸之路);b人口迁徙是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的人口流动);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孔子学院); 大众传媒(最大程度超越时空的局限)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电视、网络、报刊等);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传播(唐僧取经)。

2016尔雅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章节测验答案

化与现代经营管理 传统文化概述(一) 1 中华文化的繁荣时期是在()时期。 A、春秋战国时期 B、夏朝 C、两汉 D、唐朝 正确答案:A 2 夏商周以及秦朝时期所使用过的文字不包括()。 A、甲骨文 B、篆字 C、草书 D、金石文字 正确答案:C 3 企业的实力包括企业有形资产和()两种。 A、靠谱的老板 B、企业文化 C、优秀人才 D、过硬的人脉关系 正确答案:B 4 中华民族最早是从长江流域发展起来的。()正确答案:×5 企业无形资产往往决定企业未来。()正确答案:√ 儒家学派(一) 1 《诗经》中属于宗庙祭祀舞曲歌辞的一类乐调是()。 A、风 B、雅 C、颂 D、大雅 正确答案:C 2 下列选项中不是《离骚》一文特点的是()。 A、明快清丽 B、想象丰富 C、情感炽烈 D、语言瑰丽 正确答案:A 3 《易经》中“易”的含义为()。

A、卦象 B、和悦 C、容易 D、变化 正确答案:D 4 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为法家思想。() 正确答案:× 5 汉代将《春秋》列为五经之首。() 正确答案:× 儒家学派(二) 1 下列科举的不同阶段中由礼部负责主考的阶段是()。 A、院试 B、殿试 C、乡试 D、会试 正确答案:D 2 下列选项中做考试用的宫殿是()。 A、太和殿 B、保和殿 C、中和殿 D、养心殿 正确答案:B 3 ()是儒家思想最终走向自己反面的强有力的实例。 A、后期推行的科举制度 B、坚持自己的天命观 C、尊重妇女 D、持“君权神授”观点 正确答案:A 4 孔子的天命观是对鬼神的绝对迷信。() 正确答案:× 5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枕头抱着走”一句形象的道出了儒家思想的弊端。()正确答案:√ 道家学派(一) 1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以()的视角,观察社会与自然。 A、客观冷静 B、主观推断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具有非强制性的影响力,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承载着引导社会进步与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功能。 科学技术是人类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及其实践。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进步。 文化与科技作为人化自然取得的最具影响和成效的成果,人类文明的共有结晶,二者相伴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发展演变重要而关键的力量。文化与科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包含着不同的内容,经历了同生共长、互相影响、休戚与共的漫长发展演变过程。(1)在古代,科技与文化具有初级人类文明的共同特点,还保留着朴素、直观、简单等特性,自身发展还不完善,还没有具体的分化与显著的界限。文字的发明与广泛使用,是古代科技对于文化发展最具有直接意义和最具决定性的明证。(2)在近代,科技的发展得益于思想的解放、文化的繁荣。文艺复兴作为人类进入近代社会的标志,不仅代表着古典文化的复兴,也意味着近代科技的兴起。自18 世纪以来,科技成为影响文化的重要因素,一系列的近代产业革命风暴不断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产生着重要影响,彰显了科技在近代社会进程中的主导地位。(3)在现代,科技迅速超越文化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

。从最初马克思论证的“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到邓小平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后成为江泽民强调的“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充分说明科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具影响力和支配力的根本力量。 科技与文化作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二者不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而且还彼此交融、相需互动。(1)科技成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与工具,不仅为现代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思维模式与技术手段,而且还充实了现代文化的内涵,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形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进步,成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2)文化使科技更具人性。文化是科技进步的引导因素,为科技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的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是科技进步创新的思想基础,成为主导科学家的价值取向、激发他们创新力、提高他们思维水平的关键力量。尽管任何一项科技在其开发过程本身只是一个科技问题,但在其开发的背景、目的和过程背后,又是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实际上,“高技术”更需要靠“高文化”来支撑。“高技术”人才必须通过“高文化”凝聚起来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科技与文化是相互联系与辩证统一的,不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而且要驾驭它们实现结合并在结合中发挥各自积极作用。文化与科技融合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传播载体,增强文化的现代传播力与表现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程度,体现着一个国家的

谈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融合_董升

191《商场现代化》2009年2月(上旬刊)总第565期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必须建设好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我国现代企业文化要重点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融合 我国现代企业文化,首先要体现中华民族特色。优秀的企业文化总是在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的基础上,吸收本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并显示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企业文化是亚文化,必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包含着丰富的、具有规律性的管理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不仅可以与市场经济相容,而且能够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深厚基础,更能使我们的企业显示出突出的中国特色,即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我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指我国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物质、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它是包括风俗、习惯、心理、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兵家和道家思想在许多方面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所倡导的经营理念、战略思想和管理原则是相符的。儒家尊仁德,法家严赏罚,兵家重谋略,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都可以给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借鉴。如儒家的“仁义”、“慈爱”、“忠信”、“诚敬”等思想,同现代企业发展的精神是吻合的,可以指导企业家和从业人员更好地做人做事,爱岗敬业,凝聚企业的向心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历史需要并将造就一批具有“国士”之风的现代企业家。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先生在给北京光华德鲁克研究会的开幕词中说,“管理者不能依赖进口。即便是引进,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也不能大批引进。中国的管理者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他们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 培育我国现代企业文化最深厚的根基就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养料,吸收传统文化合理内核,从六方面建设我国特色现代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我国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现代企业制度要吸收儒家文化传统,坚持以人为本,对职工讲仁爱关怀。重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和情感型的管理,成为企业文化民族化的突出表现。 树立合作竞争的“双赢”竞争理念。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协作经济,即合作竞争,实现“双赢”。“双赢”模式是我国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实践证明,和谐与竞争的统一才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我国现代企业要继承和发展我国“和”文化,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树立“双赢”的竞争理念。 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素来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古老的《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宝贵箴言,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将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 秉承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信任经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倡导“仁、义、礼、智、信”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培育我国现代企业精神,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国人诚实守信的传统,把诚信作为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贯穿始终。 强化敬业乐群的团队意识。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特别强调群体意识和团体主义精神。建设我国现代企业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强调群体牺牲精神、勤劳敬业精神、整体为上的集体主义道德,强化敬业乐群的团队意识,创造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发挥出企业的集体主义精神。 胸怀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要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我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把发展现代企业同振兴中华民族联系起来。 二、历史性和现代性的统一 对于中华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一定要融入现代意识,要融入市场经济意识。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学习与借鉴西方先进的企业文化,体现现代文明的成果。企业文化本身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西方国家出现的管理新潮,是一种新的管理科学理论。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企业文化成为培育我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西方现代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人本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民主精神、自由、平等、人权、法治、市场经济等等,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和最重要的基本观念,是社会进步和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和保障。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对西方企业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大胆拿来,为我所用,并要将其“本土化”。同时,西方每个国家的企业文化也各有特色,如美国企业重视的是创新精神,日本企业强调的是团队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个人创新精神是知识经济的迫切需要,而团队精神是企业作为有效率的科层组织的内在要求。我们要综采众家之长,把个人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结合起来。建设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个文化选择、文化组合和文化重构的创造性过程。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方面,存在一些差别。比如,英美国家的企业比较强调“理性”管理,注重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契约、个人 谈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融合 [摘 要] 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建设我国现代企业文化要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要体现民族特色、现代文明成果和个性特征。 [关键词] 现代企业文化 民族特色 现代文明 个性特征董   于红霞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现代日本社会与文化论文、

“日本泡沫经济”之我见 学号:100803106 姓名:张经伟 2011.10.26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自二战结束后经济飞速发展的日本出现了被称为“泡沫经济”的经济过热现象,随之出现了长达十余年的经济萧条。这为同样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状态下的中国敲响了警钟。在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中国较快地从萧条中恢复。有些言论认为,中国的经济前景很类似上世纪8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前的日本,靠出口拉动消费、本股价、房价暴涨等。日本的“泡沫经济”将对我国现在的状况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人民币经济崩溃萧条发展 首先、让我们来看几幅关于日本“泡沫经济”的画面。1980年,日本制造的汽车和电器在全世界通行无阻;东京225指数达到了惊人的38915点;东京地价达到顶峰;银行开始追着企业放贷;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三菱公司以14亿美元购买了美国国家象征————洛克菲勒中心…… 但是,泡沫,在1990年3月开始破灭…… 所谓“泡沫经济”,是指资产价格背离经济基础的一种虚假形式,通常表现为某一经济体在利率较低时,社会中的大量剩余资金流向股票市场或房地产市场,从而引起虚拟性资产的价格呈现出投机性的暴涨,远远超出了实际经济所包含的内在价值。 1980年代的日本,实现了丰裕的社会,几乎与深陷越战后遗症的美国看齐。这得益于战后日本实行的财富竞争战略,而非二战前的领土竞争战略。所谓领土竞争战略,即尽可能夺取更广域的领土、获得更丰富的资源来发展国家的帝国主义战略,这导致了日本二战战败。而财富竞争战略,并非以军事力量为背景获取大量领土和资源,而是使经济实力更加立体的战略,即只要拥有坚实的产业,再加上繁荣的贸易,就能够使国家发展。在这一战略中,资源从更便宜的地方买来,

政治文化与社会资本

政治文化与社会资本 本章重要问题 ●政治文化研究的时代背景 ●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 ●政治文化的分类与功能 ●社会资本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政治社会化的机构与功能 10.1 政治文化研究在政治学中的位置 10.1.1 政治文化研究的缘起 1. 政治文化研究的学术渊源 政治文化作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研究领域是从近代开始形成的。在《政治文化谱系》一书中,布林特(M Brint)将它的理论线索大致划分为三条:法国社会学传统、德国文化哲学传统和美国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文化理论研究。 (Michael Brint, A Genealogy of Political Culture, Boulder, CO,Westview, 1991, pp26) 阿尔蒙德: 政治文化概念的产生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指出,政治文化概念的产生是三种各自独立的思想发展互相吸收的结果:一是社会心理学和精神分析人类学,特别是弗洛伊德的著作和人类学家如马林诺夫斯基和本尼迪克特的观点。二是以韦伯、帕累托、杜克海姆的研究为代表的欧洲社会学,其中韦伯以“文化的”根据向马克思提出挑战,他认为宗教和价值观对经济活动和政治结构具有决定性影响。三是调查研究,以及抽样、访问和数据分析等更为尖端的研究技术的成熟发展。 (参见[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550页。) 2. 政治文化研究的时代背景 总体而言,政治文化研究最核心的问题意识仍然是民主制度的稳定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政治文化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一种支配性视角,“部分是由于其提供了在第三世界推动政治变革的蓝图,而这正是多数美国外交与军事政策所首要关注的。” 1.1.2 政治文化的界定 代表性观点 阿尔蒙德将政治文化解释为政治系统成员的行为取向或心理因素, 并概括为政治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中华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企业更多的是引进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先进的管理理论、方法和经验, 中国经济也得以腾飞。然而,沿续到21世纪的今天。中国企业在管理上已逐渐呈现出诸多 问题,其管理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企业的未来,中国经济的前景正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人们开始反思这种简单的照搬照抄的模式,探讨如何突破瓶颈。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 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要开创中国现代化管理的美好未来,就必须把管理与 中国实际相联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思考. 传统文化的思想与现代企业成功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儒家的“天人合一”、“修己安人,以人为本”、“正己正人,成己成物”、“中庸之道,以和为贵”,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家的“崇法尚术,唯法为治”都是我们深入总结、汲取和进行现代化的创造性升华的基础 一、以人为本 儒家主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儒家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文化。在一切事物中,人居于最重要的位置;甚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两者都是并列的。儒家思想把管理的主体一一人,推到管理的前沿。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管理的核心在于“人”。本质是“治人”。从管理的意义看,其 就是一种对人的自我管理的文化。管理者通过专注于人的积极修为、管理实现对事对物的管 理;通过成己成物,以致管理天下。这种管理思想和方式体现了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物、管好事的“人本管理,人为为人”的人性化管理。因此,现代企业应高度重视人在企业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员工利益放在企业利益之前,树立起“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 下”的民本观念,把尊重人、关心人放在首位。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智慧:通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规划职员的有效配置,不断为员工提供学习、 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提高员工自身能力素质,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深入挖掘员工潜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其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当中:最终 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繁荣的目标。 企业可以采用的主要措施有(1)树立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2)建立科学合理 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企业应该围绕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3)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 制;(4)完善劳动福利保障体系;(5)创建以团队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总之,企业是人的 集团,企业是由全体人员共同经营的。在一个企业里,如果每个员工都有一种“这是我们的公司”的意识,如果企业经营者把员工看成是同舟共济的“伙伴”,那么,这个企业就必定 是一个成功的企业,是一个共同创造繁荣和幸福的企业。 二、修己安人 “修己安人”是以人为本古代先哲思想的逻辑演绎,体现了个人与组织的辩证关系。“修己”。指人的心性修养。就是要求管理者首先要管理好自己。培养好自己的仁义道德,然后再去管理别人,管理天下。“安人”,就是要使整个社会组织的人都能各得其所,各有所安。 “修己安人”,也就是由个人推及整体,以个人发展带动整体进步。对现代企业而言,即以自我管理为起点,以社会管理为过程,在企业内部形成个人、群体的目标链条。个人管理在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专题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原因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梳理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途径: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如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2)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如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 (3)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如俄国1861年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 2.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几个阶段 (1)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①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③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①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 ②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③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 3.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特点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①革命的手段都采用暴力的形式。 ②革命的过程曲折复杂。 ③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一切反封建统治的阶级、阶层结成了联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改革的特点:多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与旧势力达成妥协。 4.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 (1)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约,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英国首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美国:《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 (3)法国:《人权宣言》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4)对于这些法律文献,不仅要掌握其基本内容,而且一方面要理解其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作用,有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理论旗帜,有的对资产阶级革命起了直接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还要理解其对未来新国家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结构的构建作用,开启了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 5.资本主义的发展: (1)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其启示(见下表) 时期表现(特点) 主要原因启示20世纪五 六十年代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①美国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有利地位,大力开拓市场,赚取

传统文化为何与现代社会发生冲突及其表现

专业好文档为您整理~~谢谢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传统文化为何与现代社会发生冲突及其表现 摘要: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现代的中国已经与国际接轨,但是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还有很多,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就不时发生冲突。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精华经济 任何事物都需要不断发展进步,这样才会长期存在下去,不被淘汰。在当代经济环境下,社会稳定,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周围的一切事物都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文化也需要不断更新发展,融入新的元素。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不断发生冲突,传统的思想及其文化也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时代脚步稳准,吸收现代思想,与时代同时更新进步,与其相适应。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一代代积淀下来的。但是传统文化有精髓也有糟粕,需要随着时间的向前发展,不断吸收精华,剔除糟粕。时代进步了,环境变了,人的思想也随着时代进步发展,虽然不一定完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会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环境决定的。周围的一起事物都变,如果还是固执的遵守老的观念与习惯,自然会和现代社会发生冲突。 以前清明节上坟,家人或者亲戚上坟都会烧纸,但是烧纸不仅污染空气环境,还浪费纸张资源。不利于环境的发展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出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的撞击,但是现代社会也有些地方需要遵守以前的生活习惯,现在大家买东西都经常用塑料袋,但是这却不符合现代环境的保护。以前,如果买菜,没有塑料袋,因此,大家都用菜篮子,非常环保。 现代社会虽然进步了,但是传统文化中有的是精华,这是应该保留,并大力宣传提倡的。有的是糟粕,需要剔除,引进符合现代社会的文化精神与思想。其实,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撞击是必然的,但是,这并不是理所当然的,需要社会大众及其国家进行思想与文化上的更新。 专业好文档为您整理~~谢谢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高二政治知识点:文化与社会

高二政治知识点:文化与社会 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文化与人类社会与生俱来,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从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来看,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 了解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1.2、了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1.3、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的影响:1)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1.4、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感悟文化竞争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教案(1)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教案新人教版必 修3 活动背景 背景一: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不仅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背景二: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大举措。对实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进人小康社会后群众的文化消费进入旺盛期。据有关部门估算,到xx年,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将达到6000亿元。现在,世界许多国家已盯上我国巨大的文化市场,急于抢滩登陆。如果不抓紧发展和壮大我国的文化产业,提高总体实力,很难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和竞争,就会给国外文化产品进人我国留下巨大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文化单位的产业意识明显增强,涌现出一批面向市场、创新发展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团。各个文化产业门类蓬勃发展,对促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增强文化单位活力,对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对丰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改善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开辟税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市场机制不完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都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有资料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民收入稳步提高当前城乡居民文教娱乐等文化消费支出的比重一路上扬,居民文化消费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据统计,文化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文化消费(包括旅游)己占家庭消费的30%左右,对其他行业和整个经济产生了显著的拉动作用。专家认为,我国社会消费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对当前的精神文化产品生产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背景三:随着文化消费在居民生活消费中比重的增加,对文化消费.需要加强引导。目前文化消费依然存有不少的误区。主要表现为:(1)家庭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在许多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中,“物质建设”占绝对优势,“精神建设”少得可怜。(2)文化消费的品位有待提高。目前,儿童图书五花八门,电子游戏更是品种繁多,但其中良莠不齐的现象却令人忧虑,其中不乏暴力、色情污染。(3)对文化消费的狭隘理解。文化、消费应走出单纯由书、电脑的狭小范围,要到科技馆;博物馆中去,到大自然中去,扩展文化消费的领域。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上课讲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这一点完全不同于中华文化边缘地带的东亚及东南亚诸国,也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新兴发达国家的次生性文化不同。中国文化作为具有丰富内涵并且包括许多精华的原生性文化,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可以说,日本和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早复兴并迅速跨入经济强国之门的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世界管理理论的正统地位由美国转移到了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日本。这是由于日本人把中国传统伦理人管理模式与美国现代工业的经济人管理模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造就了日本企业的辉煌。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就是这种辉煌的延续和拓展。在日本管理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高层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中国的《论语》、《周易》和《孙子兵法》等书,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究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什么内容吸引并造就了日本企业管理界的精英。 关于企业的根本定位《论语?雍也》中说:“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颜渊》中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均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追求和品质。顺手拈来几个中国百年老字号的名字,我们就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的定位。如“全聚德”、“德发长”、“信祥和”、“同仁堂”、“荣昌祥”等等,无一不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看作是一个不断满足社会正当需求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制造或销售某种产品的过程。均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从企业构想定位,到商品服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分销的规划与实施的全过程,不仅仅局限于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欲望,并由此获得利润,同时还要求整个经营全过程都要和消费者和全社会的长远利益相符合、相一致。正确处理企业自身利益与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全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双赢乃至多赢。香港李嘉诚先生就曾经力排众议,否决开设赌场的董事会议案。也就是说企业的产品只有是利他的,才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才会给企业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区带来更稳健的经营风格,也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利润。 关于企业的组织管理《荀子?王制》中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组成一个群体,是人生来就有的本能。而要使这样的群体成为现实的社会组织,就必须有“分”。所谓“分”,即在有大的相同共性的群体中再以小共性划分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传因素,深深融入到中国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或消极的双重作用。系统考察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积极作用更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现实考察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从文化哲学视角对传统文化的生活价值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研究和探讨。 关键字:传统文化现代社会价值 一、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 关于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借用美国文化社会学家E·希尔斯的话很能说明问题。他说:“即使我们承认,每一代人都修改前辈传递下来的信仰和行为范例,我们还必然会发现,大量的信仰过去被拥护,现在仍然被拥护,许多行为范例过去被奉行,现在仍然被奉行,而且,这些信仰和模式与近期出现的范型相互并存。”[1]这短短的一句话包含了四层意思: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已发生“错位”,传统文化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二是传统文化有很大的稳定性,因而现代生活中仍存在着传统文化的某些因素;三是尽管现代生活仍继承着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但这种继承不是一成不变的拷贝,而是有所修改的被接受并发展;四是现代生活在创造着新的文化。这或许可以用错位——继承——发展——丰富来表述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错位 现代生活是不同于传统生活的生存模式。适应传统生活而产生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这是由于传统文化本身以及时代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从其本身来说,传统文化都有两重性,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落后、腐朽的一面;从其发展的不同时代因素来说,由于现代反差,传统文化既有适应现代生活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甚至阻滞现代生活的一面。由此导致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发生了错位。 (二)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虽历经挫折、甚至像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革”那样的摧残而薪火不灭。这里面有着深刻的原因。从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上看,传统文化有其时代性,依赖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但除去其含有的时代性因素,还包含着普遍意义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为现代社会所继承。例如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重视家庭、诚实信用、正义勇敢和爱国等等文化特质仍是现代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