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阎良区西飞第四小学武姝瑜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教学难点:
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他的名字叫——更羸。更羸向我们传递着一个故事——惊弓之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故事。
2、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的笔画?(有了大家的提醒,相信同学们听写这些生词会全对的。)看着屏幕,相互修改。
3、你能运用这些生词和同桌互相说说这个故事吗?谁来说说。
[课标中年段识字目标中指出:“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复习生字,激发学生对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认识更羸,品位“仔细”
1、过渡:让我们跟着更羸和魏王到郊外去打猎。(出示课文插图)你能从图上看出谁是更羸,谁是魏王吗?说出你的理由。(预设评价:观察人物可从衣服入手。头饰是区别身份的重要标志,大王戴皇冠。)
2、同学们可真会观察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动作——看大雁。那更羸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快翻开课文读读第2自然段。
3、谁来说说更羸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并课件出示:看到一只大雁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4、看到一只大雁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你想到什么?(预设:从“慢慢”知道它是受伤;从“鸣”知道它是痛。拉一下弓就能掉下来。)
5、老师这里有资料介绍《大雁的生活习性》,自己读一读:在长途旅行中,雁群的队伍组织得十分严密,它们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它们一边飞着,还不断发出“嘎、嘎”的叫声。大雁的这种叫声起到互相照顾、呼唤、起飞和停歇等的信号作用。
6、原来大雁是一字形或人字形飞行的。这只离群的大雁被更羸看到了,他指着大雁对魏王说(指名一个学生读并出示):“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预设评价:他
朗读时强调了“只要……就”,这样就把更羸的有把握读好了。|“不用”读出了更羸的胸有成竹。)
7、这么有把握的更羸是因为他仔细看了看。拉一下弓就能掉下来,真有这样奇怪的事情吗?你相信吗?(半信半疑)
8、魏王也是这样。所以他说(指名读并出示句子):“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谁能读出半信半疑的语气?(指名再读)
9、让我们加上刚才的语气词语,再来读一读。
他指着大雁对魏王地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地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预设评价:更羸说话是信心百倍,魏王是半信半疑,你能带着鲜明的对比来朗读。)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年段目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研读人物对话,从中感悟人物性格特点。学生也能从中感受到认识事物就得深入地观察。]
三、验证结果品读“嘣”响
1、看着魏王半信半疑,更羸胸有成竹地说(全体男同学齐读)——“请让我试一下。”
2、他怎么做的?(指名说并出示句子: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预设评价:A大雁掉下来了吗?可我没看见呀?刚才读的时候,弦声不够响,大雁没听到,所以没掉下来。再读了一遍,这次,强调了"嘣"的一声响。B这么响,我都被吓了一跳,难怪大雁吓得直掉下来了。)
3、你们猜一猜,当那只刚受过伤的大雁听到弦声时,它心里想什么?(出示:图片及句子。它心里想什么?)(预设:A完了,猎人又用箭射我了。B糟了,我要赶紧往高处飞,这样也许箭就射不到我了。C很害怕,全身发抖,心想:这下我完了。)
4、小结:是呀,求生是一切生物的本能。可是事与愿违,它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5、这段话中有两个“直”,它们的意思一样吗?(出示课件:“直往上飞”的“直”是一个劲的意思。“直往下掉”的“直”是垂直的意思。)(演示手中的笔放手,它直往下掉。)
6、该怎么才能读好这句话呢?(注意语速要快稍快,紧张一点。)
7、可怜的大雁拼命往高处飞,结果会怎样?(A由于用力过猛,伤口又裂来了,鲜血直流。B由于失血过多,它昏死过去,掉了下来。板书:怕飞裂直掉)
8、我们发现置大雁于死地的是“嘣”的一声。现在假设是你跟魏王去打猎,你也拉得动这张弓,也那么“嘣”的来一下,这只大雁会不会掉下来?(会)为什么呢?(指名读第5段。)
9、难怪魏王看到此景,大吃一惊(女同学齐读)——“啊!”“真有这本事!”
10、更羸笑笑说(指名读)——“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11、他是怎么知道的?(那是因为他仔细看了看。)(出示句子齐读: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12、小结:巴甫洛夫说“观察,观察,再观察。”看来,善于观察是发现问题的源泉。13、但是魏王也在看大雁啊,怎么他就没注意到呢?所以魏王问(指名读)——你怎么知道的?(评价:抓住“怎么”一词就能读出惊讶的语气。)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年段目标指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设身处地,入情入景。在这个环节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四、探究原因善于分析
1、过渡:生活,需要细心观察,更需要理性思考。自由读读更羸分析的话,看看他是怎样用自己的慧眼,自己的心智去领悟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