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智慧环保安全应急管理平台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园区智慧环保安全应急管理平台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3)

1、项目综述 (3)

1.1项目背景 (3)

1.2建设目标 (3)

第二章需求分析 (4)

第三章平台总体方案 (4)

3、建设内容 (4)

3.1 应用平台 (5)

3.2 平台主要功能 (7)

3.3前端采集设备建设 (36)

3.4AI视频监控系统 (40)

3.5数字沙盘与监控中心建设 (47)

3.6指挥中心大楼的一楼装修 (58)

3.7云计算服务 (65)

3.8运营商链路租用 (69)

3.9 售后服务 (72)

第一章项目概况

1、项目综述

1.1项目背景

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要求,某县于2001年在县城东郊处设立工业园区。经过十八年的开发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工业园区。某工业园区以江西省综合投资成本最低、江西省投资创业环境最优、江西省投资回报最高的优良环境被誉为“某现象”。

随着工业园区发展带来的产业集聚,随着而来的环境压力上升、环境容量、环境安全事故对区域发展的约束。纵观国内开发区、工业园区等环保安全管理成功经验,无一例外地借助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是当前环保安全工作的发展方向,也是开发区落实“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指示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西某工业园区未来环保安全监管建设,需将信息技术与环境安全管理相结合,围绕“智慧园区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搭建面向园区和入园企业的高水平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江西某工业园区安全环保智慧应急管理平台项目,实现园区环保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安全化及现代化。

1.2建设目标

江西某工业园区安全环保智慧应急管理平台项目建设,将通过对园区大气、水环境质量和特征污染物排放的全方位监测、预警、溯源,结合建立相关的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做到“摸清底数、科学防范”、“动态监控、及时预警”、“应急响应、高效协同”。指导企业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园区企业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有效减少居民投诉,实现园区和周边居民的和谐发展,保障民众健康,服务于公众。

具体包含三方面建设内容

1、摸清底数,科学防范

建立可靠、可行的技术方法,系统排查园区内生态环境事件风险源、高风险物质、区域敏感保护目标,为园区建立起长效的环境风险分类分级管理及防控体系奠定基础。

2、动态监控,及时预警

针对工业园区绿色长效发展目标,建立起布点科学、设备完备、手段多样的

监测监控网络,通过对环境质量指标的实时观测及时发现环境污染事件,并借助科学的预警阈值和快速模拟分析结果及时预警。

3、应急响应,高效协同

科学衔接园区内突发环境事件数字化应急预案、专项督办体系,实现应急响应和决策支持,及时有效地处置专项任务和突发事件。在此基础上功能可进一步外延,联合环保、安全、公众服务等信息,强化多方参与融合的一体化协同管理体系建设。

第二章需求分析

2.1 监测网络不能直接反映质量变化情况

环境质量监测方面,现有监测点数量还较少、密度较低或布局不够合理;监测点的监测因子不够,不能全面、真实、客观的反映当前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2.2 缺乏科学保障手段,数据可信度不高

污染源在线监控方面,由于对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有效性缺乏科学有效的保障手段,无法自动识别污染源企业数据造假行为,导致采集的企业排污数据可信度不高。

2.3 未建立自动化、智能化监测体系

监测监管方面,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测监管体系,管理人员不足,监管装备短缺,监管力量较薄弱,不能满足当前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要求。

2.4 信息孤岛严重,应急体系落后

信息资源互不共享,数据资源未得到全面有效开发利用,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方面,目前还是以事后应急为主,未建立环境风险主动防控体系,对于事后应急也缺乏有效支撑。

第三章平台总体方案

3、建设内容

3.1 应用平台

逻辑结构设计

应用软件平台是本项目建设的重点,是项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本系统将依照国家电子政务的统一标准与规范,结合系统设计原则,充分考虑系统运行稳定性、可扩展性、易维护性、操作简便等方面的要求,采用分层设计思路,并确保环保业务标准和规范、电子政务安全要求和运维体系贯穿系统的各个层面。 平台框架以系统安全管理机制、系统运行管理机制为保障,分为应用规范层、采集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

平台框架如下图所示:

总体逻辑架构示意图

(1)应用规范层

为确保本项目成功实施,在项目建设初期首先要确定相应的适合本项目的信息集成规范和数据标准规范,需按照既定的规范进行数据交换,以保证系统数据

的有效性、一致性。应用规范是本项目实施的基础,对项目实施成功非常关键,但往往容易被忽视。

(2)采集层

本项目的数据来源主要分为现场直接传输(企业厂界界气体监测、污染源企业工况等)以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中转(市生态环境局的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控数据等),各类监测数据统一由业务系统收集并进行整理汇总,为开展业务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3)数据层

数据层负责对各类数据进行存储管理。

(4)平台层

平台层主要包括数据同步、数据统计、数据交换、数据分析以及数据接口。(5)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持层是指支撑业务实现的系统中间件和业务逻辑组件服务,包括J2EE框架、GIS空间处理服务、基于Web Service的业务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接口等。应用支撑层的这些组件和服务提高了软件功能的复用能力,并有助于软件开发的标准化、规范化。

(6)应用层

应用表现层负责实现系统的主要人机交互接口,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分析系统的数据结构和业务逻辑,以不同形式予以表现,并基于GIS技术专业的图形化展示工具,将系统查询、分析、比较的结果通过图形化展示,便于领导决策使用。

应用架构设计

平台建设将充分考虑整体运行稳定性、可扩展性、易维护性、操作简便等方面的要求,采用分层设计思路,并确保环保业务标准和规范、电子政务安全要求和运维体系贯穿系统的各个层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