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玉米制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第9期专题论述中国种业

摘要: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张掖市是我国目前玉米杂交制种的核心基地,本文分析了张掖市玉米制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和谐种业、联合开发育种、建立制种技术体系、提高种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施名牌战略和加强种子管理等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玉米制种;发展;对策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且不可替代的特殊生产资料。随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和作为农业科技载体的作用日益凸显。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气候干燥,光、温、水资源与玉米生产进程同步,是传统的农业灌溉区。境内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非常适宜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1 ̄2]。所产玉米种子子粒饱满、纯度高、商品性好。其独特的自然优势已吸引全国20多家制种企业在此投资兴业,全国50强种子企业有11家在此安家落户。随着全国种子流通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市内外企业不断扩大制种基地,修建基础设施,建立加工中心,制种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张掖市玉米制种面积3.1万hm2,2005年为4.7万hm2,到2006年则发展到5.5万hm2,占到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80%,产种量4.2亿kg,占全国玉米种子需求量的42%,产值达20多亿元。所生产的种子99%供应外省,河南、山东、河北、四川等玉米种植大省,生产所用玉米种子大多产于张掖。

张掖市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市。由于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过快,片面追求产量,在基地建设、品种产权、技术创新、市场经营、行政管理上没有及时跟进,各种矛盾已逐渐暴露出来,成为制约该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瓶颈,玉米制种产业有下滑的趋势。2007年,全市玉米制种面积下降到4.1万hm2,较2006年下降25%,进而影响到了农民的收入和企业发展。因此,找出张掖市玉米种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对进一步发展壮大张掖市种子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制种现状

1.1玉米种子生产规模张掖市玉米种子生产主要分布在甘州区、临泽县和高台县。1996年以前,张掖市玉米制种面积不到1250hm2,种子产量仅750万kg,随着《种子法》的颁布,中种、奥瑞金、正大、德农、东亚等国内大型种子企业都在张掖市设立分公司,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到2006年,制种企业达到40多家,制种面积达到5.5万hm2,有近30个乡镇、160多个村、20万农户从事玉米种子生产。张掖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市。

1.2制种产业规模形成为参与激烈的基地市场竞争,全市40多家种子企业各自为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建成占地面积约63hm2的12座种子加工中心,年加工种子能力达4亿kg左右,清选、干燥、精选分级、包衣、包装、加工形成了规模优势,提高了种子的质量,形成了张掖市种子在外的知名度。

1.3制种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种子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为争取基地面积,各公司在落实基地时以包产值的方式吸引村社和农户,在种子生产中投入亲本、农药、化肥、水费等资金,减轻农民生产中的资金不足。这样企业、基地、农民成为利益共同体,形成了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种子加工设施的规模建成,又形成生产、加工、包装、检验、销售和配套服务一条龙的种子产业化新格局,加速了种子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市制种产业总收入达到近20多亿元,制种农民667m2均收入达到1400元,人均收入达1000元以上。种子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建筑业、包装业、运输业、餐饮业以及劳动力就业的发展。种子产业不仅是一个技术和资金密集的产业,还是一个劳动力密集的产业,每年有7万多农户近20万人参与种子生产,季节性零时用工达20000多人,在劳动力就业中发挥了种子产业的巨大作用。种子产业的发展在促进该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保持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存在问题

张掖市种子产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全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增加了农民

张掖市玉米制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陈学君1,2杨宗斌1甘新文1

(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730070;2甘肃金象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张掖734000)基金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2004EA860010)

12

2008年第9期专题论述

中国种业

收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但由于目前制种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生产面积发展过大,管理存在漏洞,种子运输等服务跟不上以及企业间发展的不平衡,已阻碍了该市制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制种产业已形成品种在外、市场在外、利税在外的局面,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该市种子企业基本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本地国营种子公司转型、改制而来的企业,这部分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科研基础薄弱,科研与生产、经营脱节,没有自己的科研品种,随着《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颁布,种植权限受到限制,只能以为其他种子公司代繁生产种子而生存,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生产种子获得效益较低,其业务量急剧萎缩。另一部分则是市外一些大型种子公司在该市设立的分公司,这些企业多数有自己的品种,其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分公司只负责种子生产,又享受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税、费等得到减免,种子经营则由总公司进行,经济效益普遍较好。这样,就形成该市玉米制种产业市场在外、品种在外、利税在外的局面,影响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2.2制种面积发展过大,种子质量得不到保证该市玉米制种面积已占到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80%,有的地方已形成了全村制种,甚至全乡(镇)制种。这样就给品种布局、种子晾晒带来很大隐患。全乡(镇)、全村制种,隔离区无法调整,只能种同一品种,有的虽然设置了隔离区,但隔离区达不到规定标准,影响到种子质量。全乡全村制种,种子数量较大,秋收后农民无场地摊薄晾晒,堆厚晾晒导致种子脱水不好,含水量高,易发生冻害。2003年,由于该市持续低温天气,造成大批种子受冻;2007年,由于该市秋后连阴多雨,又造成部分种子发芽霉变,给制种农户和制种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种子质量的下降,进而影响到张掖制种企业的形象。

2.3基地发展较快,技术跟不上,造成经济效益下滑制种产业是一项技术密集的产业。许多企业一味地发展基地,忽略制种技术,使制种过程中父母本花期不遇、植株早衰等现象时有发生。而包产值的生产方式,使部分农民舍不得投入化肥、农药,病虫害严重,造成种子产量低,生产成本高,而连续几年产大于销的种子市场形势又加剧种子产业经济效益下降。

2.4制种企业多,管理存在漏洞,农民收入得不到保证制种企业多,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采取不正当手段抢撬基地现象严重,管理队伍人员少,管理手段落后,无证生产,抢购、套购制种基地种子事件时有发生,制种企业的正当权益和农民的收入得不到有效保证。2.5铁路运输紧张,种子发运困难,影响产业发展制种面积较大,所生产的种子数量较多,种子发运多集中在当年的10月至次年的2月,但该市运输条件有限,铁路运输较为紧张,生产的种子不能及时外运,错过抢占市场的有利时机。相比而论,该市种子在占领市场中较东北、内蒙古等地的种子晚,这为种子销售、资金回拢、兑付农民种子款造成了不利局面,进而影响到制种产业的扩大再生产。

2.6各企业发展存在政策不平等问题市外种子公司在张掖设立的分公司,享受减免利税和无偿征用土地等多种优惠政策,生产的种子成本相对低,而本市企业则不享受以上优惠政策,除了照章依法纳税以外,还要交纳各种费用,无形中增加了种子生产成本,造成了企业间发展的不平等。

3发展对策

3.1建立诚信企业,和谐种业无论是种子代繁企业、种子生产企业,还是制种农户,都应该建立一种诚信观念,尽职尽责履行好各自在种子生产环节中的各项义务,共同遵守双方签订的合同。杜绝在种子市场紧张年份,代繁客户不能全部购回自己的代繁种子、生产企业不能全部收购回自己生产的种子,而生产农户则藏种、倒种、高价出售预约生产的种子的现象。反之,也要杜绝在种子市场疲软年份,代繁客户以质量为借口,刁难种子生产企业,不及时调运代繁的种子,种子生产企业以质量为借口,降级、降价、甚至拒收制种农户种子的现象。因此,要使种子行业健康发展,不论是代繁企业、生产企业,还是制种农户都要紧密联系、互惠互利,共同促进种子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3.2联合开发、整合种质资源,加快科研育种整合育种资源,实行联合开发育种,加大育种投入力度,加快选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提高种子科技含量,尽快改变种子品种、市场、利税在外的局面,使种子企业逐步成为科研育种和技术开发的主体,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种子产业体系和富有活力的良性循环机制。3.3压缩面积、减费增效由于2005、2006年全国玉米杂交种子生产面积过大,造成全国性的种子库存量大、积压较多,从而使种子市场完全向需方市场倾斜。该市种子产业形势和全国的种子产业形势基本相同。同时,影响该市种子产业发展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气候的反常,晾晒收购期间连续阴雨天气,造成种子含水量高、发芽率低,丧失了该市种子在种子市场的优势竞争力,给种子的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该市要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